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

更新时间:2024-09-20 21:01

高新才,生于1961年10月,经济学硕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979年考入兰州大学经济学系,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主要成就

国家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科创建人、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委省政府首席经济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教育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组委员,中国高校经济学会常务理事,2011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首席拔尖创新人才,长期致力于理论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等权威出版机构出版专著二十余部,主持完成了四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多数被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决策时所采纳,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的学术奖励二十余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有3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文摘”刊物转载或复印。

学术论文

高新才,殷颂葵.西北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俱乐部趋同分析[J].经济经纬,2021,38(2):5-13.

高新才,魏丽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J].甘肃社会科学,2020(1):90-96.

高新才,王一婕.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城市发展研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9(6):78-87.

高新才,朱泽钢.资源依赖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基于SFA与中介变量法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7(1):106-113.

高新才,杨芳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1):9-18.

高新才,马丽.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碳排放效应及减排潜力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1):112-118.

高新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J].中国流通经济,2015(9):33-37.

高新才,朱泽钢.中国—中亚国家贸易的“低端困境”及应对[J].甘肃社会科学,2017(3):195-200.

高新才,朱泽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贸易之应对——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6):1-8.

高新才,白丽飞.区域整合视角下中国省际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3):5-10.

高新才,李笑含.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分析[J].兰州学刊,2016(6):186-192.

高新才,滕海峰.城市政府视角下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与重点[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2):6-11.

高新才,斯丽娟.甘肃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5):中插6-中插8,中插12.

高新才,杨芳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兼论其协调性[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2):86-92.

高新才,许瑞泉.甘肃省R \u0026 D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J].兰州学刊,2016(9):198-208.

高新才,闫磊.西部民族经济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2):34-39.

高新才,斯丽娟.干旱区生态城市软环境建设研究——以张掖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1):中彩页16-中彩页18,中彩页15.

高新才,童长凤.企业创新决策: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08(3):71-75.

高新才,曹郝煜.新中国70年西北工业发展与政策评价——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7(5):11-23.

高新才,牛丽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4(4):206-210.

高新才,牛丽娟.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兰州学刊,2014(11):185-189.

高新才,李笑含.浅析新型城镇化下失地农民补偿安置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3):118-122,134.

高新才,高新雨,丁绪辉.基于 ESDA-GIS 的六盘山片区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11-116.

高新才,殷颂葵.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效率测度[J].城市问题,2018(5):46-52.

高新才,丁绪辉,高新雨.基于模糊物元方法的西北五省区物流能力评价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1):31-37.

高新才,马丽.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04-110.

高新才,高育红.西部荒漠治理敢问路在何方?[J].绿色中国,2005(7):51-53.

高新才,王一婕.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2):14-20.

高新才,杨芳.西北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测度[J].城市问题,2016(12):26-33.

高新才,殷颂葵.丝绸之路经济带人类发展指数差异的时空演变透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6):69-75.

高新才,张馨之.WTO与甘肃农业发展[J].甘肃科学学报,2001,13(4):15-21.

高新才,岳立,张钦智.兰州市大气污染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问题,2011(1):62-65.

高新才,周西南.西部大开发以来FDI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131-133.

高新才,张冀民.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关系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4):40-44.

高新才,仵雁鹏.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求索,2009(3):5-7.

高新才,仵雁鹏.中国能源消费系统预测模型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5):28-29.

高新才,王科.主体功能区视野的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培育[J].改革,2008(5):144-149.

高新才.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J].改革,2008(1):52-54.

高新才,朱智文.产业结构调整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度[J].改革,2007(12):54-61.

高新才,赵金锁.制度量化、供求均衡与制度变迁[J].改革,2006(9):118-123.

高新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新及实践[J].改革,2006(7):63-64.

高新才,李新彬.西部地区金融抑制的制度分析[J].改革,2005(4):44-49.

高新才.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和政策空间[J].改革,2005(1):19-21.

高新才,王恩才.县域经济民营化的困境与对策:以甘肃省为例[J].改革,2005(8):54-58.

高新才,滕堂伟.新比较经济学四大学派的形成及其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5(12):19-24.

高新才,李忆春贫困地区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甘肃省中部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4(9):67-74.

高新才,郭爱君,王秋萍.论唐朝三省制的形成与消解[J].政治学研究,2004(2):88-94.

高新才,程艳.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研究[J].社科纵横,2014(6):20-24.

高新才,周一欣.西北产业结构趋同实证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2):55-60.

高新才,成春林.宁夏:把新能源培育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J].宏观经济管理,2012(3):66-67.

高新才,景.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城市经济发展[J].科学咨询,2003(1):42-43.

高新才,罗捷茹.区域能源消费水平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6):83-89.

高新才,赵玲黑河市流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态预测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0(3):58-61.

高新才,周毅.东西经济联合产业对接模式探讨[J].财会研究,2010(6):76-78.

高新才,崔琰.农民工返乡潮:解决新问题要用"老办法"[J].西部论丛,2009(5):74-75.

高新才.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与展望[J].西部论丛,2007(6):28-30.

高新才."四轮驱动"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格局[J].西部论丛,2007(4):28-30.

高新才.青藏铁路串起经济新增长极[J].西部论丛,2007(5):17-20.

高新才,李炎亭.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政策支撑[C].//2013年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2013:70-74.

高新才.加强天水市关中合作的一些看法[J].宝鸡社会科学,2012(1):12-13.

高新才,周一欣.基于仪α和β趋同检验的西北五省区产业结构趋同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2-116.

高新才,童长凤.从匹配的视角分析区域创新能力提高[J].科技管理研究,2009, (8):3-5.

高新才.关于西部开发未来政策调整的思考[J].新西部,2009(12):36.

高新才,韩妍.基才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J].甘肃社会科学,2009(3):84-87.

高新才,童长凤.压力与抉择: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展望[C].//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暨中国改革的下一步:变化与选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271-278.

高新才.兰州牛肉拉面经济学味道[J].经济学家茶座,2008(3):79-81.

高新才.石羊河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本质属性、核心问题、关键任务[C].//2007年甘肃省科协年会论文集.2007:20-23.

高新才,李岳峰.生产要素流动U型假设下的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7(3):13-20,64.

高新才.中国区域差距:基于金融视角的考察[J].学习与实践,2007(6):5-12.

高新才.当前"三农"有关问题-在中国·定西市2006''马铃薯产业发展专家论坛上的报告[J].定西科技,2006(4):22-24.

高新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社会支持笔谈(三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学习论坛,2006(4):5-7.

高新才,张燕.基于东西部对比的西部大开发投资贡献分析[C].//第十三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05:381-388.

高新才.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问题分析[C].//第八届西部论坛暨中国西部地区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5:737-742.

高新才,刘卫东西部软环境建设与优化[J].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9).

高新才,刘卫东.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与优化[J].发展,2003, (9):10-11.

高新才,王维平经济政策创新推动西部开发进程[J].红旗文稿,2003(21):28-29.

高新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8-10.

高新才,张志红.西北工矿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5-19.

高新才.始终把发展先进生产力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1-12.

高新才,符泳论西部地区的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5-10.

高新才,王定君.甘肃省乡镇企业发展探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2):19-22.

高新才,马文龙.供给创造需求的制度变迁模式-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0(3):16-19.

高新才,蒋蕊萍.西部开发中的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J].金融参考,2000, (7):23-27.

高新才,高培明.关于甘肃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思考[J].开发研究,1999(6):36-38.

高新才,马文龙.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6-80.

高新才,滕堂伟.甘肃省民族牧区畜牧业发展路径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1999(1):9-12.

高新才,滕堂伟.简论中国失业问题的性质及解决对策[J].社科纵横,1998(5):16-18.

高新才,吴小宇.名牌战略与甘肃经济发展[J].开发研究,1997(6):18-20.

高新才,吴晓宇.试论农村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7(4):25-29.

高新才,滕堂伟.关于我国产业政策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12-18.

高新才.论市场经济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J].科学.经济.社会,1995(2):53-56.

高新才.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理论与现代化,1994, (12):21-23.

高新才.所有权分享: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6-10.

高新才.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14-21.

高新才,刘云忠.兰州市商品房市场的调查[J].经济研究参考,1993(Z6).

高新才.试论西北向西开放中的政策协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16-22.

高新才.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最基本范畴初探[J].社会科学辑刊,1985(1):79-83.

高新才.社会主义积累率新考[J].晋阳学刊,1984(1):54-58.

人物经历

1983年6月 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留校参加工作

1994年5月——1996年5月 任兰州大学经济系副系主任

1996年6月——1998年7月 任兰州大学经济系主任

1998年7月——2004年3月 任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2004年3月——2013年5月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

2013年5月——2017年10月 任兰州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2017年10月——2022年1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2018年1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河南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高新才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职务任免

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免去高新才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职务。

获得荣誉

1.甘肃省委省政府 甘肃省园丁奖(1991)

2.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 宝钢优秀教师奖(1995)

3.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

西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4.甘肃省委省政府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

(西北贫困地区深化农村改革问题研究)

5.甘肃省委省政府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

(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6.甘肃省委省政府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

(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

7.甘肃省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

(兰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

8.甘肃省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

甘肃省“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9.甘肃省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及科技总体战略研究)

社会任职

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专家咨询组组长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西部经济研究会主任委员

甘肃省经济学会会长

甘肃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专家组组长

兼任十余个省市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

全国及省内数十家学术团体中担任学术领导职务

国内外十余学国家重点学术刊物的编委、主委

参考资料

河南省政府新任免一批干部.今日头条 河南商报.2022-01-29

高新才.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22-01-3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