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子冠 :赵文子冠

更新时间:2023-10-19 10:20

《赵文子冠》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丘明所创作的散文,这篇文章出自《国语》。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赵文子冠

创作年代:春秋战国时期

作者:左丘明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赵文子冠(1),见栾书,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2),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

荀庚(3),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

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4),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袄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

见郤驹伯(5),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

韩厥,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见智武子(6),武子曰:“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为大夫(7),非耻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导法而卒以政,可不谓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8),以谏取恶,不惮死进,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

见苦成叔子(9),叔子曰:“抑年少而执官者众,吾安容子。”

见温季子(10),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之。”

见张老而语之(11),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12),可以滋;范雎之教(13),可以大;韩子之戒(14),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郤(15),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作品注释

(1)赵武:即赵武,赵盾的孙子。冠: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2)庄:赵文子的父亲赵朔,庄是他的谥号。

(3)荀庚:即荀庚,晋国大夫。

(4)工:乐师。

(5)郤驹伯:即郤锜,晋国的卿。

(6)智罃:晋国的卿。

(7)成:指赵衰,赵文子的曾祖父赵衰。宣:指赵宣子,赵文子的祖父赵盾。

(8)襄:晋襄公。灵:晋灵公

(9)苦成叔子:即郤。

(10)温叔子:即郤至,晋国的卿。

(11)张老:张孟,晋国大夫。

(12)栾伯:指栾书,名书。

(13)范雎:指范文子,名。

(14)韩子:指韩厥,名厥。

(15)三郤:即郤驹伯郤锜,苦成叔子郤犫,温叔子郤至。

作品译文

赵武举行了加冠典礼后,去拜见栾武子,武子说:“美啊!以前我赶上做你父亲庄子的副手,他外表很美,但华而不实,请你努力讲求实效吧!”

去见荀庚,宣子说:“美啊!可惜我老了。”

去见范文子,文子说:“现在你可要警惕啦,贤明的人受到宠爱而更加警戒,智慧不足的人因为得宠而骄傲起来。所以振兴事业的君王奖赏那些敢于进谏的臣子,而贪图享乐的君王却惩罚他们。我听说古时候的君王,在建立了德政之后,又能听取百姓的意见,于是叫瞎眼乐师在朝廷上诵读前代的箴言,在位的百官献诗讽谏,使自己不受蒙蔽,在市场上采听商旅的传言,在歌谣中辨别吉凶,在朝廷上考察百官职事,在道路上询问毁誉,有邪曲不正的地方就纠正过来,这一切就是警惕戒备的全部方法了。先王最痛恨的就是骄傲。”

去见郤驹伯,驹伯说:“美啊!但是壮年人不如老年人的地方多得很哪。”

去见韩厥,献子说:“要谨慎警戒啊,这就叫做成人。成人的关键在一开始就要亲近善人。一开始就亲近善人,善人再推荐善人,那么,不善的人就没法到自己身边了。一开始就亲近不善的人,不善的人又引进不善的人,那么,善人也就没法到自己身边了。这就好像草木的生长一样,各以其类聚在一起。人戴上冠冕,就如同宫室有了墙屋,只是去除污秽、保持清洁罢了,其他还有什么可增益的呢?”

去见智武子,武子说:“你好好努力吧!作为赵衰、宣子的后代,老大了还在做大夫,这不是耻辱吗!成子的文才,宣子的忠心,难道可以忘记吗!成子通晓前代的典章,用来辅佐燕后文公,精通法令而终于执政,这能说不是文吗!宣子在晋襄公、灵公时尽心谏诤,由于强谏而被灵公所憎恨,还是冒死进谏,这能说不是忠吗!你好好努力吧,有宣子的忠心,同时加上成子的文才,事奉君王就一定能成功。”

去见苦成叔子郤犨,叔子说:“年少而当官的人很多,我怎么安排你呢?”

去见温季札郤至,季子说:“你比不上别人,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

去见张老,把各位卿大夫的话告诉了他。张孟说:“好呀,听从栾伯的话,可以使自己不断进步;听范雎的教诲,可以恢弘自己的德行;听韩子的告诫,有助于你成就事业。条件都具备了,能否做到就要看你自己的志向了。至于三郤的话,是使人丧气的言论,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智子的话说得对呀,是先人的恩泽庇护滋润着你啊。”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出自《国语》。《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国语》的写作风格以记实为主,注重客观描写,它不像《左传》、《史记》那样,在文中加“君子曰”、“司马迁曰”以表明作者立场之类的评语,而是通过客观具体的描述,让读者自己去细细品味,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用语言记史,生动、精练,为历代所称道。这些特色在《赵文子冠》一文中体现明显:作者如实记录了赵文子加冠后各位大夫对他的进言,每个大夫的演说角度各异,隐约透出各自的性格及思想,这种以言写人的手法用得很精到,值得借鉴。

作者简介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多有争论,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的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代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左丘明(公元前556~公元前451),姓丘名明。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