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山寺 :金宝山寺

更新时间:2024-09-21 15:02

金宝山寺又被当地人叫做“娘娘庙山”,此山占地面积约30亩,高约35米,是一处古代遗址。金宝山寺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县木头城子镇木头城子村境内的大凌河东岸。

年代

金宝山寺始建于清代光绪十一年,公历1885年。文革时被毁,2005年筹资新建。在山上的遗址中发现商代、春秋战国西汉、晋、辽6个朝代遗物,成为研究朝阳市历史的一块宝地。随着改朝换代的时光更迭,金宝山寺上的古建筑在战乱中毁掉,后来经过重建才恢复了原貌。原金宝山寺上寺庙多,僧众也多。清朝末年,这里的僧众达到50多人,寺庙也远近闻名,香火不断。每逢庙会,这里的买卖生意摆成长龙,赶庙会的人络绎不绝,场景十分热闹。在金宝山寺上的古代遗址中,考古专家曾发现了商代、春秋、战国、西汉、晋、辽6个朝代的遗物,将此地称为研究朝阳历史的一块宝地。

资料

考古人员在古镇西侧的金宝山上,曾发现有自商周秦汉以迄明清近3000年历代从无间断的文化土层。据考证,此地十六国时期称义县唐朝时称崇州市田立坤先生在他的《三燕与唐昌黎考》一文中考评备详。文中提到,历史上昌黎曾多次徙置,各代所设之昌黎虽名同而地异,故而有五昌黎之说。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所著《京东考古·考昌黎》中,考昌黎有五:汉辽西郡之第八属县交黎,即魏齐王正始五年居内附鲜卑之昌黎与司马炎时慕容鲜卑所冠之昌黎为一昌黎;东晋十六国前燕慕容所徙之昌黎郡为二昌黎;北魏太平真群八年并柳城、义县、棘城于龙城,设昌黎郡,此为三昌黎;唐贞观八年所置昌黎为四昌黎;完颜雍大定二十九年改广宁县所置之昌黎为五昌黎。关于昌黎地望,顾姓认为魏晋之昌黎在“渝水下流而当海口市”,即今义县附近,《东北通史》等亦主此说。或说在今锦县北大凌河西岸大业堡汉魏遗址。北魏之昌黎郡治三燕故都朝阳市,即今朝阳市。金时所置之昌黎县相沿至今,即河北省之昌黎县。而慕容皩所徙之昌黎郡与唐时所设之昌黎县实为一地,依《水经注》、《北周地理志》及《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考订,即今朝阳市西南约四十五公里的的木头城子古城址。木头城子自古为大凌河古道上的重镇,明清时此地始称木头城子。据《塔子沟纪略》卷七称:“(木头城子)昔时山多大木,凡蒙民砍伐木植,积于此为木厂,望之俨若城垣,因而众共呼之为木头城子云。”

历史记载

金宝山寺的碑文记载,寺庙最古老的历史宗教文物建筑,始建于武王伐纣最后灭了商朝建立周朝的后期。人们为了纪念和颂扬姬发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采用了既美化又夸张的神话传说方式,记述了武王伐纣时各个主要战场的场面和过程。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人对此庙进行过重建或修补,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的碑文记载。碑文上曾有辽、宋、唐、北魏、晋、汉、战国、春秋时期的记载,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还有对庙宇历史的记载史册和万卷经文。但只是记载历朝历代多次重修和修补之事,具体的年份和月份却无法考证了。金宝山寺和山下各寺庙在未毁之前,曾供有众多佛像,如盘古开天地、女娲娘娘、观世音菩萨,还有唐朝神医孙思邈,扶助武王伐纣黄飞虎,在西配殿,还供奉有龙王之像,是古代居住在大凌河两岸的劳动人民求神佛保佑河水不泛滥、人民安居乐业、祈求风调雨顺的象征。众多佛像塑造得多姿多彩,栩栩如生。在金宝山寺上,特别重要的还有护法寺和关帝圣君庙,庙后面有一座建筑精巧玲珑的千年古塔,在山上修行的一位得道高僧圆寂后,便安葬于塔下。

民间传说

传说,当年杨戬因伐商建周战功卓著被封为神,人称“二郎神”,并被玉皇大帝封为天上总捕头,专门负责降妖捉怪。当时渤海地区妖魔鬼怪甚多,闹得天地不得安宁,而且水怪为害最甚。杨二郎为了捉拿妖怪,想出了移山填海的办法。一次,杨二郎担着两座大山在空中行走经过此地,突然发现下面的大凌河中央不时放出七彩光,便停下脚步睁开天目仔细观看,发现这里是一块天地间难得的宝地,但因为处在河中央,人类无法接近。怎样才能让一方百姓享受到这难得的天地灵气呢?二郎神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而两座大山在他肩上越来越沉,让他感觉腿脚发酸。当他换肩时,杨戬突然发现自己担着的一座大山也有一块石头在闪闪发光,他不由心头一乐,随手取下这块石头投入水中。石头不偏不倚,正落在灵眼上,大凌河的水位立刻开始下降,不再泛滥。而这块石头则成了现在的样子,人们称它为“金宝山”,再后来建了寺庙后,人们又叫这里为“金山寺”。从此,再有洪水来临,大水遇到此山便改道向北,这里则逐渐形成大面积平原,人类陆续迁来居住,开垦田地,过起了富足的日子,也逐渐形成了木头城子这座古镇。

庙会文化

早期的每年农历四月十八的金宝山寺(北顶娘娘庙皇会)——“圣佛会”,它包括了十道会,其中包括马叉等武术活动,包括“寸跷”、“背阁”、“高跷”等秧歌活动,还有“十不闲”等艺术活动。每每庙会活动中都要备有彩头,所以各地来参加庙会的每道会都要各显绝活,出奇制胜,以博得庙会的认可并获得彩头。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