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螈 :头部稍扁平且吻端钝圆的动物

更新时间:2023-09-22 18:36

肥螈属于蝾螈属的一种动物,别名水和尚、狗鱼、四脚鱼、黑斑肥螈蝾螈科捕食蜉目、双翅目鞘翅目等昆虫,以蚯蚓、象鼻虫、虾、小蟹、腹足纲等为食。色泽鲜艳且易饲养,可作观赏动物,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全长155-190毫米。头部稍扁平,吻端钝圆,吻棱不显。犁骨齿“^”形。舌大而相连口腔底。躯干粗壮,四肢较短;尾长与头体长几相等。尾侧扁而基部粗厚。皮肤光滑,颈褶清晰。背面及体侧棕黑色,腹面桔黄或橘红色。通体具棕黑圆斑,一般躯背有圆斑10-15排,腹面圆斑较少。皮肤特点:皮肤裸露,水生种类未角质化,陆生角质化程度低,通透性强;富有皮肤腺或毒腺,保持湿润;且富有血管;皮肤具有重要的辅助呼吸功能。富有色素细胞,起保护、防光线和吸热作用。肺皮呼吸。

生活习性

肥螈属于变温动物。栖居于海拔800-1700米山丘的溪流石隙处。5-6月间产卵,卵乳白色,卵单生或相连,一般为30~50粒,成堆贴附在石块下,卵胶囊外径7.5毫米。晚期胚胎有外鳃、平衡枝和前肢芽。幼体全长70毫米时已完成变态捕食蜉蝣目、双翅目鞘翅目等昆虫。以蚯蚓、象鼻虫、虾、小蟹、腹足纲等为食。

变温:动物代谢水平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弱,保温散热能力差,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休眠:环境恶化时,动物体通过降低代谢水平进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改善时重新活动的现象。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环境温度是两栖纲生存中重要条件之一,当温度降低到7-8℃时,大都进入冬眠状态。环境温度过高,则进入夏眠状态。

分布区域

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国外分布在越南北部。

物种价值

产地群众曾捕钓食用。色泽鲜艳且易饲养,可作观赏动物。以往曾有批量外销。

去其内脏后晒干研末,以酒或开水吞服,可治疗痢疾

起源演化

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

两栖动物脊椎动物中次登陆的类群,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不仅是脊椎动物进化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物种特点

两栖动物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1)发展肺呼吸,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随呼吸系统的改变,循环由单循环进化为不完善双循环。

(2)皮肤初步角质化,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发。

(3)发展五趾型附肢,使之能在陆地上支撑体重及推动身体爬行。它是从总鳍鱼的偶鳍发展来的。

(4)发展适应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尤其听觉器官,发展了中耳鼓膜听小骨),大脑半球完全分开。

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的不完善的特点:

(1)皮肤角质化程度低 (仅是表层1-2层细胞轻微角质化),不能完全防止水分蒸发,所以还不能离开潮湿环境。

(2)不能在陆地繁殖,必须回到水中生殖,卵子在水中受精卵,幼体在水中发育和生活。

(3)五指型附肢较原始,四肢不能将躯体抬离地面,运动能力不强。

(4)肺呼吸不够完善,还必须有皮肤辅助呼吸。

(5)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休眠的习性。

化石纪录

中国科学院传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朱敏赵文金博士与英国自然博物馆阿尔伯格等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现了距今大约3.55亿年的中国螈化石。这是鱼石螈类化石首次在亚洲露面,这些“四脚鱼”的出现,将亚洲地区四足动物的化石纪录提前了近1亿年。中国螈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第十种泥盆纪四足动物。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扩大了泥盆纪四足动物的古地理分布区域,将促使研究者重新审视四足动物起源、早期演化与扩散的已有假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也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今年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上发表的第八篇论文。

四足动物(即具有四肢的脊椎动物或陆地脊椎动物)的出现和脊椎动物的登陆是生命进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正是由于这次生物事件,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地球上才有了庞然大物恐龙,才有了飞禽走兽,才有了我们人类自己。

在中国螈化石发现以前,与四足动物起源问题关系最直接的泥盆纪四足动物化石在亚洲一直是个空白。这次的化石新发现为四足动物起源问题的探讨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使得鱼类与四足动物之间的进化谱系变得更加完整。

相关资料

猫儿山小鲵新物种被发现后引起众人的浓厚兴趣。不少人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猫儿山小”的保护。但也有一些群众对报道提出了疑问。市民甘先生到反映,他曾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大山的山溪中,发现很多像“猫儿山小鲵属”一样的“小鲵”,此外,兴安、永福、资源、龙胜各族自治县也有多位读者反映,他们那的大山沟里也有很多“小鲵”。

2006年9月25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广西动物学会理事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秉明博士及该校两栖爬行动物专家武正军副教授等专家。有关专家解释说:读者所看到的“小鲵科”,其实就是“肥螈”,是蝾螈的一种。这些肥螈适应环境及繁殖能力很强,在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许多大山的山溪中,都可大量找到。肥螈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与小鲵属同属有尾两栖动物。因肥螈外形大小、体重、眼睑、体侧纵行肤褶、肤色及生活环境,均与小鲵非常相似,一般人几乎无法区分。

黄秉明教授告诉记者,小鲵与蝾螈的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小鲵的犁骨齿排列成二短列或“V”字形,而蝾螈的犁骨齿则排列成“八”字形;小鲵的腹部颜色为浅褐或灰白,而蝾螈的腹部颜色却有桔红色斑。据周放教授调查发现,“猫儿山小鲵”喜欢生活在暗黑色的干净水潭中,一般不容易被人发现。

有关专家还介绍说,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蝾螈,数量也非常多,人工饲养容易;而小鲵属目前记载的仅8种,且数目极为稀少,目前人工还不能饲养繁殖。

据专家考证,小鲵科是一个距今已有3亿年的古老物种,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时期,堪称“活化石”,被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列为世界“极危”级两栖动物。而蝾螈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长脚的“山泥鳅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它们通常生活在田里,还有一种河鳅则生活在河里。泥鳅肉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是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现已进行人工养殖,大量出口外销。在武夷山,除泥鳅、河鳅之外,还有生活在山沟里的“山泥鳅”。

其实,“山泥鳅”不是鱼类,它的名字应叫“肥螈”,是蝾螈中的一种,与大鲵属小鲵科一样属于有尾的两栖纲。“山泥鳅”也像中国大鲵那样,头大大扁扁的,宽阔的嘴内有细小的牙齿;扁平的躯干两侧长着四条短短的腿;终生都长着侧扁的长尾巴。它身体的颜色和斑块都很像泥鳅,身体比泥鳅大,从头到尾大约10多厘米。所以,山民们称它为:长脚的“山泥鳅”,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肥螈生活在武夷山中清冷的池沼和山坑里,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和昆虫幼虫等为食物,其至连小小的水蚤剑水蚤属也不放过。肥螈一旦发现食物,吻端会慢慢接近,约嗅3-5秒钟,突然张口咬住,然后闭眼吞入腹内。在繁殖季节,肥螈的食量增加,两只肥螈争食现象屡见不鲜。

分类

黑斑肥螈四脚鱼

黑斑肥螈栖居于海拔800~1700米山丘的溪流石隙处。背面及体侧棕黑色腹面日落黄或橘红色,通体有棕黑圆斑,一般躯背有圆斑10~15排,腹面圆斑较少,全长155-190毫米。头部稍扁平,吻端钝圆,吻棱不显,犁骨齿“∧”形,舌大而相连口腔底。躯干粗壮,四肢较短,尾长与头体长几乎相等。尾侧扁而基部粗厚。皮肤光滑,颈褶清晰。肥螈5~6月间产卵,卵乳白色处堆贴附在石块下,卵胶囊外径7.5毫米。幼体全长70毫米时已完全变态。肥源捕食蜉蝣目、祯石蝇双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对农林害虫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产地群众曾以诱饵(蚯蚓等)捕钓食用,其肉味鲜美。该螈色泽鲜艳且易饲养,动物园或家庭都可作观赏动物。浙江省福建省地区以往曾有批量外销。

无斑肥螈----狗崽鱼

无斑肥螈与黑斑肥螈的区别,主要是背面及体侧为一致的棕褐色;腹面有橘红或梅黄斑,无深色圆斑;腹面色浅有或多或少的橘红或橘黄色大斑块;尾上下缘橘红色连续或间断。

雄螈全长153~191.5毫米,雌螈129~198毫米。体形肥壮,头部扁平,吻端圆,头侧无脊棱,唇褶发达,犁骨齿列呈“∧”形。体表光滑,四肢粗短,前后肢贴体相对,指、趾端相距甚远。尾长短于头体长。

无斑肥螈大都栖息在海拔50~1800米较为平缓的大小山溪内。溪内大小石块甚多,溪底多积有粗砂,水质清澈。肥螈栖于水洼内或水流平缓处的大石下,以水栖生活为主,夜晚出外多在水底石上爬行,白天仅有少数肥螈在石边或水塘内游泳。体表富有黏液,以手捕捉比较困难,有一种特殊的气味。4~7月繁殖,产卵30~50粒,多为10粒以上成群黏附在水中石上或杂物上,幼体经过2~3年达性成熟。成螈捕食象鼻虫石蝇腹足纲、虾、蟹等小动物。分布于贵州省、安徽、浙江省湖南省广东省(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

发现记录

2022年6月消息,黄山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发现珍稀物种——费氏肥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