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 :山茶科山茶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3-03-17 22:38

茶梅(学名:Camellia sasanqua Thunb.),又名小茶梅、西府海棠等,为山茶科 (Theaceae) 山茶属 (Camellia) 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日本西部,分布在新西兰美国等地,中国长江流域广泛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稍耐寒。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土壤中,碱性土和黏土不适宜种植茶梅。花期1~3月,果期8~11月。

茶梅高可达12m。树冠球形或扁圆形。树皮灰白色。嫩枝有粗毛,芽鳞表面有倒生柔毛。叶互生,椭圆形至长圆卵形,先端短尖,边缘有细锯齿,革质,叶面具光泽,中脉上略有毛,侧脉不明显。花套瓣或重瓣,多白色和红色,此外还有多种变色及红、白镶边等,略芳香。蒴果球形,稍被毛。种子褐色,无毛。

茶梅树形优美,花期长,花叶茂盛,在冬天见花,花期长,同时茶梅栽培容易,易修剪造型,成型快,抗性较强,病虫害少,且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是赏花、观叶俱佳的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于庭院和草坪中孤植或对植;较低矮的茶梅可与其他花灌木配置花坛、花境,或作配景材料,植于林缘、角落、墙基等处作点缀装饰;亦可作基础种植及常绿篱垣材料,还可规模种植,建立茶梅专类园。同时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物种命名

茶梅因其叶似茶、花如梅得名,也因其花型兼具茶花和梅花的特点,故称茶梅。关于茶梅的文字记载中原地区先于日本。相关史料见于1256年陈景沂全芳备祖》中记载了陶弼的七言绝旬:“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日山茶属小海红,名誉漫开最耐久望之推素可人。”此乃最早记录茶梅的文字。至1587年王世懋《学圃杂疏》中记述:“黄山茶、自山茶、红白茶梅皆九月开”,这里算是给茶梅定了名。远在日本学者定名前约200年。

栽培育种

茶梅花开秋冬之季,有些品种还带有香味,因而获得世人的青眯,其原生种(Native 物种)只是在日本列岛才有分布,为白色花朵,单瓣型。日本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最多。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已形成一个拥有成百上千种花色、花型、株形以及不同开花期的较大的品种群。

茶梅由18世纪传入欧美后,当地育种家较为重视新品种的培育,1964年美国南加州山茶协会出版社登载了270个茶梅品种。箱田直纪于1974年《关于茶梅品种分化史的考察》中,共整理出茶梅品种320种,通过形态学聚类分析将茶梅分为4个类群即普通茶梅群、冬茶梅群、春茶梅群及油茶群。1998年由山茶协会编著的《日本山茶茶梅名鉴》共收集品种246个。据《国际山茶登记大全》(TheInternational Camellia Register)一书的粗略统计,茶梅品种数量已达到整个茶花品种数量的3%~4%。近年来关于茶梅的育种越来越多。比如,澳大利亚的天堂茶花苗圃(Paradise Camellia Plants)就推出了29个茶梅专利品种,在世界各地颇为畅销。

茶梅在中国有着12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而且可栽培地域广袤。关于茶梅的文字记载,中原地区先于日本,最早文字记载在唐宋时期,据查,南宋陈景沂在宝佑四年(1256年)所著的《全芳备祖》中记载了陶弼七言绝句:“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属小海红,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而“海红”,即指茶梅。但那时茶梅发展不快,品种也不够丰富。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常见栽培品种仅有10个,80年代后陆续引进国外品种。陈绍云等编著的《浙江山茶》中记载了8个品种,高继银等编著的《世界名贵茶花》中,共记载茶梅品种79个。徐碧玉等在《茶梅》中,记载茶梅品种达122个。

形态特征

茶梅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米。树冠球形或扁圆形。树皮灰白色。

嫩枝有粗毛,芽鳞表面有倒生柔毛。

叶革质,椭圆形,长3~5厘米,宽2~3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有时略圆,上面干后深绿色,发亮,下面褐绿色,无毛,侧脉5~6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能见,网脉不显著;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4~6毫米,稍被残毛。

花大小不一,直径4~7厘米;苞片及萼片6~7片,被柔毛;花瓣6~7片,阔倒卵形,近离生,大小不一,最大的长5厘米,宽6厘米,红色;雄蕊离生,长1.5~2厘米,子房被茸毛,花柱长1~1.3厘米,3深裂几及离部。

果实与种子

蒴果球形,宽1.5~2厘米,1~3室,果爿3裂,种子褐色,无毛。

物种分布

地理分布

茶梅原产于日本西部、南部的四国、九州及冲绳县诸岛的山中,分布在新西兰美国等地。中国长江流域广泛栽培,如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

生境分布

茶梅为亚热带适生的山地树种,习惯生长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常绿阔叶林下所发育成的黄壤中(黄壤富含有机质,呈酸性),常生长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值5.5~6.5的酸性沙质壤土地块。

生长习性

茶梅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较为耐寒,畏酷热抗性较强,其生长温度以18~25℃最为适宜;性喜阴湿,但以半阴半阳最为适宜,强烈阳光会灼伤其叶和芽,导致叶卷脱落,但它又需要有适当的光照,才能开花繁茂鲜艳。茶梅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黄壤土中,pH在5.5~6.5之间适宜,碱性土和黏土不适宜种植茶梅

栽培技术

育苗方式

扦插

茶梅栽培常用扦插,其操作方便,繁殖量大,是繁殖茶梅普遍采用的方法,在5月进行,插穗可在树龄达5~6年的母株上截枝,基部带踵,剪去下部多余的叶片,保留2~3片叶即可。也可切取单芽短穗作插穗,随剪随插。插床要遮阴,约20~30天可生根,幼苗第二年可移植或上盆。

嫁接

多在春季以高压法进行。嫁接可用1~2年生的油茶作砧木,剪取健壮的茶梅枝条作接穗,在每年3月或6月按常规进行,切接、劈接都易成活。但此法易生徒长枝,使株形不整且植株容易衰老,故一般不宜采用。

上盆施肥

插成活后,第二年可上盆,盆栽宜选择质地疏松、肥沃、排水畅通、微酸性的培养土。茶梅喜肥,必须及时施足肥料,特别在幼苗期,一般2~3月份可施入,以促使其枝叶生长;5~6月间施1次,提高反腐抗旱力,促其花芽分化;9~10月再施1次,促其开好花,也有利于过冬提高植株抗寒力。

光照温度

茶梅一般每年4~9月应在阴棚下养护,如盛夏的中午要避强光暴晒,而早上或傍晚宜多见阳光,以利于花芽分化和花蕾的发育。秋、冬季节,可适当增加些光照。

浇水越冬

茶梅浇水,要视季节变化而增减,但必须常年盆土湿润而又不能长期积水。夏季一般每天1~2次,冬天数日一次,并可隔几天喷洒一次叶面水以保持叶面清洁,浇水必须浇透。除冬季应移入室内过冬外,茶梅均应放在荫棚下养护。冬季,移入室内后室温不可超过7℃,以保持3~6℃为宜。

修剪摘蕾

茶梅不宜强度修剪,因为它的花、叶芽发育形成时间较长,树冠发育较均匀,只要删去病虫枝、过密枝、弱枝和短截徒长枝即可。摘蕾是茶梅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茶梅是多花药树种,特别在长势衰弱的植株上,若花蕾密集,则消耗养分极大,需及时疏删,以保证养分供给。疏蕾程度以每枝留1~2个花蕾为宜,并保持一定距离。

病虫害防治

茶梅的病害较少,主要病害有大豆灰斑病煤烟病、炭疽病等,要早防早治,一旦发病,可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波尔多液百菌清等药剂,主要虫害为麦茎谷峨介壳虫红蜘蛛等。受蛀茎虫为害的嫩梢要及时剪除,介壳虫应在虫体初孵化时,用氧化乐果喷杀防治。

栽培品种

对茶梅类的花型描述,历来是根据花瓣的多少而分为单瓣类、半重瓣类及重瓣类3大类。为统一认识,国际茶花协会(ICS)将茶梅花型分为:单瓣型、半重瓣型、托桂型、牡丹型、玫瑰重瓣型、完全重瓣型等以上6大类型。

单瓣型花瓣总数一般不超过8枚,呈一轮排列,花瓣为规则或不规则状;雌、雄蕊发育完全,无瓣化,雄蕊在花心聚生成簇,通常能结果,如晚霞、花傲等品种。

半重瓣型花瓣总数达8枚以上,呈两轮或两轮以上排列,花朵中心有明显的雄蕊外露,雄蕊趋向退化,偶能结实,如立寒、笑颜等品种。

托桂型外轮大花瓣一轮或两轮以上,平伸或呈波浪状,花朵中心的雄蕊几乎全部瓣化,呈半球状凸起,有时花朵中心会出现小花瓣与雄蕊混生的现象。如丁字车、黄海南宝珠等品种。

牡丹型花朵较厚,花瓣呈不规则折叠耸起,形似牡丹。此类又可细分为松散牡丹型和完全牡丹型两种。松散牡丹型花瓣扭曲,直立或呈波浪状,花瓣渐向花中心变小,排列松散,雄蕊与花瓣或雄蕊瓣相间。完全牡丹型,花瓣及雄蕊瓣扭曲,耸立或呈其他不规则状,或与少量雄蕊相间,呈球状。以上两型统称牡丹型,有丹玉、昭和之荣等品种。

玫瑰重瓣型花瓣多轮层叠,覆瓦状排列,花朵完全开放时,中心部分可见少量雄蕊,如晴姿、乙女等品种。

完全重瓣型花瓣规则重叠呈多轮排列,花瓣的排列方式有四种:覆瓦状;层叠呈星状、六角状或放射状;螺旋状,花瓣轮状盘旋;球心状,花朵中心呈合抱的珠球状,如初光、绯乙女等品种。

近种区别

中原地区是世界山茶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中心。就整个山茶属而言,有280多个种。人们通常把山茶属中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种变种和品种,还有通过人工选育的栽培种统称为“茶花”。其中作观赏应用最多的是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 L.)、云南山茶(C. reticulata L.)及茶梅(Csasanqua Thunb.)。云南山茶因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且具有树高叶大等明显的形态特征,易与其他种类区别,其中茶梅主要需要与山茶区分。

物种用途

园艺观赏

茶梅树形优美,枝条开放,分枝低,花朵鲜艳夺目,比茶花的花期长,叶色浓绿,且易修剪造型,是一种优良的环境美化树种。可于庭院和草坪中孤植或对植;较低矮的茶梅可与其他花灌木配置花坛、花境,或作配景材料,植于林缘、角落、墙基等处作点缀装饰;亦可作基础种植及常绿篱垣材料,还可规模种植,建立茶梅专类园。

生态保护

茶梅具有吸附有毒物质、净化空气的功能,在工业烟尘浓、废气多、硫化合物多而造成空气污染的地方,茶梅仍能正常生长,而且能大量吸收有毒物质。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绿地或矿场庭院内,能营造一个有效抗污染、吸收有毒物质、净化空气的生态群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