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志 :中国石油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更新时间:2024-09-20 14:02

肖立志(1962年3月出生),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肖立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约300篇论文,并授权了100余件国内外发明专利。曾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2010-2016年)、人工智能学院院长(2018-2022年),以及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数据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非常规油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以及Petroleum Science主编。肖立志是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的会员,担任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他还是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理事、国家“111”引智基地负责人以及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负责人。

人物经历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钻探系学习,获学士

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测物系和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1年9月至1995年7月,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6年,受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资助,赴诺丁汉大学学习。同年,在伦敦加入美国西方阿特拉斯跨国公司

1997年,美国Halliburton休斯敦研究中心工作。

2002年,全职回国工作,担任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2009年,遴选为教育部优秀归国学者 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60周年庆典。

2010年3月至2016年2月,担任地球物理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2011年12月至2016年11月,兼任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16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任兼职教授。10月,创建“哈佛大学-石油大学联合实验室”(Harvard-CUPB Joint Lab)。

2019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未来科技EMBA。

研究方向

肖教授目前致力于核磁共振测井、核辐射测井、网络测井等新技术的研究和石油测井学科建设。主要研究方向有:(1)核磁共振测井基础与应用研究: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应用基础问题研究,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研制,核磁共振测井应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2)石油测井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石油测井技术在应用中的基础问题和疑难问题研究,包括天然气水合物和井下永久传感器技术研究。

个人成绩

肖教授先后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及中国的多个油田开展核磁共振测井作业、咨询和应用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现场经验。同时,对测井新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管理和商品化战略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早期对哲学人文科学感兴趣,在《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年,试论对应原理)、《管理现代化》(1997年,对管理人学的思考)、《社会科学学刊》(1998年,石油文化议)、《学术界》(1989年,认知模型论-自然科学发展的一种模式)发表过心得和见解。

学术兼职

中国物理学会波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智能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球科学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核磁共振仪器专家组组长。

国际孔隙介质磁共振协会(MRPM)Scientific committee member。

国际定位磁共振协会(SRMR)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欧洲地学家和工程师协会(EAGE)China Chapter President。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协会(SEG)China advisory committee member。

Petroleum Science,Applied Geophysics,Magnetic 共振 Letters, 波谱学杂志等期刊编委。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