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萍 :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新闻部副主任

更新时间:2024-09-21 04:02

1957年生于山西省大同市,198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新闻采编专业函授毕业,现任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新闻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1974—1991年先后在大同市新荣区、大同市广播局和山西广播电视台从事新闻播音和新闻采访工作。80年代后期,在全国率先尝试电视新闻现场采访,她的现场报道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电视新闻特等奖、全国好新闻评比和全国现场短新闻评比一等奖;1998年,参加全国“如意杯”专业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获“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主持人”称号,名列“十佳”;1991年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开拓奖”金奖。

1991年,调入中国中央电视台,参与创办第一个对台节目《天涯共此时》和《中国新闻》节目。1993年获全国首届“金话筒”金奖。

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前后,任中央电视台驻香港首席记者和法人代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发表过《现场报道贵在“现场”二字做文章》、《香港回归后我们的宣传与策略》等论文。1998年晋升为高级编辑,同年荣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2000年6月,结束了香港的驻站工作,回到《中国新闻》栏目。

人物事迹

高丽萍率先在全国探索现场采访、现场报道以及集采编播于一身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形式,她采制的现场报道和新闻述评节目不仅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特别是改进记者采访作风开了好头,真正做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社会、深入现场,而且作为各电视台和高校的教材在全国推广后,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批年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高丽萍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电视新闻对外宣传工作中,正是由于她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原则,因此无论是负责对台、港、澳报道,还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采访和播出,高丽萍都做到了守土有责、不辱使命:她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对台湾节目《天涯共此时》和第一个对外新闻栏目《中国新闻》,并和领导、同事一起逐步将这些栏目打造成名牌;其后,不管是作为大陆最早进入台湾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记者,她不仅创造性地完成了一系列对台湾宣传的重大政治任务,为增进两岸同胞了解、促进两岸各项交流交往、进而实现祖国统一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高丽萍在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席记者期间,用全新的理念和具有国际大台的专业新闻人员的风范和水准,全面展开“一国两制”下的新闻采访与实践,不仅为出色完成“九七”香港回归各项重大报道任务,树立了中央电视台国际大台的良好形象,而且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和开创“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新纪元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从1987年至2000年,高丽萍先后多次在全国电视新闻评比和全国好新闻评比中获得最高奖项;她还多次在全国专业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中荣获多项大奖;1998 年高丽萍荣获中国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2003年,高丽萍荣获“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又荣获中国第五届十大女杰提名奖

不辱使命

2000年,高丽萍结束了近5年的中国中央电视台驻港首席记者的工作,婉拒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澳门等多家电视媒体的高薪聘请,回到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新闻部。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高丽萍始终不忘自己肩上的责任,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在中央电视台重大的对外宣传报道中准确把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丽萍率领多名记者于2001年5月初进藏,在低温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先后转战拉萨市、日喀则、昌都等地,历时两个月,奔波数千公里,完成了50集的《西藏纪行》这一大型专题片的拍摄任务。高丽萍同志从进藏后就一直经受着头痛、胸闷、长期失眠、血压增高、心跳过速等严重高原反应的折磨,从进藏的第一天起,她就坚持白天带领记者采访拍摄,晚上四处联络和挖掘新的采访线索,同时还要照顾生病的同事。在拉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作为摄制组的领导和年纪最大的同志,高丽萍同志对待西藏自治区报道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谨求实的采访、工作作风和事事处处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感召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作风影响着进藏的每一位同志。摄制组在她的带领下,发扬了勇于吃苦、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处处以工作为重,以民族团结为重,注意与群众打成一片,并虚心向当地同志学习请教,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才保证了报道任务的圆满完成。他们的敬业和专业精神受到西藏自治区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评价。根据5000分钟素材制作的《西藏纪行》完全采取“藏族说藏”的现场报道手法,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了西藏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有力地批驳了西方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长期以来对西藏的恶意攻击和不实之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被中央外宣办领导评价为“西藏‘活’的白皮书”。

2002年,高丽萍和同事们在《西藏纪行》成功的基础上,连续推出了20集的《外国人眼中的西藏》系列节目,成为涉藏外宣的新突破。由于工作安排的原因,高丽萍同志虽然没有亲自赴藏采访,但她在认真做好部门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一方面与进藏的记者一起策划选题、逐一落实采访方案,一方面进一步打开思路,组织中国中央电视台欧洲、澳洲和印度的记者采访在当地曾经访藏、研究西藏的外国政要、专家、传媒界资深人物,请这些西藏的亲历者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世人真实的西藏自治区。在做了扎实的采访预案后,高丽萍和同事迎难而上,从选题策划、采访对象的选择、新闻稿的写作一直到节目的后期编辑,高丽萍同志事必躬亲,经常通宵工作在编辑间、演播室。她对每集报道甚至每句解说、每个画面都精益求精,在她的领导和带动下,每位记者都忘我地投入工作,使这一报道成为涉藏外宣的精品节目。

尽职尽则,率先垂范

伊拉克战争前开始,作为部门的主要领导之一,高丽萍同志就与部门另外两位主任一起全天候联合值班,共同策划研究特别报道版面,研究节目如何创新、出彩,并对各类稿件尤其是访谈话题及非字幕等内容严格认真地把关。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为了及时掌握情况,以最快速度报道战争爆发的消息,高丽萍同志连续一个星期通宵在播出一线值班。在战争爆发后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高丽萍同志承担了大量夜间值班的工作,在工作中,她善于开发新闻报道源,积极拓展报道内容、更新报道形式一丝不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战事的直播中。在高丽萍同志的创意和海外联络部的大力支持下,3月23日,即将半岛电视台的画面信号接入海外新闻部演播室,从此,海内外观众透过中国中央电视台,及时看到了伊拉克战争中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消息,从而打破了美国媒体一家独发伊战消息的局面。不仅如此,她还牵头组织实施了与英国《简氏防务》专家和埃及军事专家的卫星连线采访,这些节目都是平衡报道的成功之作,得到了有关领导、海外观众和一些境外媒体的一致称赞。

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造福人民

在非典袭来的特殊时期,高丽萍所在的工作环境由于没有窗户不通风潜藏着极大的危险性。但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高丽萍同志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六、七个小时以上,深夜想到什么选题,还往往连夜向记者布置。为了确保节目的导向正确和安全播出,经常坚守在播出一线通宵达旦。在这期间,她还组织实施了两期大陆专家与台湾专家演播室卫星连线访谈节目,就两岸合作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经验进行了交流,造福两岸民众,这一节目得到了吴仪副总理的好评。

发挥核心作用

作为海外新闻部负责人之一,高丽萍根据自己对央视国际频道和境外中英文传媒的新闻节目的比对分析,较早向领导提交了自己对国际频道节目改版,特别是新闻性栏目资源整合的想法和建议,其中的一些方案受到中心领导重视和充分肯定。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对海外新闻部来说是机遇也是考验。为了打好这一战役,高丽萍和同事及早着手准备各项直播和报道方案。这段时间,海内外观众透过中国中央电视台 —4国际频道的《中国新闻》,不仅看到了有规模、有气势、有宏观、有细节的50集大型系列报道《跨世纪的成就》,充分了解和加深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过去13年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的建设成就,播出后,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十六大报告精神。十六大期间,高丽萍还与另外两位主任联手全天在播出机房组织实施每场直播。由于主管台长、中心主任亲自领导和把关,加上全部齐心协力,繁忙紧张的十六大报道,连续播出8天、每天都是24小时不间断,虽然有无数困难,但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差错,实现了上级领导提出的十六大报道要确保导向正确,确保安全播出的要求。

锐意进取

高丽萍在新闻采访部提出了采访部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主题性报道,不断增强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同时加大时效新闻、社会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并以此作为新闻报道改革的突破口。目前,采访部在《新闻联播》的发稿量、时效报道和社会调查类报道都迅猛增多,一大批引人注目的重大新闻事件都在第一时间现场为观众作了及时报道,提高了新闻的可视性和冲击力。高丽萍同志采取了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调查研究同步进行的办法,加紧学习国家有关政策、了解熟悉各部委情况,并且深入到各采访组开展调研。迅速建立了新闻采访部24小时新闻值班制度、部门主任与制片人早晚报题策划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报道、跟踪重大突发事件。2004年年初发生的禽流感病毒以及重庆市山西省吉林省、等地的井喷、矿难、火灾等一系列突发事件都是采访部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完成报道的。2004年下半年,在高丽萍的组织策划下新闻采访部在新闻频道中首次直播了北京地区多年不遇的大雨、大雾、大雪等社会新闻;8月雅典奥运会会期间,新闻采访部又成功直播了第一块奥运金牌得主杜丽的父母以及多名奥运健儿的家人、女排漳州基地工作人员等同步收看奥运会比赛实况的新闻报道,这些突破和创新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新闻事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丽萍同志凭着多年的对台新闻工作经验,沉着应对,两岸五个城市多点双向对飞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连续做了六个多小时的直播,整个直播完全顺着新闻事件的发展,有条不紊地层层展开,不仅记录了56年来海峡两岸首次跨越时空,实现民航客运包机地对飞等众多经典的历史时刻,而且也对这一重大涉台新闻事件直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受到观众的好评和国台办领导的高度赞扬。

高丽萍到采访部工作以来,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机制,鼓励记者深入调查、深入采访,多出精品,多做能够代表中国中央电视台水平的作品。并在信息源趋向同质化的竞争中,鼓励记者挖掘大量的独家报道。在信息源趋向同质化的竞争中,为了能做到“人无我有”,挖掘出独家消息,树立中央台新闻报道的权威性,高丽萍提出了以部门为单位给与政策倾斜的运作思路,调动制片人和记者的积极性,鼓励挖掘独家报道和独家视角。在新闻实践中,高丽萍同志一方面将长期积累的外宣工作经验巧妙而智慧地应用于对内新闻报道中,另一方面在认真总结对内报道先进方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不仅如此,在部门的组织和倡导下,钻研业务的风气浓厚,不断培植记者挖新闻的功底,有“关于神舟六号飞船的最新消息”,“江苏铁本非法占地”等独家报道引起其它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大量转载。

高丽萍为人谦逊,关心他人,时刻想着为周围同志解决困难。当几位记者住院做手术期间,高丽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早晚时间到医院看望她们,帮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使同志们切身感受到了采访部大家庭的温暖。几位同事家属生病或家中遇到困难,高丽萍和部门党支部以及全体同志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记者过生日时,她还组织部门同志把生日蛋糕和鲜花送到记者手中,增添了温馨的气氛和家的感觉。她通过拓展训练、登山运动和植树等活动,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同事间的信任感和集体合作意识,使整个部门成为一个和谐、温馨、开拓进取的战斗集体。

参考资料

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候选人简介.光明网.2024-04-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