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弗雷泽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

更新时间:2023-11-09 17:49

J.G.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1854年1月1日-1941年5月7日)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宗教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认为“巫术先于宗教”的第一人,一生至为勤奋,著述甚丰。人们是这样评价他的:“将来后代评价我们这一代人的工作时,只要开出詹姆斯·弗雷泽的著作目录来,就足以驳回关于我们无能的指责。”在弗雷泽的众多著作当中,《金枝》一书最为知名,它是一本关于巫术、宗教和科学对于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性的研究论著。此书使他在世界学术界获得了崇高声誉。

人物简介

1854年,J.G.弗雷泽出生于苏格兰(Scotland)的格拉斯哥(Glasgow)的一个虔诚的中产阶级家庭。弗雷泽是他的药剂师父亲Daniel K. Frazer和他母亲Katherine (Brown) Frazer的4个孩子中的老大。他曾经先后就读于海伦斯堡Larchfield学院,格拉斯哥大学剑桥大学三一(Trinity)学院。而在剑桥期间的1871年,他成为了一名经传人。这一职业一直保持到他去世。

除了1907-08年他作为一名人类学教授前往利物浦大学大学教书,1908年后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剑桥度过的. 他遵循他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也学习过法律并且于1879年取得过英国高级律师资格。然而他却从未从事于此业. 而弗雷泽对于社会人类学的真正兴趣是通过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B. Tylor)的 《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 -1871)一书被激发的。在朋友W. Robertson-Smith的鼓励下,他对此兴趣愈发地浓厚。

1890年,他的第一版的《金枝:巫术与宗教研究》(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and Religion)诞生了。在他的《金枝》中,他认为在人类的精神发展中,巫术发展先于宗教,并且,他将它们的发展归结为下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里:人类对自然界的神秘现象和宗教仪式之间的因果关系有着错误的认识。而真正的宗教出现于第二阶段。科学则是第三阶段的产物。

弗雷泽还将巫术归结为两种类型,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如果我们分析巫术赖以建立的思想原则,便会发现它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

第二是‘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

前者可称为‘相似律’,后者可称为‘接触律’或‘触染律’。巫师根据第一原则即‘相似律’引申出,他能够仅仅通过模仿就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从第二个原则出发,他断定他能通过一个物体来对一个人施加影响,只要该物体曾被那个人接触过,不论该物体是否为该人身体之一部分。基于相似律的法术叫做‘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基于接触律或触染律的法术叫做接触巫术。”

他的妻子是伊丽莎白·格柔妩·弗雷泽(Elisabeth Grove Frazier)。两人于1896年成婚。伊丽莎白女士一生亦致力于帮助她丈夫的著述与研究。

谢莉·弗雷泽是一个一生都至为勤奋的人。他极少外出,甚至挤不出一点时间去下地务农。他整天在浩如烟海的史料文献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调查表中进行研究工作。也由于这样的长期劳作,1930年之後,他的视力大为下降。但即使是在1931年,他不幸失明时,依然在他的秘书和记录员的帮助下坚持工作。

1941年的5月7日,弗雷泽在剑桥大学与世长辞,享年87岁。尽管他的学说比起当前的人类学方向更接近于历史学,但是直至今日,弗雷泽的著作仍然被认为是一座人类学资料的宝库.

代表著作

图腾信仰(Totemism)(1887)

金枝:巫术与宗教研究(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第一版(1890)

希腊概述(希腊志),Pausanias原著,弗雷泽翻译与注释(1897)

金枝,第二版(1900)

灵魂之工作(Psyche's Task) (1909)

图腾信仰与异族通婚(Totemism and Exogamy)(1910)

金枝,第三版(1906-15; 1936)

信仰不朽与死亡崇拜(The Belief in Immortality and the Worship of the Dead),3卷(1913-24)

古遗嘱中的民间传说(Folk-lore in the Old Testament)(1918)

阿波罗多罗斯:图书馆(Apollodorus: the Library)(1921)

自然崇拜(The Worship of Nature)(1926)

蛇怪之首与若干文学片断(The Gorgon's Head and other Literary Pieces)(1927)

人,神,不朽(Man,God,and Immortality)(1927)

纪年表(Fasti),奥维德原著,弗雷泽翻译(1929)

火源神话(Myths of the Origin of Fire)(1930)

柏拉图理想理论的发展(The Growth of 柏拉图's Ideal Theory)(1930)

如烟一束(Garnered Sheaves)(1931)

《人类思想进步》中的孔多赛(Condorcet on the Progress of the Human Mind)(1933)

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恐惧(The Fear of the Dead in Primitive Religion)(1933-36)

原始宇宙进化论的创造与发展及其他(Creation and Evolution in Primitive Cosmogenies,and Other Pieces)(1935)

所获荣誉

J.G.弗雷泽在1914年受封为爵士,1920年成为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会员和英国科学院院士,并兼任法国科学院、普鲁士科学院、荷兰科学院院士和牛津大学巴黎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名誉教授。

主要影响

弗雷泽限定了同情的边界,认为同情仅在认识论上发挥作用,而不能为道德奠基。他不认同个体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他在反对让-雅克·卢梭的自然情感时已经表明,社会才是其考察的基础,道德并非来自个体同情的推广,而是有其他的规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弗雷泽对同情所作的认识论限定不但反对了卢梭的自然情感,也扭转了苏格兰启蒙思想的道德方向。

弗雷泽的《金枝》虽然立足于西方文明,却能对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权力基础和社会构成等问题进行解答。他的研究展示了不同于政治、经济等专门领域的社会发展历程,如果说法国年鉴学派针对现代性问题开出了“社会”这一新的研究领域,那么弗雷泽对历史的书写则以不同于斯宾塞的另一种“社会”视角扭转了人们的认识。

弗雷泽以原始社会研究奠定了对人类普遍性的理解,西方文明并非历史的终端,只是其中的一种文化形式。他的比较方法彰显了平等的理论价值,他以世界各地的文化经验解释西方的文化特点,证明它仅仅是某一基础范式的变体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学真正奠定了人类普遍的自然法基础,并为非西方文化提供了理解自身的方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