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 :非洲东部的群岛国

更新时间:2023-10-09 23:40

毛里求斯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Mauritius,法语:Mauricienne,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Repiblik Moris),简称毛里求斯(英语:Mauritius,法语:Maurice,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Moris)。是位于东非的共和制国家,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岛国,国土面积2040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该国总人口约为126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首都路易港(Port Louis)。毛里求斯宪法并未提及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通常被认为是毛里求斯事实上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

毛里求斯位于马斯克林群岛中央,印度洋西南方,包括主岛、罗德里格斯、阿加莱加和圣布兰登等岛屿,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分为夏冬两季,平均气温25℃。作为火山岛国,整个国土由毛里求斯岛和其他小群岛组成。毛里求斯四周被珊瑚礁环绕,岛上地貌千姿百态,沿海是狭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脉和孤立的山峰。毛里求斯拥有较多本土特有生物,是已于17世纪灭绝的渡渡鸟的唯一栖息地

毛里求斯原为荒岛。1505年葡萄牙人马斯克林到达该岛,取名“蝙蝠岛”。1598年荷兰人来此,以荷兰莫里斯王子的名字命名为“毛里求斯”。1715年被法国占领,改名为“法兰西岛”。1810年英军战败法国后占领该岛。181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改回现名。被殖民期间,毛里求斯人主要在种植园进行甘蔗种植和制糖工作。此后英国从美洲、非洲、印度移入大批奴隶、囚犯和自由民到毛里求斯垦殖。1961年7月英国被迫同意毛里求斯实行“内部自治”。1968年3月12日,毛里求斯宣布独立,实行君主立宪制,奉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1992年3月12日,毛里求斯成立共和国,实行议会一院制。毛里求斯为议会共和制,现任总统普里特维拉杰辛格·鲁蓬(Prithvirajsing Roopun)。

毛里求斯制糖业,旅游业以及金融服务是其支柱产业,教育沿袭英国教育体制,政府实行新闻自由政策,社会治安较好,安全指数在非洲国家中位列第一。2022年毛里求斯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4.14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的数据,毛里求斯是高收入经济体。毛里求斯是非洲唯一一个以印度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该国人口中有48.5%信奉印度教。2021年,毛里求斯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02,位居全球第63位,是非洲唯一一个属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

毛里求斯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非洲联盟、英联邦、法语国家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印度洋委员会、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组织的成员。虽然在地理区位上属于非洲国家,但毛里求斯与英法、南非、中国、印度的人文和贸易往来关系密切。

名称

1598年,荷兰人占领毛里求斯岛,并以当时的荷兰君主拿骚的莫里斯(Maurits van Nassau)之名将该岛命名为“毛里求斯”。1715年,法国接管了岛屿,并将其改名为“法兰西岛”(Île de France)。1810年,英国夺取了该地区控制权,并改回原名毛里求斯。

历史

早期历史

10世纪末阿拉伯水手首次到访毛里求斯之前,该岛一直无人居住。阿拉伯人发现了该岛后将为命名为“Dina Arobi”。

葡萄牙探索时期(16世纪初)

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在1494年签订了《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根据该条约,当时的葡萄牙王国拥有在毛里求斯殖民的权利。1507年,一群葡萄牙水手来到当时无人居住的毛里求斯岛,并建立了一个访问基地。葡萄牙航海家迪奥戈-费尔南德斯-佩雷拉率先登陆毛里求斯,成为第一个登陆该岛的欧洲人,他将此岛命名为“天鹅之岛”(葡萄牙语:Ilha do Cisne)。因为葡萄牙人对这些岛屿并不感兴趣,因此并没有在岛上停留太久。

荷兰统治时期(1638年-1710年)

1598年,荷兰海军上将维布兰德·范瓦尔维克(Wybrand Van Warwyck)在现在的毛里求斯大港区登陆,并以当时的荷兰君主拿骚的莫里斯(Maurits van Nassau)之名将该岛命名为 “毛里求斯”。直到1638年,荷兰人才开始了他们在毛里求斯的殖民统治。163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被奴役的马达加斯加人带到这里砍伐乌木,并在新建的烟草和甘蔗种植园工作。1710年,荷兰人因岛上资源耗尽并且没达到预期生产收益而放弃了毛里求斯,但他们为毛里求斯引进了甘蔗、家畜以及鹿等作物及动物。1755年,英国《利兹情报报》(Leeds Intelligencer)发表的一篇文章称,该岛被荷兰殖民者遗弃的原因是岛上有大量长尾猕猴,“它们毁坏了岛上的一切”,该岛当时还被称为“猴岛” 。

法国统治时期(1715年-1810年)

1715年法国占领了毛里求斯,改名为法兰西岛(Île de France)。1723年,法国在毛里求斯制定了《黑色法典》(Code Noir),以规范奴隶制,在该法典中,黑奴被归类为“货物”,以便他们的所有者在“货物”丢失时能够获得保险金和赔偿。1735-1746年,法国总督拉波多内(Mahé de la bourdonnais)开始着手兴建路易港,随后该港口成为殖民地的首府。拉波多内担任毛里求斯总督期间,鼓励发展农业,并于1743年建立了当地第一家糖厂。此后直到1767年,法兰西岛一直属于法国东印度公司管理。在法国统治时期,毛里求斯当地的奴隶主要来自莫桑比克和桑给巴尔等其他非洲地区。

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兰西岛的殖民者在当地建立起了一个事实上的独立政权,而除此之外,在1767年至1810年期间,法兰西岛的行政官员均由法国政府所委派。1796年,法国政府试图废除奴隶制,法兰西岛上的定居者在一段时间内暂时脱离了法国当局的控制。

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兰西岛成为了法国海盗袭击英国商船的基地。1810年,英国皇家海军准将乔希亚斯·罗莱率领皇家海军攻占法兰西岛,海盗袭击行为方才终结。在英法毛里求斯战争期间,法军仅取得了大港战役的胜利,在被英军围困在马勒勒角(Cap Malheureux,直译为“厄运角”)三个月后,1810年12月3日,法军正式宣布投降,但英国人允许法国殖民者继续保留在毛里求斯的土地和财产,允许继续使用法语并在民事和刑事审判中使用法国法律。英国接管该岛后,将其名字恢复为毛里求斯岛

法国殖民毛里求斯初期,岛上仅有1000余名白人移民(主要为法国公司的雇员、囚犯等),种植园所需要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法国从法属印度殖民地迁来部分印度人,成为首批来到毛里求斯岛的印度人,但劳动力依旧紧缺,随后法国又从东非运来大量非洲黑奴,使得黑人在毛里求斯的比重越来越高,至18世纪末,毛里求斯的黑人奴隶已高达5万人,数量远超过白人和其他移民。这些黑人与欧洲的移民后裔相互融合,成为了现在毛里求斯的第二大族群——克里奥尔人。

英国统治时期(1810年-1968年)

殖民初期(1810年-1901年)

英国首任毛里求斯总督罗伯特·法夸尔(Robert Farquhar)为毛里求斯带来了经济模式的变更和社会变革。但“拉齐塔坦事件”为英国殖民者在当地的统治带来了一些麻烦。拉齐塔坦(Ratsitatane)是当时马达加斯加国王拉达马(Radama)的侄子,他作为政治犯被带到毛里求斯。随后拉齐塔坦在毛里求斯成功越狱,并在当地发动一场旨在解放岛上奴隶的叛乱。这场叛乱最终因叛徒出卖而宣告失败,拉齐塔坦被当地地方武装抓获,随后被处决,此事件动摇了毛里求斯奴隶制的根基。1807年3月25日,在废奴主义者的努力下,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1835年奴隶制在毛里求斯被废除。种植园主们接受了两百万英镑作为对解放奴隶的补偿。

废除奴隶制后,毛里求斯岛上近7万名奴隶因此成为了自由民,他们由于以前受到的剥削严重,而拒绝继续在种植园内劳动。但是英国殖民者在当地想要发展甘蔗种植和制糖,还需要大量劳动力,对此,英国开始实行“契约劳工”制度,从印度南方等地招来了大批的契约劳工,仅1834年,就有29万印度契约劳工从毛里求斯路易港登陆。

1834年至1921年间,大约50万劳工来到毛里求斯从事甘蔗种植业、制造业、运输业以及建筑业。此外,英国人还带来了8740名印度裔士兵。契约劳工在毛里求斯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条件差,待遇微薄,但是在合约结束后,他们中95%的人留在了毛里求斯,这也使得印度人迅速成为了毛里求斯第一大族群。在这一时期,也有许多华人移居毛里求斯。21世纪初期,毛里求斯约有30000余名清代年间移民该国的华人后代,他们的祖先大部分来自广东梅县。

1885年毛里求斯通过了新的宪法,建立了政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总督和27名成员组成,其中8个为固定席位,9个为提名席位,剩余10个席位由选举产生。1885年宪法加强了制造者和种植者对毛里求斯政府和政策的控制。

现代化与改革(1901年-1914年)

1901年,毛里求斯通过无线通信,与罗德里格斯岛建立了更快的联系。1903年,毛里求斯引进了汽车,1910年,岛上第一辆出租车投入运营。1909年,首府路易港实现电气化,同年,阿奇亚兄弟的毛里求斯水电公司获准为上普兰-威尔海姆斯(Plaines Wilhems)城镇供电。1901年康沃尔和约克公爵夫妇(后来的乔治五世国王和玛丽王后)访问毛里求斯。

1910年代,毛里求斯陷入一段政治骚动的时期,由医生、律师和教师组成新兴中产阶级开始挑战传统种植园地主的政治权力。路易港市长欧仁·洛朗博士(Dr. Eugène Laurent)是这一新群体的领袖,他的政党自由行动党(Action Libérale)提出拓宽投票权的范围,允许更多人在选举中拥有投票的权力。自由行动党遭到了当地制糖业巨头亨利·勒克莱齐奥(Henri Leclézio)领导的公会党(Parti de l'Ordre)的强烈反对。1911年,路易港发生骚乱,起因是有谣传称欧仁·洛朗博士被要求允许更多的人在选举中投票。自由行动党遭到了由最有影响力的制糖业巨头亨利·勒克莱齐奥(Henri Leclézio)领导的公会党(Parti de l'Ordre)的反对。1911年,路易港发生骚乱,原因是有谣言称欧仁·洛朗博士被居尔皮普当地的寡头刺杀,进而引发骚乱,造成路易港部分商店和办公室遭到破坏,并有一人丧生。

一战期间(1914年–1919年)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许多毛里求斯人自愿参战,在欧洲与德国人交战的英军,以及在美索不达米亚与奥斯曼帝国交战的英军中,都有毛里求斯人的身影。但这场战争对毛里求斯本国的影响非常小,在一战期间,由于蔗糖价格上涨,作为蔗糖生产地的毛里求斯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1919年,毛里求斯糖业辛迪加(Mauritius Sugar Syndicate)正式成立,并囊括了当地70%的蔗糖生产商。

一战之后(1920-1939)

20世纪20年代,毛里求斯“归还主义”运动兴起,该运动主张将毛里求斯归还给法国。但随着在1921年选举中“归还主义”的支持者悉数落选,该运动迅速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蔗糖价格急剧下降,毛里求斯大量糖厂被迫倒闭,长期控制当地经济和政治的糖业巨头逐渐退场。《Mauricien 报》的编辑拉乌尔·里维(Raoul Rivet)发起了修改宪法的运动,呼吁让新兴的中产阶级在国家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阿里亚·萨马吉(Arya Samaj)开始渗透到印度教社区,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社会公正。

1937年爆发的的乌巴骚乱,导致英国殖民当局开始对毛里求斯地方政府进行改革,劳工的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当局对工会的禁令得以解除。1938年,近3万名来自毛里求斯各地的工人聚在一起举行大型集会,庆祝国际劳动节

二战期间(1939年–1945年)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许多毛里求斯人自愿加入英军,在非洲和近东服役,与德国意大利军队作战。其中一部分人前往英国受训,随后成为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二战期间,除了1943年几艘英国路易港外被德军潜艇击沉外,毛里求斯本土并未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威胁。但在战争爆发初期,作为应对英国军队不得不撤离毛里求斯的应急预案,当地组建了地方部队。1943年3月24日,毛里求斯团作为帝国部队和东非司令部(EAC)的一个新附属机构成立,并被允许派遣至任何地方,而此前毛里求斯团仅用于处理当地事务和驻军。1943年底,毛里求斯团第一营(1MR)被派往马达加斯加受训,取而代之的是驻扎在毛里求斯的一个非洲国王步枪营(KAR)。事实证明,派遣 1MR 部队的决定在政治上并不受欢迎,因为一些士兵对征兵制度不满,而且海外营中只有非南非白人士兵,这加剧了该国的种族紧张局势。1MR部队还对他们受到的种族隔离、不平等的薪酬、高强度的训练以及对日本士兵的恐惧感到不满,所有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1MR的哗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毛里求斯商品价格翻倍,但工人的工资只增加了不到20%,地区局势陷入动荡,工会活动再次受到殖民当局的严格限制。1943年9月27日,贝勒维-哈雷尔糖厂的工人举行了罢工,警察最终直接向人群开枪,造成四名劳工死亡。

战后政治与普选(1945年–1960年)

1947年,毛里求斯颁布了新宪法,随后于1948年8月9日举行了大选,殖民政府首次将选举权扩大到所有能用岛上19种语言之一书写姓名的成年人,废除了以前的性别和财产限制。在这次选举中,盖伊·罗泽蒙(Guy Rozemont)领导的工党赢得了大多数选票,印度教徒赢得了19个当选席位中的11个席位。然而在1948年8月23日,总督唐纳德·麦肯齐-肯尼迪(Donald Mackenzie-Kennedy)任命了12名保守党人进入立法委员会,以维持毛里求斯白人的优势地位。1948年,埃米莉安·罗什库斯特(Emilienne Rochecouste)成为毛里求斯第一位当选为立法委员会成员的女性,任期至1953年。1953年,盖伊·罗泽蒙(Guy Rozemont)领导的政党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根据选举结果要求实行普选。1955年和1957年在伦敦举行了毛里求斯制宪会议,并引入了部长制。1959年3月9日,毛里求斯首次在成人普选的基础上进行了投票。工党在大选中再次获胜,这次工党的领导人是西沃萨古尔·拉姆古兰(Seewoosagur Ramgoolam)爵士。

种族关系紧张(1960年-1968年)

1961年在伦敦召开了毛里求斯宪法审查会议,并制定了进一步推进毛里求斯宪法的计划。工党及其盟友赢得了1963年的选举。殖民当局此时开始注意到,族群政治在毛里求斯日益盛行,政党候选人的选择和选民投票行为受到种族和种姓因素的制约。在当时,两位英国学者理查德·蒂特莫斯(Richard Titmuss)和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发表了一份报告,指出毛里求斯人口过多和单一的甘蔗种植造成了岛上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制止人口爆炸式增长的运动,十年间毛里求斯人口增长急剧下降。1965年初,在 Quatre Bornes 镇 Belle-Rose 郊区发生了一起政治暗杀事件,工党活动家兰珀萨-苏拉特(Rampersad Surath)被敌对党派毛里塔尼亚党的暴徒殴打致死。1965 年5月10日,苏亚克附近的特里斯布提克斯村爆发种族骚乱,并蔓延到历史名村马埃堡(Mahébbourg)。英国殖民地宣布毛里求斯进入紧急状态。暴乱的起因是克里奥尔帮派在警察比苏(Beesoo)的车内将其杀害。随后,一名叫罗伯特·布鲁塞(Robert Brousse)的平民在特鲁瓦布提克斯(Trois Boutiques)被杀害。这伙克里奥尔人随后来到马埃堡,袭击了正在奥德翁电影院观看电影的印度裔。马埃堡警方累计记录了近100起袭击印度裔的投诉。

独立时期(1968年至1992年)

随着1955年和1957年在伦敦召开的两次毛里求斯制宪会议,部长制开始在毛里求斯实施,并在1959年3月9日再次举行了大选,毛里求斯开始自治,这是毛里求斯第一次在全体成年选民基础上的大选。1965年,英国以国防为由,将具有战略价值、本属毛里求斯领土的查戈斯群岛分割出来,另建英属印度洋领地,以方便与美国合作在印度洋上建立军事基地。毛里求斯当局当时并没有提出反对,但后来毛里求斯重申拥有查戈斯群岛的主权,并认为英国分割查戈斯群岛的行为违反国际法。1965年最后一次制宪会议为毛里求斯铺设了独立之路。1967年8月7日,毛里求斯举行大选,独立党获得多数席位。1968年1月,在宣布独立前六周,路易港发生了1968年毛里求斯骚乱,造成 25 人死亡。

1968年3月12日,毛里求斯通过了新宪法,正式宣布独立。西沃萨古尔·拉姆古兰爵士(Seewoosagur Ramgoolam)成为独立后毛里求斯的首任总理,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女王(Queen Elizabeth II )作为毛里求斯女王继续担任国家元首。1969年,反对党毛里求斯激进运动(MMM)成立,由保罗·贝伦热(Paul Bérenger)领导。1971年,MMM 在工会的支持下在港口发动了一系列罢工,导致国家进入紧急状态。1975年5月,一场由大学生发起的学生运动席卷毛里求斯,由于学生不满该国的教育系统,认为该系统不能满足他们的诉求,而且未来就业前景有限,5月20日,数千名学生试图通过大河西北桥进入路易港,并与警方发生冲突。1975年12月16日,毛里求斯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将选举权扩大到18岁。此举被认为是为了平息年轻一代的不满情绪。

在1976年12月20日举行的毛里求斯大选中。工党-喀麦隆运动联盟只赢得了62个席位中的28个席位。穆哈运动在议会中获得了34个席位,但即将卸任的首相西沃萨古尔-拉姆古兰爵士在与盖坦-杜瓦尔的“人民民主运动”结盟后,以两个席位的多数优势成功留任。1982年,由阿内鲁德·贾格纳特总理、哈里什·布德胡副总理和保罗·贝朗热财政部长领导的米纳维派-社会运动政府当选。然而,米纳维派和社会运动党领导层内部出现了意识形态和个性分歧。贝伦格和贾格纳特之间的权力斗争在 1983年3月达到顶峰。贾格纳特前往新德里参加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回国后,贝伦热提议修改宪法,剥夺总理的权力。在贾格纳特的要求下,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计划进行武装干预,由印度海军印度陆军参与,以防止发生代号为 "拉尔-多拉行动 "的政变

共和国时期(1992至今)

独立后的毛里求斯仍是英联邦的成员,全称是毛里求斯自治领(Dominion of Mauritius),以英女王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Queen Elizabeth II)为国家元首,并由其总督代行国家元首权力。毛里求斯独立后的首任总督是约翰·萧·雷尼爵士。1991年12月,毛里求斯修订宪法,宣布毛里求斯将成为英联邦内的一个共和国,并改国号为毛里求斯共和国。1992年3月12日,毛里求斯共和国成立,最后一任总督林嘉杜成为临时总统。1992年6月30日,卡萨姆·乌提姆成为毛里求斯共和国首任正式总统。

1995年12月,纳文钱德拉·拉姆古兰(Navin Ramgoolam)当选为工党-米纳维派联盟的总理。1996年10月,首都路易港戈拉-伊萨克街发生了三起谋杀政治活动家的案件,导致数人被捕。

2017年1月21日,毛里求斯总理阿内鲁德-贾格纳特宣布辞职,他的儿子、财政部长普拉温德·贾格纳特(Pravind Jugnauth)接任总理一职。2018年,毛里求斯总统阿米娜·古里布·法基姆因财务丑闻辞职。

2019年5月22日,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了一份决议,该决议以116票赞成、56票弃权和6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明确要求英国在六个月内无条件地撤出查戈斯群岛,从而使毛里求斯能够尽快完成其领土的非殖民化。

2020年7月25日,一艘日本货船在毛里求斯东南海岸触礁且分裂,大量石油泄漏到珊瑚礁潟湖和岛国独特的生态系统中,漏油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8月7日,毛里求斯总理宣布全国进入“环境紧急状态”。

截至2023年,现任毛里求斯总统是普里特维拉杰辛格·鲁蓬(Prithvirajsing Roopun),他自2019年12月起担任总统。在2019年11月的毛里求斯大选中,执政党激进社会主义运动(MSM)赢得了超过半数的议会席位,确保了现任总理普拉温德·库马尔·贾格纳特(Pravind Kumar Jugnauth)新的五年任期。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毛里求斯位于非洲东南海岸以外2000千米,位于东经57°18.0'-57°46.5',南纬19°58.8'-20°31.7'之间,位于东4区(UTC+4)。该岛长65千米,宽45千米,国土面积为2040平方千米,世界排名第170位。毛里求斯领土由主岛(也称毛里求斯岛)、罗德里格斯、阿加莱加和圣布兰登等岛屿组成。该国海岸线长约250千米,专属经济区覆盖了大约230万平方千米的印度洋,其中大约40万平方千米与塞舌尔共同管理。毛里求斯被150多千米的白色沙滩环绕,而且由世界第三大的珊瑚礁保护着环绕该岛。毛里求斯海岸附近,有49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和小岛,其中几个已被宣布为濒危物种的自然保护区。

气候

毛里求斯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分夏、冬两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夏季,沿海平均气温30℃,中部高原22℃,海水平均温度约27℃;5月至10月为冬季,沿海平均气温24℃,中部高原19℃,海水平均温度约22℃。雨量充沛,夏季雨量多于冬季。全岛雨量不均,年平均降雨量中部高原为5080毫米,西海岸1010毫米,东海岸1900毫米。

地质

毛里求斯岛在地质上相对年轻,大约在800万年前由火山活动形成。浅海为珊瑚礁环绕。该岛与圣布兰登岛、留尼汪岛罗德里格斯岛同属马斯克林群岛。这些岛屿是在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组成的大陆块以东数千千米处的巨大水下火山喷发后形成的,这些山脉已不再是活火山

地形地貌

毛里求斯被断断续续的山脉环绕,海拔高度从300米到800米不等。陆地从沿海平原上升到中部高原,平均海拔670米;最高峰位于西南部的小黑河峰(Piton de la Petite Rivière Noire),海拔 828 米。

查戈斯群岛,印度洋中部的珊瑚群岛,由迪戈加西亚岛等5个较大珊瑚岛和其他若干小岛、岩礁组成,共有23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110平方千米。

圣布兰登群岛(又名卡加多斯卡拉若斯群岛),距离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约410千米,属于无人岛。发育在西印度洋突出海底的海台之上,由若干个珊期礁岛组成。其中最大的珊瑚礁岛呈长弧形,北东向延伸,向东突出,真线长度45千米。

阿加莱加群岛由北岛、南岛组成,两岛间有沙滩相连。面积27.4平方千米,最高海拔为9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溪流和河流遍布全岛,许多是在熔岩流形成的裂缝中形成的。河流短小,东南大河最长,约34千米。

水利

2019年,毛里求斯巴加泰勒大坝项目竣工,大坝全长2.55千米,水库库容1420万立方米,建坝初衷是为了缓解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及周边地区的饮用水短缺问题。项目受益区域覆盖毛里求斯约20%面积,受益人口近40万,占毛总人口30%以上。该项目是中毛两国基础设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是中毛两国建交以来,中资企业在当地承建的最大水利工程项目。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在毛里求斯,大约有685种各类植物物种,其中311种是毛里求斯独有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这些物种中的60%视为濒危物种,毛里求斯的岛屿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濒危程度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当荷兰人在1598年发现毛里求斯时,茂密的乌木森林覆盖了该岛。 随后法国和英国殖民该岛期间大量砍伐森林,使现在的毛里求斯仅剩下2%的原始森林,这些原始森林大部分分布在该国北部近海小岛以及黑河谷国家公园。

动物

毛里求斯是许多高度濒危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纲的家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毛里求斯特有物种。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以及非本地物种引入等原因,毛里求斯当地许多特有物种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例如毛里求斯狐蝠(Pteropus niger),有些甚至已经灭绝,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17世纪灭绝的渡渡鸟

毛里求斯全岛大约共有100多种鸟类。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毛里求斯灰绣眼鸟,其广泛分布于毛里求斯全岛。 其他鸟类主要栖息于该岛西南部的黑河谷国家公园。毛里求斯隼(Mauritius Kestrel)、毛里求斯鹦鹉和粉鸽等鸟类一度濒临灭绝,但由于保护力度的加强,这些鸟类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

在毛里求斯,特别是在龙德岛(法语:Île Ronde)上发现了许多当地特有的爬行纲,其中包括日行守宫、龙德岛弓趾虎、石龙子科、和岛蚺等。在龙德岛上还曾经有某种巨龟(Giant tortoises)栖息的踪迹,但该物种现在已经灭绝。

截至2010年,在毛里求斯海域共记录了1700余种海洋物种,其中包括鱼类786种、海洋哺乳类动物17种、海龟2种、49种甲壳亚门物种、珊瑚160种,其中包括当地特有种轴孔珊瑚属 rodriguensis)。在毛里求斯海域附近科学家还发现了7种对虾属,其中有2种栖息在更深的水域,同时在毛里求斯海域还发现了一种当地特有的牡蛎(Crassostrea edulis)。

自然保护区

黑河谷国家公园是毛里求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该国仅有的两个国家公园之一。毛里求斯几乎所有原始森林都包含在该公园内。因此黑河谷国家公园成为了毛里求斯飞狐、毛里求斯隼、粉鸽等濒危物种的避难所。生物学家在该公园累计发现了超过300种植物、9种毛里求斯特有的鸟类和数量超过4000的巨型果蝠种群

自然灾害

毛里求斯主要的自然灾害包括热带气旋、暴雨、风暴潮等。热带气旋是毛里求斯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毛国的气旋季一般从11月开始,至第二年5月结束。时速超过200千米每小时的大风和暴雨每年会对毛里求斯造成超过数百万卢比的损失。但随着预警系统的完善,以及通信的发达,毛里求斯因热带气旋造成的损失正在逐年减少。热带气旋在毛里求斯被称为“必要的邪恶”,因为该国每年超过60%的降水量都需要依靠热带气旋带来的降雨。毛里求斯的风暴潮除了来自热带气旋外,还源于玛斯卡雷群岛南部的深度低气压。在抵达毛里求斯海域前,这些风暴潮在海上可能已经行驶了近2500千米,并最终在毛里求斯海域引发高度超过5米的海浪,毛国南部地区受到这些风暴潮的影响最大。

行政区划

政区详情

毛里求斯首都是路易港(Port Louis),全国分为4个大区和5个直辖市,区下设126个村。直辖市分别是博巴森-荷精(Beau Bassin/Rose Hill)、卡特邦(Quatre Bornes)、瓦瓜/菲尼克斯(Vacoas/Phoenix)、鸠比(Curepipe)。

除本岛之外,毛里求斯还拥有以下领地:

位于毛里求斯东北方,由16个位于一片大浅滩上的小岛和礁石组成,陆地面积1.3平方千米,浅滩面积190平方千米,无常住人口。

首府万桑(法语意为“二十五”),位于毛里求斯以北1100千米,由两个岛屿组成。面积24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岛上人口约300人。

首府马蒂兰港,位于毛里求斯主岛以东560千米,面积10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人口约4.3万人。该岛于2002年10月获得自治权,目前罗岛实行高度自治,外交、国防、安全事务由中央政府负责,教育、卫生等领域事务由罗岛地方政府负责。此前罗德里格斯岛事务由罗岛秘书负责,并向地方政府和罗岛部负责。

主要城市

路易港(Port Louis)

路易港是毛里求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和金融中心。是毛里求斯第一大城市和港口(海港,自由港)。截至2023年7月,人口约12万,面积42.70 平方千米,平均气温23℃。

罗斯希尔(Rothschild)

罗斯希尔位于毛里求斯岛西部,它是毛里求斯第二大城市,公路运输发达,是毛里求斯蔗糖加工中心,商业发达。

政治

政体

根据1968年制定的毛里求斯宪法规定,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由其任命的总督代行职权。1991年12月,毛里求斯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君主立宪制改为共和制。毛里求斯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一个议会代表民主共和制的框架下进行的,总理是政府首脑,由内阁成员协助。毛里求斯拥有多党制度。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立法权力由政府和国民议会共同拥有。

宪法

1831年英国为毛里求斯制定了一部宪法,政府委员会扩展至15人,由总督(任主席)等7名高级官员和7名无官职者组成,总督从团体领导人中提名无官职者。1885年毛通过了新的宪法,政府委员会由总督和27名成员组成,8个为固定的,9个为提名的,10个由选举产生。1885年宪法加强了制造者和种植者对毛政府和政策的控制。1947年英国为毛里求斯制定了相对自由的宪法,投票范围扩大至经过简单文盲测试的人,选举的人数达到19人,政府委员会更名为立法委员会。1959年毛工党追求的一人一票的目标终于实现。1958年宪法规定了内阁制度,立法委员会由50人组成,其中40人由民众选举产生。新制度实质是,从英国殖民统治过渡到直接选举毛人民代表的权力。

毛里求斯现行宪法于1968年3月颁布,1991年12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君主立宪制为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根据总理提名,由议会选举产生总统和副总统,任期为5年。1996年1月,宪法再次进行了修正,规定选举非议员担任议长,任期5年,除议会表决时出现赞成票、反对票相等的情况外,议长无表决权;修改议会程序,成立上议院。实行多党制及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度。

元首

毛利求斯总统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但为礼仪性职务,由总理提名,经议会批准后产生,任期五年,最多连任两届。毛里求斯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力量总司令(但武装力量实际控制权掌握在总理手中)。毛里求斯现任总统是普里特维拉杰辛格·鲁蓬(Prithvirajsing Roopun)。

政党

毛里求斯主要政党有:社战党、社民党、自由运动党、工党和战斗党;其它还有社战运动、共和运动、真主党、斗争党等小党派。实行多党制社会主义战斗党(社战党)、工党、战斗党等主要政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现任执政党是由社战党、自由运动党等组成的毛里求斯联盟,总理普拉温德·库马尔·贾格纳特(Pravind Kumar Jugnauth)连任。12月,普里特维拉杰辛格·鲁蓬(Prithvirajsing Roopun)出任总统,马利·西里·艾迪·博塞仁(Marie Cyril Eddy Boissézon)出任副总统。坚持维护民族团结与和睦,实行文化多元化政策的政治立场。

政要

国际关系

综述

毛里求斯奉行中立、不结盟和全方位外交政策,坚持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主张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合作和南南合作,重视发展同东部和南部非洲国家、毛人口来源国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关系。近年来,毛在本地区积极发挥“小岛大国”作用,倡导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推动非洲区域一体化。以小岛屿国家代言人自居,积极在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发挥作用。

毛里求斯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非洲联盟、英联邦、法语国家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印度洋委员会、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组织的成员。近年来,毛里求斯积极发展与各大洲国家的友好关系。作为非洲的一部分,毛里求斯与南非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毛里求斯的投资者逐渐进入非洲市场,尤其是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由于该国经济依赖于西方市场,因此毛里求斯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尤其是法国,保持着密切联系。与印度的关系在历史和商业上非常紧密。1972年4月,毛里求斯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该国还在中东地区扩大了外交影响力,在沙特阿拉伯设立了大使馆,该大使还兼任该国对巴林的大使。

与中国的关系

1972年4月15日毛里求斯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中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高层互访不断,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09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毛里求斯进行国事访问。2008年1-10月份,中毛两国贸易总额达2.8亿美元,同比增长19.9%。

同英国的关系

毛是英联邦成员国,同英保持传统关系,在语言文化、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教育制度等方面均承袭英国体系。英是毛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英是毛第二大游客来源国。2018年4月,普拉温德·贾格纳特总理赴英出席英联邦会议。毛英在查戈斯群岛主权问题上存在争议。2017年6月,第71届联合国大会应毛方要求通过决议,请求国际法院就英将查岛从毛分离并持续管理该岛对毛完成非殖民化进程的影响和有关法律后果发表咨询意见。2019年2月,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认定英国将查岛从毛里求斯分离造成毛的非殖民化进程未合法完成,英方应尽快结束对查岛的管理,各国应协助联大尽快实现毛的非殖民化。5月,联大表决通过非洲组提交的关于执行海牙国际法庭查岛咨询意见决议草案。2020年1月,普拉温德·贾格纳特总理在伦敦同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会见,双方同意就查岛问题继续展开对话和讨论,以推动该问题的有效解决。2022年2月,毛政府派员登上查岛并举行升旗仪式。5月,毛在第26届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年会上提交涉英国成员国资格提议。11月,两国政府正式启动查岛主权问题谈判。

与南非的关系

1993年12月,毛里求斯同南非建交。毛与南非关系密切,在南非约有2万名侨民。南非是毛主要进口国,两国于1994年签署了新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南非是毛重要游客来源国。两国签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修订案。

与法国的关系

毛法关系密切。法国人后裔掌握毛大多数制糖厂及许多工商业大企业。法是毛重要援助国,截至2017年9月,法国发展署对毛累计援助超过4亿欧元。法是毛最大投资来源国,法在毛企业160多家,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法是毛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2018年毛对法出口占毛对外出口的16.6%。法还是毛最大游客来源国。毛岛和法属留尼汪岛素有“姐妹岛”之称,交往较多,2018年留尼汪赴毛游客13.84万。毛法在特罗姆兰岛主权问题上有争议,2010年6月签署《共同开发特罗姆兰岛框架协议》。2018年3月,法外交国务秘书勒穆瓦纳出席毛独立50周年庆典。9月,毛总理普拉温德·贾格纳特赴巴黎出席经合组织区块链政策论坛。2020年2月,法外长勒德里昂访毛。

与美国的关系

毛美关系密切。美是毛重要出口市场,在《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项下给予毛出口商品优惠政策。近200家美国公司在毛设立代表处。2018年毛对美出口占毛对外出口的12.5%。美在毛英存在主权争议的查戈斯群岛中迪戈加西亚岛上驻军是两国关系中的敏感问题。2016年11月,英单方面决定将迪戈加西亚岛租借给美建立军事基地的租约自动延长至2036年,毛对此予以驳斥。

与印度的关系

毛印关系特殊。印是毛主要人口来源国,其传统文化、宗教、甚至种姓制度均对毛有深远影响。印是毛重要援助国,两国间设有经贸混合委员会,在信息技术、海洋等领域签有合作协定。近年来,双边高层交往密切,毛总统法基姆(2015年12月)、总理阿内罗德·贾格纳特(2015年出席印非峰会、2016年11月出席第17届世界大法官大会)、总理普拉温德·贾格纳特(2017年5月)以及印总统穆克吉(2013年3月)、总理纳伦德拉·莫迪(2015年3月)、人民院(下议院)议长马哈詹(2017年6月)等领导人互访。2018年3月,印总统科温得出席毛独立50周年庆典。8月,印外长斯瓦拉吉赴毛参加世界印地语大会。2019年1月,毛总理普拉温德·贾格纳特赴印出席第15届海外印裔人大会。5月,贾格纳特总理赴印参加印总理莫迪就职仪式。2021年2月,印外长苏杰生访毛,两国签署《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2022年4月,贾格纳特总理对印进行正式访问。11月,毛总统鲁蓬访印。

与邻国的关系

1982年倡议成立地区组织印度洋委员会,1997年倡议成立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现为“环印度洋联盟”)。2007年10月,毛外长杜卢在塞舌尔出席印度洋委员会特别部长会议,会议决定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塞舌尔、科摩罗4国成立印度洋岛国(CMMS)地区组,旨在与欧盟商签《经济伙伴协议》的过程中更好地维护地区国家共同利益。毛重视发展与非洲大陆国家关系。2015年,毛总统法基姆、第一副总理杜瓦尔、财长卢切米纳赖杜等赴南非加纳等非洲多国访问,并接待加纳总统、马达加斯加总理等访毛。2017年10月,塞舌尔总统富尔对毛进行国事访问。2019年1月,莫桑比克总统纽西对毛进行国事访问。3月,马达加斯加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赴毛出席毛独立日庆典活动。4月,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对毛进行国事访问。毛高度重视对非经贸合作,将“向非发展”确定为基本国策,积极谋求与加纳等国共建经济特区,与多个非洲国家签署投资、税收、贸易协定,为毛企业进入非洲铺路。毛积极加强与非洲大陆人文交流,提供政府奖学金,给予非洲近30国免签证待遇。

国际组织

毛里求斯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非洲联盟、英联邦、法语国家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印度洋委员会、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组织的成员。

军事

毛里求斯的军事、警察和安全职能由10000名现役人员在警察总长的指挥下执行。拥有8000名成员的国家警察负责国内执法。拥有1400名成员的特别移动部队(SMF)和拥有688名成员的国家海岸警卫队是毛里求斯唯二的准军事单位。这两个单位由长期轮换到这些服务中的警察组成。毛里求斯还拥有一支名为“GIPM”的特种作战部队,可以在任何恐怖袭击或高风险行动中进行干预。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毛里求斯全国总人口约为126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毛里求斯全国人口中,包括男性62.63万人,女性63.96万人。从行政区划分布上来看,毛里求斯岛上的人口为122.23万人,罗德里格斯岛上的人口为43371人;阿加莱加和圣布兰登的总人口预计为274人。

族群

毛里求斯居民主要由印度巴基斯坦裔(69%)、克里奥尔人欧洲人和非洲人混血,27%)、华裔(2.3%)和欧洲裔(1.7%)组成。根据毛里求斯宪法规定,岛上有4个不同的族群,在全国议会中行使代表权。

语言

毛里求斯宪法没有提及官方语言。宪法只提到国民议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是,任何议员也可以用法语向主席发言。英语和法语通常被认为是毛里求斯的事实上的国家和通用语言,因为它们是政府行政、法庭和商业的语言。毛里求斯的宪法是用英语写的,而一些法律,如民法和刑法,是用法语写的。毛里求斯货币上印有拉丁、泰米尔和天城文。

毛里求斯人使用最多的语言却是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克里奥耳语被视为毛里求斯人的母语,90%的毛里求斯人都会克里奥尔语,但多用于非正式的场合。这语言受法语影响颇深,大量使用法语词汇和发音,另也含有英语、旁遮普语等成分。这种语言发展自18世纪,当时的奴隶们为了与来自法国的殖民者和来自其他地方的奴隶沟通,便发展出混集了几种语言的皮钦语(或称“混杂语言”)来。经过几代人的流传,这种皮钦语便演变成一种日常用语,即现今的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

其他流通的语言还包括印地语泰米尔语、马拉雅拉姆语、马拉地语、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旁遮普语,由于岛上有不少华裔客家移民,客家话在华人社区亦通用。大部分毛里求斯人都能以双语沟通,有些人甚至能操三种或以上语言。

宗教信仰

毛里求斯是非洲唯一一个以印度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根据毛里求斯统计局2011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毛里求斯人口中有48.5%信奉印度教,其次是基督教(32.7%),其中天主教占26.3%,伊斯兰教占17.2%,其他宗教占0.7%。毛里求斯宪法禁止宗教歧视,并保障信仰自由、改变宗教或不信仰任何宗教的权利。罗马天主教会、英国圣公会、毛里求斯长老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印度教寺庙协会和穆斯林清真寺组织享受免税待遇,并根据各自在人口中的比例获得财政支持。其他宗教团体可以注册并享受免税待遇,但没有获得财政支持。宗教节日包括印度教的大尊者节、欧加迪节、泰普桑祭典、象头神节和排灯节基督教万圣节圣诞节;以及伊斯兰教开斋节。政府积极参与这些节日的组织,特别委员会负责管理大尊者节的朝圣活动以及每年的天主教巡游到雅克-德西雷·拉瓦尔在圣克罗瓦的安息地。

经济

综述

毛里求斯是在经济上最有竞争力的非洲国家之一。2022年毛里求斯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4.14亿美元,人均生产总值10625美元。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的数据,毛里求斯属于高收入经济体。

自1968年脱离英国独立以来,毛里求斯已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低收入世界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以旅游、纺织品、糖和金融服务为基础的高收入多元化经济体。毛里求斯自独立以来的经济历史被称为“毛里求斯奇迹”和“非洲的成功”。近年来,信息技术、海产品、酒店业和房地产开发、医疗保健、可再生能源以及教育和培训等行业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大量本地和外国投资者。毛里求斯没有可开采的化石燃料储备,因此依赖石油产品满足大部分能源需求。本地和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力能、太阳能风能。毛里求斯在经济竞争力、友好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治理和自由经济方面排名较高。2018年,毛里求斯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估计为291.8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超过2.2909万美元,是非洲第二高的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的数据,毛里求斯是高收入经济体。毛里求斯的成功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毛里求斯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的营商环境排名第13位。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毛里求斯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52位。

毛里求斯货币为印度卢比(MUR)。在毛里求斯银行和兑换点,卢比与美元和欧元等主要货币可互相兑换。人民币与毛里求斯卢比不可直接兑换。

第一产业

毛里求斯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林业以及渔业。全国可耕地面积为11.08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46%,其中蔗田76186公顷,粮田5262公顷。每年需进口粮食20万吨左右。其他农作物有茶叶、洋葱、水果、烟草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猪、鹿、羊、鸡等为主。80%的奶制品和90%的牛肉依靠进口,猪肉、鸡和蔬菜基本自给。2022年,毛农业产值增长预计达2.8%。毛里求斯海岸线长约250千米,有230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经济价值较高的渔业资源主要为金枪鱼。20世纪80年代捕鱼业发展快速。1992年起,为保护渔业资源,避免过量捕捞,政府开始采取限制措施。海产品不能自给,每年还需大量进口。近年来,毛为加速经济转型,鼓励发展渔产品加工业,将其列为吸引外资的重点产业之一。2022年上半年,毛鱼类产量从2021年上半年的14132吨下降至12048吨,降幅为14.7%。其中,深海鱼(金枪鱼等)的捕捞量下降16.8%,沿海鱼类捕捞量上涨40.4%。

第二产业

制造业仍是毛里求斯的主要支柱产业。2019年制造业占GDP比重的23.3%,毛里求斯又被称为“糖岛”,制糖业曾经是毛里求斯经济基础,糖业产值一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和出口总额的99%。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其他行业的兴起,毛里求斯甘蔗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糖业产值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目前毛里求斯政府积极实施糖业改革,重组、合并中小糖厂实现集约化经营,增加精炼糖出口,利用蔗渣发电、乙醇蒸馏以及朗姆酒酿造等引导制糖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出口加工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主要产品是纺织品、服装、钟表、珠宝首饰、仪表等。毛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以本国资本为主,其余来自德国、法国、印度、意大利等国和中国香港特区。

2019年制造业产值为565.01亿印度卢比,同比增长3%,占GDP的11.1%,其中,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产值为155.25亿卢比,占GDP的比重为3.1%,同比增长1.4%;制糖业产值为4.2亿卢比;食品制造在制造业中占比较大,产值为201.32亿卢比,占GDP的3.96%,同比增长3.6%。2018年成衣产品出口额210.74亿卢比,约合6.06亿美元,位列出口商品首位,主要出口品种为T恤、套衫、衬衫和裤子。毛里求斯纺织公司(CMT)、天空集团(CIEL)为毛里求斯主要纺织企业。

第三产业

毛里求斯第三产业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旅游业是毛里求斯重要的汇创产业。2021年,该国旅游收入152.5亿印度卢比,累计接待外国游客18万人次,该国游客主要来自欧洲,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为三大游客来源地。

毛里求斯金融保险市场自由、开放。毛里求斯商业银行(MCB)为该产业龙头企业。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宽松的金融税收政策,近年来金融服务业成为毛里求斯发展最为显著的行业之一。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经批准可在毛注册;银行利率开放,由各商业银行自行决定;无外汇管制,当地货币可与外币自由兑换。2019年金融服务总产值为509.66亿印度卢比,占GDP总量的10.01%,同比增长2.9%。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产值为350.27亿卢比,占GDP的6.9%,同比上升6.3%;保险和养老金产值为104.59亿卢比,占GDP的2.1%,同比下降5.7%。

社会

教育

毛里求斯承袭英国教育体制,中、小学学制均为6年。实行大、中、小学免费教育,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30岁以下的人口受教育率为95%。1997年起,开始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力争将中学入学率提高到95%。截至2020年3月,毛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学校833所,在校生2.4万余人;小学319所,在校生约8.2万人;中学179所,在校生约10.5万人;职业学校110所,在校生8000余人。现在有2所大学,分别为毛里求斯大学毛里求斯技术大学,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另有8所专科学校,其中毛里求斯教育学院是以培训中小学教师为主的专科学院,甘地学院是由印度援建的东方语言艺术学院。据统计,2015年毛里求斯成年人识字率达92.7%。

媒体

毛独立后历届政府实行新闻自由政策。现有报纸、杂志数十种。无通讯社,新闻部通过电传向报界转发西方各大通讯社的国际新闻。报纸有10余家,杂志6种,影响较大的有《快报》《毛里求斯人报》《太阳报》等。毛里求斯广播电视公司建于1964年,政府拥有主要资本。电台和电视台各有3套节目。电台每天用英、法、印地、克里奥尔和华语播音。电视台大部分节目用法语播放,其次是印地语克里奥尔语。 2002年4月,先后有两家私营电台Radio One和Radio Plus开播。印度洋出版社是毛出版发行图书的半官方机构,负责出版该国教育学院和甘地学院编写的中、小学教科书,同时进口批发外国图书,不定期举办国际书展。

科技

非洲网络信息中心(AFRINIC)——非洲地区的互联网注册机构总部设在毛里求斯埃伯内。毛里求斯还通过多条光纤海底光缆与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相连,包括下印度洋网络(LION)电缆、毛里求斯-罗德里格斯海底电缆和南非远东(SAFE)电缆。

体育

毛里求斯最受欢迎的运动是足球,国家队被称为“渡渡鸟”或“M俱乐部”。毛里求斯国内足球联赛开始于1935年,杯赛开始于1957年。毛里求斯国家男子足球队从1952年开始参加国际、洲际足球比赛。1974年,毛里求斯获得了参加非洲国家杯决赛阶段的比赛资格,并取得国家队唯一一次好成绩,但后来被淘汰。毛里求斯国家队参加了1986和1994年世界杯预选赛,但未能获得出线权。

毛里求斯较为流行的其他运动包括乒乓球、赛马、羽毛球、排球、篮球、手球、拳击、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水上运动包括游泳、帆船、潜水、风帆和风筝冲浪。毛里求斯曾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上获得该国首枚奥运奖牌,拳击选手布鲁诺·朱利获得了铜牌。

毛里求斯曾于1985年、2003年、2019年三次成为印度洋岛国运动会主办国。2007年在马达加斯加举行的第七届印度洋岛国运动会上,毛里求斯共获得了173枚奖牌(35金、55银、83铜)。当年,共有2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包括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拳击、自行车、游泳和举重在内的16个项目的角逐。

2019年7月19日,第10届印度洋岛国运动会在毛里求斯综合体育中心举行。该项目由中建集团承建,于7月15日正式落成,标志着在中国政府和中国建设者的帮助下,毛里求斯拥有了第一个国际标准的体育场馆和全国最大的体育中心。毛里求斯综合体育中心项目由毛里求斯、中国等共同投资建设,2018年10月开工。体育中心包括综合体育馆、水上运动中心、体育场和足球场,其中综合体育馆和水上运动中心将承接第10届印度洋岛国运动会柔道、游泳等比赛项目。

环保

毛里求斯政府重视环境保护,该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成立于1992年,是负责环境影响评估的关键机构。 2002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是毛里求斯最全面的立法,该法案涉及环境保护和管理。 它强调了执行行政框架和环境影响评估的详细信息程序。此外,根据《环境保护法》,毛里求斯还建立了国家环境基金以及环境上诉法庭。在2008年,毛里求斯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改,以纳入某些政策目标并应对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新要求。除此之外,修改后法案还加强了对污染环境者的处罚。

2020年11月毛里求斯公布环境保护法规提案,该提案规定从2021年1月15日起,毛里求斯任何人不得进口、制造、拥有、出售、供应或使用非生物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从2021年4月15日起,构成另一种产品包装组成部分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将被禁止。生物降解一次性产品的进口商和制造商在进口或生产前必须在环境部注册。

2020年7月25日,一艘日本货船在毛里求斯东南海岸触礁,1000余吨石油泄漏,对毛里求斯及及其周边国家的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毛里求斯野生动物基金会表示,该组织过去35年为修复毛里求斯海域生态环境所做的全部努力,在此次泄露中几乎全部被毁。8月7日,毛里求斯总理宣布全国进入“环境紧急状态”,该国环境部和渔业部表示,由于海上波涛汹涌,所有试图稳定这艘货轮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将石油抽出的努力也以失败告终。法属留尼汪岛协助毛里求斯清理漏油,同时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也被要求提供帮助。

治安

伦敦经济与安全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全球和平指数显示,毛里求斯的安全指数位居非洲第一,全球第24位。

交通

公路

毛里求斯公路交通较发达,公路总长达2112千米。截至2020年6月,全国注册机动车58.92万辆,较2019年底增加1.5%。

铁路

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的有轨电车是该国唯一的铁路线路。路易港有轨电车分为两期工程,一期工程于2019年通车运营,二期工程预计于2021年运营。线路在路易士港区和平原威廉姆斯区之间运行,全程26千米,共设19个车站,其中一期已开通7个。线路采用1435毫米标准轨距,架空接触网供电,最高运行速度80千米每小时。

航空

毛里求斯现有两个机场,分别为位于普莱桑斯的拉姆古兰国际机场和罗德里格岛民用机场。前者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并由中资企业建设,航站楼面积3.2万平方米,现代化程度较高,可起降大型客机。毛里求斯航空公司成立于1967年6月。现已开通近30条国际航线,连接10多个欧、亚、非国家,与上海市新加坡、伦敦、巴黎约翰内斯堡珀斯等20多个城市有直航。2020年4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毛里求斯航空公司启动破产保护程序。

航运

毛里求斯全国9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依靠海运。路易港是毛唯一的国际商港,1993年被宣布为自由港。该港口现代化程度高,集装箱吞吐量大,能停靠最现代的集装箱船,拥有26公顷的集装箱码头和3台现代化集装箱起重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大集装箱港口之一。毛政府努力把路易港建设成地区海运中心之一。目前有20多条来往亚洲欧洲大洋洲和南非的国际班轮经停路易港。

文化

综述

毛里求斯没有土著人口,是一个多种族、多语言的多元社会,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彩虹国家”。印度裔、非洲裔(克里奥尔人)、欧洲裔(主要是法国人)和华裔的共存,最终导致毛里求斯价值观和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越来越多不同种族背景的人开始参与其他种族的节日,彼此之间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在毛里求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彼此之间差异巨大,打破文化边界的思潮在毛里求斯非常不受欢迎。法国文化在毛里求斯普遍被认为是上层文化,印度文化在人数上占有主导地位。

饮食

毛里求斯菜肴是印度菜、克里奥尔菜、法国菜和中国菜的结合,其中有许多菜肴为该岛所独有。香料也是毛里求斯美食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地有一种波斯法鲁达的变体,当地人称为 alouda,是一种用牛奶、罗勒籽和琼脂果冻制成的冷饮。大多数地方都出售当地制作的法式糕点和面包。受欢迎的小贩餐包括一种名为 "dholl puri "的包子、以米饭为基础的咖喱饭和 "gâteau piment"。

习俗

传统节日

毛里求斯居民中,印度族裔人数最多,其节日习俗引人注目。如湿婆节——“伟大Shiva之夜”,在每年的2-3月间举行,数万名印度教身穿白衣,手持卡尔泰克耶(木质弧形、带装饰的小镜子)、纸张和鲜花花环,来到圣水湖沐浴湿婆雕像林伽(男性生殖器像)等圣器,在湖边做礼拜,彻夜不眠。每年2月1日举行的扎针节,则是毛里求斯泰米尔人纪念湿婆神儿Subramaniam的节日。这一天,泰米尔人赤脚扛着放有神像的花架游行,在碳火上行走,攀登利刃,在身上穿针,在舌头和脸颊上插叉子。

节假日

毛里求斯的公共节日融合了毛里求斯历史上的多种文化。有印度教节日、基督教节日、中国节日和伊斯兰教节日。毛里求斯每年有 14 天公共假日,如果新年适逢周末,则要庆祝两天。除圣诞节外,所有与宗教节日有关的公共假日的日期每年都不同。其他节日如洒红节、罗刹节、杜尔迦节、拉瓦尔麋鹿朝圣之旅还丰富了毛里求斯的文化景观。

艺术

塞卡(Sega)是毛里求斯一种本土独有民间音乐和舞蹈的统称。塞卡音乐来自非洲,因此和非洲地区不少传统音乐类似,但塞卡的乐器比较华丽。塞卡音乐起源自法国殖民统治期间。因此传统塞卡音乐的歌词内容通常描述当年黑奴在岛上的艰苦生活;到了现代则发展成黑人居民控诉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宣泄渠道。现在的塞卡歌舞也转变成吸引游客的表演之一。表演多由男性表演者负责乐器演奏,女性表演者负责舞蹈表演。多年来所使用的乐器都大同小异,包括用山羊皮做鼓膜的拉瓦纳手鼓(ravane)、马拉瓦纳木沙盒(maravann)、三角铁等。女舞蹈员穿上颜色鲜艳的长裙,跟随轻快的节奏起舞。岛上不少酒店都提供塞卡歌舞表演。

文学

毛里求斯在文学上以法国文学经典作品《保罗与维吉尼亚》(Paul et Virginie)和《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中的渡渡鸟而闻名。让-马里·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Le Clézio)、阿南达·德维(Ananda Devi)、纳塔莎·阿帕纳(Nathacha Appanah)、马尔科姆·德夏泽尔(Malcolm de Chazal)、尤金妮·普雅德(Eugénie Poujade)、玛丽-特蕾丝·洪贝尔(Marie-Thérèse Humbert)、谢纳兹·帕特尔(Shenaz Patel)、卡尔·托拉布里(Khal Torabully)、阿奇尔·戈皮(Aqiil Gopee)、德夫·维拉索米(Dev Virahsawmy)以及南非出生的林赛·科伦-西戈宾(Lindsey Collen-Seegobin)以英语和法语写作,阿比曼尤·乌纳斯(Abhimanyu Unnuth)以印地语写作,他们是毛里求斯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克莱齐奥是毛里求斯血统,并持有法国和毛里求斯双重国籍,他于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毛里求斯还设有勒普林斯·莫里斯奖,根据岛上的文学文化,该奖项每年轮流颁发给英语和法语作家。

音乐

毛里求斯的主要音乐流派有:塞加及其融合流派、塞加音乐、博杰普里民歌、印度电影音乐(尤其是宝莱坞)以及古典音乐(主要是西方古典音乐和印度古典音乐)。

国家象征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蓝、黄、绿四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为独立自由而进行的斗争,蓝色表示毛里求斯地处南印度洋,黄色象征独立的光芒照耀该岛国,绿色代表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四季常青的特点。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木船,象征历史上第一批移民;左下方是一把红色钥匙,象征该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右上方的三根甘蔗和盾形两侧的甘蔗象征该国的经济特征,毛里求斯以盛产蔗糖驰名世界,素有“糖岛”之称;右下方蓝地上的白色五角星代表该国被誉为印度洋的“一颗明星”,白色三角形象征该岛国的山峰,盾徽左侧是“渡渡鸟”,为毛里求斯特有,现已绝迹;右侧的鹿是该国的稀有动物,下端的绶带上用拉丁文写着“印度洋的明星和钥匙”。

国歌

毛里求斯国歌是《祖国》(英语:Motherland,法语:Mère Patrie),让·乔治·普罗斯珀作词,菲力普·戎梯尔作曲,1968年被定为毛里求斯共和国国歌。

国鸟

毛里求斯国鸟是渡渡鸟。已经灭绝了将近300年,世界上最后一只渡渡鸟被制成标本,收藏在路易斯港的自然史博物馆里。

风景名胜

综述

毛不求斯国家境内风景名胜多,有着炮台山(La Citadelle),大湾(Grand Baie)  ,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区(Aapravasi Ghat),莫纳山文化景观等风景名胜,其中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区(Aapravasi Ghat)和莫纳山文化景观(Le Morne Cultural Landscape)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重要景点

位于首都路易港市中心,在山顶可俯瞰整个路易港市容。山上堡垒名为阿德莱伊德城堡,建于1834-1840年间,城堡名称源自当时英国国王纪尧姆四世之妻的名字,修建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当时旨在推翻奴隶制度的反抗运动。该城堡曾因长年弃用而成为废墟,上世纪90年代被重新翻修。  

大湾位于路易港以北20千米处,是毛里求斯西北部海岸的一个港湾小镇。大湾三面为陆地环绕,沿着港湾形成一片蜿蜒的白色沙滩,海水如湖水般平静。岸边有很多餐馆、酒吧、音像店和纪念品商店,是毛里求斯旅游胜地之一。

庞普勒穆斯皇家植物园位于毛里求斯北部,始建于1735年,园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80种从巴西、马达加斯加和中国等地引进的棕榈科植物和近20种西南印度洋特有物种,包括巨棕榈树、辣椒树、乌木树、红木树、露兜树蒲葵属植物等。园内还有一些独特动物,其中有来自塞舌尔的巨龟、印度尼西亚的鹿和马达加斯加的红嘴鸟等。  

鸟公园(Casela Bird Park)位于黑河区,占地面积10多公顷,1979年建成。园内饲养有160种、21个族类的2500多只鸟,其中较珍贵的有南美大鹦鹉、鞭笞巨嘴鸟、粉红鹳、丹顶鹤冠鸠等。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鸟类标本陈列室,在那里可以看到世界濒危保护鸟类——毛里求斯长颈粉鸽。园中还设有水族馆并饲养虎、豹、狐猴科、龟、小型袋鼠等动物。  

七色土(Colored Earth)在毛里求斯西南侧,是一片不规则高低起伏的丘陵状土堆,土丘上寸草不生,但土壤呈多种色泽,尤其在阳光洒落的时候,更会出现缤纷的色彩。当年一位法国人在此地种植甘蔗,发现唯有此处长不出茂盛的蔗田,于是请地质学家开发研究,方使这片神奇瑰丽的土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七色土实为火山熔岩,因当初冷却时温度不均,而且内含金属成分,经过阳光照射后便展现出七彩景观。  

世界遗产

截至2023年10月,毛里求斯已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为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区、莫纳山文化景观

阿普拉瓦西·加特(Aapravasi Ghat)登陆点建于1849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和历史原因,这一建筑群包括码头阶梯、医院区、劳工暂住处和服务区等,目前仅存15%。阿普拉瓦西•加特地区位于路易港闹市区附近,被认为是“现代契约劳工国外定居开始的地方”。2006年,该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毛第一个进入该名录的地区。“阿普拉瓦西·加特”在印度语中意为“移民登陆的地方”,70%以上毛里求斯人的祖辈都是在这里登陆毛岛的,因此,登陆点成为了毛里求斯的一个重要历史遗址,成为毛里求斯现代人口组成的一个重要见证。  

莫纳山文化景观(Le Morne Cultural Landscape)位于毛里求斯西南部,山势险峻,一路探入印度洋,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一直是逃亡奴隶的避难所。由于地处偏僻,树木繁茂而且绝壁环绕,逃奴在这座山的山洞和山顶上建立了小型定居点。200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