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评弹艺术家

更新时间:2023-08-20 14:31

余红仙(1939年11月28日-2023年8月19日),原名余国顺,女,浙江杭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苏州市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曾任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等。首次试唱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即获得成功。

余红仙自1952年起学艺,从艺60年,师从醉霓裳习《双珠凤》;1954年起登上书坛,1959年加入长征评弹团,1960年转入上海评弹团,与陈希安拼档《党的女儿》,与徐丽仙合作《双珠凤》,又与蒋月泉拼档现代长篇《夺印》,并参加了《人强马壮》《红梅赞》《晴雯》《点秋香》等多部中篇评弹的演出。1979年,余红仙收第一位学生卢娜,后又于1989年收常州市潘瑛、1992年收周红为徒。2011年5月8日,余红仙招收周洪生为徒,也是余红仙首次收男徒弟。1997年,余红仙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并出任上海评弹团艺术指导。2001年余红仙获“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称号。2014年,余红仙获得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特别贡献奖”。

2023年8月19日上午6时18分,余红仙于华东医院去世,享年84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余红仙生在上海市,小时候常随父母到天蟾观看周信芳、盖叫天等的演出,还从电台收听越剧沪剧、滑稽戏等节目。由于她天生有副好嗓子,十来岁就开始学演学唱。余红仙想跟石筱英学沪剧,石筱英也看中了她。但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父亲建议她学评弹。于是,12岁的余红仙在1952年拜了评弹老艺人醉霓裳为师。

醉霓裳先以蒋调《战长沙》为她开蒙。醉霓裳见余红仙学得认真,唱得也动听,才正式收下了她。醉霓裳擅长说唱弹词双珠凤》。余红仙14岁已可与老师、师姐拼档演唱《双珠凤》。两年后,余红仙与王再香拼档弹唱《双珠凤》《贩马记》,后与李伯康合作弹唱了《杨乃武与小白菜》等。

首唱《蝶恋花·答李淑一》

余红仙1958年首唱《蝶恋花》。当时她所在的红旗评弹队商量如何用弹词曲调来谱唱毛主席诗词,赵开生执笔谱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由她在西藏书场作为正书前的开篇试唱。

1960年夏季集训后,余红仙参加了上海人民评弹团,与陈希安徐丽仙蒋月泉杨振言等合作演唱《党的女儿》《双珠凤》《夺印》《描金凤》等。在评弹走向全国的历程中,“诗词谱唱”的形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由评弹表演艺术家赵开生谱曲、余红仙首唱的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代表之一。他们在周云瑞、徐丽仙、张鉴国等前辈帮助下,对《蝶恋花》修改加工,使演唱更富激情。当时正逢中央领导在上海开会,余红仙去锦江小礼堂演唱了《蝶恋花》,陈云听后非常赞赏,刘少奇也在演出后与她亲切握手;周总理更是多次听她演唱《蝶恋花》,并称赞曲子谱得好,唱得不错,还鼓励她多谱唱毛主席诗词。有一次,总理听她演唱的《十六字令三首》,很高兴,并提出配乐单调要再加工的要求。

“金嗓子”书坛露头角

《描金凤》劫后获好评

1960年12月,余红仙参加了上海人民评弹团,这成了她艺术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人民评弹团名家云集,余红仙如鱼得水,先是与陈希安拼档《党的女儿》,又与徐丽仙合作《双珠凤》,接着与蒋月泉拼档现代长篇《夺印》,还参加了《人强马壮》《红梅赞》《晴雯》《点秋香》等多部中篇评弹的演出。在他人指点下,她的演唱艺术日趋成熟。如《夺印·夜访》一回,蒋月泉提醒她不要因天赋好而尽向高音区发挥,一席话使她茅塞顿开,懂得了正确处理演唱与书情、人物间关系的重要。丽调创始人徐丽仙则教她如何谱曲,如何铺排曲词,如何将各种戏曲曲艺提炼并溶化成评弹。此外,余红仙还向朱雪琴学过琴词和《珍珠塔》折子,向郭彬卿学过琵琶

粉碎“四人帮”后,评弹重新迎来了春天。劫后的余红仙参加了中篇评弹《丹心谱》《开慧颂》《冤案》等的演出。她再唱的《蝶恋花》被摄入影片《春天》,进一步扩大了评弹的影响。她与杨振言拼档弹唱的长篇弹词描金凤》,受到了海内外听众好评。1978年,陈云在杭州市听余红仙与杨振言演唱的《描金凤》后深表赞赏。这一时期,陈云还聆听了余红仙与陆蓓蓓所唱现代短篇《雪鹰》,多次接见时谆谆嘱咐,评弹要就青年,要支持新作品,坚持出人出书走正路,给了余红仙深刻教育和巨大鼓舞。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杨振言退休了。那时余红仙如果另外找个上手,既省力,又卖座,然而她却选择了另一条艰难的路。她认为《双珠凤》这部书,历代老艺人都花过不少心血,但目前说的人已很少,如不及时继承,就有失传湮没的可能。余红仙听录音,找资料,请教老前辈,吸收各派之长,结合女双档的特长,有意增加抒情唱段,把朱雪琴的琴调与王再香、王月香的唱腔熔于一炉,并与青年演员沈世华演唱的《双珠凤》,不但得到了广大听众的普遍赞赏,还成就了一对难得的评弹女双档。

培养接班人

余红仙人到中年,越来越觉得评弹急需年轻人来接班。1979年,卢娜成了她的第一位学生。有一次她的个人演唱会,还让卢娜压台,自己唱中轴,大家都很感动。她说:“我捧学生,是为了评弹事业啊!”1989年,她又收常州市潘瑛为徒,接着在1992年又收了周红。

余红仙择徒严格是出了名的,她收王惠凤整整考验了两年。王惠凤曾受徐丽仙指点,演唱《真情假意》《望金门》还得过奖。1993年,余红仙提议周红、王惠凤拼双档,由她教《双珠凤》。王惠凤崇拜余红仙的艺术,所以对老师说:“您考验我,认为合格了,就收我。”余红仙让这对女青年在自己家里跟着学,从听录音起步,然后一丝不苟为她们讲解、排书、教唱篇,还让两人轮流担任上手与下手。当时,家在苏州市周红吃住在老师家,周红要交伙食费,她硬是分文不收。就这样,这对全新的女双档不但把书“吃”了下来,还演到哪里,红到哪里。

受邀出国讲解评弹艺术

进入90年代,余红仙频频受邀出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并到加拿大华人社区演出,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的追捧。1965年,余红仙和黄宗英等一起去了越南访问。如1996年,一场罕见的大雪袭击了纽约,中国的一台戏曲和评弹演出在卡内基音乐厅拉开帷幕。结果座无虚席,余红仙与杨振言的评弹《西厢记·拷红》赢得雷鸣般的掌声。余红仙在美国从东部到西部,又从西部到东部,马不停蹄地奔波参加各地的艺术活动,不仅演出评弹,还登上美国大学的讲坛,讲解中国的评弹艺术。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由自己的搭档现场演示,余红仙担纲主讲《拷红》《汪宣做官》。

年逾花甲的演出

1997年,余红仙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并出任上海评弹团艺术指导。在为评弹倾注精力的同时,年逾花甲的余红仙也讲起了养生之道。余红仙笑道,她以前是个工作狂,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了她的健康。

2007年11月24日下午,余红仙从艺55周年专场演出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上海评弹团赵开生江文兰等著名演员及余红仙众弟子共同献艺,生动展现了余红仙多年来表演的精品佳作,包括长篇弹词描金凤》《双珠凤》以及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等。

2011年5月8日,余红仙先生在吴江松陵饭店举行收徒仪式,这次招收的徒弟是吴江区曲艺家会员周洪生,也是余先生首次收男徒弟。

2020年,上海评弹团曾推出了连续四个月共120期网络乡音书苑节目,其中精选了一批余红仙的演唱作品。巾帼英雄、热血儿郎尽在《击鼓战金山》的弦索之间莺声之中;《饮马乌江河》唱出“千山万壑等闲过,驱除众妖魔”的豪情;余红仙演唱的《春已归》也成为120期网络乡音书苑的收官篇,为听客带来了复苏的春意。

弹词艺术家逝世

2023年8月19日上午6时18分,余红仙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84岁。

个人生活

1992年,余红仙在北京开会时突然头晕,舌头变硬,手发抖,血压升高。经医院CT检查为脑梗死。经过几个月的住院治疗和在家休养,病情才好转。这一次的疾病经历教育了她,要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生规律。于是近10余年来,她主动给自己“放松”,减轻了工作量,并遵照医嘱,坚持服药,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当参加锻炼,高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多年的演出生涯中,余红仙和苏州市苏州评弹界也多有交集。据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袁小良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红仙曾和搭档多次来苏演出,演绎的《双珠凤》《描金凤》等书目受到苏州观众热烈追捧。她和袁小良恩师、苏州市评弹团老团长龚华声及其夫人蔡小娟交情颇深,常有来往、合作,曾在上海市演绎龚华声原创的长篇弹词《三个侍卫官》。对袁小良及其夫人王瑾,余红仙也很是欣赏,曾多次指点两人,让他们受益匪浅。

主要作品

艺术特点

余红仙天赋佳嗓,长于弹唱,音色明亮,高低自如,有“唱不倒的金嗓子喉片”“唱勿煞的余红仙”之美誉。

苏州评弹走向全国的历程中,“诗词谱唱”的形式起到了推动作用。由评弹表演艺术家赵开生谱曲、余红仙首唱的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代表之一。《蝶恋花·答李淑一》融合了蒋调、丽调、俞调、薛调等多种流派唱腔的旋律。

担任职务

余红仙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1997年,余红仙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并出任上海评弹团艺术指导。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评弹团艺术指导等。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蝶恋花》的曲子谱得很好,唱得不错,尤其是最后两句更有激情。——周总理评

余红仙是评弹艺术家余红仙,被誉为“唱不倒的金嗓子”。为了评弹艺术事业的发展,余红仙收徒,为她们讲解、排书、教唱篇,不仅不计报酬,还让来自外地的学生吃住在自己家中,饭钱都分文不收。这些学生在她的悉心调教下,几乎个个成才。同行对此敬佩不已:“余红仙这个老师真了不起,学生给她一带全变了,唱得好,形象也好。”大上海市培养了余红仙,前辈艺术大师哺育余红仙,余红仙为上海物色和培养艺术新秀,周红、颜丽红等名徒还多次获得全国性的奖项。——中国文艺网网评

评弹艺术家余红仙,被誉为“唱不倒的金嗓子”,是上世纪50年代年少成名,半个多世纪以来长期蜚声艺坛,有着众多艺术创作和颇大社会影响的文化名人。在整个20世纪,苏州评弹风靡上海和江南,深受众多教授、学者、艺术家和大量普通民众的喜爱。她的经典剧目,是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杰作,可惜因吴侬软语的语音局限,不能在全国广泛流行。是余红仙的一曲《蝶恋花·答李淑一》(以下简称《蝶恋花》),使评弹艺术开始走向全国。——中国文艺网网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