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吉布森 :詹姆斯·吉布森

更新时间:2024-09-21 05:32

James Jerome Gibson(1904年1月27日—1979年11月11日),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知觉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贡献者,生态光学理论的创立者。他挑战了神经系统积极构建意识视知觉的观念,提倡生态心理学,即大脑直接感知环境刺激,无需额外的认知构建或加工。2002年,《一般心理学评论》调查将他评为20世纪引用最多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麦克奈尔斯威尔的一个长老教会家庭,逝于纽约州伊萨卡。于196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James Jerome Gibson最初就读于西北大学,后转入普林斯顿大学,主修哲学,并于1925年获得文学学士,1928年获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采用完形心理学观点对形状知觉的研究,标志着他对完形心理学的初步接触。在普林斯顿期间,他受到了早期行为主义者E.B.霍尔特的影响,以及赫伯特·S·兰格菲尔德的指导,后者教授了他实验心理学课程并成为他的博士论文导师。威廉·吉布森的博士论文专注于视觉形式的记忆,这一研究方向受到了威廉·詹姆斯学生埃德温·霍尔特的激发,他成为了一名激进的经验主义者。霍尔特的整体行为主义理论将詹姆斯的激进经验主义哲学引入了心理学,对吉布森的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职业生涯

吉布森在史密斯学院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期间遇到了格式塔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和未来的妻子埃莉诺·杰克,两人于1932年结婚,育有两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美国空军服役,担任航空心理专案计划执行人,研究飞行对视知觉的影响,并帮助制定了筛选飞行员申请者的视知觉能力测试。战后,他回到史密斯学院,并于1949年受聘于康奈尔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心理学系主任,直至1972年退休。在康奈尔大学期间,他继续教学和进行研究,写成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视觉世界的知觉》。

贡献与成就

主要贡献

威廉·吉布森因其对知觉的研究而著名,特别是在直接知觉论和视知觉生态论方面的贡献。他的研究改革了心理学对视知觉的看法,提出了光学阵列的研究,并主张三维空间的概念是概念性的。他的工作拒绝了感知本身是无意义的观点,而是主张意义是独立于感知者的。他的理论在设计和人类工程学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主要贡献发表在他的三部主要作品中:《视觉世界的感知》(1950年)、《被视觉系统视为感知系统》(1966年)和《视知觉的生态方法》(1979年)。

终身成就

威廉·吉布森在其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1952年作为实验心理学会会员获得的沃伦奖,1961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他还成为了牛津大学富布赖特学者、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研究员和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并获得了爱丁堡大学乌普萨拉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个人生活

詹姆斯·杰罗姆·吉布森出生于一个长老教会家庭,父母为托马斯和格特鲁德·吉布森。他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个,有两个弟弟,托马斯和威廉。由于父亲在铁路上工作,威廉·吉布森和家人不得不经常搬迁,直到最终定居在芝加哥郊区威尔梅特。小时候,父亲会带他乘火车出行,这些经历激发了吉布森对光流和不同交通工具产生的视觉信息的兴趣,这种兴趣后来被应用到对飞机着陆和飞行的视知觉研究中。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