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鼠 :仓鼠科麝鼠属下的唯一物种

更新时间:2022-07-29 11:49

麝鼠(拉丁学名:Ondatra zibethicus),又称麝香鼠、青根貂,是田鼠亚科麝鼠属下的唯一物种,一种小型珍贵毛皮兽,体型像大老鼠。成年麝鼠体长30~35厘米,尾长18~29厘米,体重680~1800克。周身绒毛浓密细软,背部是棕黑色或栗黄色,腹面棕灰色。嘴钝圆,有胡须。上下颌各有一对长而锐利的门牙,呈浅黄色或深黄色,露于唇外。躯体肥硕呈椭圆状,颈部与躯干部没有明显边界。眼小,耳短隐于长被毛之中,耳孔有长毛堵塞。四肢短,前足4趾,爪锐利,趾间无蹼,后足略长于前足,趾间有半蹼,并有硬毛。尾长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二。雄性个体略大于雌性个体,且其附睾上方、阴囊两侧有一对扁椭圆形腺体,俗称“香腺囊”,可分泌具有浓郁香味的乳黄色油性粘液,味似麝香,称为“麝鼠香”。

麝鼠原产于北美洲北部至墨西哥湾一带,后于20世纪初被引入欧亚大陆北部,并逐渐向远东中亚地区扩散。麝鼠是半水栖的哺乳动物,常于挺水植物丛生、水流平缓的江湾、池塘及沼泽中活动,并会根据土质的适宜情况,选择挖地穴筑洞,或是堆草植筑巢。麝鼠主要表现为植食性,喜食水生植物的幼芽、嫩叶、果实及块根。

由于人工养殖麝鼠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因此全球范围内已有几十个国家地区先后将其作为经济动物引种繁殖。但由于麝鼠常在堤坝挖洞筑巢,会危害当地的防洪措施,其觅食行为也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损害,且其在流行病学上为鼠疫、土拉伦斯病等病原的自然携带者,极易造成疾病传播,因此对此物种的引进应当做好后续检测与防范工作。

形态特征

麝鼠是田鼠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成年麝鼠体长30~35厘米,尾长18~29厘米,体重680~1800克。麝鼠周身绒毛浓密细软,背部呈棕黑色,体侧渐浅,腹部为浅灰色。从鼻尖至头顶两眼之间毛色明显深暗,为棕褐色;下颏、腋下及鼠蹊部则毛色较淡,呈苍黄色。躯体肥硕呈椭圆状,头部粗短略扁平,颈部与躯干部没有明显边界。眼小,嘴部圆钝且两侧长有稀疏胡须。上、下颌各有一对长而锐利的门齿突露唇外,呈浅黄色或深黄色。耳短,几乎完全隐于毛发当中。麝鼠共有3对乳头,1对位于胸部,另2对位于鼠蹊部。前肢短小,趾间无蹼,内侧有硬毛;后肢较长,趾间有半蹼,外缘有穗毛。四掌裸露,指均具爪。尾长约为体长的2/3,基部呈圆形,远端侧扁,其上覆有细小的圆形鳞片和稀疏的硬毛。雄性个体略大于雌性个体,且其附睾上方、阴囊两侧有1对由腺细胞、支持细胞和排香管组成的扁椭圆形腺体,俗称“香腺囊”,可分泌具有浓郁香味的乳黄色油性粘液,味似麝香,称为“麝鼠香”。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麝鼠原产于北美洲北部至墨西哥湾一带,后于20世纪初被引入欧亚大陆北部,并逐渐向远东中亚地区扩散。

麝鼠在中国华北、西北华中地区、华南、华东地区均有分布。

栖息环境

麝鼠是半水栖的哺乳动物,它们在水中活动,陆地栖居。常于芦苇、香蒲挺水植物丛生、水流平缓的江湾、湖泊、河流、池塘及沼泽中活动,并会根据土质的适宜情况,选择在岸边的草丛中挖地穴筑洞,或是在漂浮于水面的树桩上堆草植筑巢。麝鼠的巢穴至少有两个洞口,位于水下或洼陷的深坑里,由洞道连通,洞道最长可达5.8米。巢穴一般距地面约35厘米,且洞口表面有草堆覆盖,使其隐蔽且温暖。

由于麝鼠所筑巢穴的保温性能良好,能在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中保持温度相对恒定,因此麝鼠对地面温度的要求不高,它们既能在严寒地区生存,也能适应高温炎热的环境。这也为麝鼠在全球的广泛分布提供了基础条件。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麝鼠的觅食活动集中在晨昏时段。其觅食范围与巢域相符,一般在巢穴的1000平方米区域内,直线活动区域不超过150~200米。麝鼠常在水下潜泳觅食,每隔1~2分钟将头伸出水面换气1次。该物种主要表现为草食性,喜食水生植物,特别是芦苇、香蒲等挺水维管植物的幼芽、嫩叶、果实及块根。但在植物性食物短缺或繁殖期间,还会捕食河蚌、田螺、青蛙和小型鱼类等动物,也会采食岸边的农田作物。麝鼠的食物种类多达107种,因此一般不会发生季节性短缺的情况,但麝鼠仍有储食习性。由于麝鼠在3~10℃的水中潜泳1分钟的能量代价比20~30℃时要高出一倍,这种生理效应会影响其取食效率,因此与夏季相比,麝鼠在冬季外出取食的活动较少。为避免在越冬及产仔期间活动减少的情况下缺乏食物来源,它们会一次性大量采集食物,贮藏在清洁干燥的洞道里。

防御/攻击行为

基于其侧扁呈舵状且覆有鳞片的尾巴、具有可用于游泳的半蹼和穗毛的后肢等明显的水生生活特化生理结构,麝鼠在水中的活动能力极强,善于游泳和潜水,且听觉灵敏、警惕性高,周围环境稍有响动便会迅速回洞或潜水隐蔽。如遇天敌,它们可以潜入水下保持3~5分钟不露出水面,潜水时间最长可达15分钟,以此来躲避危险,麝鼠幼仔则会叼住雌鼠的乳头或伏在其背上一起逃逸。

麝鼠的已知天敌有美洲水鼬(Neovison vison)、北美浣熊(Procyon lotor)、北美水獭(Lontra canadensis)、郊狼(Canis latrans)、仓鸮(Tyto alba)、横斑林鸮(Strix varia)、白尾鹞(Circus cyaneus)、美国短吻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和水腹蛇(Agkistrodon piscivorus)。

麝鼠多以血缘关系结群,生活在确定的领地内,不同家族的鼠群不能共处一地。在该种群中,同类异族之间相食和互斗的发生率极高。当遇到外族入侵时,麝鼠会对其展开激烈攻击,时常引发伤亡。

交流行为

雄性麝鼠主要通过被称为“香腺囊”的腺体分泌具有浓郁香味的乳黄色油性粘液,即“麝鼠香”,进行交流。这种气味通常用于发情时期引诱雌性麝鼠,也被用来警告入侵者。麝鼠在受到惊吓时还会发出急促的“喀喀喀”声和尖叫声,以此来向同伴传递危险信号。

生长繁殖

发情交配

麝鼠的繁殖期在每年的4~9月。雄性个体的发情状态具有连续性,几乎贯穿整个繁殖期;而雌性个体的发情状态则具有周期性,周期为12~14天。发情时,麝鼠会发出鸣叫,表现出不安、兴奋的状态。雄性个体会追逐雌性个体,且其睾丸膨大下坠,香腺囊开始分泌麝鼠香。雌性个体则会出现尿频、会阴湿润等现象,与雄性个体互相爬跨,以此表示达成交配意愿,否则雌性个体会反咬或逃避。

麝鼠常在水中进行交配,也有少数选择在岸上进行,且多发生在晨昏或傍晚时段。交配时,雄性个体会用前肢抱住雌性个体的躯体,后肢抖动,通常一分钟内便可完成。交配后的第二天清晨,雌性麝鼠的阴道内会出现雄性麝鼠精囊腺分泌物所形成的白色管状胶体栓。

筑洞/巢产仔

在土质适宜的条件下,麝鼠会选择在岸边的草丛中挖地穴筑洞;在池塘或沼泽等难于筑洞的区域,麝鼠会以漂浮在水面的树桩为基础,将芦苇的根、茎和叶,集合成束,滚上泥土,呈螺旋状向上盘旋堆至半米左右,筑成巢。洞、巢内均以软草铺垫,供其产仔。

麝鼠是季节性的多胎次动物,繁殖力较强,且妊娠期很短,仅28天左右。雌性麝鼠在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产后2~3天即可再次进行交配,称为“血配”。一只雌性麝鼠一年可产3~8胎,每胎产仔6~9只,哺乳期为20天左右。哺乳期间,雄性麝鼠会经常出入洞口为雌性麝鼠和幼仔搬运食物。

生长发育

初生的麝鼠幼仔体重约为10克,双目紧闭,无视力,体表无毛,皮肤裸露呈粉红色,背部较腹部色深。3~5日龄生出细毛并长出门齿,7日龄可长出长毛,约10日龄才能完全睁开眼睛。麝鼠幼仔生长发育极快,10日龄前以吃母奶为主,18日龄以后就能自主采食嫩草,约6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阶段,继续进行交配繁殖。野生麝鼠的寿命为3~4年,人工圈养的麝鼠寿命最长可达10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麝鼠原产于北美洲北部至墨西哥湾一带,后于1905年初次被引入欧亚大陆北部,并逐渐向远东中亚地区扩散。除了麝鼠自身自由扩散的原因外,受国际毛皮市场的刺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将麝鼠作为经济物种进行引入。芬兰1919年从德国、北美洲、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引进1100只麝鼠,散放在全国293个地区。35年后,除了最北部地区,芬兰全国所有生境都有了麝鼠分布。据统计,在1928~1945年间,苏联境内约有8万只麝鼠被引入并散放。20世纪40年代,苏联的麝鼠种群逐渐向远东和中亚地区扩散,分布区扩大到了蒙古和中国。麝鼠极强的繁殖能力使得其种群的扩散速度很快,平均速度可达每年10~20千米。截至2021年,麝鼠种群已广泛分布在北美洲及欧亚大陆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且因其生存能力强、食性广泛,麝鼠在其适宜的栖息地中数量丰富,平均密度可达每公顷40只。

生存威胁

麝鼠种群的生存威胁包括食物短缺、天敌捕食、人类捕杀、寄生虫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自然气候因素如洪水泛滥或水域干涸、种间资源竞争和栖息地被破坏等。但由于其世代更替时间短、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且在栖息地被破坏后仍能选择人工的河渠或灌溉水道作为其新生境,并可采食岸边的农田作物,麝鼠种群依旧能够广泛分布并保持相对稳定。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等级和标准是简单而被广泛接受的全球受威胁物种的分级标准体系。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规定,各自制定并颁布以及修改补充的。

物种危害

主要危害

麝鼠作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其主要危害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麝鼠被认为是对所有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都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物种。其通过取食河岸水生植物而影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另外,麝鼠对水中甲壳类和双壳类的捕食,也会间接对该水域内的鱼类种群大小和群落的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传播疾病

麝鼠对许多重要传染性疾病都敏感,在流行病学上为鼠疫、李氏杆菌病、副伤寒等病原的自然携带者,且是兔热病(土拉伦菌病)的宿主动物。水位的变化常常导致麝鼠迁移,从而也将这些病原体带到新的地区,造成疾病传播。

破坏农作物和堤坝

麝鼠的采食会对河岸边的农田作物造成一定损害。并且由于其常在堤坝挖洞筑巢,使得堤坝结构被破坏而变得脆弱,从而危害当地的防洪设施。

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世界各地控制外来入侵物种所采取的较为普遍的方法。通过保护麝鼠的天敌,巧妙运用生物防治,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抵御能力的前提下,有效遏制麝鼠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的无序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外来生物入侵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寻求解决办法。《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是涵盖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所有内容的一项国际公约,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2年在内罗毕会议提出并通过,并在同年6月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向世界各国开放签署,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鉴于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公约在第8条(h)款中专门作出规定:“成员国必须对那些威胁生态系统、栖息地或物种的外来物种进行预防引进、控制或根除”。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正式签署了该份公约。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麝鼠是一种草食性珍贵毛皮动物,其裘皮质佳,色泽艳丽,底绒细密,保温性良好,毛皮的沥水性仅次于水皮,而绒毛密度和细度仅次于水貂皮,可用于制作高档裘皮服装,也是制作帽子、围巾、手套、皮鞋的上好原料。麝鼠皮在国际裘皮市场素有“软黄金”之称。2007年麝鼠皮在浙江省裘皮市场的收购价为80~100元一张,比獭兔皮的收购价高出两倍以上。

麝鼠香的成分与林麝所产麝香相似,可以作为香料工业的原料提炼精制高级香水。此外,用麝鼠香调制成的日用化妆品具有留香持久、温和无刺激和润肤活性强等特点,可在日化工业中作为定香剂使用,且发展前景广阔。运用麝鼠快速人工活体取香技术每年可从每只成年雄性麝鼠体内取香5次,年平均采香2.65克。2015年麝鼠香在中国市场每克售价高达180元。

养殖技术

由于人工养殖麝鼠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且对保护自然野生资源及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因此全球范围内已有几十个国家地区先后引种繁殖。中国自1979年黑龙江省讷河市专业户饲养麝鼠成功后,人工养殖麝鼠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

场地选择与笼舍建造

人工养殖麝鼠需选择饲料来源丰富、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环境安静、不受外界人畜干扰的地方建立饲养场。常采用砖石与水泥砌筑成坚固的笼舍,笼舍一般为楼式,由窝室、运动场(食台)和水池组 成,水池在最底层。夏季每天换水1~3次,以保证麝鼠水浴与卫生的需要。

饲料投喂

麝鼠的饲料种类很多,可投喂各种陆生植物以及蔬菜、瓜果,如芦苇、甜菜胡萝卜芹菜及水果皮等。麝鼠的饲料不仅要求适口性好,而且要求营养全面,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使麝鼠良好地妊娠、产仔、泌乳及保障幼仔的生长发育,还要增加一些谷物熟制品。

常见病防治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由于食料不洁,以及环境条件改变等因素影响,麝鼠往往易出现腹泻中暑、便秘、伤食等问题,应及时发现并做好防治工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