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大学 :马来西亚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更新时间:2023-08-13 10:04

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简称“马大”“UM”),坐落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是马来西亚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以文理学科和医学著称。马大是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

马来亚大学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并于1949年10月8日合并成立了马来亚大学。1956年在新加坡和吉隆坡分别设立了两所分院。1960年,马来西亚联邦政府表示两个校区将会分离并成为两所互不隶属的国立大学,位于吉隆坡的校区保留了马大的名称,而位于新加坡的校区则更名为新加坡大学(现:新加坡国立大学)。

截止2023年,学校的机构设置上,由包括建筑环境学院、语言和语言学学院、药学院等在内的14个学院和2个研究学院,5个学术中心组成。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90.77英亩,有本科生19122人,研究生13843人;学术人员2224人,其中,包括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36位。2023年11月14日,与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成立热带高校联盟。

马来亚大学在2023年亚洲大学排名66,2024世界大学排名251-300。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Top100中位列第60。

学校历史

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

19世纪初,海峡殖民地的医疗服务主要面向英国官员和军人、欧洲商人和海员、印度兵和当地警察。1889年,主要的民事医疗官员马克斯·西蒙(Max Simon)试图建立一所医学院来培训合格的医生,但是没有足够的合适的候选人。

1904年9月,商人兼慈善家陈若锦向殖民地政府请愿,要求建立一所医学院。政府同意了请愿书,条件是华人社区至少要筹集71000美元来资助这所学校。华人和非欧裔群体热情响应,为学校筹集了87000多美元,其中陈若锦捐款12000美元。

1905年7月3日医学院成立,当时被称为海峡及马来联邦政府医学院(Federal Straits and Malay Government Medical College)。它有23名注册学生。第一个校长是G·D·弗里尔(G.D. Freer)博士,第一个地点是位于印度兵线旧的女性疯人院(old Female Lunatic Asylum, at Sepoy Lines.)。9月28日,在海峡殖民地总督约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爵士的主持下,学校正式开学。该学院设计了一门为期5年的课程,目的是为了通过该学院医学、外科和助产专业的最终资格考试。医学院是新加坡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

1913年,学校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校(King Edward VII Medical School),用以表彰爱德华七世国王纪念基金会(King Edward VII Memorial Fund)120000美元的捐赠行为,也因为学校成立于爱德华七世国王统治时期。1916年,医学院颁发的医学和外科执照(LMS)被英国医学总委员会认可。1921年,它再次改为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King Edward VII's Medical College),以反映其学术地位。

1922年,学院理事会首次讨论建立牙科学校。1929年,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成立牙科外科。

1941-1945年日本占领期间,日本人将医学院用作血清学研究所(serological institute)。1946年,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重新开放。次年,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颁发的牙科手术执照被英国医学总委员会认可。

莱佛士学院

1823年,斯坦福德·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爵士提议建立一所学院性质的机构,既提供教育和教学,也进行研究。1918年,由殖民地总督乔治·麦克斯韦(George Maxwell)领导的百年纪念委员会提议成立莱佛士学院(Raffles College),以纪念新加坡建国。

1919年,政府委员会为莱佛士学院设立捐赠基金,拨款200万美元。海峡殖民地政府也捐赠了一处场地。

1928年,莱佛士学院(Raffles College)成立,提供艺术和科学方面的高等教育。莱佛士学院的建筑工程于1928年完成。由西里尔·法里(Cyril Farey)和格雷厄姆·道巴恩(Graham Dawbarn)设计,以早期欧洲大学的风格建造,校园建筑有人行道通向绿树成荫的四合院。6月莱佛士学院招收第一批23名学生。1929年7月,海峡殖民地总督兼马来州高级专员休·克利福德(Hugh Clifford)爵士正式宣布莱佛士学院开幕。莱佛士学院(Raffles College)的学生住在FMS宿舍或余东旋宿舍(Eu Tong Sen Hostel)。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将获得文科或理科的文凭。

1941-1945年日本占领期间,日本人将莱佛士学院(Raffles College)大楼用作军事总部。

1947年,马来亚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大学教育委员会建议建立一所成熟的大学。将两所学院(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King Edward VII's Medical College)和莱佛士学院(Raffles College))合并成一所大学。由于两所学院的学术水平都很高,因此建议合并后,该机构可以授予完整的学位。

前马来亚大学

马来亚大学的名字来源于当时这个国家的名称“马来亚”(Malaya)。马来亚大学教育委员会(Carr-Saunders Commission on University of Malaya)在1948年的报告中建议建立这所大学:“马来亚大学将首次提供一个共同的中心,各种种族、宗教和经济利益可以在一起共同努力……因为马来亚大学必须意识到,它是一所马来亚大学。”

1949年,新加坡通过了关于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的立法。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是新加坡人民和马来亚联邦的第一所大学。10月马来亚大学成立,麦克唐纳(MacDonald)阁下任校长,艾伦(Allen)博士任副校长。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成为医学院( Faculty of Medicine),莱佛士学院形成文理学院(Faculties of Arts and Science)。1950年,当时位于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成立了研究委员会,建议建立一个工程系,提供土木方面的学位课程,并为学习机械和电机工程学的学生提供设施,以便在继续出国完成学位之前在大学学习部分课程。1954年,工程系成立,盖瑞(C.A.M. Gray)被任命为第一任工程系教授。1955年至1956年在新加坡开始教学,招收一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

1956年马来亚在新加坡和吉隆坡分别设立了两所分院。

1959年1月15日政府立法生效,规定马来亚大学成立两个同等地位的自治部门,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和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同年,理学院成立,最初有四个系,即植物系、化学系、数学系和动物学系。

1960年,马来西亚联邦政府表示两个校区将会分离并成为两所互不隶属的国立大学,位于吉隆坡的校区保留了马大的名称,而位于新加坡的校区则更名为新加坡大学(University of Singapore,现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自1949年成立以来,大学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发展,但由于缺乏资源,马来亚人民对高等教育的反应不平衡,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大学创始人的愿望受到了挑战。新加坡在建设一个统一的马来亚国家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受到了殖民主义态度、当地对马来化进程的不满、学生政治以及新加坡和马来亚联邦之间的分歧的阻碍,这些分歧最终导致了大学1962年的分裂。

马来亚大学

1961年立法通过原马来亚大学两个校区分离并成为两所互不隶属的国立大学,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于1962年1月1日成立。

1962年6月16日,马来亚大学庆祝其第一任校长东古·拉赫曼普特拉·哈吉(Tunku Abdul Rahman Putra Haji)的就职,他也是该国的第一任总理。

1963年,教育学院成立。1967年首次引入教育硕士(M.Ed)课程,随后于1969年推出哲学博士(Ph.D)课程。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后,新加坡大学更名为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同年,马来亚大学计算机中心(the 计算机 Centre)成立,并于1967年年中开始提供计算机设施和服务。1969年12月,计算机中心承担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70年学校的文化部门成立,当时隶属于马来亚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同年,伊斯兰教学院理事会解散后,伊斯兰研究系归马来亚大学理事会和参议院管辖。

次年,马来亚大学牙科学院(Faculty of Dentistry University of Malaya)在吉隆坡重建;1972年,法学院(The Faculty of Law)成立,第一次招收了50名学生。

1973年,马来亚农业学院(Malayan Agricultural College)与马来亚大学农业系(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Malaya)合并为马来西亚农业大学(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现为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y of Bottra Malaysia))。1974年,学院开设了计算机科学文凭研究生课程。1975年,文化处更名为文化中心,直接向大学总理府汇报工作。主要任务是为校园社区和广大市民组织文化艺术活动。

1981年,伊斯兰学院(Islamic college)成立,由伊斯兰教法学院(Faculty of Islamic Law)和乌苏鲁丁学院(Faculty of Usuluddin)组成,提供伊斯兰教育学士和预科课程。

1986年,学校的体育中心建立,并于1995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所提供体育科学学士学位课程的高等教育机构。1996年1月15日,伊斯兰学院(Islamic college)重组,正式更名为伊斯兰研究学院(Academy of Islamic Studies)。

1993年4月,大学评议会同意成立计算机中心研究委员会。董事会建议设立一个学院,称为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学院(FCSIT),计算机中心被取消。

1995年,牙科学院(Dental school)成立了口腔面部疼痛科和种植科。次年,开办牙科硕士课程。

1997年,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学院(Faculty of Computer Science \u0026 Information Technology)设立人工智慧、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与技术、软件工程、图书馆与信息科学五个系。同年,文化中心的作用扩大到教学和研究。最初提供两个学术课程,一个是表演艺术(荣誉)学士,主修戏剧或音乐。

1998年,英国牙科协会(GDC)认可马来亚大学的牙科学士学位。同年,学校首次开设了幼儿教育本科课程,随后开设了另一个本科课程,可获得咨询学士学位。1999年6月18日,法律图书馆被命名为丹斯里艾哈迈德·易卜拉欣教授(Perpustakaan Undang-Undang Tan Sri Profesor Ahmad Ibrahim),以感谢他对马来亚大学法学院和法律图书馆的贡献。

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了文化处的研究生课程,能够提供两个专业领域的硕士学位课程,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不久之后,公共服务部开始承认学校的学士资格。

2001年教育学院重组,成立部门包括教育基础与人文系、教育心理与咨询系、教育管理、规划与政策系、语言与扫盲教育系、数学与科学教育系、课程与教学技术系、教育领导研究所。2004年,开设了小学教育学士学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2005年,医学图书馆被命名为T.J.达纳拉吉(T.J. Danaraj)医学图书馆,以纪念丹斯里拿督名誉教授T.J.达纳拉吉(T.J. Danaraj),他是第一任院长,负责建立医学院和大学医院(现称为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Malaya Medical Center))。

2018年3月,体育中心改名为体育与运动科学中心(Sport and Exercise Science Center)。2020年,教育学院的教育领导研究所被重新整合到教育管理、规划和政策系。2021年3月1日文化中心最终改名为创意艺术学院(Faculty of Creative Arts)。

办学条件

学校架构

截止2023年,马来亚大学设有14个学院和2个研究学院。学校还有5个学术中心,包括学术提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 (ADEC)、实习培训和学术充实中心、马来亚大学继续教育中心、基础研究中心和文明对话中心。

本科生教学

马来亚大学针对国际本科生,学校设置了70项本科专业,其中包含理学士、建筑学、文学士、法学学士等多种学位。

师资力量

截止2023年,马来亚大学有学术人员2224人;师生比达到1:9.8。学校的教师中,包含36位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以及多名马来西亚医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等。

招生情况

学校入学要求通过马来西亚国语考试(SPM),马来语科目学分(C级)或马来语/马来语7月论文取得C级学分,历史科通过(SPM 2013及以上)。

申请马来亚大学要求有国家高等学校证书(或同等水平)与年级80%及以上(有的专业要求90%以上);大学期间平均绩点要在3.0及以上。

针对语言成绩要求,每个专业的招生要求不同,以英语专业为例,雅思考试总分需要达到7.0分;托福的分数要求为677分,或剑桥大学英语考试需要达到A级。

学术科研

图书馆与博物馆

图书馆

马来亚大学图书馆于1962年在吉隆坡成立,由17个图书馆组成,其中包括中央图书馆、TJ 达纳拉杰医学图书馆、建筑环境图书馆等等,其运作和服务完全电脑化和一体化。总藏超过100万种最新图书。图书馆由中央图书馆、网络分馆和特殊图书馆组成,以满足某些院系的特定需求。图书馆馆藏可打印资料888316份,非书籍材料487122份,电子和数字资源271737份,在线数据库85个。

中央图书馆中央图书馆建于1959年,位于大学校园中央。它是一座四层建筑,建筑面积为17,372平方米。服务柜台、自助收费机、参考咨询台、放养读物和卫星电视(ASTRO)占据了一楼,而二楼则用于论文和学位论文收集、Pendeta发现终端和学习区。三楼为期刊订书室和参考阅览室,四楼为媒体收藏室和期刊订书室。二层及以上楼层同样是图书馆藏书的书架

东亚图书馆图书馆于1962年成立,前身为中国研究资料部。东亚研究图书馆藏书约7万册,包括中文、日语和韩文。这些藏书主要集中在中国古典和现代文学、中国语言和语言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籍。图书馆有一个关于马来西亚资料的特别收藏。收集由马来西亚人撰写并在马来西亚出版的具有学术价值的关于马来西亚的出版物。用户可以通过特殊权限访问这些项目。此外,本地中文报纸《星洲日报》及《南洋商报》亦保存一年,以供参考。

语言及语言学图书馆语言与语言学图书馆位于语言与语言学学院新楼的一层。1986年10月,图书馆并入大学图书馆系统。语言与语言学图书馆有最新的藏书21350种,反映了语言和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图书馆提供多种语言(马来语、英语、中文、日语阿拉伯语朝鲜语等)的馆藏,包括教科书、专著、视听资料(盒式录音磁带、CD、DVD)、参考资料(字典、百科全书、手册等)和学术储备馆藏(红点)。图书馆还提供由语言和语言学院的学生完成的论文收集。

马来研究学院图书馆是一个特殊的图书馆,满足马来研究学院的学术人员、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的需要和信息资源。该图书馆自2006年1月13日起由马来亚大学图书馆全面运营。图书馆藏书近11000册,包括书籍、论文、项目论文和会议论文。主要的核心阅读材料与马来教育和田野工作有关,如马来文学、语言学文集和社会文化。虽然馆藏仅供参考和闭库,但所有用户都可以进行内部借阅。

特殊收藏

马来亚大学有10个特殊收藏馆,包括扎巴收藏馆、易卜拉欣·亚科布收藏(法律图书馆)、阿齐兹收藏馆等。

易卜拉欣·亚科布收藏(法律图书馆)1999年6月18日,法律图书馆以丹斯里艾哈迈德·易卜拉欣教授(Perpustakaan Undang-Undang Tan Sri Profesor Ahmad Ibrahim)的名字命名。自1959年成立以来,中央图书馆开始收藏法律资料,但随着1972年法学院的成立,法律资源被转移到毗邻法学院的新建立的法律图书馆。

手稿收藏

手稿收藏(Manuscript Collection)中的马来手稿是爪夷文的形式。总共获得并保存了326份马来手稿。除了马来语手稿外,还有关于缅甸巴利语佛教经文、巴厘岛宗教仪式和巴塔克人传统医学的手稿。

中国台湾中文研究资源中心(Taiwan Resource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马来亚大学于2015年7月13日与中国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NCL)签署谅解备忘录。在此基础上,中国台湾华学资源中心成立,作为图书馆永久馆藏的一部分。该中心收藏中国台湾国立图书馆捐赠的在台出版的图书、dvd等500余本。这些出版物包括中国台湾的历史、宗教、文化、文学、社会和政治以及两岸关系。

博物馆和美术馆

马来亚大学有4个博物馆和美术馆,包括马来民族志博物馆、亚洲艺术博物馆、马来亚大学美术馆和动物博物馆

马来民族志博物馆

马来民族志博物馆(马来语 Ethnographic Museum),是马来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和文献中心。博物馆的藏品集中在几个主题上,如马来纺织品、铜器、陶器、编织、雕刻、马来短剑、传统技术和马来研究人物。

亚洲艺术博物馆

亚洲艺术博物馆(Muzium Seni Asia)位于马来西亚第最古老的大学马来亚大学内。该博物馆有三层的展览空间,收藏了近7000件珍宝,代表了亚洲各地的文化,跨越了亚洲4000年的历史。拥有1500平方英尺的画廊空间,展示了亚洲艺术和文化的独特材料,美学和智力成就,包括来自泰国越南日本伊朗的陶瓷,来自马来群岛的纺织品和原住民社区的神圣面具。

马来亚大学美术馆

马来亚大学美术馆(University of Malaya Art Gallery,简称UMAG)俯瞰大学湖,位于总理府大楼的5楼。该美术馆展出了300多件艺术品,除了展览和研讨会外,UMAG还举办“艺术讲座”,“与画家一起绘画”,“艺术欣赏”,“游戏活动”和“艺术义卖会”,以满足社区的不同需求。自1950年代以来,学校一直有着悠久的收藏艺术品的传统,拥有过去和现任大师的作品,如蔡天定、侯赛因、阿卜杜勒·拉蒂夫·莫希丁、赛义德·艾哈迈德·贾马尔、阿里·马布哈和祖尔基夫利·尤索夫。

动物博物馆

动物博物馆(Museum of 动物学 )大楼1999年完工,保存了原动物学系(现为生物科学研究所的一部分)的大量当地动物收藏品。大量的动物收藏品代表了过去60年来的收藏,包括莱佛士博物馆(新加坡)和国家博物馆(吉隆坡)捐赠的动物。动物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马来西亚动物,包括昆虫(20,000个标本和1000种),鱼类(2000个标本),青蛙176种(672个标本),爬行纲186种(445个标本),鸟类261种(603个标本)和哺乳动物144种(896个标本)。

学术成果

截止2023年,马来亚大学发表过的出版物3180份,Scopus出版物4094份,在研究书籍和书籍章节的出版物394份,其他(案例研究、技术报告等)1300份。获得专利授予(国内和国际)57项,其他(版权、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273项。

研究中心

截止2023年,马来亚大学有众多各种研究方向的研究所共计78个,其中,包括光子学研究中心、电力能源专业高级中心、海洋与地球科学研究所等在内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类研究中心共40个;社会福祉研究中心、马来西亚韩国研究中心、马来西亚-日本研究中心在内的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类研究所共23个;艾滋病卓越研究中心(CERIA)、流行病学循证实践中心、人口健康中心在内的医学类研究中心共15个。

排名声誉

马来亚大学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Top100位列第60。

马来亚大学QS2024世界大学排名65,2024亚洲大学排名9

马来亚大学2023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351-400

马来亚大学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101-200

马来亚大学US News 2022-2023 全球大学排名中,排名226位

校园环境

校园

马来亚大学校园距离吉隆坡市中心12公里,截止2023年占地890.77英亩,其中包括一个奥林匹克规格的游泳池和一个带皮划艇的湖泊。校园内还有植物园、运动场以及各学院大楼。

知名建筑

东姑校长礼堂(Dewan tunku canselor)

这座建筑建于1965-1966年,其建筑风格受到野兽派艺术的影响。它一直是毕业典礼、音乐会、学期考试、戏剧表演、研讨会和会议的举办地。这座两层半的建筑由非形式混凝土建造,是马来亚大学历史发展的重要地标。东姑校长礼堂由马来西亚首任总理和大学首任校长东古·拉赫曼普特拉·哈吉阁下正式开幕。它是由Boothy, Edwards \u0026 Partners建筑公司(BEP)的建筑师Dato’Kington Loo和Chris Bailey先生设计的。该建筑包括一个大厅和一个门厅,并与一个实验剧院相连,舞台位于一楼的大厅内,门厅是大厅的入口。它可以容纳大约3000人,学生中被称为“大会堂”。

植物园(Rimba Ilmu)

植物园是一个占地80公顷的植物园,位于马来亚大学校园内。Rimba和Ilmu这两个词是马来语,字面意思是知识森林。自1974年成立以来,该花园已从一个废弃的橡胶庄园转变为马来西亚主要的迁地保护区之一,估计收集了约1700种植物。

该植物园最初仅用作生物学生的教学设施,自1997年新建筑开放以来,已向公众开放。植物园采用雨林主题,使其与马来西亚半岛的许多其他公共花园区分开来,尤其是在巴生谷周围。

住宿学校

针对本地学生这里有16种不同类型的住宿包括14所住宿学院和2所特殊住宿。国际学生的宿舍主要在第十住宿学院和国际大厦。

行政管理

管理体系

学校的行政管理由校长和副校长、董事会组成,其中马来亚大学校长被赋予处理信息收集和协助大学重要任务决策的重要职责。

现任领导

历任校长

知名校友

政界

学术界

艺术和体育界

校园文化

校徽

该大学的徽章显示了巴尔米拉棕榈树的叶子,这些叶子被用作古代马来书籍的印刷材料。在这些上面写着大学的座右铭“Ilmu Puncha Kemajuan”,中间是三只马来亚虎,象征着马来西亚的三个主要种族:马来族、华人和印度人。

校训

马来亚大学的校训是:Ilmu Puncha Kemajuan

这是阿拉伯语梵语马来语的混合词,意思是“知识是进步的源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