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叶婆罗门参 :菊科婆罗门参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7:03

蒜叶婆罗门参(学名:Tragopogon porrifolius L.)是菊科婆罗门参属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形态特征

蒜叶婆罗门参的根垂直直伸。茎直立,自基部分枝或不分枝,高25-125厘米,无毛或稍被蛛丝状毛。叶线状披针形,长6-18厘米,宽3-6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宽,半抱茎,上部茎生叶渐小。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枝端。

花序梗果期膨大。总苞圆柱状钟形,长4-8厘米,总苞片8枚,极少5枚,披针形,长3.5-5厘米,宽4-6毫米,先端渐尖,外面略带蛛丝状柔毛。舌状小花红色或紫红色。瘦果黄褐色或淡黄色,长0.8-1厘米,边缘瘦果有鳞片状疣形突起,上部渐狭成细喙,喙长0.8-1厘米,喙顶不增粗,与冠毛连接处有蛛丝状毛环。冠毛污黄色,长2.1-2.6厘米。花果期5-8月。

分布范围

蒜叶婆罗门参原产于东南欧和北非,但在其他地方也被引入,例如英国群岛(主要在英格兰中部和南部)、北欧其他地区、北美和南非,以及澳大利亚。在美国,它现在几乎在每个州都可以野生生长,包括夏威夷,除了极端的东南部地区。在中国分布于陕西省太白山)、新疆(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市昭苏县)及云南省丽江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昆明市有栽培。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30-1900米的荒地、田野、荒漠及半荒漠地带。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要求的生长条件与胡萝卜相近。种子发芽适温22℃,幼苗期适温25℃左右,植株既耐寒、又抗热,盛夏35℃左右可正常生长,成株地下部能耐-17℃低温。 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生长良好,瘠薄板结的土壤会发生歧根、裂根、造成畸形。喜中性或偏碱性土壤,生长期需较多钾肥。较耐干旱,但是在肉质根膨大期需水较多, 土壤湿度要求维持在65-80%。

繁殖方法

土壤准备:要求整地细致,土层深厚、疏松,深耕30厘米以上。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作底肥,并于播前浇足底水,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匀,都会损伤主根造成畸形。

播种方法:婆罗门参营养生长期为120-150天。中国西宁地区种植以春播为主,5月上旬露地直播。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热量条件,适当提前或延后播种。种子保存期一般为2年,生产中最好选用新种子,并于播前进行浸种,条播或穴播均可,行距35-40厘米,穴距20-25厘米,播后覆土2厘米,并盖膜保,出苗后揭去覆盖物。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间苗与中耕:一般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 开始第一次问苗,以后再陆续疏苗,真叶4-5片时进行定苗,苗距20-25厘米。中耕时配合进行锄草、松土,并向根部适当培土。

浇水:苗期继续保持土壤的湿润,土表干燥时可适当浇水。进入叶旺盛生长期适当控水,进行中耕蹲苗,以防地上部徒长。进入肉质根膨大期后及时增加浇水。采收前10天,停止浇水。

追肥:可根据植株的长势并配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2-3次,每次亩施过磷酸钙15千克。第一次在定苗时进行,以后隔20天追施第二次或第三次。 还可叶面追施2%o的尿素+3%的磷酸氢二钾的混合液 1-2次。

采收管理

收获:9月下旬起可陆续采收,直至10月下旬全部收完。为了增加肉质根中的牡蛎科风味,可尽量延迟收获时间。采挖时切去距根状茎处10厘米以上的叶片,将根储存于窖内,下垫潮湿细沙,可长期储存,陆续上市。收获时尽量避免伤根,以免汁液流失,影响风味。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

采种:收获时,注意选择根形整齐、无伤、具本品种特征的肉质根作种株,切去根茎上部6厘米以上的叶梢,入储存。翌春按照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的密度,定植于制种田,加强中耕、施肥、浇水。种株抽墓后花茎较高,应及时搭架支撑,避免倒伏造成减产。头状花序露出白色冠毛时及时收获,去种子上的冠毛,精选后贮存于干燥处,亩产种子75千克左右。

主要价值

蒜叶婆罗门参以肉质直根供食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蔬菜牡蛎之称,是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新长出的叶子可以生吃或煮熟。在历史上,这种植物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栽培的;它被古典作家如老普林尼所提到。在欧洲,它在16世纪开始在法国意大利栽培。在英国,它最初是因为花而被种植,后来在18世纪成为一种略受欢迎的蔬菜,但后来又失去了受欢迎度。目前,根最常在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栽培和食用。

然而,在现代,它往往被西班牙婆罗门参(Scorzonera hispanica)所取代作为一种栽培作物。根可以提取乳液用作口香糖。开花的嫩芽可以像石刁柏一样使用,生吃或煮熟,花可以加入沙拉,而发芽的种子可以用于沙拉或三明治。生的蒜叶婆罗门参含水量为77%,糖类为19%,蛋白质为3%,脂肪含量微乎其微。在100克的参考量中,生的蒜叶婆罗门参提供82卡路里的热量,以及适量的维生素B2吡哆醇维生素c、锰和磷。蒜叶婆罗门参含有多酚类植物物质,正在进行初步研究,以探讨其潜在的生物学效应。婆罗门参属物种正在进行生化水平的研究,以探讨其新型酶形式和遗传多态性。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