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群岛 :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

更新时间:2023-05-21 10:44

东沙群岛(英文名:Dongsha Qundao,the Dongsha Islands),古称落漈、珊瑚洲、石星石塘、南澳气、沙头等,位于南海北部,为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在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离中国大陆最近。

约在3.2万~1.7万年前,南海海底扩张末期,中央盆地四周陆地相继下沉,形成南海雏形和以北东一南西走向为主的一系列地质构造带。东沙群岛发育于东北一西南和西北一东南向一组相互交汇断裂上。同时,珊瑚礁部分没在水下,成为暗礁暗沙和暗滩,部分露出水面,形成沙洲和岛屿,东沙群岛在此基础上发育形成。东沙群岛由东沙环礁、南卫滩环礁、北卫滩环礁组成,东沙岛是东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海面的岛屿,礁盘呈新月形,平均平均海拔约6米。该岛属热带海洋气候,具有全年无冬、四季皆夏、气候暖热、湿润多雨和易受季风影响的特点。岛屿及其海域主要生长着热带动植物,其中,海人树是中国的珍稀濒危植物。

南海诸岛自古就为中国管辖,秦时,秦始皇统一岭南,在今广东省地区设置南海郡,临南海边缘,并对其附近海域实行政治管理和防守。清代光绪年间,东沙群岛曾被日本强占。而且,科考钻探活动曾在此开展,出土众多文物,亦有渔民到东沙群岛出海捕鱼。2007年,东沙环礁国家公园也在此建立。

此外,东沙群岛出现大量珊瑚礁白化及死亡现象,中国政府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治理环境问题。

命名

东沙群岛,古称落漈、珊瑚洲、石星石塘、南澳气、沙头等。

晋代,裴渊的《广州记》记载:“珊瑚洲在县(注:指东莞市)南五百里昔人于海中捕鱼,得珊瑚”,故称“珊瑚洲”。

明代,开始有中国人开发和经营东沙群岛,郑和下西洋“航海图”中的石星石塘即为东沙群岛。

清代称其为南澳气、沙头。成书于康熙末年的航海针经的《指南正法》中记载,南海诸岛中有“南澳气”。1730年,陈伦炯的《海国闻见录》中所附“四海总图”绘有“气”“沙头”。“气”即南澳气,“沙头”即沙岛之头,均指东沙群岛。清末谢清高海录》始称其为“东沙”。

1933年6月,民国政府内政部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了中国南海岛礁中英岛名,并公布“关于我国南海诸岛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这是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第一次“准标准化”命名,将南海诸岛明确区分为4个部分,其中就包括东沙岛。

位置境域

东沙群岛位于南海北部,在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离中国大陆最近,地理坐标为北纬20°33’~21°10’,东经115°54’~116°57’。

东沙群岛处于中国广东省海南岛台湾岛菲律宾吕宋岛的中间位置。北距汕尾市260千米,南距西沙群岛450千米、太平岛1185千米,东南距马尼拉780千米东北距高雄港及澎湖马公港444千米、425千米,西北距香港特别行政区315千米,西南距海南岛榆林港670千米。

东沙群岛是国际航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往北是台湾海峡的南面出口,朝东是巴士海峡的西面出口,向南直通西沙和中沙群岛。

成因

地质演化

该区域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澳洲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汇处,在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和自然外力的相互作用下,南海海盆逐步发育。历经距今2.0~1.3亿年的中生代中晚期,南海古陆块解体下沉成为中央海盆;距今约1.3~0.6亿年的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第三纪早期,南海中央海盆发生东北向断裂和西北向、东南向扩张;距今约0.5~0.2亿年的新生代第三纪中期,再次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挤压产生海沟-岛弧-弧后海盆等3个主要地质阶段,形成了南海断裂扩张型海盆。约在3.2万~1.7万年前南海海底扩张末期,中央盆地四周陆地相继下沉,形成南海雏形和以北东一南西走向为主的一系列地质构造带。东沙群岛发育于东北一西南和西北一东南向一组相互交汇断裂上。

珊瑚礁

南海水温较高,海洋中生长着许多造礁石珊瑚,它们从海底往上生长,并分泌出钙质(石灰质),珊瑚死亡后骨骼堆积在原地,并且和其他海生贝壳及细小动物的遗体等胶结在一起,构成了珊瑚礁。这些礁体有些没在水下,成为暗礁暗沙和暗滩,有些露出水面,形成沙洲和岛屿。

地理特征

气候

东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气候,具有全年无冬、四季皆夏、气候暖热、湿润多雨和易受季风影响的特点。

气温

东沙群岛年平均气温为25.1℃,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20.6C,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为28.6C。东沙群岛气温年较差较小,约为8℃。

降水

东沙群岛年平均降雨量为1459毫米,雨量受季风和台风的影响,一般是“夏半年”多雨,“冬半年”少雨。东沙群岛5~10月为雨季,11~次年4月为干季。雨量呈双峰型,前雨峰在4~5月6~7月,后雨峰在9~10月和11月。东沙岛5~10月雨量可达1254毫米,约占全年雨量的87%。

风向

风向大致可分为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两个时期。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盛行时期为10月中旬至次年3中旬。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盛行时期为每年5月中旬到9月中旬。东北季风时期,亚洲北部冷高压流向赤道低气压,冷空气频繁入侵,平均风力4~5级。西南季风时期,海洋的高气压奔向大陆的低气压,平均风力约三级,微弱常有间断。每年4月和10月为季风转换时期,风力较弱。东沙岛的平均风速为6.5米/秒。

地质

南海大地构造位置介于大陆型地壳构造域和大洋型地壳构造域之间,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东沙群岛地壳属大陆型,座落在水深大部分为340~370米的南海北部大陆坡东沙台阶上,基底为中生代玄武岩、变质岩、燕山期褶皱岩系。

地形地貌

陆域地貌

南海诸岛岛礁均是全新世海面上升后堆积而成,海拔基本都在10米以下,受风的影响,大部分岛礁(盘)都形成东北至西南长而南至北狭的长椭圆形。其中,东沙岛是东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海面的岛屿,礁盘呈新月形,平均海拔高度约6米,岛上无泥土、无山丘,地势低平。

海底地貌

南海北部的大陆坡由西北向东南逐级下降,大陆架和岛缘陆架往内一环为大陆坡,大陆架到大陆坡转折处的水深是150~180米,大陆坡水深在100~3500米上下,坡面高低起伏、崎岖不平,垂直方向的坡长不同,东沙群岛就发育在水深约300米的东沙台阶上。

水文

洋流和潮汐

海域的海流流向和流速,受季风影响而发生季节性变化。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东北季风盛行,产生西南海流,流势较强,平均流速为每小时0.5海里至1海里。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风盛行,产生东北海流,因西南季风不够强劲和恒定,海流流势较弱,平均流速每小时为0.2~0.5海里。东沙群岛附近海面,由于受到巴士海峡台湾海峡海流的相互作用,冬季时有东西向海流经过,夏季时则有西东向的海流经过。

潮汐属不规则全日潮,最高潮在月圆后第三天(即农历十八日),潮差约15米潮流时速,大者可达6海里,小者仅2海里。

水温和盐度

海域表层水温年平均为27.1C,最低的2月为24.5C,最高的6月为28.9°C,年变化差为4.4C。

表层海水盐度终年在31~34‰之间,夏半年海水盐度较低,冬半年盐度较高。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为31~32‰,2月份为32~34‰。年较差较小,一般在3‰左右。

地下水

地下水源丰富,为雨水下渗储积于沙层中的淡水,水位较高,离地1.5~2.0米。由于海水的侵人,水质略咸,不宜直接饮用。但岛屿中心部位,水味较淡,可供灌溉及洗涤之用。

生物

植物

南海诸岛的水热条件和土壤性质地域差异相对较小,其形成的植被群落有很强的相似性,南海诸岛的自然植被有森林(珊瑚岛热带常绿乔木群落)、灌木林(珊岛热带常绿灌群落)、草地(珊瑚岛热带草本群落)和湖沼植被。

东沙岛共有211种维管植物,其中原生植物107种,栽培植物71,归化植物33种。东沙岛上主要植物群落抗风桐群落、橙花破布木群落、海岸桐和海巴戟群落、草海桐群落、海人树群落、海马齿群落等,其中,海人树在南海诸岛中分布数量稀少,是中国的珍稀濒危植物。

动物

东沙群岛海域共记录鱼类403种,其中软骨鱼类为3目3科67种,硬骨鱼纲为15目65科167属396种。在目级水平上,东沙群岛海域形目鱼类(327种)占绝对优势,占种类总数的81.55%。

国家公园

东沙环礁国家公园成立于2007年1月,范围是以东沙环礁为中心及附近海域,海陆域总面积约为353667.95公顷。该国家公园涵盖了岛屿、海岸林、潟湖潮间带珊瑚礁、海藻床及大洋等不同但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

自然灾害

台风

影响南海诸岛的台风源地,一是来自菲律宾以东海面,二是在南海海域中生成。7~10月为台风盛季,约占全年总数79.3%。强台风过境,浪大汹涌,台风灾害会造成建筑破坏,但也带来丰富的水量,对各群岛植物的生长和岛上积蓄淡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主要岛屿

东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岛礁最少的一组群岛,由东沙环礁国家公园南卫滩环礁及北卫滩环礁组成。

东沙环礁

东沙礁为东沙群岛的主体,为岛、洲、礁、门俱全的典型圆形环礁。其直径约22.5千米中部为一浅水潟湖,最大水深约8米,点礁遍布。礁体东北部特别发育,东侧礁体宽约23.5千米,长约64.6千米,呈弧形,弧长约46.3千米。东北部礁盘已出露水面,而北、东、南三侧的礁盘,则接近低潮海面。环础外缘陡深,水色透明度也大,当太阳高度角适合时,能看到水深18米的海底。而向漏湖一侧坡底变缓。

东沙岛

东沙岛,亦称月牙岛,位于东沙礁的西端,为西北—东南向沙堤环绕的碟形沙岛。其东西长达2.8千米,而南北宽约0.7千米,面积近1.8平方千米,潟湖水深不超过1.5米,其开口向西。该岛由珊瑚为主的生物碎屑堆积而成,是南海诸岛中第二大天然岛。

南卫滩环礁

南卫滩环礁位于东沙岛西偏北约45海里处,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沉水环礁。长达16.7千米,宽约10公已知最浅水深58米,滩外缘陡深。附近有强烈的激潮和湍流。在其西南部有5处浅滩,最浅一处水深达11米这些浅滩处形成一片变色的海水。

北卫滩环礁

北卫滩环礁位于东沙岛西北方约43海里,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沉水环礁。长达20.9千米,宽约10千米一般水深60余米,已知最浅水深为10.9米,滩面有沙,滩外缘陡深。附近有强烈的激潮和湍流。它与南卫滩之间有一水深达300米以上的海谷。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次聚众百余人乘船武力强占东沙岛。他在岛上修建码头、小铁路海水淡化厂,铺设电话线,搭盖日式房舍,抢掠毁屋,驱赶中国住岛渔民,并将其改名“西泽岛”,砍树造房,掠夺鸟粪磷矿等资源。宣统元年(1909年),日本将东沙岛归还中国。

1917年,日本商人石丸庄助带领百余人登岛偷运鸟粪。1925年,中国广东省政府派出海军巡防处海军中校江宝容,进驻东沙岛,驱逐日本人,建立中国管理南海诸岛的政权机构,还修筑了炮台,驻兵囤守。东沙岛成为当时南海四大群岛的行政中心

1933年,日本海军派出巡洋舰“五十铃号”到东沙,趁机搜集水下滩涂、港湾深度等情况,并据之制定了对东沙岛的作战计划。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获得南海的制海权,日本海军于9月3日派出轻巡洋舰驱逐舰等,对东沙岛实施登陆作战。

科考勘探

1935年,在东沙群岛马蹄礁发现汉代到清代的钱币。1995年,台湾学者在洞沙岛考古调查并发掘,发现有中国渔民营宿的遗址,长50米,宽20米,文化层约厚20厘米,命名其为“东沙遗址”。出土遗物以陶瓷为大宗,多为残片。陶器以钵形器最多,次为束口瓮和少数砂锅陶、陶土火灶。瓷器多为民间瓷,如青花瓷碗、青花汤匙及带有“同仁堂”“平安散”文字的青花小瓷。还出土了铁片、铁块、铁条、铁钉等铁器,木炭、有使用痕迹的石英打火石、经人食用后遗下的贝壳、鸟类、哺乳动物碎骨、小龟甲片等。所有的器物均为中国传统民间常用的器物,未发现有其他地区或外国的成分。此遗址年代在清代中叶至末期之间,或可推至清乾隆期间。

经济活动

中国渔民到南海诸岛上捕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明清时期,南海诸岛已经成为中国渔民固定的远洋捕捞渔场之一,到东沙群岛上捕鱼的多是闽粤两地渔民。

环境问题及保护

环境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浓度的迅速增加造成地球表面气温和海洋温度上升。由于造礁珊瑚对海水温度非常敏感,海温升高造成的热压力导致珊瑚礁出现大量白化及死亡现象。1998年、2010年和2016年曾发生全球规模的珊瑚礁白化事件,波及南海一带。东沙群岛就曾发生严重的珊瑚礁退化问题。1998年,ENSO事件造成海温异常升高,东沙环礁渴湖中的珊瑚发生大面积死亡。此外,人类活动、过度捕捞和长棘海星暴发等原因亦会导致南海珊瑚礁资源出现退化。

珊瑚礁白化,意味着珊瑚体内为其供给能量的共生藻离开或失去色素。如果白化严重,珊瑚最终会因为缺乏营养供应而死亡,进而导致珊瑚礁的退化甚至消失。珊瑚的作用之一是维持着海洋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珊瑚白化会使其系统失衡,引起食物网的崩溃,最终会导致珊瑚礁里的鱼类消失,引起海洋荒漠化。而且,珊瑚礁是岛礁的沙质的来源,如果珊瑚礁消失,就无法制造陆地以及补充海流对岛礁的消耗,岛礁从而受到侵蚀。中国南海海域,大部分岛礁都是珊瑚,诸如东沙群岛这样的岛礁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环境保护

对于南海珊瑚礁,中国科学家提出要由偏重于活珊瑚覆盖度、特定生物数目和可持续渔业产量等转移到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弹性,以及建立禁止捕鱼等活动的完全保护区,从而保证珊瑚幼虫供应及有效恢复。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是缓解退化状况、保护现有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生态补偿的重要方法。因此,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推荐性标准《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第2部分:珊瑚礁生态修复》,该标准也是中国首个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标准。此外,中国政府将石珊瑚、苍珊瑚、海龟、砗磲、法螺和苏眉等关键珊瑚礁生物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并严格处置违法行为;在南海建立多个海洋保护区,并在北纬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以持续恢复渔业资源;召集渔民持续抓捕珊瑚捕食者——长棘海星,并妥善处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