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菌 :中国名贵山珍

更新时间:2023-09-20 14:52

竹笋菌,又名“云南竹荪”、“竹荪”、“竹”、“竹松”、“竹萼”、“竹笋菌“等,是中国名贵山珍,形态怡丽,清香袭人,在中国贵州、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福建省江苏省、浙江、台湾、湖南、河南、河北都有分布,以中国西南各省出产的最为名贵。除中国以外,在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十多个国家也有发现。

营养价值

竹荪不仅珍稀味美,营养也十分丰富,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据分析,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纯蛋白13.4%、脂肪2.6%,碳水化合物60.4%,粗纤维8.4%,灰分9.3%。在碳水化合物中,水解还原糖38.9%,戊聚糖1.2%,,甲基戊聚糖0.8%,菌糖4.2%,糖元醇6.2%。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富含19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为2%~3%、谷氨酸为1.76%~2.3%),其中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而一般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中,必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大豆为33.5%,鸡肉为39%,所以竹荪堪与鸡肉媲美。因此,竹荪在我国古代享有“灰胸竹鸡”,以及在国外享有“植物鸡”之称誉。它与象鼻、驼峰、猴头、燕窝、鹿垫、熊掌、猩唇并列为我国“八大山珍”。

记载

中国很早以前就已认识并食用竹荪了。最早记载竹荪的是唐初孟诜的《食疗本草》,其记载说:“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著地,生似鹿角,白色,可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称为“芝”。南宋陈仁玉菌谱》称:“竹菌,生竹根,味极甘”。王安石有“湿湿岭云生竹菌”的诗句。《二如亭群芳谱》载:“以色莹为,节疏者为笛,节须者为仗。”苏轼称此为竹蕈,大热天“净扫清香阁”,说竹荪特香。此外,在《荆溪疏》中叫“竹茹”,《宋史·五行志》中曰“芝草”,《本草纲目》中谓“竹”。以上种种,无论竹蓐、竹芝、竹菌、竹菇、竹菰,均指的是竹荪。明确称竹荪的,见于清《素食说略》。清代时,竹荪已列为贡品,用作宫廷御膳。我国人民食用竹荪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过去一直靠采集加工天然野生竹荪,因而产量甚少,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了结束竹荪资源靠大自然恩赐的历史,我国利,学工作者,曾历尽千辛万苦,在适宜竹荪生长的地方,进行研究试验,终于把竹荪从山林中“请”了出来,在实验室里分离出纯种,并对其进行驯化培植。如今,竹荪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栽培已经获得成功,正大力推广。在野生竹荪资源丰富、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的竹林,采用竹荪菌丝接种林间栽培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也可以利用竹片、竹屑、竹、木片、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玉米杆、芦苇等材料栽培竹荪,并已为工厂化生产开辟了途径。这可是一项“播金种银”的事业。竹荪名贵稀有,价格昂贵,出口量大,国、际市场竹荪价格比天麻高4倍,比香菇高20倍,每公斤干竹荪售价60多美元,香港特别行政区市场每公斤售价2000港元以上,可换1两黄金。大力发展竹荪生产前景十分广阔,是山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项目。

生长习性

竹笋菌生长在竹林中,但一年只有一季的生长期,那就是在夏季。农历六到九月份,竹笋菌幼时,在竹林土中可看到很多如白色丝状的条纹,然后就形成卵状球体,白色。等再过一些日子就形成稍大的球体,这时就可以看见其表面裹这一层淡红紫色的皮,等其长的稍大一些的时候可以将起挖出,注意最好要保留上面的根须,将其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农村水缸旁,等过一夜时间左右,竹笋菌就开了。高12——20cm,菌托白色或淡紫,直径约3-3.5cm。菌盖钟形,高、宽各3-5cm, 有显著网格,具微臭而暗绿色的孢子液,顶端平,有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达10cm以上,网眼多角形,宽5——10mm。柄白色,中空,基部粗2——3cm,向上渐细,壁海绵状,孢子椭园形。其味道有如刚做好的糯米糕点一样,有种微酸的味道。另外竹笋菌在竹林里破土出来后也是这样的,等长到最大后就可采摘,将其顶部微臭而暗绿色的孢子液清除掉,洗净即可食用,如需要制作干货,可以将其用竹签穿好,放在通风的地方风干,包装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