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镇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0 14:12

蕉城镇隶属于蕉岭县,是县城所在地,位于石窟河东岸,205国道横贯穿其境。下辖樟坑、横岗、城郊、黄田、金星、陂角6个村委会和城东、城南、城北3个居委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蕉城镇常住人口为99679人;土地总面积28.9平方公里,城区建设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7公顷,山林地面积1550.1公顷。

蕉城镇风景优美,素有“金城雄镇”之美称。1995年跨入亿元镇行列,率先在全县实现小康镇目标。1999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 26582.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3812.7万元,粮食种植面积10584亩,总产4807亩,镇级机动财力185万元,村级经济60.3万,农民人均收入4126元。

经济情况

按《蕉城镇新一轮农业开发五年规划》的规划目标,一方面在改革传统的水稻品种和管理,推广“二系”杂交水稻生产,巩固“吨谷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在东面横岗炮子台、松树山塘、凤形坑、鸭麻角再向上延伸到樟坑龟形岗、黄泥塘一带的连片千亩优质水果(梅州金柚龙眼〉基地,西线石窟河沿岸的陂角、金星、黄田三村,大力发展种养业、畜牧业,已建立连片500亩蔬菜基地,大棚反季节蔬菜试验基地15亩,发展花圃专业户12户, 鱼塘基地4处共115亩,养牛、猪、羊、三鸟专业户81户。计划在今冬选点于金星、陂角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办一个100亩的茶兰豆出口示范基地,其中镇示范点一个10亩,金星、陂角村示范点各10亩,通过示范作用,使该镇“西部”形成区域性大规模蔬菜基地。

在企业方面,我镇有大小型企业共1583个,其中:镇办28个,村办49个,个体1506个,是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构成差异大,个体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大部分。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有位于樟坑村八队,205国道旁的年产水泥12万吨,产值3000多万元的金城水泥厂,金城水泥厂生产的“粤地”牌水泥品质优良,运销广州市梅州市潮汕地区一带,深受用户好评。位于樟坑村的樟坑电站年发电量达50万千瓦时,产值可达30万元;镇属工程公司和金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属三级建筑企业,具备承房屋、道路、桥梁等各类型大中小型建筑物。位于环城路53号的建材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建材局水泥包装定点生产企业,各种规格水泥包装纸袋生产能力800万条,复膜塑编包装袋2000万条,复膜塑包装材料8000吨。在横岗直径新建成的一个年产800万块的机制红砖厂已试产成功,必将成为我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一条205国道横贯其境,北通福建省,南通梅州市区,205国道穿城段迎面可见横岗绿岛,这里拥有园林绿化、文化走廊,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城区新的大街纵横交错,路面宽阔、平整,经美化、净化、绿化、亮化的立体改造 ,给重庆市人带进了现代的生活空间和文化品位。在县城的北面是镇山公园,这里耸立着梅州市目前最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全省第一座环保纪念标志、爱国志士、诗人丘逢甲雕像。环境优美、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小径其间的艺术搭配形成“金城雄镇"的一面,与其联为一体的龙门广场规模盛大,设计一流,内设大型歌舞台、羽毛球场、十二生肖石雕、环形塑胶跑道等现代主义建筑,是集人们健身、娱乐、观光、休闲的好地方。

据统计,2003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3.3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8.5%;工农业总产值1.69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11.9%(其中:工业总产值1.298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15.4%;农业总产值3936.47万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1%);完成工商各税收420万元,占年度任务236.9万元的177%,比2002年同期增长7%,镇级机动财力268万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5.9%;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9万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9%;农民年人均收入4415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1.2%。

2003年全镇共引进项目12个,合同投资总额1.111亿元;其中已完工的项目有7个,投资总额为700万元,正在动工的项目有4个,投资总额为9660万元,意向性投资项目有投资750万元的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制品厂。民营经济迅猛发展,据统计,蕉城镇有已具规模的民营企业达47家,其中新上年产值500万元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有12家,预计产值达36500万元,可增加税收180万元,解决就业400多人;个体工商户2038个,其中2003年新上的有368个,预计年产值534万元,可增加税收50万元,解决就业230人。

蕉城镇积极实施农业“三线”战略,通过抓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效益型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实施民心工程,切实解决群众路难行、饮水难等问题。2003年,镇多渠道筹措资金160万元,实施了桂阳桥经松香厂至荷树岗全长约5公里、宽6米的道路硬底化工程。同时积极筹措资金22万元,解决了樟坑村八队村民的饮水难问题。农村税费改革顺利推进,据统计,税改后农民税费负担总额为14.98万元,比税改前农民负担的税费总额90.7万元减轻了75.7万元,减负率达83.5%,税改后人均税费负担为15.9元,比税改前的75.4元减少了59.5元,人均减负率达79.1%。

人口民族

2021年5月27日,蕉岭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蕉城镇常住人口为99679人。

城市建设

蕉城镇抓住被省确定为“全省中心城镇”和被市确定为“全市创建文明城镇”活动试点的契机,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抓好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体育中心、新世纪花园,长兴路改造、金城工业区及蕉荷路改造用地等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一年共依法征地352亩,拆迁71户,面积18705.98平方米。同时抓好了黄田新村、土楼安置区、茜塘安置区等农民新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努力营造卫生整洁、安全文明、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社会事业

固本强基工作得到新加强。针对蕉城区党员流动性大、难管理的情况,率先在全市成立了流动党员支部;建立党员互助金制度,帮扶贫困党员,让贫困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范镇机关和18个基层站所及村居委的财务、政务公开工作;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共发展党员16人,壮大了党员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呈现新气象。2003年蕉城镇被评为“全省文明城市”,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

资源情况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富有木材、水力、石灰石、粘土等。城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村通公路,各自然村也实现了道路硬底化,城区人民群众都喝上自来水,村村房屋通有线电视、电话;城区内有数家寻呼台、广播电视发射塔、移动通讯发射塔、广播电视及各种通用信号能覆盖全镇,标志着我镇通讯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该镇劳动力约有4638人, 其中从事第一产业有2186人,从事第二产业有1259人,从事第二产业有1193人,外来劳力588人。

该镇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成立招商引资项目工作小组,具体是为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协助投资者办理各种手续,促产培财,发展税源。

参考资料

蕉岭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蕉岭县人民政府.2021-06-1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