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德杰 :郝德杰

更新时间:2024-09-21 11:39

郝德杰爵士,(1884年10月26日-1951年7月14日),英国资深殖民地官员,1935年12月至1937年4月为第19任香港总督,1937年10月至1944年9月任锡兰总督。在担任港督前,他曾长期在马来联邦和海峡殖民地供职,并在1933年至1935年间任海峡殖民地辅政司。

郝德杰在1907年加入马来联邦政府,1924年至1925年间曾获派回英国任大英帝国博览会马来亚专员,他后来调往海峡殖民地任辅政司,任内曾于1934年2月至11月期间暂代因病退休的金文泰爵士署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兼马来联邦高级专员一职。在马来亚任职多年以来,他以善于排难解纷及调和种族关系著称,官声卓著,屡获英廷嘉奖。在港督任内,他带领港府推动不少革新,其中包括在1936年1月1日正式将原有的洁净局改组成市政局,而银禧水塘及玛丽医院也在其任内建成。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大陆的局势日益动荡,他任内还多次与国民政府官员举行会面,并曾于1936年9月于广州宴请蒋介石委员长。

郝德杰出任港督的时间相当短促,在任仅约16个月就因为斯里兰卡局势不稳而于1937年4月16日匆匆卸任离港,调任锡兰总督。在任锡兰总督任内,他对当地的宪政改革要求予以肯定和支持,但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影响,使有关改革受到拖延。在任锡兰总督后期,他见证了太平洋战争爆发,虽然锡兰一度受日本攻击,但未有陷落,他也在1944年安然退休返英。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郝德杰在1884年10月26日生于英国肯特郡博克斯利(Boxley),乃安德鲁·凯迪克牧师(Rev Andrew Caldecott)及伊莎贝拉·玛丽·约翰逊(Isobel Mary Johnson)所生之长子。郝德杰的母亲伊莎贝拉是斯坦宁·约翰逊牧师(Rev Stenning Johnson)之女。郝德杰另外有一名叫约翰·莱斯利·凯迪克中尉(Lieutenant John Leslie Caldecott,1886年-1914年9月9日)的胞弟,约翰原于皇家卫戍部队炮队(Royal Garrison 大炮)服役,曾任尼亚萨兰总督的副官,并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9月9日战死于非洲尼亚萨兰(今马拉维),遗体葬于当地的卡龙加军人坟场(Karonga War Cemetery),终年28岁。

郝德杰早年入读位于拉特兰的阿宾汉姆学校(Uppingham School),在校内屡获奖学金,后来又凭奖学金考入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郝德杰在大学内的学业同样优异,曾获奖学金,并在第一次古典文学考试(Classical Honour Moderations)获三级荣誉,后来在1907年以古典文学文学士二级荣誉毕业。在1948年,他获母校艾克塞特学院选为荣誉院士。

马来亚生涯

郝德杰在1907年大学毕业后,旋于同年11月加入殖民地部,并被派往马来亚供职,起先以马来联邦官学生身份在森美兰工作,1909年任署理日拉务(Jelebu)理民官,1911年改任署理瓜拉庇劳(Kuala Pilah)理民官,未几在同年出任日拉务理民官(District Officer),翌年重任署理瓜拉庇劳理民官。在1913年,郝德杰获调到中央,于吉隆坡的联邦司署(Federal Secretariat)担任劳工署副署长(Deputy Controller, Labour),1914年转任署理布政司助理秘书,至1916年任联邦司二等助理秘书(2nd Assistant Secretary to the Federal Secretary),1920年出任署理政府助理秘书。郝德杰在1922年9月展开休假,期后于1923年1月接受特别任命,出任大英帝国博览会马来亚专员(Malayan Commissioner at the British Empire Exhibition),以协办于1924年至1925年间在英国举办的大英帝国博览会,期间负责专门统筹博览会内的马来亚馆(Malaya Pavilion)。郝德杰于1925年12月卸任,期后因为筹建马来亚馆有功,于1926年获英廷颁授CBE勋衔。

完成有关大英帝国博览会的任务后,郝德杰在1926年3月重返马来亚的怡保市,出任城市规划官(Town Planning Administrator)兼州务土地估价官(State Valuer);同年12月转任房屋及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咨询委员会(Housing and Public Works Department Enquiry Committees)主席。在1927年7月,他获委任为马来亚劳工署副署长兼署理海峡殖民地次官,至1928年以甲一级官学生身份获升为海峡殖民地及马来联邦邮政事务司。郝德杰此后一度被重新派到地方工作,当中包括在1929年署任森美兰参政司(Resident),翌年署任霹雳州参政司一职,1931年正式出任雪兰莪州参政司。在1932年3月,郝德杰获进一步升迁,以额外参谋身份调回中央出任马来联邦布政司,1933年12月改任海峡殖民地辅政司。在1934年2月,时任海峡殖民地总督金文泰爵士因病宣布退休,郝德杰遂任署理海峡殖民地总督兼马来联邦高级专员一职,署任总督期间,他秉承了金文泰爵士的方针,继续将中央权力下放地方。至同年11月新督上任后,郝德杰重任辅政司。

郝德杰在马来亚供职凡28年,期间曾任各种官职,皆以极具办事效率著称,再加上他在地方善于排解纠纷,调和各族关系,所以甚得民心,备受舆论好评。为表彰郝德杰的贡献,女王陛下政府于1932年向他颁授CMG勋衔,后来又于1935年新年荣誉名单入面册封他为下级勋位爵士。在1935年5月,香港总督贝璐爵士退休,郝德杰遂于7月获任命接替贝璐为第19任港督兼三军总司令。郝德杰在1935年12月12日由星加坡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日新任驻港三军司令巴度苗少将(Major General A W Bartholomew)亦刚好乘同一轮船抵港,故两人一同于皇后码头就任履新。与之前历任港督不同的是,郝德杰履新时没有佩剑,亦没有穿着殖民地官服,他是历史上首位身穿洋服,头戴礼帽上任的港督。

香港总督

各项新政

郝德杰就任港督以前,中国大陆的国民政府刚好宣布放弃银本位,以致同样奉行银本位的港元大幅升值,兑换价相当波动。港府随后于1935年11月9日的临时立法局会议中宣布废除银本位制度,并首度将港元与英镑挂勾,汇率维持于大约每16港元兑一英镑,以寻求设法稳定港元币值,便利贸易。为作出相应配合,郝德杰上任后,港府开始收回及停止铸造银币,并改以铸造辅币,以防白银流失,另外,港府又加入其他主要发钞银行,参与发行纸币,以维持货币的流通量。

另一方面,为了减轻政府开支,让更多华人投身政府,以及拉近官民关系,郝德杰任内确立港府公务员体系的本地化政策。在1936年,他规定港府日后聘请公务员时,必须先于本地作出招聘,假如本地无合适人选,方才改于英国或海外进行招聘。郝德杰的本地化政策,使到护士等不少专业职系可以就地招聘华人出任,成本相比海外招聘大大降低。不过,对于官学生(即政务主任)及其他高级及敏感的职位而言,却继续于英国本土进行招聘,所以实际上,郝德杰任内推出的公务员本地化政策相当有限,港府要到1946年才委任首位华人政务官,而公务员本地化政策在1960年代才开始大力推行,至于布政司及财政司等高位更迟至香港主权移交前夕,才由华人出掌。

在市政改革方面,郝德杰继续前任港督贝璐爵士的政策,着手改组原有的洁净局为市政局。根据前任政府通过的《1935年市政局条例》,郝德杰在1936年1月1日正式设立市政局,以取代早于1883年成立的洁净局。在新成立的市政局入面共有13个议席,其中5席为官守议席,分别由卫生局长、医务总监、工务局长、华民政务司及警察司出任,另外6席为非官守委任议席,余下两席为民选议席,为洁净局成立以来首创。不过,由于当时的合资格选民必须为认可陪审员,因此选民人数相当稀少,而公众普遍对市政局选举的反应亦极其冷淡。随后市政局举行了首次选举,但两席民选议席只有一人参选,反映公众对此并不热衷。市政局成立之初,与前洁净局一样主要关注卫生问题,而随着中国大陆不断有难民因逃避纷乱局势而涌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市政局亦对楼宇规例作出关注。然而,由于国内局势愈益动荡,香港的卫生情况逐渐恶化,而住房问题亦成为战前港府的一大考验。

除市政局外,郝德杰于1936年委任罗旭和爵士为行政局华人代表,以接替退休的周寿臣爵士。罗旭和在此后一直出任行政局华人代表,不过他在1941年香港沦陷后转投日据政府,结果在香港重光后,被港府永不叙用。

其他发展

在社会发展方面,港府历年来的多项基建工程相继在郝德杰任内落成,当中包括先后在1937年建成的银禧水塘(又称城门水塘)及玛丽医院,前者大大舒缓了供水不足的问题,而后者则是当时全远东规模最宏大的医院。另外,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航空交通在其任内亦有长足发展,在1936年,港府将位于九龙启德机场改作民用机场,同年3月24日,帝国航空首架由槟城开出的客机抵达启德机场,标志着香港开始有定期的航机客运服务。当日为了隆重其事,尽管机上只有16袋信件及一名乘客,但郝德杰仍亲到机场迎。而自从帝国航空提供往返香港及槟城的定期客运服务后,从香港可以乘搭飞机,以转机的形式抵达伦敦。继帝国航空后,不少东航浙江公司亦开始将航线伸延至香港,使香港的航线规模不断扩充。在1936年10月,泛美世界航空开通往来香港特别行政区菲律宾马尼拉的航线,而有关服务后来更于1937年延伸至旧金山

而其时中国大陆的局势日益不稳,故两方政府的接触亦颇为频密。在1936年9月,郝德杰出访广州市,拜会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期间他又于9月18日在沙面英国领事馆宴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等人。郝德杰返港后,广东省政府主席黄慕松与广州市市长曾养甫复于同年11月抵港回访郝德杰。黄慕松卸任后,新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又在1937年4月官式访问郝德杰。不过由于郝德杰未几调离香港特别行政区,故此没有机会回访。至于郝德杰卸任以后,大陆时局急速恶化,在同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更爆发全面的中日战争,所以一直到1938年7月,继任港督罗富国爵士才有机会代郝德杰回访吴铁城,但当时日军已经进犯广东省,局势比郝德杰任内更为动荡。

在1937年,由于斯里兰卡局势不稳,善于调和种族关系的郝德杰遂获女王陛下政府任命为锡兰总督兼三军总司令,并于4月16日离港,结束在任港督一职前后仅约16个月,成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港督之一,上任锡兰总督前,英廷又向他颁赠KCMG勋衔,以示嘉奖。跟马来亚一样,郝德杰在港时官声甚佳,故其卸任消息传出后,坊间一度有民众上书要求郝德杰留任,但未能成事。至于对郝德杰本身而言,他上任港督前未曾到访过香港特别行政区,事实上对香港感到一定的陌生,相反,他对服务多年的马来亚仍有深厚的感情,并尝言在港的时间每天都在想起马来亚,还希望一有机会便回到马来亚工作。

锡兰总督

郝德杰上任锡兰总督以前,前任总督司徒拔爵士因为拒绝修正锡兰于1931年制定的《多诺莫尔宪法》(Donoughmore Constitution),反对建立制任政府,结果引发当地锡兰裔民众发动连串大规模宪改运动,使到局势动荡不稳。郝德杰在1937年10月16日抵达锡兰履新后,随即着手化解危机,于1937年11月开展有关修宪的公众咨询,然而他于翌年6月公布改革报告后,锡兰国务会议始终未能就修宪达成最终共识,其中少数族裔,如泰米尔人和穆斯林社群等等的地位,以及他们在议会内的议席比例问题,仍然成为宪改纷争的主要焦点所在。不久以后,由于太平洋战争在1941年爆发,宪改问题一时间被迫搁置,不过在郝德杰于1941年及1943年两度争取后,英廷终在1944年授意成立一委员会处理宪改问题,有关委员会后来促成斯里兰卡于1948年取得自治领地位而独立。郝德杰任内对宪改采取积极正面的态度,使他得到不少如D·S·森纳那亚克及J·R·贾亚瓦德纳(J. R. Jayewardene)等等的政治领袖的支持及肯定,而为表扬郝德杰的努力,女王陛下政府于1941年英皇寿臣荣誉名单中向他赐予GCMG勋衔。

在二战期间,锡兰虽然受到日军进攻,但幸而未有失守,可是其他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星加坡等等的英国殖民地却相继投降,落入日军之手。在1942年马来亚沦陷后,英廷决定委任原本为英军三军总司令的海军上将杰弗里·莱顿爵士(Admiral Sir Geoffrey Layton,1884年-1964年)为锡兰三军总司令,结果郝德杰停任三军总司令,但继续出任总督,地位比莱顿要低一级。郝德杰犹他爵士队原本对此深表不满,并以辞职相要胁,但最后他仍接受了有关安排。虽然如此,郝德杰与莱顿两人在战时紧密合作,有效确保斯里兰卡在战时的安全。到二战后期,郝德杰还让出总督官邸予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总司令第一代缅甸的蒙巴顿伯爵路易·蒙巴顿勋爵,未几于1944年9月19日卸任返英,开展退休生涯。

晚年生涯

返英退休以后,郝德杰在1944年获女王陛下政府委任为殖民地服务任命委员会(Colonial Service Appointments Board)委员,任内致力于协助推动英国殖民地独立及组建英联邦。为此,他在委员会内大力倡议设立一中央机构,统筹全球各地的殖民地政务职系诠叙事务,另外又在《泰晤士报》表达其看法。不过,其建议未获采用,最后导致他在1947年从委员会请辞。一直到数年以后,英政府重新考虑有关建议,终于在1954年设立女皇陛下海外公务员系统(HM Overseas Civil Service),从而着手加快各殖民地的独立进程。

郝德杰在任斯里兰卡总督期间已经常因病不适,晚年亦备受疾病困扰。在1951年初,郝德杰的健康状况突然崩溃,并因肾衰竭而一度陷入昏迷。虽然郝德杰后来恢复清醒,健康有好转迹象,但病情未几再度急剧恶化,终于1951年7月14日病逝于萨塞克斯(Sussex)伊切诺尔(Itchenor)皮尔庞特(Pierpoint)家中,终年66岁。郝德杰死后,香港政府为表哀悼,所有政府机关一律于同年7月16日下半旗致哀。

人物家庭

郝德杰在1918年娶奥丽芙·玛丽·英尼斯(Olive Mary Innes)为妻,奥丽芙为J·R·英尼斯,CMG(J. R. Innes)之女,在马来亚任职公务员时结识郝德杰。郝德杰爵士夫人晚年多病,1943年死于斯里兰卡。她逝世以后,郝德杰在1946年另娶伊芙莲·梅·帕默(Evelyn May Palmer)为第二任妻子,伊芙莲本身为J·罗伯逊博士(Dr J. Robertson)之遗孀及H·帕默(H. Palmer)之女。在第一段婚姻中,郝德杰与奥丽芙共育有一子一女,分别是:

约翰·安德鲁·凯迪克,CBE(John Andrew Caldecott,1924年2月25日-1990年7月14日):M\u0026G集团主席

钟·凯迪克(Joan Caldecott)

公职

以官学生身份加入马来联邦政府(1907年11月)

署理日拉务理民官(1909年-1911年)

署理瓜拉庇劳理民官(1911年)

日拉务理民官(1911年-1912年)

署理瓜拉庇劳理民官(1912年-1913年)

马来联邦劳工署副署长(1913年12月-1914年)

署理马来联邦布政司助理秘书(1914年-1916年)

联邦司二等助理秘书(1916年-1920年)

署理马来亚政府助理秘书(1920年-1922年9月)

大英帝国博览会马来亚专员(1923年1月-1925年12月)

怡保城市规划官兼州务土地估价官(1926年3月-1926年12月)

房屋及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咨询委员会主席(1926年3月-1927年7月)

马来亚劳工署副署长兼署理海峡殖民地次官(1927年7月-1928年)

海峡殖民地及马来联邦邮政事务司(1928年-1929年)

署理森美兰参政司(1929年)

署理霹雳州参政司(1930年-1931年)

雪兰莪州参政司(1931年-1932年3月)

马来联邦布政司(1932年3月-1933年12月)

海峡殖民地辅政司(1933年12月-1934年2月)

署理海峡殖民地总督兼马来联邦高级专员(1934年2月-1934年11月)

海峡殖民地辅政司(1934年11月-1935年12月)

香港总督兼三军总司令(1935年12月12日-1937年4月16日)

锡兰总督(1937年10月16日-1944年9月19日)

锡兰三军总司令(1937年10月16日-1942年)

殖民地服务任命委员会委员(1944年-1947年)

著作

History of Jelebu,1912年

(《日拉务历史》,1912年。)

Not Exactly Ghosts,1947年

(《似鬼非鬼》,1947年。)

Fires Burn 蓝色,1948年

(《蓝火》,1948年。

荣誉

殊勋

• 埃及中央银行 (1926年1月19日)

• C.M.G. (1932年6月3日英皇娱乐集团寿辰名单)

• Kt. (1935年2月21日)

• K.C.M.G. (1937年2月1日)

• G.C.M.G. (1941年6月12日英皇寿辰名单)

• F.R.A.S.

• F.R.S.A.

荣誉院士

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

以他命名的事物

郝德杰道:位于九龙长沙湾近琵琶山一带。

加利谷山:星加坡一个地方。英文名字是Caldecott Hill。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