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宗 :昆虫学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21:48

郑炳宗(1916.12.22—2010.2.11),男,著名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在超低容量喷雾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中有突出贡献;在害虫抗药性的监测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并对多种农业害虫的防治研究取得成就。

个人履历

1916年12月22日 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今漳州市)。

1935年1月 福建省龙溪中学高中毕业。

1936-1940年 任小学教师。

1940-1944年 福建省立农学院毕业,获农学士

1944-1946年 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生(现实习研究员)。

1946-1949年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助教。

1949-1987年 北京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兼任昆虫毒理学教研室主任。

1987年 离休。

2010年2月11日下午1时10分 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病逝,享年95岁。

人物生平

郑炳宗在1935年高中毕业时,因无力支付学费未能升学,任小学教师4年。1940年考进福建省立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4年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开始研究绿豆象的生活史及习性等。后在周明牂研究员带领下,研究桔潜的生活史及其防治方法,解决了这一柑橘属虫害问题。1946年,到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任教。1949年大学院系调整后,在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兼任昆虫毒理学教研室主任等职。1987年离休后,仍带研究生和承担“七五”、“八五”国家攻关项目。2010年2月11日下午1时10分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病逝,享年95岁。

主要论著

1 周明,郑炳宗。桔潜生活习性观察及防治试验初报。见:福建省研究院研究汇报第二号动植物部分.1947(2):37~60

2 郑炳宗,齐瑞霖。河北省邯郸专区小麦吸桨虫调查初报。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6(1):97~104

3 郑炳宗。玉米螟的简单介绍。昆虫知识.1956(2):84~89

4 郑炳宗。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生活史研究初报。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7(1):66~82

5 郑炳宗.1955年内蒙古自治区麦秆蝇为害情况调查简报。昆虫知识.1957(3):112~116

6 郑炳宗,黄书针。颗粒剂防治玉米钻心虫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65 (2):133~141

7 河北农业大学超低容量喷雾技术试验组。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棉蚜棉铃虫东方黏虫的效果初报。昆虫知识.1974(3):45~47,等等。

主要贡献

郑炳宗在1948-1952年做研究生时期,就对玉米螟进行了研究。他在导师周明牂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研究,搞清了玉米在北方的发生与为害情况,指出越冬防治的重要性。他提出的越冬防治方法是,冬春季节对玉米秸秆、穗轴进行水浸或烧毁,可以大量消灭虫源。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1958年,郑炳宗开始进行在生长期因玉米螟为害造成的损失估计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当时国外正在研究颗粒剂作为杀虫剂的一种剂型在农业上应用,北京农业大学黄瑞伦和韩喜莱等也在研究,并已研制出滴滴涕和高丙体六氯环己烷可溶性与不溶性两个类型4个品种的颗粒剂。郑炳宗等就利用这种颗粒剂成品在田间进行玉米螟防治试验,观察防治效果。经过多年田间试验,肯定了5%DDT和1%丙体六六六颗粒剂的治虫效果。后来,北京市科委请郑炳宗和中国农科院的邱式邦参加推广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工作,取得良好效果。郑炳宗还进一步研究了颗粒剂防治与产量的关系,并探索了提高心叶期一次防治效果的可能途径。他指出,要提高心叶期施药一次的防治效果有三个可能的途径,即改变施药时期,改变施药剂量及方法,以及改用药剂种类等。研究结果表明,心叶末期施用5%滴滴涕颗粒剂防治一次,每株2克,在一般年份就可解决螟害问题,可使玉米增产19.9%(小黄玉米)。心叶期施药愈早,控制为害愈差;心叶末期施药最为适宜。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甜菜的主要产区,曾因甜菜象甲的为害而毁苗,严重影响产量。1964-1965年,郑炳宗与谢以合作对该虫进行研究。他们用不同浓度的甲拌磷浸种和闷种,进行室内与田间试验,不但很好地控制了甜菜苗期象甲等害虫的为害,而且使甜菜苗齐、苗壮,叶色浓绿。这种方法很受农民欢迎,直到目前仍在使用。

技术成就

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技术是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施药方法。1973年,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郑炳宗、王政国与土化系尚鹤言、曹本钧合作研究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并与北京市怀柔农机厂协作研究生产喷雾机具。郑炳宗与王政国合作研究使用方法,重点进行田间防治效果的研究。土化系重点研究专用油剂的配制。喷雾技术研究包括测定药液雾滴颗粒直径大小,田间雾滴飘移方向、距离与风速、风向的关系,离喷头不同距离的目标上雾滴大小和覆盖密度(包括作物上、中、下叶背及叶面雾滴的分布与密度),以及雾滴覆盖密度与杀虫脒效果的关系等。在北京与河北省等地对大田作物及果树害虫的试验结果说明,浓度为20%~30%的多种农药油剂,如果雾滴直径在15~75微米范围内,在害虫栖息的为害部位的植物表面上,每平方厘米能覆盖10个以上的雾滴(这相当于一般密度和1米高的稻、麦、棉等作物上每亩喷施60~80毫升药液在作物顶端的雾滴覆盖密度),对一般农作物及果树害虫能达到有效覆盖密度(即杀虫有效剂量);对钻蛀性为害的棉铃虫,有效覆盖密度约需40~50滴/厘米2。研究结果,提出了防治粮、棉和果树等13种以上主要害虫的药剂种类和每亩施药剂量,作为推广及指导生产的参考数据。

技术推广

试验研究证明,用超低容量喷雾有不用水、省药和工效高等许多优点,对于防治繁殖力强(如蚜虫)和神经性贪食症性(如东方黏虫等)害虫具有重要意义。后来,在缺水的河北省滨海蝗区进行马拉硫磷等农药防治飞蝗土蝗的试验,以及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防治山区松树毛虫的示范,都取得了满意效果。为了推广这一新技术,1976年他们编写出《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北京市怀柔区农机厂为农业部举办了一次全国各省市植保站干部参加的训练班。后来,又在河北省举办了两期训练班。由尚鹤言、曹本钧等试制生产了地面超低容量喷雾专用油剂多个剂型。他们的工作形成了试制生产喷雾机具、专用农药油剂和传授喷雾技术训练,以及防治害虫示范或现场会议等一条龙推广体系。1978年,又为林业部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举办用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松毛虫现场会议,在湖南省举办防治飞虱大叶蝉科及稻苞虫等水稻害虫讲习班。这项技术很受欢迎,推广迅速。1975年北京市30万亩大田和10万株果树进行地面超低容量喷雾防治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河北省推广十几万亩,全国上亿亩,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荣誉

1978年,土化系和植保系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状,郑炳宗为植保系项目主持人。该项目197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农大应排在第二名),1981 年获农业部颁发的1979年地面超低容量油剂研制农牧业技术改进二等奖(郑炳宗为主要参加者)。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