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辉椋鸟 :雀形目椋鸟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00

亚洲辉鸟(学名:Aplonis panayensis),又名辉椋鸟、菲律宾椋鸟,属于椋鸟科。在菲律宾被称为kulansiyang、galansiyang或kuling-dagat。其学名中的"apl"源自希腊文,意为“简单的”,"ornis"意为“鸟”;"panay"指菲律宾Panay岛,"ensis"是拉丁文,意为“属于”。学名全意为产于菲律宾Panay岛,颜色单纯的椋鸟。

形态特征

体长约20厘米,雌雄同型。全身黑绿色,在阳光下带有明显墨绿色闪亮光泽。尾部方形略短。幼鸟背面黑褐色,腹面浅米色,颊及喉部有细黑纵纹,胸腹部具粗纵斑。眼睛血红色,喙黑色略粗,脚黑色。

地理分布

亚洲辉椋鸟分布广泛,遍及中南半岛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岛,以及太平洋诸岛屿,如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巴布亚新几内亚。此外,还分布于华莱士区,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小巽他群岛、西南群岛、马鲁古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它们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湿润的低地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红树林,也常见于城镇和城市中。

栖息环境

亚洲辉椋鸟完全适应人类环境,多数栖息于都市内,少数在郊区农地出现。在城市中,它们在废弃的建筑物和树木中寻求庇护。

生活习性

亚洲辉椋鸟群居性强,成数只至数十只的小群停栖在较高建筑物的屋顶,成群觅食于都市内的公园或行道树上。在高雄市经常栖息的树种包括腊肠树、洋紫荆、大王椰子树火焰树、吉贝棉、黄槐决明、印度紫檀、蒲葵、菩提、铁刀木等。有固定的夜栖地及日作息模式,清晨自夜栖地成10只以下的小群分批外出觅食,黄昏前会群聚于固定的高处停栖点,通常是某建筑物的屋顶,常见规模约二、三十只,集体喧闹,理羽,天黑前分批飞至固定的大树上夜栖。树栖性,总是在高处活动,几乎不落至地面。飞行鼓翼快、速度迅捷,在大都市的行道树与高楼之间穿梭自如,逐渐在都市上层找到属于它们的生态栖位。以树木果实及花蜜为主食,也能取食硬果。鸣叫声响亮的seeeup,夹杂带金属声的chank。在黄昏夜栖前特别喧闹,被认为是最吵闹的鸟类之一。

繁殖

亚洲辉椋鸟在原分布地使用洞穴型的巢位,例如树洞、棕榈的顶端、建筑物墙壁的凹洞等。高雄市曾记录筑巢于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走廊梁柱的日光灯座上,巢的基座大部分为铁刀木和印度紫檀的枯枝,其上衬着由多种树叶构成的软垫。在台北市经常筑巢于高楼的招牌、路标或交通号志的横向钢管内。繁殖期为5至7月,窝雏数为3至4只,雌鸟负责孵卵,雄鸟负责供食与警戒。张进隆在高雄的观察发现麻雀会骚扰本种的繁殖,显示本种的巢位选择与麻雀有竞争。幼鸟离巢后即具有相当好的飞行能力,能在行道树与楼房之间穿梭。离巢不久后数个家族的亲鸟与幼鸟集结再度群居。

亚种分类

国际鸟类学会认可的亚洲辉椋鸟亚种包括:

- A. p. affinis(Blyth, 1876)- 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缅甸西南部

- A. p. tytleri(Hume, 1873)- 尼科巴群岛和北尼科巴群岛

- A. p. albiris Abdulali, 1967 – 尼科巴群岛中部和南部

- A. p. strigata(Horsfield, 1821)- 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和婆罗洲西部

- A. p. altirostris(Salvadori, 1887)- 锡米鲁岛、班亚克群岛和尼亚斯岛

- A. p. nesodramus(Oberholser, 1926)- 巴比岛

- A. p. pachistorhina(Oberholser, 1912)- 巴图岛和门塔威群岛

- A. p. enganensis(Salvadori, 1892)- 恩加诺群岛

- A. p. heterochlora(Oberholser, 1917)- 安南巴斯群岛和纳土纳群岛

- A. p. eustathis(Oberholser, 1926)- 婆罗洲东部

- A. p. alipodis(Oberholser, 1926)- 潘江岛、马拉图亚岛和德拉万岛

- A. p. gusti Stresemann, 1913 – 巴厘岛

- A. p. sanghirensis(Salvadori, 1876)- 桑吉赫群岛和塔劳德群岛

- A. p. panayensis(Scopoli, 1786)- 北苏拉威西和菲律宾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