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贯忠 :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人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7:13

许贯忠,大名府人,一等一的高人。他兵法、武艺、谋略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无所不晓,精通辽朝、女真、党项族吐蕃、蒙古各国语文,端的是文武全才。最难得的是深晓天下地理,曾遍游名山大川,卢俊义燕青都称他“活地图”。政和年间,似曾应举,得了个什么武状元之名。

人物简介

水浒上安排许贯忠出现,是为燕青的以后的抉择做铺垫。许贯忠的处世哲学,影响了燕青的日后归宿。这就是守住自己的原则。即不去同流合污沆一气,也不必愤世嫉俗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绝对公平,不被种种外界因素左右自己的情绪,浪迹江湖。他劝燕青:“兄长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

人物出处

作品介绍

《水浒传》又名《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后世《结荡寇志》中与周侗燕青等人舍生劫法场,救下梁山好汉

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生卒年(1296~1371年),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籍贯: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省)。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区白驹镇)。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作品主题

《水浒》是一部以传奇的笔法描写一批当时处于社会边缘人物为了有尊严地生存而不断奋斗、成功与失败的一部生存史,对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的一种反抗史。要歌颂的是那些敢于造反、敢于追逐自己利益,为此敢于到处杀人放火的处于社会边缘的“造反英雄”。其最终写作目的主要有三:一、迎合小市民的趣味;二、发泄一下小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塑造美好社会的良好愿望;三、歌颂了那些处于主流社会边缘地位的流民阶级的“忠”“义”品德。

小说取材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市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省,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张叔夜传》: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此外,李□的《十朝纲要》,宋代陈均的《九朝编年备要》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都有类似的记载。还有的记载说宋江投降后曾参加过征方腊之役。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人数不多(但也决不止36人),但战斗力很强,在群众中甚有影响,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宋江等起义的年代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后三年多。

人物构思

这人出现在第九十回中,说是燕青的故友,似乎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闲人。但其实绝不可等闲视之。且看这人的名字“贯忠”,和罗贯中的名十分相似。众所周知,《水浒传》为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一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好像也有人说施耐庵是罗贯中的学生。不管怎么说,罗贯中和《水浒传》这本书关系密切得很。这个人物取这样的名字,恐怕有作者来书中现身说法之意。且看这许贯忠所居的环境(见《水浒全传》第九十回):

且说许贯忠引了燕青转过几个山嘴,来到一个山凹里,却有三四里方圆平旷的所在。树木丛中,闪着两三处草舍。内中有几间向南傍溪的茅舍。门外竹篱围绕,柴扉半掩,修竹苍松,丹枫翠柏,森密前后。

这颇有点儿像桃花源的地方,不正是我们猜想的作者隐居之处?这人的谈吐见识也是高明。且看这许贯忠笑道:

俺又有几分儿不合时宜处。每每见奸党专权,蒙蔽朝廷,因此无志进取,游荡江河……奸邪当道,妒贤嫉能,如鬼如蜮的,都是峨冠博带;忠良正直的,尽被牢笼陷害。小弟的念头久灰。兄长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自古道:“雕乌尽,良弓藏。”

说得燕青点头嗟叹。从文中看来,和我们猜测的作者当年的境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此人应是代表作者而来的,千万不可小觑呀。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