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 :唐代医药学家

更新时间:2022-10-25 22:43

孙思邈(公元541年-公元682年,存在争议),京兆华原(今耀州区)人,唐朝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天资聪颖,有悬壶济世之志,曾在周宣帝时期朝廷多有变乱时,于太白山隐居,李世民即位时奉召入京。他在行医期间著有《千金要方》等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李治显庆四年(659年),孙思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孙思邈去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他七岁时进入学堂,一天能背诵上千字的课文。二十岁弱冠之时,孙思邈就能谈论庄子老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好阅读佛教经典洛阳市总管独孤信见到孙思邈,称他是个神童,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难以在这个小地方得到展示。

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孙思邈因周宣帝时期朝廷经常发生变乱,在太白山隐居。他一方面苦心钻研医术,另一方面又亲自采集药草,验证各种民间药方,同时又热心为人治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孙思邈近30年的行医经历被他编撰成书,也就是《千金要方》,共30卷,分233门,约53万字,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杨坚辅政北周时,征召孙思邈为国子博士,孙思邈以生病为由没有接受征召。他曾经对亲近的朋友说,五十年之后,将会有圣人出现,那时候我才会帮助他救济百姓、治理天下。

奉召进京

等到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时,李世民征召孙思邈进京,感叹他的容貌气色堪比少年。李世民想要授予他爵位,而孙思邈坚决不接受。唐李治李治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时,高宗召见孙思邈,想要拜他为谏议大夫,孙思邈又坚决谢绝,只将弟子刘神威推荐进太医院。著《唐新草》,为首部国药典,赐“炬医传承”之匾。一炬圣火仁医传承,备前人之美尽中原地区而弘之,后裔也曰华医传承

晚年与逝世

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孙思邈因病请求归乡,高宗特意赐给他良马,将鄱阳公主的居所赐给他居住。当时著名士人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都按照拜见师长的标准侍奉他。之后,他回到华原县五台山继续著述。

李治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孙思邈去世。遗嘱中孙思邈要求葬礼从简,不用冥器陪葬,不用牲畜祭祀。据《旧唐书》记载,孙思邈死后一个多月容貌没有改变,人们将他的遗体抬入木棺中感觉只有一件空衣服的重量,当时的人都感到惊异。

医学成就

医术成就

孙思邈在外科疾病治疗上有独创的见解,主要表现在用药的特点及形式的多样性。他对外科疾病的诊断运用整体思想,审证求因,四诊合参,断病之浅深,对后世外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孙思邈在内科方面继前人成就,对疾病分类诊断、治疗都有科学建树,他重科学、重预防,发展养生长寿之道,融汇儒释道的养生精华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对继承和发掘中国医学遗产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孙思邈在妇科学和儿科方面也有重大贡献。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把妇人病置于诸病之首。《千金要方》中有关妇科的内容极为丰富,孙思邈认真研究了妇人生理、病理特点,对胎前、产后、月经失调、崩漏、带下等病皆作了系统的论述,不失为一部妇科专著,为后世中医妇科学的分科奠定了宝贵基础。在儿科方面,孙思邈提倡小儿疾病独立分科,主张合理喂养调摄,重视儿科的护理保健等。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对儿科专科论述,使儿科有了独立的内容,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小儿科专著,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医学儿科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医渊源

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翼方序》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医学的理论渊源:“原夫神医秘术,至参于道枢。”在孙思邈看来,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产生于几千年来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其中“道枢”便是“道”的枢纽,囊括了道家哲学思想的真谛,他揭示了中国医学理论形成的内在规律——中医理论就是医学与哲学结合的哲理医学。

医德建设

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较为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中医的医德建设。孙思邈的医德原则包含以下七点:一是要视人一等,皆如至亲;二是要不畏危险,一心赴救;三是要临事不惑,审谛覃思;四是不得喜笑喧哗,贪食美味;五是不得道说是非,议论他人;六是不得恃己所长,经略财物;七是不得投其所好,投以珍贵之药。

医易思想

孙思邈曾在《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提出要成为大医,学习《周易》是重中之重。孙思邈运用易学的思维方式构建了含有易学元素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中包含“中和”的治疗观,他认为用药、治病、医者都需要做到“中和”,即药性、药量要适中,医者也应始终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养性”为要的养生观,体现其对养性的重视,多思、多虑、多欲会导致神智懈怠、五脏六腑不得安宁,积极养神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才合一”的整体观,孙思邈吸收《周易》天地人三才观念,他认为人是天地中的人,人与天地相应,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要顺应四时变化来指导用药、养生;“气一元论”的宇宙观,他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周易》象数思维的运用,孙思邈用《周易》中的取象比类,将人身之象比拟为国家之象,他还用运数比类法,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判断机体内在变化。

针灸学

孙思邈在针灸学上曾做出巨大贡献。孙思邈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挥经穴理论,首次以彩色绘制经穴图;他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强调“治未病”(包含医未病之病、医欲病之病、医已病之病三层含义)的重要性,强调运用针灸防病;他提出灸有生熟说,艾炷小、壮数少为生灸,艾炷大、壮数多为熟灸,头面宜采用小生灸,四肢部、腰脊部宜小熟灸,胸背腹部宜大熟灸,具体壮数可视病情、体质灵活决定;他在临床上提倡针、灸、药并用,丰富了综合治疗的先进思想;他在总结古代文献各种刺灸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刺灸法理论。

医学著作

《旧唐书》中记载,孙思邈亲自为《老子》《庄子》编写注释,撰写了《千金方》三十卷,流行于世。他还编撰了《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枕中素数》《会三教论》各一卷。其中《千金方》得以出版,又称《备急千金方》。

《千金方》成书于李治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全书共30卷,分233门,合方论5300条,约53万字,由孙思邈潜心近30年写成。之所以取名《千金方》,是因为孙思邈认为人的生命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价值更胜于此。

《千金方》第一卷为总论,主要论述医德、本草、制药等;之后分列临床各科,计妇科学2卷,小儿科1卷,五官科1卷,内科15卷(其中10卷按脏腑分述),外科3卷;另有解毒急救2卷,食治养生2卷,脉学1卷及针灸2卷。《千金方》综合了《黄帝内经》及之后医学家的学说,推动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也对日本和朝鲜的汉医也影响很大。据不完全统计,从元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千金方》共刊印了62次,仅次于《黄帝内经》。

评价

孙思邈作为隋唐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在医术方面造诣深厚,李世民称其为“名魁大医”“百代之师”;清代医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评价孙思邈“用意之奇,用药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对其颇为赞赏。在现代医学发展中,中医哲学家邓剑称孙思邈的学术思想和医学成就“发前人之所未发,启后人之枢要”,他的医学贡献为中国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家族成员

(据《太平广记》记载,孙思邈或有另一位儿子,任齐州县尉,但未提及其姓名。孙行墓志铭中提及“子淑等,共承遗诫”,显然孙思邈子嗣众多,但有关史料记载不全)

轶事典故

炬医传承

孙思邈者,后人尊曰“药王”。高宗显庆四年,著《唐新草》,为首部国药典,赐“炬医传承”之匾。一炬圣火仁医传承,备前人之美尽华夏而弘之,后裔也曰“华医传承”。思邈年十八,志究医,是以亲邻有疾厄者,多所济益。思邈无意仕途,务在医学,创医馆,弘医德,传精神。

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其以为:“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又以为:“高医导以药石,救以砭剂;圣人和以至德,辅以人事。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灾。”卢照邻问养性之要,孙思邈曰:“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

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其以一百四十有一之高寿阐明养生之道:养生有道、养生有法、养生有物。

思邈术精德高,传承医世之典,其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著有千金要方李军红说:新妇科千金方

苍生大医巍巍堂堂,其大医之精诚大医之高德,泽被苍生,辉映百代。

坐虎针龙

传说孙思邈采药和治病时用毛驴驮人载药。一次孙思邈与徒弟带着毛驴去五台山采药,他们将毛驴拴在树上后进山,听闻老虎的吼声和毛驴的叫声,返回查看发现,毛驴被虎吃掉了。后老虎返回,孙思邈发现老虎口角流血,虽然毛驴被吃,但孙思邈仍医治了老虎,老虎后陪伴在孙思邈身边驮人载药。后又有老者前来求医,孙思邈为他诊脉得知他不是人类,让他现出原形才为他诊病,老者原来是东海龙王敖广。孙思邈用针灸救下龙王,龙王为报答孙思邈的救命之恩,为他站班守卫,助他悬壶济世。

引线诊脉

李世民长孙皇后怀孕十多个月无法分娩,群医束手无策,后唐太宗请孙思邈为长孙皇后诊治。孙思邈让宫女将一根红绳系在皇后的手腕上,自己捏着绳的另一端,称之为“引线诊脉”。孙思邈诊脉后认为皇后腹中胎儿不顺,应扎针。扎针后皇后果然痊愈并诞下皇子。唐太宗想要赏赐孙思邈金银财帛、高官厚禄,孙思邈都推辞不接受。

年龄争议

关于孙思邈的年龄问题一直是史学界的争议所在。孙思邈的去世年份史学界基本持统一看法,即李治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但关于其出生年份存在一定的争议。据《旧唐书》《新唐书》《四部总录·医药编》及有关碑铭、传奇的内容推算,关于孙思邈生年的说法有:北魏永平五年或梁天监十年(公元511年)前后、北魏神龟元年或梁天监十七年(公元518年)、东魏天平四年或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西魏大统七年或梁大同七年(公元541年)、北周大成元年或陈太建十年(公元578年)前后以及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等,而且仅在《旧唐书》内部,尚存在说法不一、模棱两可之处。

较为通行的为“581年”和“541年”这两种学说。1963年李经纬在其文章《孙思邈生卒年代考》中论证了孙思邈生年的“581年说”,与清代纪昀在《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的看法相同,将“开皇辛酉岁生”改为“开皇辛丑岁生”,解决了杨坚“开皇辛酉岁生”与“今年九十三岁矣”的矛盾,但也有与孙思邈生平不符之处;而1981年马伯英则在《孙思邈生年考及年谱简编》中首倡孙思邈生年的“541年说”,将“开皇辛酉岁生”解释为“我是与开皇皇帝同一年即辛酉年(541)生的”,或“开皇皇帝(隋文帝)出生的大统辛酉(541)年同一年出生”,但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宋珍民认为其论证方法上存在4项错漏之处,即术语、历史纪年、皇帝称谓、汉语文法存在错误。

后世纪念

孙思邈墓

关于孙思邈卒葬何地,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述。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孙真人坟,在河南济源市王屋山。”其墓地现位于济源市西北50公里的大店河西岸庙岭上,面向三官岭,背靠王母洞,东有秦岭山,西倚天坛峰。孙思邈一生信奉道教,卒后宋徽宗追封其为“妙应真人”,故道家又称该墓为孙真人墓。

据世代居住在当地的山民追述,孙思邈坟原为圆顶封土,高约6尺,旁植槲树一棵,大逾合抱,由于人为取土,现已残损,呈圆形平顶,残高0.7米,顶部直径9米,面积约63平方米,墓周暴露的拱券条砖为33×17×6厘米,与北宋《营造法》所载条砖尺寸基本相符。墓前有孙真圣庙,即孙思邈祠,踏跺40级,为四合院落,中置享堂,左为东厢遗址,右有西厢。享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悬山式单体木构建筑。创造年代失考,仅西厢墙壁嵌有清代残碑两通,尚有文字可稽。现孙真人塑像已不复存在。1983年12月孙思邈墓被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药王祠

陕西药王祠位于耀州区孙塬镇孙村,是药王故里的一部分。药王祠是历代人们纪念药王的活动场所,始建于宋代,位于孙家塬村中,西傍村中路,南临池塘,东、北均为民房,建于台基地上,占地1050平方米,呈梯形,坐北朝南,外有围墙,现存单体建筑两座,自南而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有正殿五间,圣母殿三间,正殿建筑面积234平方米,前檐斗拱共十一朵,为歇山顶,通脊有吻兽,灰布瓦覆顶,檐口施勾头滴水。圣母殿70平方米,硬山两面坡顶,通脊无吻兽,灰布瓦覆顶,檐口施勾头滴水,前檐斗拱七朵。两殿均有旋子彩绘,皆施格扇门。现建筑均为清代所建。正殿是药王大殿,圣母殿供奉着药王父母的塑像。祠内现存碑石五通,分别是顺治十八年款“重修真人圣母殿碑”、康熙十年款“唐敕封孙真人故宅碑”、乾隆十六年款“重修真人祠碑”、嘉庆二十五“重修孙真人祠圣母殿碑”“四方助缘善士信女姓名碑”。

影视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