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

更新时间:2023-05-27 20:26

《兰亭集序》,又名《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是中国书法大家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全篇共计28行,324字。

《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于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时所作。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共37首诗作编成一集,名为《兰亭集》,并作序一篇,即为《兰亭集序》,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记述兰亭集会的时间和地点,流觞曲水(今春游宴会)一事,同时描绘了当时的气候,第二部分则是身处大自然,王羲之感慨人生的短暂与珍贵,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安宁。《兰亭集序》在后世广泛流传,有极高的书法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后世文人集会的形式及内容都有着积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兰亭集序》是“晋韵”的重要标志,深刻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演变。

《兰亭集序》用笔遒媚飘逸,字形变幻莫测,独具匠心又自然天成。凡是重复的字均不相同,在艺术效果上多样统一,别具审美意义。《兰亭集序》在书法上有很大影响力,后世多有名家临摹本存至今,如唐朝冯承素临摹本、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褚本》、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对《兰亭序》的临本等。古人评价《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典范,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王羲之(321年-379年或303年-361年),东晋临沂市人(今山东临沂),著名书法家,自古以来人们尊之为“书圣”。王羲之出身名门,家世显赫,其所属琅王氏一族曾拥立司马睿开创了东晋的历史,是六朝最著名的豪族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大官僚家族”。在书法艺术成就上,王羲之自小师从卫铄,成年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在书法创作上博采众长,其草书师从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其书法备精诸体,但尤擅楷、行、草书,且“俱变古形”,为历代书者所崇尚,影响极大。其总结和完善了前人的创新之举,他是新体书法的集大成者,王羲之所确立的新体书法以新的楷书体系取代旧有的篆书体系,从而确立起了中原地区的今文字系统。

创作环境

《兰亭集序》创作于晋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41位友人在绍兴市集会,为兰亭集会,那是东晋永和九年(353)癸丑三月初三,时任右军将军、会稽郡内史的王羲之,和司徒姓谢安左司马孙绰、释支道林等40余位名士,在绍兴市(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流觞曲水之会,即兴赋诗吟和。当时王羲之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为这次宴集形成的诗集作序,当时有二十六人作诗三十七首,王羲之为《兰亭诗》写序,成就了书法史上的经典。还有一种流传的说法是永和九年(353年)上巳节兰亭集会数年之后,王羲之整理并抄录了与会者名单及其诗文等,有感于往日“欣于所遇”而“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且“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因而写下这篇情真意切,书文俱佳的旷世名品——《兰亭集序》。正是由于逐渐步入晚年的王羲之深深沉浸于往日“欣于所遇”的追忆之中,才能催生出如此非凡、传诵千秋的雅集、美景、真情相交融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的产生与魏晋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化时期分不开。魏晋是中国历史上相对动荡的时期,曹魏统治集团出于政治目的,大力笼络士人名流、知识分子来扩大自己的智囊团,这其中也包括众多书法家。司马炎在位时期,专门设立了书学博士,这就给了书法家政治上的地位,一时间,研习书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所以书法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魏晋时期政治的混乱造就了思想文化的解放。文人士族逐渐走向远离政治的道路,他们变得厌恶政事、不屑功利,寄情山水田园,崇尚自然。公元322年,王羲之家族中的王敦叛乱,整个王氏家族都受到牵连。自此之后,出身东晋的官宦世家的王羲之逐渐远离官场,纵情山水,结交清谈名士,崇信道教,风情潇洒,这些都对他的艺术审美导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品内容

原文内容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绍兴市之兰亭,修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正是癸丑年,暮春上巳节那天,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进行修楔活动。众多的贤士都来了,晚辈与长者聚集在一起。这个地方有群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又有清澈的水激荡奔腾,辉映着绕过兰亭两侧。引来清流作为流传酒杯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曲水之旁。虽然没有丝竹管弦的盛况,但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畅叙内心深处的情怀这一天,天空晴明,天气清爽,春风和煦柔畅。抬头观看宇宙的广阔,俯首审视万物的繁盛,纵目游览,驰骋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耳目视听的乐趣,实在是令人欢乐啊。

人与人相处,俯仰之间便是一世。有的人敞开胸怀,与他人倾心在室内交谈;有的人托物寄情,无拘无束,放浪形迹。虽然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与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欣喜于所接触的事物,获得暂时的满足,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不知道暮年将到了。等到对向往的事物已经厌倦时,心情随着事物而变迁,感慨也就随之而生了。从前欣喜的事情,转眼之间,已经成为陈迹,对此人们尚且禁不住内心感念伤怀,何况寿命长短只能听凭造化,而且终究要归于穷尽。古人说:“死生也是件大事。”怎不令人悲痛。

每每观察古人产生感慨的缘由,就像符契那样相合,于是面对那些文章总免不了嗟叹悲悼,自己心中也难于将这种感念说清楚。我固然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是虚无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看待是荒谬的。后人看当今,也正像今人看往昔一样,可悲啊。所以一一记下前来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虽然时世变迁事物变化,但是因为死生而引起的感叹,其情致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内容解析

《兰亭集序》叙述了王羲之与众位贤士修禊事的活动,在“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的魏晋时代,王羲之用修禊事表达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在这种追问之中实现了两次情感的升华,并借此阐述了他对人生现实状态和实质意义的深入思考。王羲之在享受自然美景之乐的基础上,书写了人生变化无常、人生短暂的悲叹之情。

摹本信息

主要摹本

神龙本

唐朝冯承素在贞观年间奉旨摹自王羲之真迹的刻本,此帖于乾隆被刻于“兰亭八柱”,列为第三柱。“神龙本”一名是因为卷首有李显李显神龙年号小印而得来。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错落有致,通篇整体风格一致,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定武本

“定武本”为石刻本。传为初唐欧阳询临本,据载从五代十国石晋开始流传(当时不作“定武”之称),辽朝耶律德光从中原得此,携于真定。耶律德光死后,此石被弃山中,赵光义赵光义年间被一位“李学究”所得。“李学究”死后,其子为还债取出,被定武知府宋景文收入公库,因此得名。宋代熙宁年间,定武太守薛师正之子薛绍彭原石损去“湍、流、带、右、天”五字以区别于翻刻本。宋代大观年间,原石被收入宣和殿

褚本

“褚本”为唐朝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列为“兰亭八柱”第二柱),至明代被陈敬宗鉴定为“褚临本”。因有的字笔法形态似宋代米芾,故又称“米临本”。

题跋与钤印

题跋

元代的鉴定家郭天锡,他给神龙本兰亭序写的跋文原文是这样的:“此定是李世民朝供奉搨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等奉圣旨于《兰亭》真迹上双钩所摹。”宋拓神龙兰亭序有甲戌四月朔有二日容轩识”及查升陈奕禧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曹曰瑛(康熙三十五年)、张廷济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年)等人题跋、观款。

赵孟頫最为推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对其书法《兰亭序》曾反复临写、题跋。根据黄惇的考证,赵孟頫《兰亭》题跋有“十三跋”和“十六跋”之别。“十三跋”是指赵孟頫书写在“独孤本”上的题跋,“十六跋”则是指赵孟頫书写在“静心本”上的题跋。

褚摹本字法完备,气息一以贯之,很多人认为此卷乃是李世民墓中出土的版本,此卷经过后人215人的传承和递藏,其中有题跋无数。在褚遂良所书《兰亭序》卷尾依次有明代许初清代王澍、贺天钧、唐宇肩顾莼梁章钜梁同书孙星衍石韫玉李佐贤韩崇诸跋。

钤印

宋拓神龙兰亭序中“神龙兰亭”与《兰亭八柱帖》本“神龙兰亭”应属于一个版本系列,两本字迹略有差别。两本兰亭序的刻印名称和刻印位置多有不同,此本“神龙兰亭”比《兰亭八柱帖》本“神龙兰亭”多“贞观”等刻印,鈐有“梅花深处”“徐学印”“竹窗翰墨”“小芳轩”等印。

宋拓定武兰亭序印:双龙印、“柯九思”“停云”“棠溪审定”“乾隆御览之宝”等。后附页有钤:“宝三编”、“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爱新觉罗·颙琰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等印。木匣装,匣前侧刻适园题字“宋拓定武兰亭詹东图藏本”。木嵌锦面,锦上镶緑色玉石一片,刻“兰亭序”三字并“古希天子”印一方。

褚遂良所书《兰亭序》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苏辙”二朱文印,印文已模糊不太清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书“墨宝”二字(残存)。卷中有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墨林藏印甚多。

流转历史

神龙本

《兰亭集序》创作于公元353年。最早有关《兰亭集序》的文本出现在刘峻的《\u003c世说新语\u003e注》中。在公元353年至公元521年这将近170年间,《兰亭集序》鲜少为人研究,而促使《兰亭集序》名声大噪的原因则当属李世民的收藏。唐太宗从僧人辩才手中得到《兰亭集序》,将其珍为国宝,并且命当时著名书法家临摹,由此确立了《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的地位随着唐太宗离世,《兰亭集序》真本绝迹。李隆基命工匠将欧阳询所临的《兰亭集序》刻于石上,并藏于学士院,拓片只赐于喜爱的大臣。从《兰亭集序》版本系统的分类上看,主要表现为墨迹本和传刻本两大系统。墨迹本主要为唐朝的临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摹本即是唐代临摹本。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唐代冯承素临摹的版本,也称“神龙本”。

定武本

唐末,各地叛乱,五代十国后梁时期,此刻石被转移到汴都,后辽朝南下,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破后晋。公元947年耶律氏北还时携带大量中原掳劫的文物中就有此刻石。他们在途经河北栾城时,耶律德光突然病死,其下属在仓促携耶律德光尸体北归时,嫌刻石太重将它遗弃在当地。直到北宋庆历年间此石刻才被人在发现,因为发现的地方叫定武军,所以后人将它称为《定武兰亭》。《定武兰亭》刻石再次出现后,先被收藏在当地的县衙,由于前来索求拓片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应对前来索求的人,熙宁年间薛向私下用《定武兰亭》重新翻刻一刻石。薛向死后,他的儿子薛绍彭将原刻石偷偷运回了开封市。为了把原石拓本和翻刻拓本区分开,薛绍彭把原石上的“湍”、“带”、“右"、“流"、“天”五字损毁其中一两个笔画。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五字损本’’和“五字未损本"。大观年间,薛绍彭的后代把这块五字已损《定武兰亭》刻石献给宋徽宗。宋徽宗将其置于宣和殿。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此石也不知所终。

褚本

“黄绢本”自完成以来递藏有序,据说曾先后有超过200位名家珍藏过它,清亡以后,此帖一度下落不明,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在被重新发现。经过现代科技手段测试和鉴定专家的研究,发现它已有1400年历史,正是“黄绢本”真迹,目前它被寄存于兰千山馆。

馆藏信息

北京故宫博物院

从《兰亭集序》版本系统的分类上看,主要表现为墨迹本和传刻本两大系统。墨迹本主要为唐朝的临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摹本即是唐代临摹本。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唐代冯承素临摹的版本,也称“神龙本”。

台北故宫博物馆

定武兰亭真本。宋拓纸本。为定武五字已损本,或称柯九思藏本。纵高26.9厘米、横宽66.5厘米。上有康里夔、柯九思、赵孟頫王文治等多人题跋。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湖南省博物馆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的这卷原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兰亭序》,正文质地为绢本,黄褐色,亦称“黄绢本”,其纵24.5厘米、横65.6厘米。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印文已模糊不太清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书“墨宝”二字(残存)。

艺术鉴赏

王羲之书风的内容丰富,“有严肃,也有飘逸;有对比,也有和谐;有情感,也有理智;有法则,也有自由。”历代崇尚王羲之书风的书法家们在王羲之书风中汲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并且以不同的审美与视角,发展着王羲之体系的风格,“形成了或自然天真,或大朴若拙,或工巧精细、或雄浑精细、或雄浑刚健、或秀逸潇洒等诸多美学元素整合在一起的多样而统一的艺术风格”实现了书法的多元化风格。可以从形式层和意蕴层两个角度来鉴赏《兰亭集序》。

形式层

《兰亭集序》成书于永和九年,是王羲之书法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书法艺术形式是书法作品的最直接呈现,线条笔画则是书法作品的基本存在形式,《兰亭集序》的艺术审美价值正在于其点画结构之美、运笔使转之法、线条与形态变化之法、风神气韵特点所在、格局章法自然协调之美等方面。

字形包括点画和结构两个部分。就单个字看,《兰亭》中每个字的笔顺和连缀都有其微妙精微之处。其中的典型笔画:点、横、竖、撤、捺、勾、折等在字中都得到灵活精准运用,成为构造每个字的基础成分,同时,运笔使转方法的娴熟,使之形成和谐灵动,结构优美的字体。

书体变革

王羲之变革原有的书写特征,创立新体,消除了书体中的隶书痕迹,形成了一种俊逸流美的书风。王羲之变革的成功引起了朝野各阶层人士的心理共鸣与崇尚,包括那些士大夫家族的子弟。人们纷纷改变原来那种“飞扬纵横,横七竖八的笔势和字形”,而学习类似《兰亭集序》那样“安详严肃,如斜反正,若断还连的新体”。

在《兰亭集序》字体特征问题上,众多书法家曾有许多争议,有人认为王羲之字体“古风”尚存,带有隶意;也有人说王羲之的字“全无隶意”是“梁陈后之新体”。作为新体诞生之时产生的《兰亭集序》从分类上看,肯定是一部行书作品,但无可避免的或多或少还留有篆隶痕迹,继承了隶书中的风神气韵,古风尚存。而楷书则始于汉末,成于东晋,盛于唐,由“隶变”而成。《兰亭集序》中文字以笔画、横、竖、点、撇、捺、勾为基础,通过调整部首偏旁的多与少、大与小、有与无、增与减及空间结构的配合进行灵活变化,使得其字体形态得到优化。所以在《兰亭集序》中魏晋高古之风仍存,从将具象的“形”中提炼出抽象的“意”。

字形变化

《兰亭集序》中有一特别之处,即为字形的“变化”。兰亭全文共28行,324个字,其中54处有重复的字。如“人”、“为”、“亦”“也”皆出现四种不同形态,“一”字只有简单一笔,也在起伏变化中出现七种不同形态。同时,“所”“以”二字是左右部分交错变化,也出现七种形态。序文中同字异性的还有很多,大多从笔画、偏旁、起伏、转折、体态姿势等方面构字变化、形成一字两态、三态、多态的艺术特征。《兰亭集序》中重复最多的是“之”字,文本中“之”字的形态截然不同,变化多端。“之”字仅仅两三笔画,变化余地并不大,但王羲之通过改变笔画的长短、点线的粗细、笔锋的方圆、点画的连续、姿势的斜正等方面,形成“之”字的20种形态变化。《兰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线条与字形的变化多端,呈现出一种灵动的艺术魅力。

意蕴层

《兰亭集序》在意蕴层面呈现出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品格。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而汉字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可以集优美的文章辞句与高超的笔墨艺术与一身。书与文的共通、共融是中原地区书法能够在漫长历史风尘侵蚀下,不断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书法作品的艺术形式美与文学内容美相互融合,产生了双重美学价值。《兰亭集序》不仅在书写技法上具备高超的艺术形式美,同时在文章辞句、意蕴情感方面也极具文学研究价值。其作为一篇序文,文采斐然、字字珠玑,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

山水之乐

东晋时期在文人士大夫之中流行赏玩山水之间,怡情自然之中。文人们以虚静超脱的态度,审美山水,摆脱尘世俗物之束缚,在与天地造化之契合中荡涤灵魂,从而达到人生的至真、至善、至美。王羲之对时事政治的厌烦,对动荡黑暗社会的失望,促使他选择回归自然,纵情山水之乐。其中《兰亭集序》在开篇对会稽郡山的秀丽风景进行了细致描绘:“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人合一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一文中感物吟志,触景生情,感受宇宙万物、天地造化,感慨人情事理,时空瞬变,是一篇典型的表达魏晋文化精神内涵的哲学散文。同时,天朗气清、又正值酒醉微醺,天人合一之际,创作出《兰亭集序》这一传世名作,其中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偶然因素,更多的则是因为王羲之深厚书法功力的厚积薄发,以及潜藏多时的思想情感顺势喷薄而出。《兰亭集序》体现出来的是王羲之个人风度和人格魅力,也自然而然折射出魏晋时期的时代精神与气质风貌。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展现出当朝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是魏晋时期文人士子们两种最常见生活状态。士子们无论高谈阔论,还是放浪形骸,其实只是因为对国家政治的不信任与极度失望,才放弃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转而推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理念。作为江南士族第一大家庭的贵族公子,王羲之同样摒弃世俗事物,转而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艺术人生。

《兰亭集序》的书写技法形式美与文章内容所表现的自然美景、哲思人情之间相互融通、文章内容情感的生发变化正与书法点画线条的曲折起伏完美统一,表现出丰富、深厚的审美内涵。

价值与影响

作品价值

艺术价值

《兰亭集序》在后世广泛流传的主要因素在于其书法价值。在古代“六艺”中,“书”居其一,关于“书”的发展,从最初的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演变为书法艺术。肇始于三代、先秦,历经秦汉,到魏晋达到高峰。因此王羲之的时代也是书法艺术的时代。总之,一篇《兰亭集序》涵盖和展现了中原地区传统文化和艺术,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悠久的春天节日上巳节在其中得以生动体现,由此而引出后世更多的节庆诗文,千古传颂。每当节庆到来,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共同吟咏诗文,使节日的氛围更加浓烈,也赋予了后世节日更多的活动内容。文人雅集继金谷雅集之后,更具新的内涵和意义,对后世文人集会的形式及内容都有着积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文学价值

《兰亭集序》及《兰亭诗》已开启晋宋文人将情怀寄于山水,在自然中感受生命意义的先河。虽然仍以玄言为主,但对南梁山水诗文之兴盛无疑起到先导作用。因此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也非常重要。历来对玄言诗之作评价不高,原因复杂,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明其价值。在现在的文学作品选本中,《兰亭集序》不可或缺。

社会价值

《兰亭集序》给后人以继承与创新的启迪,开创了一代新书风,是“晋韵”的重要标志,深刻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演变。《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其中有欧阳询褚遂良苏轼黄庭坚等人,这些历代书法名家都对王羲之推崇备至。赵孟頫曾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石渠宝笈》收晋人三帖,号称“三希”,此帖列于首位。

后世影响

王献之的继承

王羲之开创的新书体成为了帖学发展的源头,后世把他当做经典范式,其中王献之又发展了这种新书体,使之体系内容越来越丰富。王献之是王羲之第七子,在书法的造诣上颇具其父遗风,其特点一是自信,二是创新。王献之书法艺术的成就,在于他对书法体势的创变,创制了行草书,王献之感悟到晋人务简、求美、求变之心,于是把民间书法的“伪略”与章草的纵放很好的结合起来,追求一种顺畅、婉转而又奔放宏阔的新书体。与王羲之的书法相比较,王献之则更注重技巧,也更流美,所谓“逸气过其父”。这也是王献之行草书的得失所在。王献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与东晋的文化风尚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他是魏晋风韵的创造者之一,他在东晋后期开启了行草书法之门,很好的继承了王羲之书风也就是“帖学系统”的特质,从而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王献之的书法不仅是对王羲之的继承和补充,更是对王氏书法的完善和发展,他们父子二人共同开创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二王”书法体系。

赵孟頫的复古

1271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入主中原,统一了中国,由于异族的统治使得汉文化遭到了衰落,孛儿只斤·忽必烈去江南求贤,赵孟頫便是其中之一。赵孟頫反对沿袭宋人学书的理念,推崇回归晋唐书法,他将书法的形式与技法加以梳理,使书法的形式恢复到晋唐的严谨、恢宏、俊逸中去,开创了具有元代特色的平正妍丽的书风,这种继承与创新在历史与时代的矛盾中,在赵孟頫的身上得到了和谐统一。赵孟頫学书上溯晋唐,主攻二王书法,特别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想借助二王书风的高度来振兴元初的书坛。赵孟頫专攻《兰亭集序》的同时,还参考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笔法。赵孟頫的行书深受王羲之书风的影响,追求笔法的精到与超凡脱俗,其风格尤如他所临写的《定武兰亭集序》,融入了二王书风中所有书家的书法技巧。他晚年的代表作《玄都坛歌》,笔意滋润、流畅、气势跌宕,融汇了诸多大家之笔法,与二王笔法相交叉,表现十分和谐,丝毫没有硬凑之感。

王铎的创新

王铎青年时期受到明末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审美意识发生了转变,当时的书坛形成一类豪放的书潮,而王铎的书法也有明显晚明变革色彩的书迹,这对于当时满族统治者的需要是背道而驰的,其风格和赖以发展的文化环境消失后,他选择临摹或者抄写古人作品来表现自己的风格,显示自己的书法功力。他的书法独宗王羲之王献之,学理于古,创新于己。王铎的主要的作品有《弘月馆帖》《龟龙馆帖》《拟山园帖》,他的书法给人以雄健沉着之感,其字结体险峻,且节奏明快。王铎一直强调自己的书法是属于“二王”正统一派,他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二王”的束缚,特别是在书法个性的表现上。王铎的书法到后来,不野不拘,纵敛合度,给人以雄健沉着之感,经过他创造性的发展,达到了从心所欲而又不逾规矩的自由境界,形成了晚明变革书派特有的艺术风貌。

相关版本

《兰亭》版本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真本,即王羲之书写的那个本子。在宋人的《兰亭》分类观念中,以墨迹本(唐临摹本为主)和石刻本(如定武本)二类划分。《兰亭》涉及各种本子有一百五十多种。容庚《八十一刻兰亭记》把《兰亭》分为六种类型:①定武(14种),②神龙(7种),③纪年(20种),④州郡(9种),⑤各家(23种),⑥别体(8种)。启功(1912-2005年)曾对《兰亭》版本做了一个大概的界定:世传《兰亭帖》摹本刻本有五类:严庆澍临摹本;前人临写本;定武石刻;传刻本;伪造本。

作品争议

自宋代起,学界就开始了对《兰亭序》帖真伪之辨的学术争论,其后在清代,民国和文革时期形成了三个高峰。

宋代《淳化阁帖》没有收《兰亭序》《宣和书谱》记载,宋徽宗内府藏王羲之书籍计243种,唯独没有此帖。这使后人怀疑东晋时期是否出现《兰亭序》。清朝乾嘉年间,随着北碑的大量出土,书法家大多崇拜碑抑帖,对二王书法提出怀疑。兰亭真伪论辨开始拉开序幕。

乾隆至民国这一时期的参与论者有赵魏、阮元、何绍基赵之谦李文田杨守敬缪荃孙姚茫父姚大荣张伯英等学者,他们否定《兰亭序》是右军所作。其中赵魏怀疑《兰亭序》帖是“严庆澍临本”,或是“传摹失真”。清代至民国年间,杨守敬姚大荣等均对此帖的真伪持否定观点。但也有持肯定论者,如欧阳辅在《集古求真续编》和《补正》中,曾斥否定论者“匪夷所思”。他从书体发展的交融嬗递角度指出了书体在各个时代的互存现象,认为“汉族隶书,多杂篆体;六朝真书,多参隶势,盖由递相变更,未能尽改。故隋以前真书,甚有似楷似隶,莫可区别者”。

1958年至1965年在南京市出土的谢鲲王兴之、宋和之夫妇等系列东晋墓志铭,书法古朴,与“二”相近,成为怀疑传世《兰亭》书迹非真的新实证。此一时期论辨的参与者多为国内文史专家,持否定论者有郭沫若、宗白华等,但阵营内部颇有分歧。持肯定论者有高二适章士钊等。此一论辨时间界定为1965年6月(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之文发表)至1977年10月(文物出版社集辑出版《兰亭论辨》)。特点为双方都重实物考证,重古籍钩沉;持论甚严,多配以插图佐证。

相关故事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成为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相传他后来又写了几遍,但都不及这一遍好。他自己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和尚。辩才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李世民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辩才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辩才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见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来接近辩才,寻找机会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辩才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辩才欣赏。辩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辩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辩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辩才出示了李世民的有关诏书。辩才此时方知上当。辩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根据这一故事创作了一幅《萧翼赚兰亭图》。

唐太宗从辩才那里得到《兰亭集序》真迹之后十分高兴,将其视为神品,令当时的书法名家赵模冯承素等人临摹数本,分赐给他的亲贵近臣。唐太宗生前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曾多次题跋,死后又将其随葬。后来,他的陵墓在五代十国时被一个叫温韬的军阀盗掘,《兰亭集序》从此失传。

后世评价

世说新语·企羡》中称:王羲之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文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

《晋书·本传》中称“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晋书·王羲之传》称:飘若浮云,矫如惊龙。

诗人魏野的《送谔师赴王寺丞召写碑》中称:“双美便堪传万古,羲之书法韩愈文。”

梅尧臣的《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中称:“奇哉王羲之,下笔若神圣。长与伏弩,无不从号令。”

大书法家米芾称《兰亭帖》为“墨皇”。其《刘泾新收唐绢本〈兰亭〉作诗询之》中称:“何时大叫刘子前,阅墨皇三复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