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 :中国上海徐汇区内市属公办高校

更新时间:2023-05-03 13:45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上海师大(SHNU),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区。学校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行政主管部门为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7月5日的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5月,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拆分成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7月,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合并成上海师范学院。1961年9月,上海工农师范大学和松江师范专科学并入上海师范学院。1965年6月,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从华东师范大学并入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合并,建制撤销。1978年复校。1984年10月,上海师范学院更名为上海市师范大学。

截至2023年12月,现有徐汇区奉贤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26.5万平方米(约1900亩)。校舍建筑面积83.9余万平方米。两个中心图书馆藏书340余万册;现有教职员工 3103人,其中专任教师2151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拥有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20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成人本、专科学生13000余人。学校现设90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5个,11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高水平优势学科,其中5个为上海高校Ⅲ类高峰学科;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上海师范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401+名,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19名,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801-900名。

历史沿革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上海师范学院时期

1954年春,上海市人民政府责成市教育局负责筹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5月7日,在上海市教育局举行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筹备工作会议研究将专业设置为中文、历史、政教、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8个二年制专修科培养初级中学的师资,另设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两个公共教研室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校址选在市西南郊的漕河泾地区,在新校舍建成前暂借西体育会路441号原华东速成实验学校为临时校舍。7月5日,宣布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并对外办公。7月8日,举行第一次筹备委员会会议,并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动员积极投入筹备工作。8月15日,正式启用学校印章与信笺。8月16日,在一片锣鼓鞭炮声中,挂上了由舒同书写的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校牌。9月1日,第一届新生入学。9月9日正式上课。1955年3月14日,经中共上海市高等学校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共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总支委会员。1955年8月18日,学校由西体育会路迁到桂林路新址。

1956年7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长刘季平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举行的大会上宣布,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同时撤销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建制。上海第一、第二师范学院是文理分科的两所学院,两院本、专科兼设。一师院培养中等学校文科师资,设中文系及专修科、历史系及专修科、外文系(英语专业)、政治教育专修科(1957年停办,改设马列主义教研室)以及教育学教研室、心理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室、俄语教研室,校址定于闸北区明晏路150号原北郊中学。二师院培养中等学校理科师资,设数学系及专修科、物理系及专修科、化学系及专修科、生物系及专修科、地理系及专修科、体育专修科以及马列主义教研室、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俄语教研室(1957年改为外语教研室),仍在桂林路岑溪路上海师专原址办学。

1958年6月12日,宣布将上海第一、第二师范学院合并成为上海师范学院的决定。1958年7月22日,上海师范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设置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6个系(各系均附设专修科)及地理、体育2个专修科,并设有马列主义、教育学与心理学、外语3个公共教研室,公共体育课由体育科的公共教研组承担,全院共有39个教研组。1959年暑假,重设政教科(该科于1962年暑假停招新生,1963年7月老生毕业后再次停办)。1960年体育科改为体育系。1962年暑假,恢复外语系,地理科改为地理系。1963年地理系停办,未毕业的一届本科学生转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继续学习。1965年暑假,历史系改为政史系,该系一年级新生试行半工半读学制。1961年9月,上海工农师范大学和松江师范专科学校撤销,两校未毕业的学生,转来师院有关系科继续学习。1964年11月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经上海市委决定于1965年6月迁入上海师范学院。半工半读师范学院对外单独挂牌,对内则实行由上海师范学院党委统一领导的体制。1972年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合并,建制撤销。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包括上海师院在内的全国55所高等院校恢复原建制。5月13日在本市桂林路原校址门口重新挂上了“上海师范学院”校牌(仍用建校1O周年时郭沫若手书体)。5月19日召开了庆祝上海师范学院复校暨欢迎新同学大会。复校初期恢复了中文、历史、外语、艺术(音乐及美术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及新设的政教共10个系11个专业。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3年在中学行政干部进修班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管理系。1984年4月恢复地理系。1984年,全院设有12个系、14个专业、6个公共教研室、2个研究所和9个研究室(组)。有25个学科专业先后招收研究生,其中11个学科专业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科各专业自1982年起全部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部分专业开始招收专科生。还成立夜大学及举办各种形式的进修班、大专班和短训班。

上海师范大学时期

1984年10月16日,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86年经申报,现代汉语专业被批准设立博士学位授予点。

1994年10月,学校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原上海技术师范学院成为上海师大奉贤校区。1997年,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并入上海师范大学。2001年,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并入上海师范大学,同年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划归上海师范大学管理。2003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师范大学管理。

2009年10月,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分中心成立。2011年10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风险辨识项目部(GRIP/UNDP)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的GRIP-上海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中心在上海师大揭牌成立。2020年学校荣获全国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21年11月16日,上海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2023年5月17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昆山良渚实验学校揭牌仪式在昆山举行。6月1日,上海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校戏剧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成立。9月1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琼海中学揭牌,上海师范大学与琼海市人民政府进行合作办学正式签约。10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高层论坛举行。11月2日,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上海师范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11月24日,上海师范大学宣布成立心理学院。12月,牵头成立全国会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9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03人,其中专任教师2151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164人,院士(含双聘院士)3人,国家级及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获得者 448人次。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一支 500 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5个,11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1个冲击“双一流”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高水平优势学科,其中5个为上海高校Ⅲ类高峰学科;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2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上海市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个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个上海市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61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16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383门;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3门。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全国教材建设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1项(分册主编)、二等奖6项(主要编者单位);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1项(副主编);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本;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31项。

附属单位

截至2024年5月,上海师范大学签约附属学校65所,运营42所,地跨沪、浙、豫、陕、疆、滇等地。

29所运营附属学校划分如下:

十二年一贯制(5所):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师大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上海师大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上海师大附属官渡实验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郑州启佳学校

中学系列(14所):上海师大附属中学、上海师大第二附属中学、上海师大第四附属中学、上海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上海师大附属宝山罗店中学、上海师大附属高桥实验中学、上海师大附属安阳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上海师大附属杭州新登中学、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滩高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中学、上海师范大附属嘉定高级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前京中学

九年一贯制(12所):上海师大康城实验学校、上海师大第三附属实验学校、上海师大附属经纬实验学校、上海师大附属第二实验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合肥实验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上海师大附属宝山实验学校、上海师大附属宝山潜溪学校、上海师大附属舟山中旭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五嘉定实验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前京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

附小系列(9所):上海师大第一附属附小、上海师大附属卢湾实验小学、上海师大附属外国语小学、上海师大附属嘉定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梅溪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龙航小学

学前教育系列(2所):上海师大附属闵行实验幼儿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龙堰路幼儿园

学校合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全球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多所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80所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法国等6个国家的7所高校合作举办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建有孔子学院。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方入选高校。学校于2023年获得QAA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认证。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1月,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33.43万册,电子期刊11.31万册,学位论文619.73万册,音视频9682.0小时。馆藏古籍近12万册,善本古籍1350多种,于2009年被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学术期刊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主办或承办28种学术期刊(含集刊),其中《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是中国三大社会科学文摘期刊之一。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 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第一批); 1个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合作共建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2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2个上海市人文社科研究和决策咨询基地;4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高校智库;1个国家重点培养人才基地;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中小学在线教育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主办或承办29种学术期刊(含集刊),其中《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是全国三大社会科学文摘期刊之一。上海教育报刊总社2021年整体并入学校,拥有报刊杂志11种及多个数字新媒体,下属有学友书店等五家企业,归口管理《中国教育报》上海记者站、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等,是全国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之一。

科研成果

2018至2023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533项(文科236项,理科29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1项(含艺术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项(含子课题19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含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4项(含3项合作);各类省部级项目493项(文科292项,理科20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科研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10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励57项(文科47项,理科10项)。

学校排行

QS

上海师范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401+名。

上海软科

上海师范大学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801-900名。

上海师范大学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11名。

上海师范大学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19名。

校园文化

校名

原系郭沫若同志1965年为上海师范学院题写的校名。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时,在郭体原校名中,去了个“院”字,加了个“大”字。多年来在使用过程中原字体不断变化,日前使用的校名已与原体相距甚远。值校庆五十周年之际,正本清源势在必行。学校选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的“大”“学”两字。

校徽

学校标志以英文校名“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中的首字母“SNU”为构图元素,代表“上海师范大学”,“SNU”通过艺术变形构成上海的市花——白玉兰花形,象征本校的地域特征,“N”“U”两字母相互穿插,标志中心是一虚形“O”。

校训

学校校训是“厚德、博学、求是、笃行”。

“厚德”源于《易·坤》说“君子以厚德载物”。有“使道德充裕、厚实”的意思。“博学”出自《论语·雍也》篇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有“大”的意思,“广”的意思,“通达”“多闻”“丰富”“渊博”的意思。“求是”是“实事求是”的速写。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笃行”出自《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是“笃厚”“真实”“真诚”“忠诚”的意思,“行”就是去做,去身体力行。

校旗

学校校旗底色为红色,校旗正中是黄色的“上海师范大学”校名,大小为288cm×192cm,学校主体色为墨绿色。

校歌

《师大之歌》

作词:张斌、任仲伦

黄浦江畔春风荡漾,我们在播种希望。

严谨求实,勤奋好学,

沐浴着理想的阳光。

文明健康,为人师表,文明健康,为人师表,

喜看那桃李芬芳,培育出社会的栋梁。

重任,重任,落在我们的肩上;

我们要创造未来,创造辉煌。

重任,重任,落在我们的肩上;

我们要创造未来,创造辉煌。

创造辉煌,辉煌!

校园活动

截至2023年7月,上海师范大学有包括楼兰剧社、泊乐合唱团、弦悦团等五星社团,易衡书社、跆拳道协会、DT街舞社等四星社团在内的共114个学生社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徐汇校区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为学校法定住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南片,北邻桂林公园和康健园,截至2015年1月占地700余亩。

奉贤校区

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海思路100号。原身为上海技术师范学院。截至2018年6月,校区占地面积91.33公顷,建筑总面积23.3万平方米。在奉贤校区办学的学院达到11个,其中机电、建工为在校区的整建制办学学院,人文、法商、数理、外语、生化、体育、旅游、商学、教科等学院均在校区延伸办学,另有一个中外合作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校区本专科专业达到80余个。

校友情况

学术界

工商界

文艺界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2013年,学校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学校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