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院长

更新时间:2024-09-21 05:22

高波,1957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现任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院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五、六、七届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七、八届理事,四川省铁道学会工务委员会委员,曾任铁路高等工科院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等。在国内多家大型国企 担任技术顾问,包括北京地铁新线建设技术顾问、中铁第四、第十、第十五、第十八局集团公司技术顾问等。近年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攻关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8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种科研奖励10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主持《地下铁道》国家级精品课,并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EI、SCI、ISTP检索50多篇。

人物经历

1982年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系毕业,工学学士。

1984年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工学硕士。

1986—1987年 德国HOCHTIEF公司STUTTGART-HANNOVER高速隧道工程师,Aachen大学访问学者。

1991年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工学博士。

研究方向

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研究。

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抗震与减震技术研究。

地下结构施工力学与施工工法优化研究。

地下工程现场监控及隧道地质灾害超前预报与施工对策研究。

主要贡献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30 余篇(其中 EI 、 SCI 、 ISTP 检索 30 多篇)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国家 863 项目 1 项、国家攻关项目 2 项、省部级项目 28 项。

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地下铁道。

在地下铁道施工力学研究领域有:北京地铁1号线标准断面参数化研究的项目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北京西单暗挖车站施工力学研究中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地表沉降的控制与施工工序的关系,获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深圳地铁渡线不排水施工技术及盖挖顺作车站技术在国内均为首次应用,使地铁施工及分析力学达到了国际水平,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涉及一般公路隧道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软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首次应用减震理论于广大线九度地震区隧道洞口设计;铁路隧道规范按可靠度理论修订的基础性研究与洞口计算方法研究、公路长隧道纵向通风数值模拟等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速铁路隧道设计理论成果领先: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越江隧道空气动力学研究、竖井稳定性分析及沉管隧道抗震安全性论证等成果,部评审意见为成果属于国内领先水平,其数学模型和计算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基金项目高速铁路隧道缓冲结构设计理论的研究,将日本提出分经验公式上升到有理论依据的更为精确的解析公式,解决了中国高速铁路与提速铁路建设中的有关问题。300km/h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相关技术研究及遂渝200km/h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和863项目300—500km/h磁浮列车通过隧道缓冲结构减缓空气动力效应的研究都具有创新性。

研究课题

2012—2015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98),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抗减震技术设计标准基础理论体系研究,主持

2012—2014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2220),强震区不良地质段隧道可变结构抗减震技术研究,主研

2009—2011年 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Z200910),高烈度地震区隧道工程修复加固抗减震技术研究,主研

2009—2011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8187),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抗减震耦合技术研究,主持

2009.1—2009.12 国家自然基金科学部主任基金(50848020),高烈度地震区隧道灾后修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2008—2011年 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重大科技项目(2008G031-1),高速铁路土建系统技术体系集成研究,分项主持

2007—2011年 交通部西部课题:活动断裂区高速公路修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2006—2008年 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抗震及减震技术研究

2006—2008年 广深港高速铁路珠江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

2004—2006年 国家863项目,磁浮交通沪昆高速铁路黄浦江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

2004—2005年 遂渝铁路隧道洞口微压波及缓冲设施空气动力学特性研究

2003—2004年 铁道部项目,高速铁路隧道的车隧空气问题研究

2001—2003年 结合自然基金项目,从事缓冲设施特性研究

2000—2001年 高速列车模型试验台的建设和研制

1994—1995年 北京-上海高速公路正盘山等隧道洞口段减缓压力波动的技术研究

1994—1995年 京沪高速越江隧道空气动力学研究

1993—1994年 高速铁路隧道洞口段空气动力学特性研究

1991—1993年 公路长隧道纵向通风数值模拟研究

1989—1990年 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初期支护技术研究

1988—1989年 广大线九度地震区隧道洞口段隔震结构研究

1987—1988年 水电工程围岩类别分类研究

论文成果

近年发表的学术论文(SCI、EI、ISTP检索)

【1】高波,王峥峥,袁松,申玉生 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启示[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9, 44(3): 336-341. (EI检索号: 20092912201781)

【2】 WANG Zhengzheng(王峥峥), GAO Bo, JIANG Yuanjun,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n mountain tunnels and geotechnical damage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2): 546-558.(SCI: 000263116700036 \u0026 EI: 20090811912203)

【3】王峥峥, 高波, 索然绪. 双洞隧道洞口段抗减震振动台试验[J]. 中国公路学报, 2009, 22(2): 71-76. (EI: 20091612040792)

【4】SHEN Yusheng, GAO Bo,WANG Yingxue. ANALYSES ON TUNNEL FAILURE MODE AND MECHANISM DURING WENCHUAN EARTHQUAK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The 1st Anniversary of Wenchuan Earthquake, 2009,5:568-573.

【5】SHEN Yusheng, GAO Bo, Dynamic behavior of portal part of traffic tunnel in high-intensity earthquake area,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CTE 2009), 2009/07

【6】Tie-Cheng Sun, Bo Gao, Wan-Jun Zang, et al. A STUDY ON SEISMIC DYNAMIC RESPONSE ON MOUNTAIN TUNNEL PORTAL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the 1st Anniversary of Wenchuan Earthquake. 2009,5:589-594.

【7】WANG Zhengzheng, GAO Bo, SHEN Yusheng, ZANG Wanjun. Study on the flexible lining of the tunnel in the active faulted zone[C]. SINOROCK2009, Hong Kong, May 19-22.

【8】申玉生,高波,王峥峥. 强震区山岭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破坏形态分析[J]. 工程力学, 2009, 26(Suppl. 1): 62-66. (EI: 20093012214641)

【9】孙铁成, 高波, 王峥峥. 双洞隧道洞口段抗减震模型试验. 岩土力学, 2009, 30(7): 2021-2026. (EI: 20093112228226)

【10】孙铁成,高波,皇民,王峥峥. 地震动时频分析在隧道动力响应分析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35(11):1491-1498. (EI: 20093112228226)

【11】 Shen Yusheng; Gao Bo; Wang Zhengzheng(王峥峥); Wang Yingxue. Dynamic behavior of portal part of traffic tunnel in high-intensity earthquake area. Proc. Int. Conf. Transp. Eng.(ICTE), Chengdu, China, 2009: 3417-3422. (EI: 20100112603283)

【12】申玉生,高波,王英学.强震区山岭隧道洞口段结构动力特性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Sup 1):3131-3136.(EI:20092712163666)

【13】王广地, 周晓军, 高波 . 均匀流作用下悬浮隧道管段水动力参数分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02 . (EI: 20091712054211 )

【14】Z.Z. Wang, B. Gao, T.C. Sun, et al.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tunnel with accumulated damage and crack effect in shaking table test [C]. 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8, Beijing, China, October 12-17

【15】王广地,周晓军,高波. 水下悬浮隧道管段结构流阻特性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7/06 . (EI: 080411059043 )

【16】李固华,高波. 纳米5102对混凝土耐盐类结晶腐蚀性能的影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7/1 . (EI: 071310513747 )

【17】李苍松,高波. 岩溶地质预报的分形理论应用基础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7/05 . (EI: 074610915615 )

【18】王英学,高波. 隧道阻塞比对列车进入隧道产生的气动效应的影响. 实验流体力学. 2006/04 . (EI: 070510401367 )

【19】申玉生,高波. 双连拱隧道施工偏压力学特性的监测与分析研究. 岩土力学. 2006/11 . (EI: 064910289612 )

【20】王英学,高波.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产生的微气压波实验研究. 实验流体力学. 2006/01 . (EI: 06199869016 )

【21】赵文成,高波. 铁路隧道出口微压波问题的数值模拟.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6/03 . (EI: 065010304986 )

【22】漆泰岳; 高波; 马亮. 富水软土地层地铁开挖地表沉降离心模型试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6/2 . (EI: 06259948912 )

【23】汪海滨,高波. 预应力群锚根状效应原位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 . 2006/01 . (EI: 06159819200 )

【24】汪海滨,高波. 悬索桥隧道式复合锚承载力计算方法.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S1 . (EI: 05439438511 )

【25】汪海滨,高波 . 隧道式复合锚碇的作用机理.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 2005/06 . (EI: 05529617888 )

【26】汪海滨,高波 . 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系统力学行为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15. (EI: 05349312429 )

【27】汪海滨,高波. 预应力锚索荷载分布机理原位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12 . (EI: 05299225627 )

【28】汪海滨,高波. 基于Mindlin解的预应力锚索荷载-变位关系.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5/04 . (EI: 05309265947 )

【29】赵文成,高波. 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 2005/02 . (EI: 05379361447 )

【30】严松宏; 梁波; 高峰; 高波;. 考虑地震非平稳性的隧道纵向抗震可靠度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5/05 . (EI: 05169051690 )

【31】严松宏,梁波,高波. 考虑地震非平稳性的隧道纵向抗震可靠度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05 . (EI: 05159039117 )

【32】严松宏,高峰,高波。基岩地震动随机特性有限元反分析算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15 . (EI: 05349312413 )

【33】高波,骆建军. 深圳地铁区间隧道水平旋喷加固效果数值模拟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4/10 . (EI: 04538754764 )

【34】王英学,高波.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空气动力学模型实验分析.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04/03 . (EI: 04528744225 )

【35】骆建军,高波. 高速列车穿越有竖井隧道流场的数值模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4/04 . (EI: 04388366890 )

【36】周佳媚,高波. TBM施工隧道仰拱预制块的力学特性研究. 岩土力学. 2004/12 . (EI: 05068829556 )

【37】漆泰岳; 陆士良; 高波. FLAC锚杆单元模型的修正及其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12 . (EI: 04378355096 )

【38】王英学,高波. 高速列车进出隧道空气动力学特征模型实验分析.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 2004/03 . (EI: 04498707380 )

【39】赵文成,高波 . 喇叭型隧道入口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 2004/04 . (EI: 04418404733 )

【40】周佳媚; 李志业; 高波. TBM施工隧道仰拱预制块的受力分析. 中国铁道科学. 2004/03. (EI: 04528744516 )

【41】赵文成,高波. 高速列车突入隧道引起的压缩波的理论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4/04. (EI: 04388366891 )

【42】赵文成,高波,骆建军. 高速列车通过隧道的三维数值模拟. 中国铁道科学,2003(05):96-10(EI, EI:03507782001).

【43】吴波,高波.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对近邻管线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S2 . (EI: 03237499538 )

【44】李伦贵,高波. 翼墙式隧道洞门可靠性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2/05 . (EI: 03107391951 )

【45】周晓军,高波. Study on fractal effect of concrete damage induced by corrosion of reinforcing bars subjected to externally applied direct current . Process in Safe. Sc. Techno 2002 . (EI: 02517280619 )

【46】周晓军,高波. Study on mechanism of concrete failure induced by steel corrosion under externally applied direct current . Process in Safe. Sc. Techno. . 2002 . (EI: 02517280620 )

【47】漆泰岳,石良,高波. 大变形巷道锚杆的力学特性.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9 . (EI: 02457195008 )

【48】严松宏,周佳媚,高波. 结构可靠性设计分项系数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 2002/9 . (EI: 03107391965 )

【49】王英学,高波. 节理岩体的块体尺寸特征分析及其可靠度评价. 岩土力学. 2000/04 . (EI: 01025532636 )

发明专利

【1】跨活动断层隧道抗减震构造,ZL2009 1 0058875.6

【2】铁道隧道回路式减压病洞口的修建方法,ZL2009 1 0216049.X

【3】一种高速列车-隧道空气动力学特性动模型试验系统,ZL2010 1 0188317.4

教材与著作

【1】普通高等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高速铁路隧道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地下铁道》,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科研团队

针对高烈度地震区隧道工程抗减震研究和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高波教授领导成立了专项研究团队,包括教授、博士生导师3名(高波、漆泰岳周晓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4名(王英学周佳媚申玉生、全晓娟)。本团队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抗减震技术

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研究

大跨度隧道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地下铁道施工力学研究

地下工程现场监控及隧道地质灾害超前预报与施工对策研究

课程教学

• 《地下铁道》国家级精品课(本科生)

• 《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博士研究生)

获奖记录

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省部级各种科研奖励 7 项(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1 项),其他奖励 3 项。

2009年 获铁道科技奖三等奖。

2008年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03年 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

2003年 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2年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 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誉称号。

1999年 获铁道部南昆铁路线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 获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7年 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

1996年 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3年 获国铁集团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93年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9年 获水电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