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博平 :韩博平

更新时间:2024-09-21 12:59

韩博平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暨南大学一级岗位特聘教授,水生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任暨南大学水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第十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生命科学部学科组成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广东省生态学会水域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态学博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

1965年出生于,1982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1986年毕业,获学士,1989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1993年于厦门大学博士毕业,获理学博士。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于中山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7月调入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工作。1996年初入选广东省首批“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6年10月1998年9月由欧共体资助,先后在捷克科学院生物数学实验室、芬兰国家环境研究中心和西班牙的巴塞罗拉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受法国政府的资助, 2001-2004年期间,任法国居里夫妇大学(巴黎第六大学)访问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与成果

主要从事水域生态学研究,近5年来,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浮游动物垂直迁移和水库生态学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国内学术期刊论文45篇;著作2部。学术贡献:(1)提出的以光系统II为基本单元的光合作用动力学模型,从理论上阐明了经验性光合作用响应曲线(PI曲线)的生物学基础;该模型不仅为光系统II损伤及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破坏的机理等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线索,为自然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初级生产力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2)与Straskraba教授一起,以逃避捕食假说为基础,提出了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控制机制—可实现捕食压力最小变化率原理,在理论上证实光强的相对变化率是控制浮游动物垂直迁移昼夜节律的关键变量,它与浮游动物垂直迁移的速率成正比。(3)给出了基于不同个体大小的生物量谱之间的转换关系,并采用Euler方法建立了新的连续生物量谱动力学方程,将经典生物量谱理论的离散模型与连续模型统一起来,对生物量谱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4)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网络分析的理论方法,应用第二类结构矩阵表征了生态网络的分割与聚并分析,建立了生态网络中能量传递途经与效率计算的公式,为分析复杂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提供了定量化的研究方法。(5)以广东省典型水库为主要对象,系统开展了我国热带亚热带水库生态学研究,对该地区水库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有了较为完善的认识,揭示了热带亚热水库的水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富营养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水动力学的水库运行管理模式并应用于水库水质管理。研究工作为我国水库的水资源保护和水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水库生态学的研究。

主要著作

1)韩博平,韩志国,付翔,2003,《藻类光合作用机理与模型》,科学出版社。

2)韩博平,李铁,林旭钿(主编),2003,《广东省大中型供水水库富营养化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科学出版社。

3)韩博平,林桂花,钟秀英(主编),2006,《水库蓝藻和蓝藻毒素的分布与检测—广东省典型供水水库研究》,环境科学出版社。

4)韩博平,石秋池陈文祥(主编),2006,《中国水库生态学与水质管理研究》,科学出版社。

5)韩博平,冯远船,刘正文,2006,广东省大镜山水库生态学与水质管理研究,广东科技出版社。

6)彭亮,胡韧,雷腊梅,韩博平,2011,水库蓝藻水华监测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Han BP and Z Liu. 2012.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servoir 湖沼学 in china- theory and practice. Springer (Dordrecht Heidelberg 伦敦 New York). Pp:1-363 . ISSN 0077-0639, ISBN 978-94-007-2006-0 e-ISBN 978-94-007-2007-7, DOI 10.1007/978-94-007-2007-7.

8) 刘静,韦桂峰,胡韧,张成武,韩博平。珠江水系东江流域底栖硅藻图集。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主要论文

Han bp, Tian Wang, Lei Xu, Qiu Qi Lin, Henri J. Dumont, 2011. 动力学 in space and 时间 of four testate amoebae (Difflugia spp.) co-existing in the zooplankton of a reservoir in southern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Protistology 47: 224–230.

LJ Xiao, T. Wang, Ren Hu, B.-P. Han, Sheng Wang, Xin Qian, Judit Padisak, 2011. Succession of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regulated by monsoonal hydrology in a large canyon-shaped reservoir. 液态水 Research, 45: 5099-5109.

Xu L, B.-P. Han, K Van Damme, A Vierstraete, J R. Vanfleteren and H J. Dumont. 2011. 生物地理学 and evolution of the Holarctic zooplankton genus Leptodora (Crustacea: 鳃足纲: Haplopoda).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38: 359–370

Jing Liu, Zhangwen Lin Huajun Zhang, B.-P. Han. 2012 Hydrodynamic change recorded by diatoms in sediments of Liuxihe Reservoir,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 47:成都地铁17号线27.

Wang S., X.Qian, B.-P. Han, L. Luo, D. Hamilton. 2012. Effects of local climate an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on the thermal regime of a reservoir at Tropic of Cancer, in southern China, 液态水 Research, 46:2591-2604.

Han B.-P., X.Lin, L. Lei, J. Gu. 2012. Survivals of D. galeata in sub-tropical reservoirs: harmful effects of toxic 蓝菌门 in food source. Ecotoxicology, 21:1692–1705.

S- Y Zhao, Y-P Sun, Q - Q Lin, B- P Han. 2013. Effects of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 and nutrients on the plankton community of a deep, tropical reservoir: an enclosure experiment. Freshwater Biology, 58: 100–113

Wei Hou, , Binh e Gu, , Qiuqi Lin,, Jiguang Gu, Bo-Ping Han. 2013.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in twenty reservoirs from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elagic and cycling. 液态水 Research ,47: 3610-3623

承担课题

近期承担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0436):“水库浮游微型扁虫对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调节及其下行效应” 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0467):“基于休眠卵库的热带大型深水水库枝角类种类多样性的长期变化和关键种种群的遗传变异”(2010-2012)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生态恢复对策研究”第4课题

所授课程:

本科生:生物进化的生态学基础

硕士生:水生生物学导论

博士生:生物地理学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