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道家代表人物

更新时间:2023-09-23 09:56

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与齐宣王、魏惠王同时,与惠施为友。曾做过蒙地漆园小吏,也曾麻鞋布衣见魏王,不愿做官从政。相传楚威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身不仕”,过着隐居生活。李隆基时追赐庄子为“南华真人”,其所著书《庄子》被崇奉为《南华真经》。

庄子及其学派的学术结晶集中在《庄子》一书,此书汉代有五十二篇,言多诡诞,类似《山海经》或占梦书。魏晋流行至今的通行本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自宋以来,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庄子》内、外、杂篇的区分和真伪问题。一般认为,内篇语言风格接近,思想连贯,自尽成一体,乃庄子自著,是全书之核心,而外篇和杂篇应出于庄子门人后学之手。关于《庄子》一书的形成、传衍过程,尚待出土文献的印证和进一步深究。

庄子继承并发展老子的道家学说,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为世界最高的本体。他的思想中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主张通过“坐忘”,做到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死生、齐贵贱,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所求的,是一种无忧、无惧、无求的精神态度,他将思想视野扩大,把人的生命放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寻找意义。历代文人雅士、官员黎庶等,都对于庄子其人其书有着浓烈的兴趣,其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古代文人在生活困顿、精神痛苦中顽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在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后,试图摆脱儒家束缚的知识分子总是投向庄子的怀抱,并从中寻求解脱和安慰。

人物生平

约公元前369年(宋桓侯十二年),庄子出生在宋国首都东北地区的蒙地。庄子的亲人不见历史记载,据考证,其庄姓肇始于宋第十六代君主庄公,原为宋国公族,后于庄子父辈或本人少年时期沦为庶人;也有学者认为庄子先世为楚国人,后由于楚国内乱,庄子家族受到牵连,遂避祸北迁至宋国。

庄子青少年时期,家境尚丰,接受过系统教育,后来生计日渐艰难,直至出现冻馁之虞,织履、渔钓不足以自给。曾在蒙地担任漆园吏,但不久即离职,从官府获得薪奉的时间不长。庄子主要游迹于社会下层的各种人物中间,与渔人、船夫、工匠、农人、屠者交往密切,对于这些人的生活很熟悉。此外,庄子与隐者阶层的各色人物也交往比较密切。

庄子一生主要活动在社会下层,生活困苦。有人讽刺他“处穷闾隘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就是说住在偏僻的陋巷里靠打草鞋为生,脖子枯瘦,脸色发黄。他学识渊博,善于辩论,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特别的名声,虽生活贫困而性格清高孤傲,拒绝与官府往来,《史记》本传和《庄子》中多次提及庄子被邀请为官的故事,均被庄子回绝。

庄子一生都是贫困的,但并非孑然一人,也有妻子儿女。《至乐》篇记载了庄子妻子死时惠子前来吊唁,看到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从惠子的话中看,庄子妻子去世时,他们的孩子已长成人,他们夫妇也已年老。庄子有几个儿女,其后生活情形如何,史料没有记载。除此之外,庄子一生与惠施交往甚密,经常一起漫步、谈辩,交换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惠子年长于庄子,先庄子而死,惠施病故后,庄子便深瞑不言。庄子晚年独身栖息故园,课徒著书以自遣,收授的弟子规模不大,没有形成显赫的学术集团。其间,庄子与弟子蔺且等先后游于山中和雕陵之樊。

约公元前286年,庄子因病辞世。庄子临死前,弟子们想要对他行厚葬之礼。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以日月为连璧,把星星当作珍珠,把万物当作陪葬品。我的丧葬用品难道还不齐备吗?还有比这更好的么?”弟子们说:“我们担心乌鸦和老鹰吃掉你的尸体。”庄子说:“天葬让乌鸦和老鹰吃,土葬让蝼蛄科和蚂蚁吃,从乌鸦老鹰那里夺过来给蝼蛄蚂蚁,为什么这样偏心呢?”

生卒年考证

关于庄子生卒年代的问题,历代学者的考证多有抵。主流说法为庄子约生于公元前公元前369年(姬喜七年),卒于公元前286年(周郝王二十九年)。

生年最早定为公元前398年(《庄子新传》,载《中日文化月刊》第3卷第1期,作者佚名),最晚为前350年(陈元德《中国古代哲学史》),相差四十八年。首先,《史记》记载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又记有楚威王派使者厚币聘庄子一事。楚威王于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329年在位,且“周能致楚聘,必已三四十岁”,则庄子生年应不晚于公元前369至公元前359年。其次,《庄子》“于魏文侯、武侯皆称谥”,而于惠王“初称其名,又称为王”,则庄子的生年应“在魏文侯、武侯之世,最晚当在惠王初年”,亦即周烈王七年。

卒年最早定为公元前317年(郎擎霄《庄子学案》),最晚为公元前270年(陈元德《中国古代哲学史》),相差四十七年。民国学者马叙伦详考各种相关史籍,结合战国时期帝王纪年,得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至周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之间。首先,《庄子》中提到的公孙龙曾为平原君客,而平原君在赵惠文王时为相,且《庄子》亦记载庄子以说剑见赵文王,则可证庄子在“赵惠文王之世犹存在”。即使《说剑》是伪作,还有一条证据可以证明庄子曾见过赵惠文王和公孙龙,即《庄子》曾记载“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而惠施以梁襄王十三年(公元前306年)失去相位到楚国,此时正是赵武灵王二十年,惠施未必一到楚国就去世了,假设他卒于十年之内,就正好在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之间。所以马叙伦将庄子卒年的上限定为赵惠文王初年(公元前298年)。其次,《庄子》两次提到宋王,宋君偃十一年(公元前318年)才自立为王,这一年亦为燕王哙三年;《庄子》又载燕王哙让国之事,发生在燕王哙五年,至燕亡国时,宋君偃称王已六七年了,且《庄子》所载宋王之事,皆发生在宋国强盛之际,则估计庄子没有见到宋亡国。所以马叙伦将庄子卒年的下限定为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这一年齐灭宋之战,宋君偃死于魏。

籍贯考证

关于庄子的籍贯故里,最早最权威的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其文曰:“庄子者,蒙人也。”蒙,一般认为是宋国蒙。另有“齐之蒙”“鲁之蒙”“楚之蒙”等说法,均证据不足。蒙的现代地理位置有多种说法,如河南商丘说、安徽蒙城说、山东东明说等。

一是河南商丘附近的民权县说。古代学者持此观点者甚众,这种观点的影响也最大,西汉刘向别录》、晋朝郭缘生《述征记》、三国(吴)韦曜《国语注》、唐成玄英《庄子疏序》、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等均持此说。在现当代,也有许多学者认同庄周为宋国蒙人,其故里在今河南商丘西北民权县之说,如著名学者郭沫若、王力杨宽翦伯赞等皆从此说。199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曾来民权县摄制大型专题片《中华文明之光》之《庄子》专集。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将包含庄周墓、庄子井、庄子胡同在内的以庄子文化为主题的民权县“庄子文化旅游景区”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说明自汉代以来的文人学者乃至当前媒体官方均广泛认同此说。

二是山东东明县说。初唐魏王李泰撰《括地志》“曹州·冤朐县”下:“漆园故城在曹州冤朐县北十七里,庄周为漆园吏,即此。”《山东通志》《曹州府志》等皆据上说,认为漆园城在故冤句北七十里(或曰“十七里”为“七十里”之误),庄周为蒙漆园吏。故有学者认为,庄子为吏于漆园,垂钓于水,著书于南华,其长期生活的地方都在今天的东明境内。这里有漆园、庄子观、庄子墓、南华山遗址及有关的墓碑、石刻、家谱,还有所谓庄子的嫡系后裔,《东明县旧志》记之甚详。

三是安徽蒙城县县说。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庄子生于蒙,在淮南西路间。”“庄子自是楚人。”宋代苏轼王安石、朱熹等一代鸿儒均认定庄子为楚之蒙城人。近现代以来,学者王国维冯友兰刘大杰孙以楷、常征、夏茹冰等均主安徽蒙城县说,且多有详尽考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楚威王礼聘庄周,庄周笑却楚使。而有学者认为,楚威王不可能深入敌国的京之地去礼聘庄子,故庄子应为楚人。

家世考证

关于庄子的家世,学界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庄子是宋国土生土长的贵族后裔。学者张松辉推断,“庄子出身于宋国的没落贵族,应该是宋庄公的后裔。”庄公的孙子公孙固,在宋成公时担任大司马,《史记》记载,公孙固杀了成公后,又为成公之弟所杀,时在公元前 620 年;到了前 609 年,宋文公时,庄氏家族又参与了一场叛乱,为首者遭到诛戮。“庄氏一族在宋国先后受到过两次政治打击,再加上庄族后裔与公室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那么到了庄子时代,庄族人员只保留贵族名义,而不再担任国家重要职务,也是情理中事。”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庄子先世是楚国人,后来迁徙到了宋国。学者杨义、崔大华等均主此说,并做了详尽的考索家。南宋史学家郑樵所撰《通志·氏族略》载,庄氏出于楚庄王,以谥为氏。在“庄氏”这一条目下有注:“楚有大儒日庄周,六国时尝为漆园史。”杨义指出,庄子的年代距离楚庄王已经二百余年,大约在他出生前二十几年,楚楚悼王任用吴起实施变法,为节省开支,重点"抚养战斗之士”,“损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近者”,汰洗一些散官、闲官,贬为庶民,遺送到北境边陲。庄手父祖辈有可能在这次被迫迁徙中离开了楚国。另一种可能为吴起变法,激起了部分宗室大臣的忌恨和反抗,悼王一死,便被射杀,“并中悼王尸”,犯下了“夷宗”重罪。肃王继位后,追查、论罪,死者七十余家。庄子家族在这场内乱中受到了牵连,为了避祸,北迁宋国。

人物思想

天道观念

“道”是庄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从主体上升为一种宇宙的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关注的“道”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生命、人的精神空间、人的心灵氛围的角度去投视“道”。他在老子的“道”亦气和有与无的关系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宇宙万物运动的法则,“道”是无形相的,在时空上是无生灭的。“道”的特点,具有绝对性、创造性、永存性、普遍性、无为性。“道”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无为”形容“道”的幽隐寂静,“无形”形容“道”的超乎名相。“道”虽然幽隐寂静,却在作用上可取得信验(“有信”),所以具有绝对性;“道”具有创造性,“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品位上与时秩上都先于天地鬼神,是产生万物的最后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故具有永存性;“道”遍及六合四方,“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又具有普遍性;“道”还具有无为性,道无为而万物自化,“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万物常因特殊的际遇而兴起而消失,道运作万物而自身却永不消失。

逍遥处世

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认为,人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身肉体的束缚。用庄子的话来讲就是“有待”和“有己”。庄子在《逍遥游》篇中论述了真正的自由不仅要摆脱外界条件的限制和束缚,在无穷的天地之间自由地行动,做到“无待”;还要一切听任自然,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做到“无己”。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庄子在《大宗师》篇中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就是说,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整个自然混为一体,恢复人的“天然”的本性,无思无虑,无生无死,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自由。

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他认为当时的各种道德制度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是造成当时社会争斗、混乱的原因之一。因此,他对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庄子所追求的是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其推崇的统治方法也是不用心思、顺应自然的无为之道。

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周哲学中相对主义不可知论的认识论的总结性概论。庄子对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加以夸大,发展了老子“玄同”的思想,根本取消事物的“彼”、“此”差别,得出了“齐万物而为一”的相对主义结论。庄子认为事物的彼此差别都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也是彼,彼也是此,没有确定的界线。《齐物论》篇中举例说:“举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意思是细小的草茎与粗大的屋柱子、丑的与美的、宽大、狡诈、奇怪、妖异等等,从“道”看来,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这个例子也说明,庄子认为事物的差别根本没有客观标准,不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有所区别。

庄子认为,认识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齐物论》篇中,庄子以不同生物对美貌女子的反应举例子,“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人以为美的女子,鱼看见了她赶紧游到深水中,鸟见了她就高高飞走,麋鹿见了也赶紧跑掉,四者对美的定义并不相同,一切都是相对的,人究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值得怀疑的。进而,庄子对人究竟是在做梦还是醒着、人究竟是否可能有认识的问题也产生怀疑,并得出结论认为,是梦或醒都不必追求究竟,因为从“道”的角度看,万物没有差别,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人的认识。在庄子的观点中,万物的“自然”本性是没有任何感觉器官,不分是非,无知无觉,无思无虑,混沌一团的,硬要它用感官去思虑,去分是非,反而是害了它,只有从根本上取消认识,才可以得“道”,保全生命,以尽天年。

养生主

在养生学方面,庄子提出了“依乎天理""因物固然”的方法论纲领。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养生”思想,将个体生命的健康、长寿与社会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要求人们首先学会避免社会的伤害,然后才有可能进行个体的身体修炼,从而保证人能够尽其天年。对此庄子提出了三点要求:其一,人生有限而知识无限,如果把有限的人生放在无限的知识追求活动之中,那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不要为追求无限知识而使自己劳精伤神;其二,不要刻意地行善,更不要挺而走险,触犯社会的刑律;其三,努力避免各种矛盾,洞察社会的人情世故,不卷入各种冲突和是非纠缠之中。

就生理上的“养生”, 庄子提出了“缘督以为经” 和“息之以踵”的气功修炼方法。“缘督为经”与后来中医学家讲的医学方法,、气功家的炼气方法有比较一致之处,符合传统养生学的科学原理。在炼气的问题上, 庄子在《大宗师》篇提出了“踵息”的方法,即今天“养生”气功中的深呼息。

在蓄养精神方面,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养心”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心斋”、“坐忘”的净虑精神的方法,努力使自己不“与物相刃相靡”。心斋, 即是将心灵打扫干净, 不受种种欲望的影响。“坐忘”的方法有时也省略为“忘”,指清除一些不应当保留的人生经历与思想、意识内容, 打扫心灵, 使之净洁。除此之外,庄子在《大宗师》篇中提到通过“外天下”、“外物”、“外生”的方法,达到“朝彻”、“见独”的精神境界,进而进入“不死不生”的更高境界,使人不被生死搅扰心灵。

庄子认为,养生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处在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之中, 使人的精神得到怡养,即养神。“养神之道”当从观察水性的认识中得到启示:“水之性, 不杂则清, 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 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 纯粹而不杂, 静一而不变, 惔而无为, 动而以天行, 此养神之道也。”庄子所讲的这种“养神”之道, 即是要求人的心灵保持单纯、明净, 不被各种杂念所困扰。

游世思想

游世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尤其在《庄子》内七篇中谈论得深入集中。庄子的游世思想要解决的是隐者传统的自我解救问题,一方面,庄子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另一方面,庄子否定在黑暗的存在背景中隐者传统意义的个人出路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庄子把一种故意不肯负责任的游戏态度贯彻到底,不仅游戏地对待现实世界,而且游戏地对待个人生死,游戏地对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这种彻底的游戏终结了隐者回避现实转向自我的传统思维方式。传统隐者始终小心翼翼保护着的个人生存渴望被庄子扔进黑暗的游戏世界之中。

因此,在庄子游世思想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新的主题,这就是以带有自虐意味的嘲讽心情,来与一个黑暗的世界对抗。这里的对抗不是正面反抗,而是摆出一切皆不在乎的姿态,直视黑暗世界任何可能的恶意摆布,并且以对这种恶意摆布的戏谑的欢迎,表达对这个黑暗世界的嘲讽。游世思想这一隐蔽的主题,与寻求个人内心安宁的传统的自我保护主题,在庄子文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叙述,而是混合在同一种词句奇诡变化的叙述之中。两种主题都是真实的,可是相比之下,以故意的戏弄姿态对抗和嘲讽的主题,更深刻地表达了庄子对人在天地之间无路可走这一绝望处境所作的回答。

政治思想

庄周明确地主张社会应该向后退,历史的车轮应该倒转,对人类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生活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庄周从相对主义出发,不承认有判断社会、政治制度的是非善恶的客观标准。《庄子·秋水》篇中提到,“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各时代的统治者取得政权的方法各有不同,合乎一时代的习惯的,叫做正义;不合乎一时代的习惯的,叫做篡逆,因此制度的好坏没有绝对的标准,庄周承认各种制度的好坏是相对的,借此论证社会、政治制度本身无所谓好坏,一个统治者的行为也无所谓善恶,由此否认判断社会、政治的好坏有客观的标准。

《庄子·》篇中说:“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与老子一样,庄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如果被统治的群众有知识,他们就会反抗,而这种反抗是奴隶制所以被打倒的原因,而应对的办法便是使民无知,甚而至于连自己不同于牛马这一点也不知道。奴隶主希望,这样就可以使奴隶们安于牛马的生活。庄周认为儒家的方法是"人之心",而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只有取消这些东西,才能得到”至德之世“。在庄子所描写的理想社会中,舟车、甲兵及文字都没有用处并且本来就不存在,也不知道有这些东西,这是庄周比老子进一步主张社会倒退的表现。

人物著作

庄子的作品被编入《庄子》一书,约成书于先秦时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庄子著书十万余言,东汉末年的高诱注《吕氏春秋》说庄子著书五十二篇。后晋代郭象(一说为向秀)作《庄子注》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是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庄子》注本。这三十三篇是郭象对汉传五十二篇中的选注,删去了其中的部分“巧杂”篇目。

在宋以前,学者大体相信《庄子》三十三篇都是庄子作品,虽有内篇与外、杂篇之别,不害其思想的统一。宋以后,历代学者对外、杂篇的疑问愈来愈多,延至明、清以来,学者渐渐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内七篇是庄子自著,外、杂篇则是庄子后学所作,外、杂篇中的内容,是对内篇的解释和发挥,内篇早于外、杂篇。

人物著作注疏

《庄子注》

庄子注》是中国魏晋时期注解庄子文章的哲学伦理学著作。作者为郭象向秀。全书共10卷。书中首先建立了万物殊形、各自“独化”而成的理论前提,认为万物各有其性,要达到“性命全”而得“福”,就应各守其性而不能越轨。人也是如此,各人之性不同,有高贵与卑贱之分,而这种差别是本于“自然”的。书中认为,仁义规范和礼法制度都是变化不定的,它们只是“迹”,而不表现“真性”,因此不必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和制度。另外,书中还提出了安分守己的人生观,认为人们性的贵贱固定不变,其遭遇为命中注定,个人的前途无法被支配和把握,人们应安分守己、顺从“命”的安排。人们应追求的理想是“逍遥”和“坐忘”,“逍遥”之境界即为人们各尽其性,而要达到此境界就应断绝“羡欲”的念头。人要摆脱是非、生死的烦恼,就应“坐忘”、“忘年”、“忘义”等,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进入无不通的最高境界。

关于《庄子注》的作者,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向秀先作《庄子注》,郭象在向秀的基础上“述而广之”,加以发展。如是这样,现在流传的《庄子注》虽然吸收了向秀的一些成果,但主要的著作权应该属于郭象。另一种是向秀基本上完成了《庄子注》,只剩下《庄子·秋水》、《至乐》两篇未注完便逝世了。郭象将其成果窃为己有,补充了《秋水》、《至乐》两篇注,又改写《马蹄注》,其余的各篇只作了文字上的加工。这样,《庄子注》的著作权应该主要属于向秀,郭象是次要作者。这两种说法一直并存,没有定见。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取前者而不取后者。

《庄子内篇注》

《庄子内篇注》是解析《庄子·内篇》的著作,作注者为明代释德清,现存有清光绪十四年(1888)金陵刻经处刻本,共4卷。释德清是明末四大名僧之一,学通内外,主张三教一理,三圣同体,调和儒、佛、道思想,故往往以佛理注《庄子》。释德清解庄的特色可归为四点:强调血脉贯注的整体有机性,强调立言本意及眼目对文章的统贯作用,关注鼓舞变化、戏剧的行文特色,关注《庄子》“三言”的言说方式。其注解为各篇作有题解,然后分段释义,句下出注。题解及各段释义均深入细致,时有新意。《逍遥游》题解云:“此便是立言之宗本也。逍遥者,广大自在之意,即如佛教经典无碍禅定。”《序言》称:“全书三十三篇,只内七篇已尽其意。”释德清将《内篇》视为《庄子》一书的主体,故注解限于内七篇而已。文章大旨继承宋代林希逸之说,且有进一步发明处。

主要影响

人生哲学

庄子的人生哲学倡导自然、返璞归真,与先秦儒学形成鲜明对立。庄子的人生哲学魅力,在于它培养了一种平衡的心态,一种可以在乱世中平息下来的精神力量。正如庄子所说的:“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他用“超世”、“顺世”、“游世”等多种不同的处世方法,去适应不同的困境和逆境,提供了一种抗拒逆境和消融苦闷的途径。他以“无名”、“无功”、“无己”、“不将不迎”的态度,保持心灵上的“虚一而静”。庄子所求的,是一种无忧、无惧,而又无求的精神态度,他将思想视野扩大,把人的生命放到较大的、广阔的天地中去寻找意义。庄子的人生哲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成为封建时代文人在生活困顿、精神痛苦中顽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在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后,试图摆脱儒家束缚的知识分子总是投向庄子的怀抱,并从中寻求解脱和安慰,诸如“竹林七贤”、陶渊明李白吴敬梓等。

影响道教

道教是在汉代形成的、借援道家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世俗宗教。道家的思想基础,以《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真经》为核心。庄子理论的基本观点即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其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使他看到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道教正是运用庄子的这些思想理论,证实和完善了道教的思想,并将道家的思想观点进行蜕变,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道教思想理论。

庄子的理论中归纳了通向“道”的境界的几种途径。其一是去除内外的蔽障。庄子认为智性活动所产生的是非真伪之辦都是一偏之见,难以达到互为主观的标准。在化除情绪搅扰方面,庄子提出“无情”,意在遮蔽俗情、欲情以臻至“太上忘情”之境。其二是了解宇宙变化的真相,培养死生如一的心态。庄子指出人们过于悦生恶死而掩蔽了死生的实在性,认为人应该培养一种坦然的胸怀去面对死亡。其三是保持心灵的凝聚状态。透过虚静等工夫使心灵凝聚含藏,进而培蓄创造的能量。归结而言,庄子所谈的“道”,即为一种境界,道教正是吸收了这一些思想,并加工、进化而产生的。

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旧的规范制度和社会秩序已经崩溃、战乱频仍,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催生了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于是要求彻底摆脱外在的标准、规范和束缚,以获取和把握真正的自我。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庄子以个体身心为中心、从摆脱人际关系中来寻求个体价值的思想得以兴盛。与庄子哲学一样,玄学实际上是用人格的本体来概括、统领宇宙的。魏晋玄学的关键和兴趣并不在于去重新探索宇宙的本源秩序、自然的客观规则,而在于如何从变动纷乱的人世、自然中去抓住根本和要害,树立一个最高统治者的“本体”形象。其中,嵇康阮籍使庄学在中国意识形态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他们在理论和行动上反儒崇庄,向慕庄子所描述的理想人格并将之视为最高标准,将之视作与一切世俗常人相区别的“大人”:“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与此同时,他们认可庄子“神以守行”、养神以全生保身的理论,一方面服药行散以求长生,一方面又重视养形必须养神,追求心灵的超脱。

禅宗思想

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道家等流派的思想产生碰撞与融合以后日益发展丰富,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佛学禅宗。庄学与禅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如破对待、空物我、混主客、齐死生、反认知、重解悟、亲自然、寻超脱等等,特别是在艺术领域中,庄禅更常常浑然一体,难以区分。但禅学在融合传统思想和吸取外来思想的同时获得了丰富与发展,使其与庄学存在一定差异。

第一,庄学主要进行相对主义的理性论证和思辨探讨;禅则竭力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完全强调通过直观领悟,是一种非分析又非综合、非片断又非系统的飞跃性的直觉灵感。

第二,庄所树立夸扬的是某种理想人格,禅所强调的却是某种具有神秘经验性质的心灵体验。

第三,庄子执着于生死,“重生”并力求超越具体现实事物的束缚,要求把个体提到宇宙并生的人格高度。它在审美表现上常以气势胜,以拙大胜;禅则生死关自许,不重生亦不轻生,视世界、物我均虚幻,认为超越本身是无意义的,因此不强求超越,转而追求某种彻悟的心境,其人生态度、心灵境界这种与宇宙合一的精神体验更为深刻突出。在审美表现上,禅以韵味胜,精巧胜。

传统文化

文脉传薪

历代文人雅士、官员黎庶、各色人等,对于庄子其人其书有着浓烈的兴趣,一直予以热情的关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宋诗》《全宋词》《全金诗》《元诗选》《元曲选》《全明散曲》《明诗别裁》《清诗别裁》《晚晴簃诗汇》等古籍,再加上各地的方志、史籍,其中有关咏庄的诗词曲赋数目约为两千首。据学者萧若然计算,仅东明、菏泽市民权县商丘市蒙城县等县志所载,吟咏庄子以及漆园、濮水、梁、钓鱼台、南华观等遗迹的,自唐至清有近百名作者、一百五十多首诗作。其中,历代诗人颂赞庄子人格、个性、精神风貌、思想境界,倾诉景慕之情的诗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真画者

《庄子》对“真画者”的描绘是庄子绘画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庄子美学对画家主体方面的要求。《庄子·外篇·田子方》描述了宋元君请画师画画的故事: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赢。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画师们“受揖而立”,接受君王的揖谢而就位,而“真画者”却“受揖不立”,藐视臣对君的礼法。真画者见到宋元君毫无畏惧,安然徐行,也不按照君王的揖礼而就位。礼法在真画者的眼中如浮云,他们达到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状态。真画者对冲破礼法束缚、纯任自然的渴望,体现在绘画上便是超越技法,以艺进道。

轶事典故

庄周梦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凤蝶总科,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惊惶不定之间,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最后他说,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涸辙之鲋

庄子因为过分专注于著书,不太注重生产,所以家里很穷,经常因为没钱买粮而忍饥挨饿。有一天,庄子家又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监河侯家去借粮。监河侯本是一个很小气的人,但看见这么清高的庄子登门求助,便爽快地答应借粮,同时说道:“借你粮食当然可以,不过得等我收了老百姓的租税之后才能借给你,你觉得可以吗?”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十分生气,他对监河侯说:“我昨天从家里走了很远的路到你这里来,走在半路上,突然听到喊救命的声音。我当即朝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一看,原来是躺在干枯的车沟里的一条小鱼在呼救。”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我当时连忙上前去问道:‘小鱼啊,你为什么来到这里?’小鱼回答说:‘我原本住在东海,今天不幸落在这车沟里,快要干死了,请你给我一升半斗的水,救救我的命吧!’”监河侯听了庄子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小鱼。庄子说道:“我当时说:‘好吧,等我到了南方,去劝说吴、越两国国王,把西江里的水引来救济你,让你随江水愉快地游回东海去,你看怎么样?’” 监河侯一听傻了眼,认为庄子的救助方法十分荒唐,便说:“那怎么行呢?”“是啊,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气愤地说:‘我失去了依赖的水,没法活下去。我现在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命了。如果等你引来西江水,我早就死在这里了。那时候,你只能到卖鱼干的店铺里去找我了。’”

鸱得腐鼠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前往拜见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大梁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恐慌,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它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就在这时,一只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鸱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恐吓我吗?”

濠梁之辩

庄子和朋友惠子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鲦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而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

鼓盆而歌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庄子家吊唁,只见庄子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着瓦一边唱着歌。惠子说:“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她身死时,你不哭泣也就算了,竟然敲着瓦缶唱歌,不觉得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对的,我妻子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仅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仅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气息。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她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鸣鸣地随之而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达天命,于是就停止了哭泣。”

庄子辞相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材与非材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蜇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传习,就不是这样的。有聚合也就有离析,有成功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一定要偏滞于某一方面呢?可悲啊!弟子们记住了,恐怕还只有归向于自然吧!”

鲁国少儒

庄子拜见鲁哀公。鲁哀公说:〝鲁国多儒士,很少有信仰先生道学的人。“庄子说:“鲁国很少儒士。”鲁哀公说:“全鲁国的人都穿着儒士的服装,怎么说儒士很少呢?”庄子说:“我听说,儒士戴圆帽的知晓天时;穿着方鞋的,熟悉地形;佩带用五色丝绳系着玉块的,遇事能决断。君子身怀那种学问和本事的,不一定要穿儒士的服装;穿上儒士服装的人,不一定会具有那种学问和本事。你如果认为一定不是这样,何不在国中号令:‘没有儒士的学问和本事而又安着儒士服装的人,定处以死罪!’”于是哀公号令五天,鲁国国中差不多没有取再穿儒士服装的人,只有一个男子穿着儒士服装站立于朝门之外。鲁哀公立即召他进来以国事征询他的意见,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都能做出回答。庄子说:“鲁国这么大而儒者只有一人呀,怎么能说是很多呢?”

人物评价

春秋战国

荀子: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韩非子:“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之。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吾恐其乱法易教也,故以为首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史记·老子韩非》)

扬雄:庄、杨荡而不法。(《法言·五百》)

魏晋南北朝

郭象:庄子才命世,诚多英文伟词。正言若反,故一曲之士,不能畅其弘旨,而妄窜奇说。若《阏弈》《意修》之首,《言》《游》《子胥》之篇,凡诸巧杂,若此之类,十分有三,或牵之令近,或迂之令诞,或似《山海经》,或似《占梦书》,或出《淮南》,或辩形名,而参之高韵,龙地并御,且辞气鄙背,竟无深奥,而徒难知以困后蒙,令沉滞失流,岂所求庄子之意哉?故皆略而不存。今唯裁取其长,达致全乎大体者,为三篇焉。(《庄子注》)

葛洪:又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其中了不肯首尾全举其事,有可承按者也。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有况不及者乎?文子、庄子、关令尹喜之徒,其属于文笔,虽祖述黄老,宪章玄虚,但演其大旨,永无至言。或复齐死生,谓无异以存活为徭役,以殁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亿里矣,岂足耽玩哉?其寓言譬喻,犹有可采,以供给碎用,充御卒乏,至使末世利口之奸,无行之弊子,得以老庄为窟薮,不亦惜乎?(《抱朴子》)

嵇康: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与山巨源绝交书》)

白居易: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

成玄英:夫庄子者,所以申道德之深根,述重玄之妙旨,畅无为之恬淡,明独化之冥,钳楗九流,囊括百氏,谅区中之至教,实象外之微言者也。(《南华真经疏序》)

王安石:儒者曰庄子之书,务诋孔子以信其邪说,要焚其书、废其徒而后可,其曲直固不足论也。(《庄周论》)

褚伯秀:南华老仙盖病列国战争,习趋隘陋,一时学者局于见闻,以纵横捭阖为能,掠取声利为急,而昧夫自己之天,遂慷慨著书,设为远大之论,以发明至理,开豁人心…盖善论天道者必本乎人,能尽人道者可配乎天,天人交通,本末一致。论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此万世不易之理,所以立人极、赞天道也。(《南华真经义海纂微》)

罗勉道:《庄子》为书,虽恢谲佚宕于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运,而风云开合,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阙,古今文士每奇之,顾其字面,自是周末时语,非复后世所能悉晓。(《南华真经循本》)

林希逸:庄子者,其书虽为不经,实天下所不可无者。郭子玄谓其不经而为百家之冠,此语甚公。然此书不可不读,亦最难读。东坡一生文字,只从此悟入。大藏经五百四十函,皆自此中细绎出。(《庄子口义》)

徐渭: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陆西星:庄子南华三十二篇,篇篇皆以自然为宗,以复归于朴为主,盖所以羽翼道德之经旨。其书有玄学,亦有禅学,有世法,亦有出世法,大抵一意贯串,所谓天德王道皆从此出。(《南华真经副墨》)

杨慎:数韵调绝伦,实诸子所不及。(《庄子解》)

傅山:愚父子学庄列。(《傅山全书》)

宋濂:不幸其书盛传,世之乐放肆而惮拘检者,莫不指周以藉口,遂至礼义陵迟,葬伦數败(人伦败坏),卒掊(终于击破)人之家国,不亦悲夫!

薛瑄:老庄虽翻腾道理,愚弄一世,奇诡万变,不可模拟,卒归于自私,与释氏同。

刘熙载:“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艺概·文概》)

胡文英:庄子最是深情,人第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於三闾也。盖三阊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昧其指者。笑如苍蝇。(《庄子独见》)

洪亮吉:老、庄、文、列四子,实三代以后治术、学术兴替分合一大关键。老子、文子上承黄帝,开西汉之治者也;庄子、列子则下导释氏,启魏晋六朝之乱者也。李隆基时升老、庄、文、列四子之书为经,而无所区别,此开元天宝治乱之所以分也。

现当代

胡适:……庄子这种学说,初听了似乎极有道理。却不知世界上学识的进步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世界上社会的维新,政治的革命,也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这种思想,见地固是“高超”,其实可使社会国家世界的制度习惯思想永远没有进步,永远没有革新改良的希望……他的学说实在是社会进步和学术进步的大阻力。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鲁迅与庄子》)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古典新义·庄子》

李泽厚: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

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王蒙:庄子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古今中外独此一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非常深的思想变成了文学,变成了艺术,变成了神话、寓言、故事、传说。他的那些论述哲学问题的文字都是朗朗上口、比喻精当、辞藻华丽、文风开阔、见棱见角、妙不可言的,读起来你感到的是津津有味、心旷神怡。这就做到了深奥哲理的文学化与趣味化。

相关人物

祖先亲属

庄子的亲人不见于历史记载,一种观点认为庄子是宋庄公的后裔。《庄子·至乐》篇中有提到庄子的妻子,未提其名。从惠子口中可知,庄子之妻为其育有儿子,但没有留下名字。张远山的《庄子传》中提到庄子父亲为庄全,母亲是狶韦氏,庄子妻子为钟离氏,长子庄遍,次子庄咸。

老子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史记·庄子列传》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均依“逍遥自然无为齐物”的老子之旨。

老子,姓李名耳,字,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是春秋时期的陈国苦县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老子曾担任周代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的思想核心。庄子的道论源于老子,老子的道论一方面指向一种“君人南面术”的政治谋略理论,一方面指向隐者在自然中寻求生命清新的理想。庄子道论继承了后者,议论更为清晰透彻。

惠施

庄子一生不愿与官府打交道,拒绝与主流知识圈往来,而惠施是一个例外。庄子与惠子的关系很特别,一方面,庄子鄙视惠子贪恋权势,曾激烈地挖苦惠子;另一方面,两人关系好像又颇亲近,经常在一起漫步、谈辩,交换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惠子年长于庄子,先庄子而死。庄子有一次在他的墓前对别人说,自从夫子死了以后,我就没有人可以交谈了。

惠子名施,宋国人,是战国中期名辩派的大家。他与公孙龙同为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龙主张“离坚白”,从绝对分割的角度看事物,而惠子主张“合同异”,即从绝对同一的角度看事物。《庄子·天下》篇中说惠子非常博学,“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此外惠施在政治上很活跃,曾在梁国为相多年,很受魏惠王的信任。惠子之所以能成为庄子的好朋友,与他出众的思想有关,他“合同异”的见解与庄子“齐万物”的见解有一致之处,从惠子年岁稍长看,可能是惠子的说法影响和启发了庄子。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雕塑形象

文学形象

袁仁琮长篇历史小说《庄周》,其主人公为庄子。

绘画形象

后世纪念

庄子祠

庄子祠位于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县城北漆园办事处,属于道教庙宇,始建于北宋,后几经战火,多次毁坏重建,现存庄子祠是蒙城县政府在宋代庄子祠旧址上新建的,总占地面积52亩,总建筑面积1086平方米,全祠由祠堂建筑群与万树园两部分组成。2011年5月庄子祠被评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生辰忌日

山东省东明的庄寨村,以庄子后人身份,成立了宗亲会。这里自古就流传着“二月祭生、八月祭死”的习俗,每年二月初九和八月二十四(传说为庄子的生日和忌日),前来祭拜庄子的民众络绎不绝。直到现在,每逢这两天,河南省、山东、黑龙江省三省八县区三十多个村的庄氏家族代表,都齐集庄子观前,叩头祭拜“庄老爷”(对庄子的昵称)。地方志记载,清代这里就有“庄子酒楼”“庄周山木行”,民国年间建有“大宗师讲学堂”“秋水浴池”等。

河南民权的青莲寺村,自发形成了纪念庄子的庙会,据说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据《唐会要·尊崇道德》记载,唐天元年(742)二月十二日,李隆基追赐庄子为“南华真人”,其所著书被崇奉为《南华真经》。蒙泽村人为祭拜庄子,建寺一座,取名“青莲寺”,蒙泽村也改名为青莲寺村。

纪念邮票及纪念币

2000年11月1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古代思想家》邮票一套六枚。其中,第四枚为古代思想家庄子邮票,面值80分。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值5元的《庄子》纪念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