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综合性大学

更新时间:2024-09-21 04:54

东南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享誉国内外的综合性大学。2003年7月,东南大学根据教育部、科技部文件(教高20032号)精神成立了江苏省地区唯一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集成电路学院;2015年,学院成为国家首批支持建设的九所微电子学示范学院之一。

历史沿革

2003年12月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承担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任务。

2004年学院开始招收工学、工程硕士研究生。

2007年1月学院承担建设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在教育部阶段性检查中被评为优秀,同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2008年学院在苏州研究院开始招收软件工程(微电子方向)硕士研究生。

2009年学院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地点设在无锡分校。

201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东南大学建设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学院(全国共9所)。

2016年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改名为东南大学微电子学院,以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微电子创新创业人才。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东南大学微电子学院依托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ASIC)和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的雄厚教学和科研力量,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学院分别在南京、无锡、苏州建立了实验室,实现多地联合培养。此外,学院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授课和参与学院建设,已和华润微电子长电科技南京熊猫集团、美国凯登思公司、斯图加特大学、英国ARM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并建立了学生实践实习基地。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主要导师简介

时龙兴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001被评为江苏省“九五”产学研联合先进个人,2002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3年获第九届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5年获第八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王志功教授:1977年及1981年就就读于东南大学获学士及硕士学位,1982年赴同济大学任教,1984年派赴德国波鸿大学电子系进修,199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德国弗朗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1992年10月起在该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1997年10月归国并受聘为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2004年担任国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专家,2001年以来担任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受聘为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电子科学与技术组成员,2011年荣“中国侨联特聘专家”,2003年9月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6月获“全国归侨十杰”称号,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师德标兵”。迄今为止已在国际和国家级重要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已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EI论文300余篇。SCI/EI论文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7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译著6部和教科书7本,共发行7万余册;获得德国、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25项。 

李智群教授:1978年7月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79年2月由中国教育部公派法国留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部派出的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并于1983年6月获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无线电、电机、自动控制专业硕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93年3月在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任教,并于1989年6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学位;1993年3月作为中国科学院公派访问学者去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微电子研究所(LaboratoryMicroelectronic)从事射频芯片与无线通信系统研究工作,并于1996年6月以优异成绩获得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电子学博士学位,并在法国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6月回国,在合肥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任总工程师;2002年9月人才引进至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译著一部“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PhillipE.Allen等著)。

吴建辉教授:1989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系,1992年及2000年获东南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主持完成了国家863项目:"模/数转换器(ADC)IP核开发",并先后参加了"金融信息手持PDA产品产业化"、"专用集成电路系统研究和工程转化"、"PDP显示器驱动电路及系统"等江苏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年来出版研究生教材1本及印制电路板设计方面的参考书1本,并发表了学术论文数十篇。 

孙伟峰教授:2000年、2003年及2006年分别获东南大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2008年9月-2009年9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加了国家'863'项目、核高基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基金、江苏省成果转化基金及其他科研合作项目20余项;在IEEETrans.onElectronDevice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美国专利4项。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2完成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1完成人);获江苏省十大杰出发明人、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特聘教授等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4年作为团队负责人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资助,2015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为IEEETrans.onElectronDevices,IEEEElectronDeviceLetters,IETCircuits,Devices\u0026Systems等期刊的审稿人。 

陆生礼教授:1987年、1990年及1994年在南京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任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近年来,先后主持、参加并完成“无线传感网节点嵌入式SoC芯片和射频收发芯片设计”、“高压驱动集成技术研究”、“集成电路可测性设计软件系统研究”、“PDP显示器驱动电路及系统”、“基于目标产品的SoC芯片设计及产业化“等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20余项。在研发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李冰教授:199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同年留校工作,先后在东南大学微电子中心、东南大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ASIC中心)、无锡分校工作,2004年获得东南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论文课题“可重构FPGA通讯纠错进化电路及其实现”。目前的研究方向:现场集成系统与信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包括可重构进化硬件电路、通讯纠错码、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微控制器设计以及接口IC设计等)。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市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曾在在东南大学国家ASIC中心参加了国家863项目“TMS320C25的剖析”,在东南大学无锡应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发的多功能仪表计量芯片、消费类电子MCU等芯片均已批量生产,目前与中科院计算所开展针对云系统应用的数据高效压缩/解压缩的研究工作。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内外发表数十篇科技论文,多篇被SCI和EI收录,出版专著一部,同时从事集成电路和嵌入式系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目前主管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实验室建设工作。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