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蠡测 :2002年南怀瑾所著的图书

更新时间:2024-09-20 16:16

《禅海蠡测》是南怀瑾大师于1955年在窘困的处境下出版的一部著作,2002年6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再次翻印此书。

蠡测lí cè以瓠瓢(用呀呀葫芦做的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短浅,以浅见量度人,“以蠡测海”的略语。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

内容简介

禅宗思想究竟要不要打坐?禅宗与修禅定有什么关系?禅宗究竟讲不讲气脉?禅宗是不是要参话头?禅宗能不能修密宗?同密宗什么关系?同道家什么关系?在这本书里,全部都讲了。你们都说看过南怀瑾的书,那我请问你们,哪个看过这一本?这位师父(僧甲)峨眉山下来的,他还叫我师叔,叔个啥子!你这一本书都没有看懂,还说是在修行。禅宗很多真正的东西在这本书里,可是你们看不懂,这是禅。呵!(本段是南老自述)

作者简介

据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怀瑾全集》前言称,南怀瑾生于1918年,幼承庭训,少即广泛涉猎经史子集,礼义具备,诗文皆精,以神童名闻乡里,并习各派武术,稍长离家,求学于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后转赴成都中央军校。

抗战军兴,南怀瑾投笔从戎,后发心学佛,遍阅佛学经典,且云游四方,遍访高人。1949年,南怀瑾到台湾后,设帐授徒,讲授中国传统经典。据称,南怀瑾的课极受学生欢迎,课堂常常爆满,为维持教学秩序,他不得不主动离校自设教席。他的第一本著作《禅海蠡测》于1955年出版,但未受热捧。

萧公书序

禅宗思想一门,为我国佛教中一革新派,旨在传佛心印。自释迦牟尼传摩诃迦叶,递至二十八代达摩,东来震旦,是为此土出祖。复自二祖僧璨递传至六祖慧能,弘开五叶,宗风大振。虽所提倡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惟文字语言,亦未始非心传方便法门。故达摩初亦曾用《楞枷经》四卷以印心。惠能于黄梅,刚道得“本来无一物”一偈,便得衣钵,惟当授受之际,犹为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在曹溪弟子亦有《坛经》之记。厥后二派五宗,无不直指向上,皆令自求、自行、自悟、自解;然亦究不能无说,说不能无文。盖借语传心,因指见月,语言文字,有时亦不失为接引开示之方便也。

世谓禅宗思想为教外别传,实则谓之别传固可,谓之非别传而为嫡传亦可。盖真谛不二,以教证宗,以宗举教,教实有言之宗,宗本无言之教。三藏十二部,默契之则皆宗;千七百公案,举扬之则皆教。佛说法数十年,未尝说得一字,以法尚应舍也。故究竟言之,教原未尝有言,而宗亦未尝无言也。天下同归而殊途,百虑而一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能彻悟自心是圣,自心是佛,则触著便了,更无余事。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岂可因门庭施设,而分宗分教,俨然门户峥嵘,自生差别哉!

南君怀瑾,顷以所著《禅海蠡测》书稿见寄。细读之,深觉其超情离见,迥出格量。君虽深契禅宗思想,然不以话头为实法,不以棒喝作家风;横说竖说,语语由自性心田中流出,绝非如优人俳语者可比。其中冶儒释道各家之言,而综诸一贯,会归一旨,倘非能如大海之纳百川者,曷克臻此?是书虽累十余万言,要亦只道得一字。若会时,看固得,不看亦得;不会时,不看固不得,看亦不得。洛浦安答僧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飞鸟尽迷巢。”是佛固著不得,经典公案亦著不得。读者于此书所示,一字一句,又岂能著得?“不离文字难为道,尽舍语言始是经。”读者切勿泥于语句,堕入文字禅中,而宜独超冥造乎语言文字之外,是为近之。否则依然陷在妄想知见网中,虽一辈子学佛,一辈子参禅,一辈子求道,骑驴觅驴,与自己本来面目,毫没干涉,而终归是凡夫。余昔赠灵岩山寺僧传西有句云:“不学佛时方成佛,非参禅处即参禅。”此与张拙见道偈之:“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实相亦是邪。”及憨山德清所谓:“妄想兴而涅盘现,烦恼起而佛道成。”其义一也。

余与怀瑾,论交十余年矣。抗战初起时,君甫逾弱冠。殚力垦殖,深入夷区,部勒戍卒,蛮烟瘴雨,跃马边陲,气宇如王,高自期许。卒以于环境,单骑返蜀,复事铅。曾述其经历,著《西南夷区实录》一书,则又恂恂儒者,非复向日马上豪雄矣。无何,任教军校,时余主持日报,每相与论天下事,壮怀激烈,慨然有澄清之志。惟以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故每尝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友天下奇士,不知者辄目为痴狂,而君则恬然乐之。尝曰:“钟鼎山林,固皆夙愿,苟顿脱可企,则视天下犹敝屣耳!”一九四三年,余以婴疾,药炉禅榻,时益相亲;曾与遍访高僧,并同师事光厚老和尚。不期年,君辞军校事,而致学于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后又弃隐于青城山之灵岩寺,霜枫红叶,日伍禅流。旋从禅德袁焕仙居士游,契入心要。嗣即不知踪迹者久之。一日,忽有客自峨嵋来,始知闭关于中峰绝顶之大坪寺,西川旧好,相顾愕然!耆年如谢子厚、傅真吾,及君师袁焕仙等,相约入山访之,始知由名僧普钦之介,悄然至峨嵋,初于龙门洞猴子坡等处,叠示灵异之迹,乃获寄迹该寺。在此期中,并曾折服当时负有盛名之唯识学者王某。龙门寺僧演观,曾记其事与对话,刊有专册行世,不胫而走。龙泉有匣,光芒不掩,真性情人,行事大抵固如是也。

后三年,余宰灌县,君飘然莅止,美拂胸,衲衣杖策,神采奕奕。问从甚处来?答谓:“前从灵岩去,今自金顶回。”问:在峨眉山何为?曰:“三年闭关,阅全藏竟。”复问其今后拟往何处?则曰:“到处不住到处住,处处无家处处家。”相视而失笑者久之。憩夏青城后,即远游康藏,穷探密宗之奥;行迹遍荒山绝巘(yan三声,大小成二截的山),丛林古刹。行脚愈远,所接大德高僧奇人异士亦愈众,而迹亦愈晦。盖所谓“就万行以彰一心,即尘劳而作佛事”者也。嗣闻其经康藏至昆明市后,曾讲学于云南大学。折返成都市,并一度应四川大学哲学教授傅养恬之邀,讲学于哲学研究会。斯时已声光并耀,缁白闻风问道者络绎。抗战胜利后二年,君即返里省亲,嗣复深隐于天竺灵隐山中,栖心玄秘。尔时,余适于役京,彼此不相闻问矣。

一九四九年夏,余自沪来台。一夕,君忽枉访于台北市寓所,始悉其方有所营为。事与愿违,忽尔晦迹,行藏莫卜者久矣。迄去冬,因某居士之约而复聚于海滨一陋巷中,破窗尘几,意趣萧然;当力促以重亲笔砚。初不谓然,几劝始诺。曾未数月,遂成斯篇,都凡二十章,钩元提要,探幽阐微,手眼别具,发前人之所未发。全书以禅宗思想为主眼,而融会众流,归趣大海,虽于从上各家之说,略有损益,要皆言必有宗,指归至当。至若《参话头》、《中阴身》,及《修定与参禅法要》诸篇,则皆古人稳密缄固不肯为人说破者,今皆不惜眉毛,金针巧度。虽小出作略,而其资益于真心向道者,宁为浅鲜?至其提持纲要,语不滞物,思泉涌,如山出云,今日之广陵散矣。余初识怀瑾,英年挺拔,跌宕磊落,前途正未可量;卒之鄙弃功名,参伍猿鹤,得以博览法藏,独契心源,返朴还淳,泥涂轩冕,所谓游于方之外者非?又君年曾习武技与方术,卒致力于佛法;深入禅教密各宗之堂奥。今后究将以何者为其归止,则又未可逆测。其殆游戏人间,应物无朕者耶?爰因其书成,略缀其生平行履一斑以附,庶读其书者,亦得略知其人。余虽早岁皈命瞿昙,然放逸怠荒,惮于精进,似草野人,为廊庙语,门外之,宁能幸免?惟承命为校订,于义不能无言,拉杂书之,亦自也。

萧天石一九五五年六月于台中草庐

南公自序

运厄阳九,闭居海疆,矮屋风檐,尘生釜

①客来自远,顾而让之曰:子脱屣

②圭缨,栖情衡泌有日矣;

③者掩室岷峨,行脚康藏,风霜凋其短鬓,烟水历乎百城,矻矻

④穷年,究此一事;虽梦宅虚无,本乏可留之迹,而空书斐亹

⑤终成不著之文,际兹慧命丝悬,魔言鼎沸,同舟俨

⑥分乎楚汉,一室而判若参商,正法衰微,乾坤几息,不有津梁,罔克济,金针密固,庸所安乎?闻已而思,瞿⑦然有省。夫妙契匪意,真证难言,动念已乖,况涉文字。然无说自说,瓶泻云兴,从上祖师,皆非得已,

⑧余末学,粗具见闻,窥测之谈,不离知解,

⑨诸先圣盍各之义,窃比昔贤就正之情,砖石之投,连城或致,则亦何妨著佛头粪,大作语

⑩耶!爰濡秃管,率成斯编,所涉虽繁,要仍以禅为主,如叶归根,如水赴海。倘阅者因得鱼,见月废指,形山打破,会即不疑,是吾心也。若遇明眼,烁破面门,此中廓然,徒添络索,一场[忄罗],转见败阙,则余知过矣。

一九五五年七月一日

净名庵主南怀瑾识于台湾

甑:zèng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食物

屣:xǐ鞋,敝屣。

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

矻矻:kū kū辛勤劳作的样子

斐亹:fěi wěi文彩绚丽貌。

俨:yǎn恭敬,庄重

瞿:qú惊视的样子

矧:shěn况且。亦。

揆:kuí揣测。

寱语:yì yǔ梦话。引申为胡说、无稽之谈。

爰:yuán于是

筌:quán捕鱼的竹器

懡[忄罗]:mǒ lu羞愧的样子

二版自序

时轮劫浊,物欲攫①人,举世纷纭,钝置心法,况禅道深,克证难期;余以默契宿因,嗜痂②个事,觅衣珠于壮岁,虑魔焰之张狂,故不辞饶舌,缀拾斯文。然投滴巨壑,吹毫宇宙,沉沉无补时艰,复将载。顷者,莘莘学子,惊顾域外之谈禅,攘攘士林,欲振堕绪,再请重铸斯编,冀复燃灯暗室;固知旧铅新椠③,尽同梦里尘劳。唼④响撩虚,等是狂思玄辩,禅非言说,旨绝文词,拈花微笑,能仁已自多余,渡海传衣,少室徒添渗漏,五家七派,无非自碎家珍,万别千差,透澈何劳竖指,斯编之作,为无为,何有于我哉?

一九七三年仲夏

南怀瑾再序于台

①攫:jué抓取:~取(掠夺)。

②痂:jiā伤口或疮口由血液、渗出物等凝结成的东西。

③椠:qiàn古代以木削成用作书写的版片。简札,书信。

④唼:shà水鸟或鱼吃食

复旦大学出版说明

禅宗思想,初创于北魏,盛行于唐宋。独特的禅宗理论和修持风格,曾对世人的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以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了解禅宗,也就不了解中国佛教的特质,也无法了解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许许多多的文化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亲笔撰作的一部禅宗研究著作作者通过纵向的叙述和横向的比较,对禅宗的演变、宗旨、传授和修行实践,禅宗与净土宗、密宗、丹道、理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等,作了分门别类的论述,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识。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1992年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11月12日

南公自述

昨天你们那个方丈师父讲:“老师啊!你的著作影响很大啊!”我说那些都不算。我的著作一大堆,真正写的一本书是《禅海蠡测》,你们看到过没有?尤其你(僧甲)看懂了吗?我想你们一个都看不懂。所以你们要真正了解南怀瑾,连一本《禅海蠡测》都没有看懂,还谈什么呢!所有的书都不算数,就是这一本。摘录于2005年《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出版背景

南公自述

为什么出这本书呢?这一本还是专门对付日本人讲禅宗思想的,一讲都五十年了。这是我们到台湾以后的事。日本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被美国人打垮了以后,要用文化来征服别人,所以有意培养了两个人,叫他们去美国去弘扬禅宗。一个是禅宗和尚宗演,当时八九十岁;一个是居士铃木大拙。日本天皇政府每年津贴铃木大拙不少钱,要他在那里提倡禅宗。他讨个美国太太,所以英文很好,在美国大弘扬禅宗。这当中有这么个秘密,中国人不知道。

我们这里呢,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被打昏死了以后,重新活转来了。他是我的皈依师父,当时虚云老和尚在重庆市,我们两个曾在重庆相处几天,他的首座叫显明法师,还在美国,九十多岁了,他是东北人,法华宗四十五代的传人,我帮他办好手续到美国去的。他曾告诉我说,你回中原地区,我就跟你回去,他还没跟我回来。

讲到《禅海蠡测》这本书的内容,是我当时为了对付铃本大拙;他曾批评中国的学者胡适不懂禅。可是我没有批评人,只把中国禅宗东西拿出来,这是我真正的写作,且牵涉到中国的儒家道家;牵涉到打坐修行,修定与修慧;牵涉到生死问题,怎么样了生脱死;牵涉到科学、哲学、宗教等等的问题。看起来都很简单,可是我初到台湾,写这本书的时候很可怜,手边没有参考书啊!

作品目录

出版说明

初版自序

二版自序

禅宗思想之演变

印度原来情形

中原地区初期情形

唐宋间之发展

元明清之趋向

与中国文化因缘

对佛教之功绩

禅宗之宗旨

公案语录

机锋转语

证悟知解

祖师禅与如来禅

三关与顿渐

闭关与打七

宗师授受

参话头

神通妙用

幻境相似神通之错误

正定所发之通明

生死之间

中阴身略述

临命终时

中阴身缘起

生死决疑

了生脱死

醒与梦

禅宗与教理

由教入禅

禅须通教

禅宗与禅定

禅宗与净土

禅宗与密宗

禅宗与丹道

禅宗与理学

心物一元之佛法概论

佛法与西洋哲学

修定与参禅法要

跋禅海蠡测剩语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