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淀咸 :胡淀咸

更新时间:2024-09-21 12:02

胡淀咸,1910年出生在安徽湾沚区保沙乡胡湾村,毕业于台湾中央大学,曾任教于前安徽大学

人物简介

胡淀咸(1910-1990),又名胡朝渤,字解湄。安徽芜湖县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10年正月初九生于芜湖县保沙乡胡湾村一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学有根基,于兄弟六人中行四。父亲胡宗,饱读诗书,虽居僻壤,但思想开明,雅重教育,曾在家乡创办新式学堂(两斋小学),又倾其家资,除留长子守持祖业外,其余五子悉令外出读书,后皆学有成就,所谓一门五教授,乡里传为美谈。

人物经历

胡淀咸少有大志,年不足十一岁,便毅然辞别父母,只身徒步赴芜湖省立第五中学读书:虽布衣素食,但仍焚膏继,发奋诵读,每半年始一返。当此之际,二哥胡稼胎(曾任武汉大学、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从香港大学毕业,慨然代父母担负起供诸弟读书之重任。胡淀咸得此奥援,于江苏省立一中、南京中学完成中学学业,并于1930年顺利考入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系。1931年,他刚入大学不久,就发表了《青弋江流域概述》一文。次年,与同学陈瘦石合作翻译了法国亨德里克·房龙所著《世界地理》(全书五十余万字,胡淀咸译亚洲及东欧部分,余万字),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当时《大公报》及上海市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均有介绍和评论,认为是较好的译本,有些地方优于傅东华译本,因学习成绩优异,他连续四年获得校系奖学金。1934年,他又依据英文本,参照法文本和德文本,独立翻译了余万字的《希腊哲学史》,并被选为优秀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后,胡淀咸曾有半年失业在家,他再次认真研读了前四史和《资治通鉴》,并作了详细的笔记,这不仅加深了他中国古代史的修养,也促使他将中国古代史作为自己毕生主要的研究对象。1935年2月,他应聘去由柳诒徴先生主持馆务的江苏国学图书馆任编校。在馆两年中,他坐拥书城,经史百家,无所不读,又亲聆柳先生的指教,学业精进。期间,他协助柳先生完成了《首都志》的编撰,并发表论文《南京的佛寺与道观表》。

抗日战争爆发后,胡淀咸被迫结束了两年多相对平静的、充满学术趣味的工作,怀着对日寇的极大愤慨,辗转到了四川省。先是在四川乐山中学任史地教员。两年中,他发表了《高齐为鲜卑人考》、《北周赐姓考》、《汉武帝独尊儒术考》等古史考证文章,认为北齐高氏,非旧史所谓是渤海人、人、汉族,而是鲜卑人;旧史谓北周宇文泰赐功臣鲜卑姓,实是恢复鲜卑姓,谓赐姓乃唐人修史者的曲笔。这些论点,不仅纠正了旧史之误,也影响了北史及唐史的研究,受到史学界前辈顾颉刚徐中舒等人的器重,也因此得于1940年8月受聘到四川大学历史系任教,在文学院、法学院主讲中国通史,为历史系开设秦汉史。此间,撰写了数十万字的《秦史纲要》、《两汉史纲要》,因教学水平优异,于1944年7月被提升为副教授。

抗战胜利后,胡淀咸婉拒四川大学的挽留和其他大学的邀请,怀着献身家乡教育的热忱,应聘于前安徽大学,在历史系、文学院主讲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史。

学习经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大学由安庆市迁至芜湖市,后改名安徽师范学院。胡淀咸积极参与组织学生复课,并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试着以新的唯物史观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且所获甚丰。五十年代初,为更全面、深入地把握商、周两代的历史,他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甲骨文和金文,对古文字的艰辛探索,使他的古史研究如虎添翼,其先秦史方面的论文也因增加了古文字的有力佐证而更显其学术价值。1956年,他发表了历史学论文《周室东迁考》;同年,独力撰写约四十万字的《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成为当时全国高校通用的三部教材之一;尤其值得称道的是,1957年,他发表了甲骨文考释的处女作——《释臣》、《释比》,认为甲骨文“囗”字是奴隶的“隶”字的本字,是象奴隶痛苦流泪之形,“臣”字乃“眔”字之省;同年,他又撰文考证出甲骨文“囗”字是铁字的初文,这是甲骨文考释中的一大贡献,他是我国最早考证出甲骨文铁字的人;同时,他还撰写了约十万字的《殷代生产工具的研究》,从甲骨文考证商朝时代的农器已用锹、锄、犁,并已用铁,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重要创见。此文曾被安徽省作为重要科研成果上报国家教育部。胡淀咸所取得的这些科研成果,在当时安徽史学界是无与伦比的。这不仅确立了他在中国古代史古文字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也对中国古史分期、殷商社会制度和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者因此尊称他为"铁老”。

胡淀咸不仅是一位治学严谨,知识渊博的学者,也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尊敬和爱戴的仁厚可亲,诲人不倦的好教师。他在大学执教五十年,其授课所用教材都是经过潜心研索后自编的,多为自己的心得或创见,从不于成说,他备课一丝不苟,厚积而薄发,课堂上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他讲课,能熟练地将理论与史料结合,把古今中外融会贯通、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简洁,深入浅出地把一些深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循循善诱,使学生如沐春风。学生们不仅从他那里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和做学问的门径,甚至他那优美的板书,下课后学生都舍不得擦去,而留着欣赏、临摹。他对所辅导的青年教师满腔热忱,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为他们逐字逐句地修改教案,答疑解难,其扶掖后进之诚堪为人师之楷模。1956年,胡淀咸因在教学、科研两方面所取得的公认的优异成绩,作为安徽省史学界的杰出代表,被选为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旋即被任命为安徽师范学院历史系副主任。他为安徽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建立与发展,为安徽史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人物遭遇

正当胡淀咸在学术上开始进入巅峰状态的时候,却于1957年被诬为右派。但胡淀咸以无愧的精神、坦荡的胸怀,平静地承受着枉加于他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政治上遭受迫害、生活极度贫穷,而身心又备受摧残的漫长岁月里,仍以超人的顽强毅力坚持学术研究,即使是在那焚琴煮鹤,疯狂荒诞的十年文革中,也从未间缀,人不堪其忧,他也不改其乐。一九六三年除夕,他看着自己浮肿的双腿,环顾面有菜色的妻儿,写下了“五十四岁今又过,蓬门冷壁岁云终”,“心惨雀粒向妻子”,“发短愁长催易白”等诗句,但也就在同一天晚上完成了《中方鼎》、《永盂》两篇金文考释文章,真正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脱心志于俗谛之梏”的境界。他的关于甲骨文、金文研究的文稿大多是在1957-1976这极其艰难的二十年里完成的。他以一个历史学家的深目光认定天意必不废斯文,一个国家只有尊礼科学文化而后方得昌盛,坚信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胡淀咸廿二载沉冤得以昭雪,并于1981年被提升为正教授,同时被聘为安徽师范大学首批硕士生导师。他不顾年逾古稀,沉在身,以全部热诚投入到学术活动中去,他抱病为历史系开设古文字选修课,作专题学术报告,参加全国及省学术会议,担任先秦史硕士生导师,昕夕握笔,整理撰写论文,不知老之将至。在此期间,他又发表了《马嵬驿事件真像》、《四川青川秦墓为田律木椟考》、《试论殷代用铁》、《释史》、《释衣》、《释鲁》等在全国史学界有影响的论文数十篇,所著甲骨文、金文考释一百余篇,数十万言,力辟陈说,阐发了自己的独创见解,从而在古文字学界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为推动学术的进步和繁荣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受到海内外学者的推崇。胡淀咸一生著述近二百万字,虽获省教委科研基金资助,已整理完毕,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出版,实为一憾事。

胡淀咸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他始终深情地关注着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从不以自己的利害得失为念,表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风亮节,他孜孜于学问六十余年,淡泊自守,终身未尝一藉时会毫末之助。他为人正派,刚直不阿,他常告诫子女“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他以一生的实践,保持了自己高尚的人格和气节。几十年来,他以精深的学术思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堪称一代宗师。即使在重病缠身,卧床不起的晚年,仍然为研究生讲课,鞠躬尽,死而后已。受业于他的三位硕士研究生裘士京、于琨琦、李修松,均已成为卓有成就的中青年历史学专家。

人物家庭

胡淀咸1937年与束际洪女土结婚。束际洪为著名历史学家束世澄之长女,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中文系,她秀外慧中,与丈夫几十年相濡以沫,共度时艰,堪为贤内助。胡淀咸有五男二女,均学有专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材。长子胡功节,为黑龙江省阿城制糖机械厂副厂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次子胡功等为铜陵701中学高级教师;三子胡功为安徽省第七、八届政协委员,芜湖市28中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科学研究会理事,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四子胡功符为芜湖市中医学校教师,除得其外祖父真传外,本人又潜心钻研,医道日精,热心为病家医治癌症和疑难杂症;五子胡功为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古藉部副研究馆员;长女胡功筠为合肥市珠宝学校教师,小女胡功在上海易初摩托车公司安徽分公司工作。

1990年1月2日晚,胡淀咸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于1月4日下午2时逝于芜湖弋矶山医院。安徽师范大学数百名师生员工及亲朋好友参加了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他的学生,著名历史学家、安徽师范大学校长张海鹏教授送有挽联:“释金唯谨,研甲唯勤,仰先生道德文章,恰似高山流水;立雪未终,传薪未绝,诲弟子盘史乘,何膏雨春风”,安师大图书馆馆长孙文光教授写的挽联为:“八秩华龄,六旬执铎,四域春风传绎帐;廿载衔冤,百年心事,一编遗著惠学林。”

哲人不萎。风范长存,历史终于给这位正直清贫的历史学家作出了公正的结论。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