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敷农书 :宋代陈敷创作史书

更新时间:2023-11-24 12:05

《陈敷农书》:宋代陈敷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陈敷自耕自种,下苦功夫钻研,于74岁时写完这部著作,对古代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内容简介

《陈敷农书》全书3卷,22篇,1.2万余字。上卷论述农田经营管理和水稻栽培,是全书重点所在。中卷叙说养牛和牛医。下卷阐述栽桑和养蚕。陈以前的农书,多为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业经验总 结,本书则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农事的专著;同时因作者亲自务农而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特色。

他因为逃避金兵入侵,只能在长江南北奔波,在住地"种药治圃"。因此,有机缘接触农夫与农业,为他撰著《农书》创造了条件。 《陈敷农书》成于南宋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这时陈旉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这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记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书。

他特别强调掌握天时地利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指出耕稼是“盗天地之时利”,具有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提出“法可以为常,而幸不可以为常”的观点,认为法就是自然规律,幸是侥幸、偶然,不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未有能得者”。

因此,在一系列农耕措施中,都有超越前人的新观点。如著名的“地力常新壮”论,就是对中国古代农学史上土壤改良经验的高度概括。他在“粪田之宜篇”中说,尽管土壤种类不一,肥力高低,但都可改良;认为前人所说的“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之说并不正确,主张“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书中对开辟肥源、合理施肥和注重追肥等措施,都有精辟见解。

在“耕之宜篇”中论述当时南方的稻田有早稻田、晚稻田、山区冷水田和平原稻田4种类型,分别阐述了整地和耕作的要领;在“薅耘之宜篇”中讲到稻作中耘田和晒田的技术要求、强调水稻培育壮秧的重要性等,都是中国精耕细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此外,本书在养牛和蚕桑部分也有详细的论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到宋代达到了新的水平。由于作者对黄河流域一带北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因而把《齐民要术》等农书,讥为“空言”、“迂疏不适用”,则是他思想和实践局限性的反映。

作品内容

上卷共有14篇,占了全书的2/3,主要讲述水稻的种植技术。光是整地,书中对高田、下田、坡地、葑田、湖田与早田、晚田等不同类型田地的整治都有具体的记载。其中,对高田的记载尤为详细。他讲到在坡塘的堤上可以种桑,塘里可以养鱼,水可以灌田,使得农、渔、副可以同时发展,很有现代生态农业的风采。

书中十分强调传统的"因地之宜",但又显现出较强的进取性与能动性。特别是对一些衰田,书中更注重的是改造。

在水稻育秧技术上,书中确立了适时、选田、施肥、管理四大要点。

书中对中耕非常重视,特别指出:即使没有草也要耘田。书中还对"烤田"技术作了发展,比《齐民要求》更为详明、进步。

中卷是讲述水牛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下卷是讲述植桑种麻,其中特别推荐桑麻的套种。这两卷的篇幅较小,内容不如上卷丰富。

种莳之事,各有。能知时宜,不违先後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緜相继,尚何匮乏之足患,冻馁之足忧哉。

作者简介

陈敷(1076~?)宋代隐士、农学家,史书无传,只知道他自号"西山隐居全真子",又称"如是庵全真子"。生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卒年不详。平生喜读书,不求仕进,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市)西山隐居务农,所至即种药治圃以自给,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74岁时写成《陈敷农书》,经地方官吏先后刊印传播。明代收入《永乐大典》,清代收入多种丛书。18世纪时传入日本

作品经要

正月种麻(枲,音xǐ,本义为麻之雄株,此处泛指麻)。间旬一粪(间旬,隔十日,即每二十天施肥一次)。五六月可矣。沤剥缉绩以为布(缉,析麻为缕并连之。绩,捻麻为线),妇功之能事也。

二月种粟(粟,即稷,北方称谷子,去壳后为小米)。必播种子,碾以辘轴(辘轴,农具,以石为,穿轴加框,用于打场、压地),则地紧实,科本茂(科,同棵。本,作物之根茎。鬯,音chàng,通“畅”,植物旺盛貌),穑长而子颗坚实(穑,禾本科之穗。穟,音suì,同穗)。七月可济乏绝矣。

油麻有早晚二等(油麻即芝麻,亦名胡麻)。三月种早麻,纔甲拆(甲拆,亦作甲,意为种萌皮裂),耘鉏,令苗稀疏。一月凡三耘鉏,则茂盛。七八月可收也。

四月种豆,耘鉏如麻。七月成熟矣。

五月中旬後种晚油麻,治如前法,九月成熟矣。不可太晚。晚则不实,畏雾露蒙幂之也(蒙幂,覆盖、笼罩)。早麻白而缠荚者佳,谓之缠荚麻。晚麻名叶裏熟者佳,谓之乌麻,油最美也。其类不一,唯此二者人多种之。凡收刈麻,必堆一二夕(罨,音yǎn,掩盖),然後卓架晒之(卓,立也。卓架,立麻为架),卽再倾倒而尽矣(再,两次)。久罨则油暗。

五月治地,唯要深熟,於五更承露(五更,天将明时。承露,趁露水未干),鉏之五七徧,卽土壤滋润。累加粪壅,又复鉏转。七夕已後,种萝卜、菜(即萝卜、白菜),卽科大而肥美也。筛细粪和种子,打垄撮放(撮,聚也。撮放,谓种肥一起施于垄内),唯疏为妙。烧土粪以粪之,霜雪不能雕(雕,凋也)。杂以石灰,虫不能蚀。更能以鳗鱺鱼头骨煮汁渍种(鳗鲡鱼,即白鳝),尤善。

七月治地,屡加粪鉏转。八月社前即可种麦(社,社日,有春社秋社。八月社乃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宜屡耘而屡粪。麦经两社(两社,即生长跨越秋、春两个社日),卽倍收而子颗坚实。

《诗》曰:「十月纳禾稼,糜子重」,禾麻菽麦无不毕有(《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毛传:後熟曰重,先熟曰穋),以资岁计,尚何穷匮乏绝之患耶。

注:六种之辨。此文“六种”何意?有人引《氾胜之书》 “凡田有六道,麦为首种”之说,认为是谈各种作物在一年之中的栽培先後次序。还有人论证“六道”实乃禾、黍、稻、麻、菽、麦等六种主要农作物。并据陈敷此书“六种之宜”通篇不论水稻,认为六种乃陆种之意,六通陆。我意,六道即六种主要农作物为是,且陈敷此书所言六种,亦南方主要农作物之泛指也。以六种之宜篇附会陈敷此书乃承上意、劝民旱作济荒,不能成立。陈敷此书实承上意,但论述全面,非徒为救荒也。况善其根苗篇乃通篇论水稻也。

历史追求

《陈敷农书》 对完整的农学体系的追求,在上卷的内容与篇次安排上也得到了反映。上卷以十二宜为篇名,篇与篇之间,互有联系,有一定的内容与顺序,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宜”就是合适、相称、恰到好处的意思。“夫稼,为之者人也”,农业生产首先是人的事业,《陈敷农书》的第一篇“财力之宜”,强调生产的规模(特别是耕种土地的面积)要和财力、人力相称。陈旉说:“贪多务得未免苟简灭裂之患,十不得一二。”他还借用当时的谚语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进而提出:“农之治田,不在连阡跨陌之多,唯其财力相称,则丰穰可期也审矣。”“财力之宜”虽然着眼于财力,但落脚点却在于耕地面积的大小。而耕地面积除了本身的面积大小之外,还包含有很多其它的因素,地势即其中之一。于是陈在接着的“地势之宜 篇”便着重谈土地的规划利用问题。地势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土地的规划利用,同时也影响到耕作的先后迟缓和翻耕的深浅,于是在“地势之宜篇”之后,接着便是“耕耨之宜篇”。复由于耕耨有“先后迟缓”之别,由是又引出了“天时 之宜”的问题。指出:“农事必知天地时宜,则生之、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无不遂矣。”强调“顺天地时利之宜”。在此基础上,再来谈各种农作物的栽培,于是有了“六种 之宜篇”。本篇中主要讨论了几种旱地作物的栽培时序问题。庄稼种的好坏,有赖于人,因此农家居住靠近农田,便于照顾耕作,所以把讨论农家住宅布置的“居处之宜”安插为第六篇;居处的远近只是一种客观,真正要提高土壤肥力还得靠人的主观努力,这就是“治”。在“粪田之宜篇”中,陈旉提出了两个杰出的关于土壤肥力的学说,一是“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二是提出了“地力常新壮”的论断。谈到治,自然而然地转到了人事,甚至于鬼神。于是有“节用”(勤俭节约)、“稽功”(奖勤罚懒)、“器用”(物质准备)、“念虑”(精神准备)、“祈报”(敬事鬼神)等篇,但是,人事的问题不光是个从物质到精神的准备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个技术性问题,于是,书中还专有两篇谈论水稻的田间管理和水稻育秧 技术,即“薅耘之宜篇”和“善其根苗篇”。

历史地位

《陈敷农书》从内容到体裁都突破了先前农书的樊篱,而开创了一种新的农学体系。上述十二“宜”和“祈报”和“善其根苗”两篇所论的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陈旉的《农书》,对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实际的生产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充分开发的思想,为世人所称道。

这类农书与全国性农书的区别在于所叙述的农业背景有明显的地方性,述及的生产经验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均已佚失。并且很少或不引用前人文献,所述技术一般是当地农民经验或作者实践的体会,其理论概括和分析也常有独到之处。典型的代表是南宋的《陈敷农书》,该书提出的“地力常新壮”论点是中国传统农业有关土壤改良的高度概括。

这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记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书。这部《陈敷农书》的篇幅不大,共有1.2万余字,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总论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中卷牛说,讲述耕畜的饲养管理,下卷蚕桑,讨论有关种桑养蚕的技术。三卷合一,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上卷是全书的主体,占有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中卷的牛说,因为牛是农耕的主要动力,在经营性质上仍是上卷的一部分,但《陈敷农书》却是现存古农书中第一次用专篇来来系统讨论耕牛的问题;下卷讲蚕桑,也是因为蚕桑是农耕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把蚕桑作为农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来处理,也是这本书的首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