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在平 :于在平

更新时间:2024-09-21 03:03

于在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地质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岩石变形、大陆造山带构造演化、早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及多媒体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曾获国家、省部级多项教学科研奖。先后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并多次主持教育部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他有多项科研论著,曾参加多项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承担研究项目

先后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主要项目包括: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秦岭缝合带沉积岩系时代与构造环境",项目负责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秦岭造山带内主要断裂边界地质体的综合研究",课题负责

3.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德国Volkswagen基金会联合资助项目"中德关于中国华北地块南缘和秦岭造山带若干关键问题的合作研究",专题负责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板块结合期间板缘流体地质作用",课题负责

5.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英国皇家学会联合资助项目"秦岭板块主缝合带构造演化的合作研究",专题负责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大巴山脉弧型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课题负责

7.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哥廷根大学联合资助项目"中德关于秦岭流体地质学及其构造演化若干问题的研究",专题负责

8.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973)专题"小秦岭中生代构造体制与成矿关系",专题负责

9.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秦岭-松潘县构造结形成演化与大陆动力学研究"

10.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GCP项目"东亚前侏罗纪构造演化"、"冈瓦那的裂解与亚洲的增生"以及其它研究项目多项

主持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1.国家级精品课程"构造地质学",项目负责

2.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地质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地质学标本模型库子库建设",项目负责

3.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地质学",项目负责

4.世行贷款教育部21世纪初教学改革项目:"地质类本科教育与本科后续教育的协调和统一",专题负责

5.陕西省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构造地质学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项目负责

发表论著

教学、科研论著

1.Late Paleozoic sedimentary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 eastern Qinling, China, J. SE. Asi. 地球 Sci. 11(3):237-242, 1995, 第一作者

2.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oping Sedimentary Assemblage in the East Qinling, central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Science in China , Series D , Vol.39 Supp. 69-79, 1996, 第一作者

3.岩石学, 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Shangdan metamorphic sandston; Shangdan suture zone, Qinling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Z. Geol. Wiss, 26 (1/2) : 221-240, 1998, 第一作者

4.秦岭造山作用:多种造山作用和不同造山类型的复合, 第2届全球华人地质大会(斯坦福大学)文集, 2000, 第一作者

5.以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地质学基地建设, 高等理科教育, 2004, 第一作者

6.Atlas of orogenic process and three demension lithospheric framwork of Qinling orogenic belt, 科学出版社, 1996, 编委之一

7.地质学概论, 高教社, 2000, 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材,第一作者

8.构造地质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材,第一作者

9.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材,第二作者

10.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 科学出版社, 2001, 执笔12-5

获奖

曾获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多项,主要包括:

"高等地质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实践"获2001年度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第1获奖人),2002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获奖人)

"地质学概论多媒体CAI"、"高等地质网络教学与管理系统"分获1999年、2004年度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获奖人

"构造地质学多媒体电子教材"网络版获2000年教育部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第1获奖人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获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3获奖人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获1991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获奖人

"Guidebook for excursion: Qinling Mountains"获1991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1获奖人

"凤县石炭系牙形石组合及其时代"获1993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第2获奖人

此外,获得西北大学科研、教学等多项奖励。2002年被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授予"基地"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国际学术交流

参加多项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曾于1986、1987、1990年与Mainz大学地质学系主任、前国际地科联构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A. Kroner教授及T. Reschmann, U. Altenberger, F. Leich 等在中国开展野外调研,于1988.12-1989.4月,1992.5-8月赴德国在Mainz大学及Max-Plank化学研究所进行实验室研究。

参加IGCP项目研究,1987年夏季为IGCP224项组织实施了12国地质学家参加的秦岭野外考察,编写了考察指南,担任现场讲解。1994年8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赴韩国出席IGCP321项学术讨论会,参加野外考察。

负责实施西北大学与英国Wales大学B.Fitches, 不列颠地质调查所C.Fletcher,J.Evans等人的合作研究项目。1991年10月,1995年5月接待英方来访,开展野外合作考察。1992年5月,1996年3-6月访问英国,进行实验室研究,考察了英格兰共和国威尔士男子足球代表队的英国西海岸加里东造山带。

参加西北大学与德国Gottingen大学地质学系主任Behr教授(曾任德国地质学会主席,德国大陆深钻首席科学家)为首的研究组的合作研究项目。1993、1995年与德方在中国开展联合调查,1992、1996年访问该校,在德方陪同下考察了中欧海西构造带,德国大陆深钻,奥地利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造山带。

2002年2-5月访问马里兰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此外,曾接待来访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近百人次,包括瑞士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D.Gunther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墨尔本大学A.Gleadow教授,耶鲁大学J.Rodges教授, 密执安州立大学的Cambray教授, 田纳西大学H.Hetcher教授,肯塔基大学M.Tomas教授,卡迪夫大学地质学系主任D.Rickerd教授以及西澳大学代表团,乌克兰科学院代表团等。曾出席在韩国、巴西、北京、美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分别召开的IGCP、IGC、全球华人地质大会等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