祝京旭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杰出教授

更新时间:2023-11-08 14:37

祝京旭,1960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吴县。1982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士,1982年至1984年祝京旭在清华大学任教。1984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1988年获博士学位,2020年,祝京旭入选加拿大工程院主席团。现为西安大略大学杰出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流态化及颗粒学专家。发表文章500篇、专利30余项,培养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160名,其中10余名在北美任教、两人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曾荣获中国杰出青年、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并获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流态化讲座将、加拿大安大略省总理优秀科研基金奖、加拿大职业工程师协会工程勋章、加拿大华人专业人士杰出成就奖等多项顶级奖项,以及西安大略大学Hellmuth最高科研成就奖;还成为加拿大化工学会历史上唯一囊括其三大奖者(青年科学家奖、最佳工业应用奖、及该学会之最高成就奖—R.S.Jane纪念奖)。多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包括两次主持了全加拿大化工年会。

祝京旭多年来致力于与国内合作及帮助国内学者扩大国际交往,联合培养研究生多名,在多所大学兼职并讲授流态化课程。还将其多项先进技术(流化床高效污水处理技术、超细粉漆喷涂技术、静电干法药片包衣技术等)转让到国内,为祖国服务。

人物经历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67年-1973年 北京市厚俸小学、湖南田心铁路第一小学、北京市光华里第三小学

1974年-1977年 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中一年级提前毕业)

1977年12月   参加文革后首届高考,从高中一年级直接考入清华大学

1978年-1982年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1977级 获学士

1982年-1984年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助教

1984年-1988年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系 获博士学位

1988年-1990年 壳牌石油(Shell)公司总部阿姆斯特丹研究所研究员

1990年-1993年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科研协理、化工系讲师

1993年-1999年 西安大略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工程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1994年,在祝京旭去西安大略大学的第二年,他就找到了本校的另外9个人在自家客厅里成立了一个该校的“中国教授协会”   。

1999年提为正教授,并于同年建立起加拿大第一个颗粒技术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至今

2000年任安大略省省级讲座教授

2004年任加拿大国家级讲座教授

2008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2009年当选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

2009年选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015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Canada)院士

2002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特聘首席科学家

2009年兼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清华大学

2012年兼任天津大学名誉教授

2013年兼任浙江工业大学“海鸥计划”特聘教授

2016年兼任四川大学荣誉教授

2017年兼任中国矿业大学特聘教授

2013年7月12日作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文化讲坛第89讲,做了题为《跨过教育、中西文化之差异及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的主题报告。

2014年11月15日应曲阜师范大学邀请做了题为“过程集成与强化的组合——如何从传统化工过程中发掘新的工业应用”的学术报告。

2015年9月6日莅临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和学术交流。访问期间,祝京旭教授为化工学院本科生做了《编织美妙的生命之环——定位人生从现在做起》的讲座。

2016年6月2日应天津科技大学邀请,为化工与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做了题为“过程集成与强化的组合——如何从传统化工过程中发掘新的工业应用”的讲座。

2016年11月15日受邀四川大学做了题为《时间与空间的远距离观——我体会的化学工程》的报告。

2017年3月1日受邀中国矿业大学并做了题为“What Constitute an Ideal and Perfect PhD Research Project – From Strategic Planning, to Effective Execution”的学术报告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从1982起就开始从事固体流态化及颗粒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国际著名流态化学和颗粒学专家,在循环流化床、超细粉流态化、液固流化床等多个分支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发表各类文章四百余篇。多项成果已用于实际应用,获30多项专利,包括开发了一种新的高效污水处理方法、环保型的超细颗粒喷涂替代油漆、高效节能型的药片包衣技术、全新的超细药粉肺部给药系统。

主持过几十项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创新基金会、加拿大安大略省挑战基金会、及多个大型跨国公司及加拿大当地公司资助的重大科研项目;并主持或参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及中国科学院的项目。

1.上行循环流化床领域。首次提出了高密度提升管的概念并用实验证明其与传统(低密度)提升管的区别、并对其各种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为该领域的开拓人,现在此概念已被流态化界广泛接受并应用。同时系统地开展了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放大效应的完整实验研究,率先发现了扩大提升管直径引起的放大效应,并明确揭示了其与一般推理相悖的放大规律。

2.下行循环流化床领域。对下行床内的流体流动、传热传质、气-固分布器等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并应邀撰写了首篇下行床反应器的综述文章,为奠定该领域的科研基础和推广下行床的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是该领域国际公认的权威学者。

3.循环湍动流化床领域。首次提出循环湍动流化床的概念并通过实验证实其优越性及可行性。通过系统地对循环湍动流化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证明了循环湍动流化床很好地结合了湍动流化床与循环流化床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二者的缺点,从而为流化床反应器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4.液固流态化领域。率先开发了液固循环床在生物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对其流体流动行为进行了比前人更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获十余项专利。首次将其用于蛋白质提取等生物化学过程中,由此开发的“不间断离子交换过程”已经在加拿大欧洲大规模地应用于乳清液分离与蔗糖提纯过程中;之后又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由此开发的液固流态化床污水处理过程与传统的污水处理过程相比,效率提高5-10倍,因而可以使污水处理系统小型化,其大规模的推广,将带来污水处理行业的革命性变化。

5.超细颗粒的流态化领域。开发出了多种改进超细颗粒流态化的新方法,对超细颗粒的流化、输送与工业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多项专利。在颗粒技术的实际应用方面,已成功地将超细颗粒流态化的平台技术转化为几个重要工业过程:比如超微量药品填装及其在肺部药物吸收中的应用、超细颗粒漆粉的生产及其在粉漆喷涂过程中的应用、疏水表面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其中的超细漆粉喷涂新技术已经从2002年起在北美与中国应用。

学术论著

发表了四百余篇有关的专著、论文、综述、评论等。2000年所主编的《流态化工程原理》是国内这一领域的第一本系统专著。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写成《英语科技文章的写作方法》一书(目前正在出版中),帮助国内作者更方便有效地撰写英文文章。

人才培养

培养了110余名研究生、60多名博士后、百余名访问学者,学生中已有10人在加拿大大学担任教授(其中已有两人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十余人在美国大公司担任高管,60余人在国内院校所担任学术带头人、其中30余人担任领导职务。

社会任职

被国内多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任中科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首位海外首席科学家,在清华大学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在天津大学担任名誉教授,在四川大学担任荣誉教授。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特邀海外专家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特邀海外评审专家,及国内外多本杂志的编辑与编委。担任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兼职教授: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石油大学、西北大学福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主要学术活动:

温哥华清华校友会会长(1987年-1988年)

加拿大安大略省清华校友会 理事(1995年-)

加拿大化学工程师学会 会士(1999年-)

加拿大-中国发明与技术转让协会 理事长(2002年-)

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流态化学部副主任/主任委员(2005-09年)

中国科学院 特邀海外评审专家(2000年-)

加拿大安大略省青年科研奖 终评评审专家(2006年、2007年)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化学部科学基金 终评评审专家(2007年、2008年)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 院士(2008年-)

加拿大工程研究院 院士(2009年-)

《过程工程学报》 (ChineseJnl Process Eng) 中文杂志 编委(1999年-)

《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 (Tsinghua Sci \u0026 Tech) 编委(2004年-2010年)

《中国颗粒学报》 (ChinaParticuology) 英文杂志 编委(2005年-2008年)

《粉末喷涂》 (PowderCoating) 英文杂志 编委(2005年-)

《亚洲药物制剂科学》 (Asian J.Pharma Sci.) 英文杂志 编委(2006年-)

《国际化学工程》 (Int J.Chem Eng) 英文杂志 编委(2007年-)

《近期工程专利汇编》 (RecentPatent on Eng) 英文杂志 编委(2007年-)

《国际化工综述》 (Int Reviewof Chem Eng) 英文杂志 编委(2007年-)

颗粒学报》 (Particuology) 英文杂志 主题编辑(2009年-)

1994年6月 94年国际青年学者流态化前沿研讨会(北京)会议共同主席

1998年10月 加拿大第48届全国化工年会(加拿大伦敦市)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2002年5月 第7届国际循环流态化会议(加拿大尼亚加拉市)主席

2006年7月 第5届世界颗粒技术大会(美国奥兰多)加拿大区主席

2009年8月 第1届全球华人化工教授年会(加拿大尼亚加拉市)大会主席

2009年8月 第8届世界化工大会(蒙特利尔市)颗粒学主题会主席

2010年10月 第2届世界华人化工研讨会(墨尔本市)大会副主席

2011年10月 加拿大第61届全国化工年会(加拿大伦敦市)大会主席

2009 年发起了全球华人化工年度研讨会,并担任该会议系列的总主席

获奖记录

祝京旭曾获得加拿大化学工程师学会最佳工业应用奖、中国杰出青年(四川大学),曾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1999年获加拿大化学工程师协会青年科学家奖、加拿大安大略省总理优秀科研基金奖、中国国家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海外类)

2000年获西安大略大学工程科学杰出研究奖

2002年获多伦多华人杰出成就奖、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合作基金奖

2007年获加拿大化学工程师协会杰出工业发明应用奖

2008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2009年获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载入加拿大名人录

2011年获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 流态化年度奖

2012年获天津大学名誉教授称号

2013年获加拿大化学工程师学会R.S.Jane终身成就纪念奖、加拿大安大略省职业工程师工程勋章、加拿大新时代电视华人新枫采创业荣誉奖

2015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Canada)院士、加拿大华人专业人士联合会杰出成就奖

2016年获西安大略大学Hellmuth最高科研成就奖、西安大略大学工程杰出科研奖与杰出贡献奖

2021年11月,祝京旭获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之颗粒学分会技术委员会“AIChE-PTF特别贡献奖”。

人物评价

祝京旭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留学的杰出学子,为新一代华人学者中的佼佼者,世界最杰出的华人化学工程教授之一,也是第一批当选海外院士的杰出华人之一。在加拿大国内,祝京旭为加拿大化工学会历史上首位也是至今唯一囊括(杰出青年、工业应用、终身成就)三大奖者,堪与该国最优秀的本国学者平分秋色。其在化工重要分支流态化与颗粒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许多过去的空白,并导致了新型反应器的开发及超细颗粒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全新应用。其所领导的颗粒技术研究中心为世界名列前茅的颗粒中心之一,有着世界上第一流的实验装置,研究工作处于世界前沿,并具有极强的工业转化能力。其在超细粉体喷涂与包涂方面的多项发明已经带动了工业喷涂及医药包衣的产业革新;而其新近开发成功的颗粒强化污水处理技术使污水处理效率提高5-10倍,由此导致污水处理系统的小型化,将给该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城市的大污水厂将被取消,污水可以就地处理并马上回用。祝京旭还于2002年起与朱上翔博士共同发起成立加拿大加-中发明及技术转让协会并担任理事长,帮助该协会成员在国内建立了20几家公司,并将自己所开发的几项关键技术全部转让给国内公司推广应用。

祝京旭多年来不忘初衷,在国外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其中有60余人担任教授与高级工程师、30余在国内大学与科研院所担任领导。同时积极致力于与国内合作及帮助国内学者扩大国际交往,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工业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20多所大学任兼职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多名。频繁参与国内的各项学术活动,包括多次参与组织学术会议、担任各类学术/顾问委员、参与各类基金评审等。多次应邀在国内的学术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任中国科学院特邀海外专家评委、自然基金评审组海外专家。积极帮助国内学者建立国际联系,邀请国内学者参加国际会议等活动。并于2009年组织发起全球华人化工教授年会(2009-加拿大、2010-澳大利亚、2011-清华大学、2012-英国伯明翰、2013-西北大学、2014-中国香港、2015-天津大学、2016-新加坡、2017-浙江大学、2018-加拿大),促进华人学者间的广泛交流。

祝京旭从2011年起创办西安大略大学与中国多所大学的本科生交流合作项目,数年来已与十余所大学签订了双向培养协议,已有百余名学生互换,为国内大学本科生创造了很多出国学习的与交流的机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