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 :闭口吹管乐器

更新时间:2022-10-14 15:05

埙(xūn)又称“陶埙”,汉族独有的闭口吹奏乐器,是中原地区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通常用陶土烧制而成,为梨形或椭圆形,上尖下宽,平底空心,有六个孔,现在有八孔、九孔鲍螺、十孔、双八度等。

埙最初是先民模仿鸟兽叫声用来诱捕猎物的,后来逐渐增加音孔演化为能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它音色浓郁、柔婉、古朴、深沉、丰满,能吹奏出哀婉幽怨、欢快活泼的曲调,有独奏、伴奏、合奏、协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演奏风格丰富。它音质独特,代表典雅高贵的情绪和雍容的气度,是先贤所器重的乐器。

2009年古埙演奏技艺成为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埙乐艺术入选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古埙演奏技艺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构造与种类

埙通常用陶土烧制,也有用石、骨、瓷为原材料制作的。其形制多种多样,现在流传较广的是易于操作的梨形十孔埙,外形像梨,尖口平底,类似空心球为主体,顶端设有一个吹孔,正面设有七个发音孔,反面设有两个发音孔。

双葫芦埙外形像葫芦,带有喉装置,顶端设有一个吹孔,正面设有八个发音孔,反面设有两个发音孔,吹端至尾端约三分之一处最细,经过此处的气流会再次引起边棱音效应,扩展了高音区音域,使基音以上的音域扩展了小三度,演奏高音区时较为省力,但基音以下俯吹部分减少了三度,低音区的音色受到影响。

握埙是为了方便演奏运用十个手指和拇指根部控制音孔,顶端设有一个吹孔,正面设有八个发音孔,反面设有四个发音孔。

鸳鸯埙是两个底座相连、音高不同、方向相反,两端各设一吹孔,上下埙的发音孔与其他埙无异,演奏时可随意转换,音色丰富、音域增宽,但造型较为原始,不精致,音色不统一。

子母埙是两个大小不同、方向一致、左右相连的连体埙,大与小是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此外还有不常见的管形、橄榄形、鱼形、锥形、牛头、猴头、以及模仿动物造型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埙。

演奏

演奏时可坐、可站,根据具体的演奏情景而定。双手拇指微曲,呈自然弯曲状。以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分别依次开闭第一、二、三孔,拇指第一节指肚,开闭第八孔,小指第一节指肚,开闭第九孔。以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分别依次开闭第四、五、六孔。拇指第一节指肚,开闭第七孔,小指托于埙体下部,与其它诸指及口唇中央下唇边缘相配合,以增强埙体在演奏中的稳定性。

埙的发音与球体内气团容积大小、吹孔、指孔孔径有密切联系,所以根据不同需求分为平吹、仰吹、俯吹三种吹奏方法。平吹法口唇与吹孔角度平、正,用中庸气速;仰吹法随着音高逐级上行口唇与吹孔角度逐渐加大,气速逐渐加急;俯吹法随着音高逐级下行口唇与吹孔角度逐渐减小,气速逐渐减缓。

埙有着独特的音色,现代音域扩展之后,发展出唇震音、气震音、喉腹震音、揉音、慢滑音、指颤音 、小臂颤音 、历音、双舌、三舌、花舌等多种演奏技巧,不同的演奏技巧可吹奏出不同的旋律。有独奏、伴奏、合奏、协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既可以吹奏出哀婉幽怨的曲调,也能吹奏出欢快活泼的曲调,体现出不同的意境,有丰富的埙曲演奏风格。

音域

音域与埙的大小和孔数有关,人们根据音乐作品和演奏形式的不同需要,制作了许多不同音高的埙。按基音高低把它们分为低音组、中音组和高音组。

低音组:基音为F、#F、G、#G、A、#A、B、c1、#c1。

中音组:基音为d1、#d1、e、f、#f1、g、#g'、a2、#a1。

高音组:基音为b1、c2、#c2、d2、#d2、e2、f2、#f2、g2。

历史

相传埙是源于远古新石器时期先民制作的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是近似圆形中空的石头,顶端开孔系上绳子投出去击打鸟兽,抡起来一兜风便能发出声音,先民觉得有趣就拿来吹,会发出声音,就像鸟兽的叫声,这也是埙的雏形,后来改用骨制、牙制和陶制,最初是用来模仿鸟鸣,诱捕鸟纲,后来才逐渐变为乐器。因为是用土烧制的,所以在中国古代“八音”分类中是“土”的代表乐器之一,也是古代八音中唯一的土制吹奏乐器。

目前中原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损,是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原始居民使用的一孔埙,距今大约7000年;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出土了两枚陶埙,距今大约6700年;此外在山西万荣县荆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河南二里岗早商遗址、河南安阳殷塘遗址中均出土过古代的陶埙。在陆续出土的陶埙中可以窥探陶埙的发展,史前时期的埙处于萌芽阶段,无固定形制,其形制多种多样,多以一音孔和二音孔为主,能发一音至两音。

夏朝时埙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这一时期埙仍无固定形制,但是发展到以三音孔为主,音乐性能方面大有进步,并且工艺精美,数量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埙;晚商时期,埙步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五音孔埙大量出现,也偶有六音孔埙,外形基本定型为平底卵型或橄榄型,制作方法己成熟,功能多元化,组合埙开始出现,可以吹出32个音,演奏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只是音域仅有一个多八度;周代时,埙的功能发生了转变,具有法器、礼器、乐器兼具的多元化功能;

汉代时,埙的使用场合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宫廷礼乐中使用的普通乐器变为一种主要用于民间百戏等俗乐中的世俗乐器了,这一时期形制和音乐性能方面再无突破,埙已经开始显出衰败的迹象;唐朝时,埙在演奏中运用的很少,大多退出了音乐舞台,沦为了一种儿童玩具。这一时期的埙的形制发生了重大改变,造型较多也新颖奇特,绝大多数均为二音孔,这使埙在音乐性能方面非常有限,这也体现了埙在功能方面的本质蜕变,也可以看出埙在此时基本绝迹了;宋明清时期,埙在形制和工艺方面均超过前代,六音孔埙出现,装饰精美,工艺考究,埙谱产生,但这一时期市民音乐兴盛,说、唱、戏曲以及多种器乐形式出现,笛、箫、笙、管等吹奏乐器成为主流的器乐。而埙,仅在孔子庙和宫廷雅乐以及琴合奏乐中偶有踪迹。

传承与发展

埙是中国古老的乐器,源自民间,还曾经进入了宫廷,作为敬天祭拜的礼器,也作为宫廷乐器,流传许久,不过随着朝代更迭,在明代失传于民间。清代时,埙的传承已经断代,吴浔源复制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埙,所著的《棠湖埙谱》是目前发现最早也是唯一正式刊行的埙专用乐谱,让世人重新看见这个古老的乐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埙在公演中几乎绝迹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埙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乐器有了成熟的工艺技术,能够标准化、规范化的制作,并可以成套系统化,出现了树脂工艺,大众学习埙的热潮悄然兴起。

近些年来,随着艺术家的不断研究和改良,埙在制作工艺和演奏方面实现了获得了全方位的突破,研制出四种九孔埙,包括两种雅埙和两种颂埙,扩大了音量,能吹奏出半音,还可以移调。后期还研制出用檀木制作的十孔埙,可以吹奏出从b到#f2中的所有半音,音乐表现力得到了较大地提高。后来经过不断发展使埙可以独奏、合奏、重奏,还可以与乐队一起协奏。

厦门大学音乐教师赵良山被誉为“中国古埙第一人”,是中国首位高校陶埙专业老师,和其子赵亮一起对埙进行研究和推广应用,2009年古埙演奏技艺成为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俩人成为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成立了推广传习中心,启动了古埙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选拔真正热爱古埙艺术的学员重点培养,为古埙非遗项目传承储备优秀人才。1984年, 杜次文先生将埙带上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艺术节上,埙这一古老的乐器开始登上世界舞台。2012年埙乐艺术入选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古埙演奏技艺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赵亮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埙项目代表性传人。可以看出,这一流传千年的古老乐器正在被保护、传承和发展。

名曲名家

埙的音色独特,表现力较为丰富,在民间流传的曲目也较多。从演奏形式来看,有独奏的埙曲《阳关三叠》《子夜吴歌》;有多个埙合奏的埙曲《忆》;有与筝伴奏的埙曲《遐想》《风竹》;还有与大型西洋管弦乐队协奏的埙曲《远行》。从埙曲风格来看,有体现凄凉意境的埙曲《菊豆》;也有体现悠远空灵意境的埙曲《风竹》;还有体现欢快活泼的埙曲《遐想》《满庭芳》等;此外还有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高山流水》;先秦时期的民间散乐《广陵散》;流传最广的古琴曲《平沙落雁》; 杜次文先生带上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中国艺术节上的《楚歌》等。

随着埙被确定为乐器之后,出现了一大批探索者。最初为埙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的吕骥李纯一先生;为埙的复鸣工作做实践研究的曹正、陈重先生;还有一批传承埙乐艺术的音乐家、制作家们陆金山、王其书、张荣华、刘宽忍、高明、刘宽忍、王厚臣、刘爱国、张颖慧等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