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 :中国现代水稻研究奠基人

更新时间:2023-04-16 20:09

丁颖(1888年11月25日—1964年10月14日),出生于茂名市。本科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硕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华南农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等,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丁颖主要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事业。运用生态学观点对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家品种系统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将中国稻作区域划分为地域分明、种性清楚的6个稻作带,并指出温度是决定稻作分布的最主要生态因子指标,在国际上首次将野生稻抗御恶劣环境的种质转育到栽培稻中,育成的中山1 号水稻品种在生产上应用达半个世纪;选育成水稻优良品种60 多个,创立了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撰写水稻研究论文 140 多篇,主编《中国水稻栽培学》等著作,出版有《丁颖稻作论文选集》。曾获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项,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在教育方面,丁颖先后培养出了包括黄耀祥卢永根等多位优秀科研工作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88年11月25日,丁颖出生于广东省高州县(原茂名县)谢鸡乡硕塘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丁林泰深知没文化的苦处,坚持借债也要供其求学。1906年,丁颖从私塾考入县城里的高州中学,当时农村经济濒临破产,民不聊生,高中毕业后,深受孙中山先生思想的影响,为振兴中国农业经济解决民食问题,丁颖决定报考农科。1910年,丁颖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1912 年,丁颖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公费留学日本的机会,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学习日语,1914 年6月回国,同年9 月考取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学校继续学习。1919年,毕业时中国“五四”运动爆发,东京留学生上街游行,遭日本军警镇压,家境拮据的丁颖决定辍学回国。 回国后,他先后在高州中学、高州农校任教,还曾任广东省教育厅督,但丁颖认为当时的社会环境难以实现“科学救国”。1921年,为寻求科学救国救民之路,丁颖第三次赴日留学深造,考进东京大学农学部攻读农艺,成为该校第一位研修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1924年,丁颖获农学士毕业回国。

科研经历

回国后,丁颖在广东省大学农科学院(后改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农学院)担任教授,当时的中国稻米无法满足民众需要,每年要进口大量洋米,决心改变现状的丁颖开始研究水稻灌溉和吸肥规律,并大量调查广东粮食生产问题,写出《改良稻作计划和救荒计划》上报政府,然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不重视农业生产,丁颖意识到培育良种才是当时唯一可行的增产办法。1926年,丁颖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附近犀牛路尾的沼泽地里发现了一株野生水稻,并将其种子命名为“犀牛尾”,后经过8年反复筛选实验,他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中山一号”,当时很大程度缓解了粮食荒年,他不断研究,此后,以其研究为基础的后辈水稻育种人致力于“中山一号”及其衍生品种研究,已发展出至少8辈95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2369万亩以上。

1927年,丁颖变卖祖产和多年的工资积蓄,在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以育种为主同时开展灌溉、施肥、气象、稻作分类等研究的南路稻作试验场,这是中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1927年至1939年,为了全面展开水稻纯系育种与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丁颖合作陆续建立了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和沙田镇东莞市)、东江韩江北江等共6个稻作试验分场。1933年,丁颖发表了《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的新种》,证明了中国是比印度更早的栽培稻原产地。1936年,他从华南水稻栽种品种“旱银占”和印度野生稻种人工杂交的后代中选育出每穗可产稻谷上千粒的人工杂交水稻品种“千粒穗”,轰动了世界。

1939年,受抗日战争的影响,丁颖跟随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农学院搬校至云南澄江。次年,国立中山大学迁至粤北,时任农学院院长的丁颖带领师生迁往湖南宜章县栗源镇,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丁颖卖青草、预售良种,延聘一批知名教授,又先后创建北江稻作试验分场和农林部西南作物品种繁殖场,改善办学条件,吸引有志青年前来深造,使得农学院得到复苏和发展。1941年,国立中山大学聘请丁颖为兼任本校三十年度农学院院长。1950年广州解放初期,丁颖再挑重任,第二次出任该院院长,两年时间便令曾因战火元气大伤的中山大学农学院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畜牧兽医系和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业大学,丁颖任首任院长,而且在之后任职的12年期间,丁颖进行了一些列的教育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学校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使华南农学院成为国内少数设有农、林、牧、蚕桑、农机等多专业和多学科研究机构的农科大学,进入了全国知名大学行列。同年年底,丁颖建议华南农学院与农业厅共同筹建华南农科所,该所成立后丁颖兼任首任所长,农学院副院长李沛文兼任副所长,多数系主任兼任该所系主任,院、所关系的紧密联系推动了农业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1955年,丁颖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次年,丁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丁颖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此时丁颖还兼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同年,丁颖发表了明确提出人类栽培稻种起源于中国南方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后来由日本农史学家渡部武教授主编的《中国的稻作起源》也收录了此文,并首次称丁颖为“中国稻作学之父”。1959年,他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和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1961年,由丁颖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水稻教材专著《中国水稻栽培学》正式出版。

1963年,为了集合力量研究稻作生态,在丁颖的建议下,中国农科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华南农学院联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同时丁颖还主持全国性的科研大协作“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的研究”,协同全国12个科研单位,在8个省区设置10个试点,开展了历时三年的中国157个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试验,实验结果写成了《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此时75岁高龄的丁颖,仍旧亲自带队考察西北稻区,从张家口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陕西省等地,此时的丁颖日渐消瘦,依旧坚持工作,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他才带着大箱图书资料,去无锡太湖进行了名为3个月实为37天的“疗养”。随后,丁颖瞒着大家到南京考察全国劳模陈永康的水稻高产试验田,然后又赶回北京参加科学大会,接着带病去山东省考察稻作。在病情急剧恶化时,他用枕头压住肝痛部位,浑身冒汗,坚持在济南市做完了考察报告。

逝世

丁颖晚年身患癌症,仍四处奔走工作,坚持到北方稻区现场考察,临终前20天依旧到山东指导水稻生产,因病倒在临沂才被送回北京医治。1964年10月14日,丁颖因肝癌医治无效而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社会任职

丁颖担任过广州市政府委员、广州市郊区土改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院长等,此外,他还担任过过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第二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丁颖曾受聘为柏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农业科学院、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

科研成果

1926年以来,经过八年的辛苦研究,他在国际上首次将野生稻抗御恶劣环境的种质转育到栽培稻种中,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中山一号”,当时很大程度缓解了粮食荒年,他不断研究,育成的“中山1号”在生产上应用达半个世纪选育水稻优良品种60多个,创立了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以其研究为基础的后辈水稻育种人致力于“中山一号”及其衍生品种研究,已发展出至少8辈95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2369万亩以上。

1936年,他从华南水稻栽种品种“旱银占”和印度野生稻种人工杂交的后代中选育出每穗可产稻谷上千粒的人工杂交水稻品种“千粒穗”,轰动了世界。

另外,丁颖还运用生态学观点对稻种的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家品种系统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将中国稻作区域划分为地域分明、种性清楚的6个稻作带,并指出温度是决定稻作分布的最主要生态因子指标,对指导生产有重要作用。

主要论著

学术论文

丁颖教授一生撰写了140多篇水稻研究的论文,均由农业出版社收录出版在《丁颖稻作论文选集》,简列以下学术论文。

出版著作

荣誉与奖项

人才培养

在教育上,丁颖坚持以为振兴中华农业办教育当作教育思想,认为农学生应当以农民的长远利益作为根本要求,要主动承担社会主义农业改造和建设的任务。1952年,在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广西大学三所高校的农学院部分合并组建华南农学院后,丁颖担任首任院长,五年后,丁颖又受命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并兼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丁颖在为中国稻作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教育方面,还培养了包括黄耀祥卢永根蒲蛰龙以及赵善欢等在内的大批优秀科研工作者。

其中,卢永根中国科学院院士,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划分了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型和气候生态型,提出“特异亲和基因”的新概念,还首次建立原产中国的三个野生稻种的粗线期核型。

198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设立了“丁颖科技奖”,这是广东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第一个科技奖。

评价

“在丁颖教授身上汇集了我国许多科技界的优良学风和传统的民族美德。这是祖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很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著名水稻专家吴灼年教授评)

“他是一位非常纯粹的科学家,是一心为农业、专心做研究的人。他不图虚名,是个谦和君子,曾被誉为农学院“四君子”之首,出了名的不摆架子。他写过那么多文章,从未写过一篇批判别人的文章。他的公众形象也相当低调,几乎从不接受采访,而对学生、自学青年的请教却总是积极热情作出回应。他活跃田间,亦勤于笔耕,研究文章数目可观,在农学院属于佼佼者。”(时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倪根金评)

“丁颖院士不愧为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之父。”(卢永根院士评)

个人生活

丁颖出生于广东高州的一个普通农家,1906年,考上县城的“洋学堂”高州中学,他育有两个女儿,抗美援朝战争之时,他将女儿都送去参军了。

丁颖在生活中一直都很节俭、朴素。抗战时期,他经常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过清茶淡饭的日子。他十分爱惜公共财物,在地里捡到任何东西都会送到仓库,包括镰刀、麻绳、旧纸等等。

后世纪念

广东省丁颖科技奖:198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决定以丁颖院士名义设立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这是广东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第一个科技奖。其旨在继承和发扬我国著名科学家丁颖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优良品质,激励我省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教兴国伟大事业等。

丁颖纪念馆:建于1998年丁颖诞辰110周年之际,位于谢鸡镇六位岭上。该馆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为八角三层亭式建筑,曾被评为广东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丁颖铜像及画像:2021年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锻造新时代农科精神,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丁颖、金善宝铜像和老一辈杰出科学家画像揭幕仪式,全体院领导、院老领导、院士代表以及院机关各部门、京区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揭幕活动。

丁颖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2008年11月9日,为庆祝丁颖教授诞辰120周年,华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丁颖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薛亮出席大会并致辞,副院长刘旭出席了会议。

此外,华南农业大学为缅怀丁颖教授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事业的杰出贡献,设立了“丁颖科学基金”和“丁颖教授纪念室”,先后在1983年、1992年编辑出版了《丁颖稻作论文选集》和《丁颖邓植仪农业教育论文选集》,1990年国家邮电总局发行了一枚农业科学家丁颖纪念邮票。在丁颖教授诞辰一百周年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别举行了纪念大会和丁颖学术讨论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