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仙人掌科仙人掌属肉质丛生灌木

更新时间:2022-12-30 12:53

仙人掌(拉丁学名:仙人掌属 dillenii (Ker Gawl.) Haw.),为仙人掌科(Cactaceae)仙人掌属(Opuntia)的肉质丛生灌木;其原产于墨西哥的东海岸、美国的南部及东南部的沿海地区、西印度群岛、百慕大群岛南美洲的北部等地区;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栽培于孟加拉国、哥伦比亚、毛里求斯、缅甸、中国等国家;在中国,现主要栽培于西南、华南以及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等省区;普遍生于空阔的沿海沙滩、朝阳干燥的山坡、石上、路旁及村庄等。

仙人掌高为(1~)1.5~3米,上部分的枝呈宽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叶呈钻形,长为4~6毫米,呈绿色、早落;花呈辐状,具倒卵形花托,花被片呈宽倒卵形至狭倒卵形,瓣状花被片呈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花丝淡黄色,花药黄色;浆果倒卵球形,多数种子,呈扁圆形。

仙人掌含有丰厚的维生素a维生素c蛋白质等,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其花朵可以烹出饼干、点心、菜肴等,果实可以作为水果,有煎、炒、炸、煮等多种形式,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此外,因其花卉较小、耐旱、管理简便且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而备受一些市民的青睐,在园林的绿化和花卉栽培中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在药用方面上,主要用来治疗胃痛肺热咳嗽、蛇虫咬伤、烫伤及冻伤等症状。此外,仙人掌已经成为南非澳大利亚斯里兰卡的入侵物种,是世界上100种最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

株形演变

多数的仙人掌植物长期处于干旱并且极难获得水分,因而在形态上使其最初的根、茎、叶三种器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株形的演变与适应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叶仙人掌生长在较湿润的环境中,其株形接近一般灌木,具有正常的叶子,主根较长,侧根较短,具两片子叶,茎不是肉质,叶片扁平;后来慢慢演化有了早期的肉质茎,茎的表皮和皮层内有了贮水组织,侧根较主根发达,叶子退化成圆筒状,腋芽发育成刺座;最后植株彻底演变成球形,并具有变态的肉质茎和发达的贮水组织,叶子退化并早期脱落,在新长出的幼芽上有退化的小鳞片,侧根比较发达且分布很浅。

形态特征

枝叶

仙人掌为肉质丛生灌木,其高为(1~)1.5~3米;上部分的枝呈宽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为10~35(~40)厘米,宽为7.5~20(~25)厘米,厚为1.2~2厘米;先端呈圆形,边缘通常为不规则的波状,基部呈楔形或渐狭,为绿色至蓝绿色,无毛;疏生小,直径为0.2~0.9厘米,显著突出,成长后刺常增粗并增多,每小窠具(1~)3~10(~20)根刺,被密生的短绵毛和倒刺刚毛;刺黄色,有淡褐色的横纹,粗钻形,多少开展并内弯,扁形基部,坚固,长为1.2~4(~6)厘米,宽为1~1.5毫米;暗褐色倒刺刚毛,长为2~5毫米,直立,多少宿存;灰色短绵毛,较倒刺刚毛短,宿存;钻形叶,长为4~6毫米,呈绿色,早落。

仙人掌的花呈辐状,直径为5~6.5厘米;倒卵形花托,长为3.3~3.5厘米,直径为1.7~2.2厘米,顶端呈截形并凹陷,基部渐狭,呈绿色;疏生小窠并突出,具短绵毛、倒刺刚毛和钻形刺;具宽倒卵形至狭倒卵形的萼状花被片,长为10~25毫米,宽为6~12毫米,先端急尖或圆形,具小尖头,为黄色,具绿色中肋;具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的瓣状花被片,长为25~30毫米,宽为12~23毫米,其先端呈圆形、截形或微凹,边缘为全缘或浅啮蚀状;具淡黄色的花丝,长为9~11毫米;黄色的花药,长约为1.5毫米;淡黄色的花柱,长为11~18毫米,直径为1.5~2毫米;具5个黄白色的柱头,长为4.5~5毫米。

果实

果实为浆果,呈倒卵球形,其顶端凹陷,基部稍窄缩成柄状,长为4~6厘米,直径为2.5~4厘米,表面平滑无毛,呈紫红色,每侧具5~10个突起的小窠。

种子

仙人掌的种子呈扁圆形,多数,长为4~6毫米,宽为4~4.5毫米,厚约为2毫米,边际稍不规则,无毛,呈淡黄褐色。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仙人掌原产于墨西哥的东海岸、美国的南部及东南部的沿海地区、西印度群岛、百慕大群岛南美洲的北部等地区,在加那利群岛、印度和澳大利亚东部逸生;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栽培于孟加拉国哥伦比亚毛里求斯、缅甸、中国等国家。

中国分布

仙人掌在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常见栽培,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海南省沿海地区逸为野生;现主要栽培于西南、华南及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等省区。

生长习性

仙人掌普遍生于空阔的沿海沙滩、朝阳干燥的山坡、石上、路旁及村庄等;耐干旱、贫瘠,喜强光照、不耐湿和不耐低温,生长的适温为20~30℃,冬季休眠期的气温一般保持在5~10℃以上,低于5℃以下时,大多数的品种就会受到冻害;喜沙质土壤,特别是在中性或略微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在弱碱性的土壤中也能生长;花期为6~10(~12)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仙人掌的自然繁殖主要是利用茎碎片附着在动物、鞋类和车辆上来传播;此外,其还分散在洪水和倾倒的花园废物中,果实被各种动物如:鸟类和狐属吃掉,然后仙人掌的种子在它们的粪便就可传播。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多数仙人掌为自花不育,至少需要有2株的仙人掌亲本才能结籽,采集种子后不能立即播种,必须要经过后熟才能发芽;一般是在4月下旬到5月、9月下旬到10月播种,有的品种7~15日就可发芽,也有的需要数月甚至到明年才发芽;发芽2~3天至1个月后,就可进行第一次移栽,3~6个月后就可进行第二次移栽。

嫁接繁殖

仙人掌嫁接时,一般选择剑花龙神柱、叶仙人掌、团扇仙人掌等作为砧木,采用平接、挖接、劈接、刺接(插接)等嫁接方法;一般在温度为20℃左右时进行嫁接。

扦插繁殖

仙人掌的插主要是利用其子球或枝,切开子球或枝,并阴干切口,一般4~5天后再进行扦插,插条浅插入砂中;一般两周左右就可生根,20天左右便可发芽。

栽培管理

选盆选土

仙人掌盆栽时,应该使用透气性比较好的盆,比如:瓦盆、紫砂盆、乌泥盆等,普遍选择通透性和排水性好的培养土,一般选择河沙、赤玉土鹿沼土等作为基质材料与泥炭土、木炭、氢氧化钙等混拌均匀作为仙人掌的培养土。

水肥管理

在仙人掌的生长期要适当的浇水,一般是在春、秋的早晨、夏季的清晨或日落后,下雨天时要及时控水,冬季的最低温度在5℃以上时,需要每隔15日浇水一次,最低温度在5℃以下时,则不需要浇水;在种植仙人掌之前需要施基肥,一般选择腐熟的禽肥和骨粉放在盆的底部或磨细后混入培养土内;在春、秋两季内,应该每个月要追肥几次,施肥时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7~8月的高温期间及冬季休眠期不需要施肥。

换盆

在仙人掌经过休眠期即将萌动时,可在春季的2~3月份换盆一次,在其生长旺盛的1年内需要换盆2次,一般在春、秋进行。

茎片修剪

栽培仙人掌时,要对其修剪合理,一般选择留下萌发在种片的边缘和顶端的健壮芽,剪去萌发在掌面上的芽,每株母片上可以选择留下几片健壮的二层片,及时去掉残缺片、畸形片和弱小片的各层掌片。

病虫害防治

软腐病:水渍状的病斑在发病初期呈现,后病斑逐渐变色软腐,流出褐色的黏液状物,并伴有臭味。

炭疽病:发病时,病斑上带着排列成轮纹状的小黑点,为圆形或近圆形,呈淡褐色至灰白色;潮湿时可涌出橘黄色的黏质孢子团。

茎腐病:也叫做镰刀菌萎蔫病,发病时,从幼株的根茎上开始腐朽并向上扩大,形成软腐,呈黄灰色或棕色。

仙人掌上发生的虫害有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caspiscockerelli )、仙人掌短须螨(Tetranychus telarius)、粉虱(Aleyrodidae)、介壳虫(Coccoidea)、蜗牛(Pulmonata)等。

相关防治

在防治病害时,一般运用药剂来防治,比如使用氧氯化铜悬浮剂、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代森铵水溶液甲醛水溶液多菌灵等农药来预防;此外,防治洋葱软腐病可以减少连作,及时对仙人掌进行换土和土壤消毒、及时排水、保持通风、及时拔除烧毁病株;防治虫害时,主要运用速扑杀乳油、天王星乳油、哒螨灵等药剂来防治。

功用价值

营养价值

仙人掌的果实中含有丰厚的维生素a维生素c蛋白质多糖、铁、矿物质、有机酸黄酮类物质等;此外,其肉质茎比较鲜嫩,含纤维较少、低钠、无草酸等,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

食用价值

仙人掌的嫩茎可以作为蔬菜,花朵可以烹饪出饼干、点心、菜肴等,果实可以作为水果;此外,其食用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煎、炒、炸、煮等多种形式,可以用来炒鸡丝、炒鸡蛋、烩鸡丁炒肉丝炒肚片、煲排骨炖鱼汤等。

观赏价值

仙人掌为常绿植物,且具有丰富多彩的花、刺、绒毛及果实,在园林的绿化和花卉栽培中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此外仙人掌因其花卉较小、耐旱、管理简便而备受一些市民的青睐。

经济价值

仙人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被加工制成药品、饮料、保健品、化妆品、酱菜、蜜饯、果脯等一系列产品;此外,仙人掌还具有重要的饲用价值,可以用于生产可食性涂料等。

药用价值

仙人掌苦、寒;在药用上,具有活血行气、凉血、止血、解毒及消肿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胃痛、痞块、乳、痢疾咽喉痛肺热咳嗽痨瘵咳血、吐血、蛇虫咬伤、烫伤及冻伤等症状。

物种入侵

仙人掌已经成为南非澳大利亚斯里兰卡的入侵物种,并且是世界上100种最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澳大利亚在控制仙人掌的传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用飞蛾类(Cactoblastis cactum)来控制入侵仙人掌;南非、斯里兰卡和印度也使用另一种昆虫Dactylopious opuntiae成功的控制了入侵的仙人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