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角鸮 :肩部具三角形白色点斑的鸟类

更新时间:2023-09-25 11:27

黄嘴角(学名:Otus spilocephalus)为鸱鸮科角鸮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8-21厘米。具有茶黄褐色的羽毛,眼黄色,嘴奶油色,特征为无明显的纵纹或横斑,仅肩部具一排硕大的三角形白色点斑。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有时也到山脚林缘地带。夜行性,以鼠类、蜥蜴、大的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次大陆的东北部、中国南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岛沙巴州。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形态特征

黄嘴角鸮耳羽簇相当显著,颜色为棕褐色而具窄的黑色横斑,面盘亦为棕褐色,横斑黑色,下缘缀有白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上覆羽大都棕褐色,缀以黑褐色虫状细纹;后颈无领圈或领圈不明显;肩羽外白色,近尖端处黑色,并在肩部形成一道白色块斑。小翼羽暗棕褐色,外翈有4道浅黄色斑。初级飞羽暗棕褐色,内翈近基处有浅黄色斑,外翈为浅棕栗色,除第一枚有浅栗色横斑外,第二至第七枚有白色与栗色相间横斑,其余飞羽外翈栗色,内翈暗棕褐色;尾下覆羽暗棕栗色而有细小横斑。尾棕栗色,有6道近黑色横斑。下体灰棕褐色,有白色、浅黄白色、灰色和棕色等十分斑杂的虫蠹状细斑和暗色纵纹;腹中部近棕白色,到肛区为近白色,亦具灰褐色虫蠹斑。

虹膜黄色,嘴角黄色,跗灰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长180-210mm;嘴峰♂18-19mm,♀19mm;翅♂140-152mm,♀147-153mm;尾♂75-90mm,♀80mm;跗蹠♂28-29mm,♀28-29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黄嘴角鸮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有时也到山脚林缘地带。

分布范围

黄嘴角鸮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

中原地区分布于福建省、台湾、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地。

生活习性

留鸟。夜行性,主要在夜晚和黄昏活动,白天多躲藏在阴暗的树叶丛间或洞穴中。多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鼠类、蜥蜴、大的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鸣声为连续上扬的双音节哨音,似‘嘘、嘘-嘘、嘘-’声。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4-6月。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啄木鸟废弃的洞中。每窝产卵通常3-4枚,有时多至5枚和少至2枚。卵的大小为31-34mm×27-29mm,平均32mm×28mm。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中原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1995年列入附录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发现记录

2021年10月,厦门市观鸟协会秘书长林鸮与其妻子在进行夜间观察时,无意间发现靠近路边的低矮枝干上站着一只黄嘴角鸮。据悉,黄嘴角鸮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是该鸟种首次在厦门区域内被观测到,刷新了厦门野生鸟类鸟种记录。

2023年9月,福建戴云山保护区发现黄嘴角鸮。

亚种分化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