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教经典之一

更新时间:2024-09-20 14:17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全经只有两千余字,由四十二个短小章段构成,是佛的弟子从佛度化他人时所说的一些警句中选择收录并系统编集而成,是一部“佛的语录”。按照佛教的说法,《佛说四十二章经》就是最早从中印度传入中原地区的第一部汉译佛教经籍。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汉朝,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刘庄因夜梦“金朝佛陀”而派使者西去取经,而后大月支国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带着佛像佛教经典来到洛阳市,两人于中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中翻译的第一部佛经就是《佛说四十二章经》。此经用精简的言辞包含大小乘佛教全部经义,凡三藏十二部教理及后世古德方便宣说诸义,都包含于此经。其内容重在阐述人生无常、爱欲有弊等佛教基本教义,劝诫人们应放弃世俗欲望,追求出家修行的生活以达到自我解脱的境界。

高僧传》中评《佛说四十二章经》“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中国近现代高僧太虚评价《佛说四十二章经》“辞最简驯,义最精富,译最古真,传最平易”。作为文言文佛教经典,《佛说四十二章经》起源最早、言辞最简、涵义最广、翻译最精,是中原地区最经典的佛经之一,也是适合佛教初学者的入门经典,同时还被翻译成日、英、法等多种语言于全世界流传。

来源

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刘庄于一天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位全身金色、脖子后部带有日光、右手执箭、左手拿弓、在殿前飞绕而行的神人。第二天,汉明帝就找到占梦大师傅毅,要求其为自己解梦,傅毅表示西方有一种号称为“佛”的神,能飞于虚空、神通广大,汉明帝所梦的就是佛。于是,汉明帝便派遣了中郎将蔡愔等18名使者前往西域访求佛道。而后蔡等人从大月支国(现中印度一带)请来了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同时还用白马将佛像经卷驮回了洛阳市刘庄为此专门于洛阳建立佛寺,命名为“白马寺”,这便是中原地区汉地最早的佛寺。按佛教的说法,《佛说四十二章经》就是由天竺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在抵达洛阳后所翻译的最早的文言文佛教经典,汉明帝将它收藏于朝廷专藏图书的兰台石室。

经名释义

《佛说四十二章经》,其中的“经”是通名、“佛说四十二章”是别名;别名“佛说四二十章”是人法立题,其中“佛”即是人、“四十二章”即是法。也就是说,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佛的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佛的语录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便成为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其中四十二章就是佛的四十二段语录。

由佛学家弘学所编著的《佛陀遗教经典》中还认为,《佛说四十二章经》之所以选择了“四十二”这个数字,是因为“四十二”这个数字与佛教的某些记载传说有很重要的关系。其中,《长阿含经》中就有“帝释问佛四十二事”的记载,帝释问佛是从贪欲说起的,而《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也有很多条谈到了同样的内容。这或许就是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法师将《佛说四十二章经》作为编译的首部文言文佛教经典的原因。

版本

汉文版

据《历代三宝记》的记载,《佛说四十二章经》最早有过两个汉译版本。其中,一个是刘庄时大月支国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于白马寺所译(佛教的一般说法);另一个是三国时期孙吴佛经翻译家支谦所译。很多人认为现今存世并流传的《丽藏》中的版本虽然号称是汉代译本,但实际上是支谦所译的版本,而真实的汉代译本可能已经佚失,后人将三国支谦的译本当成是汉代译本。

随着佛教的发展,《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汉文版现存的主要有五个:一、《丽藏》中的版本;二、赵恒作注的版本;三、唐朝《宝林传》中的版本;四、宋代六和塔所存版本;五、明了童补注的宋朝守遂注本。其中,《丽藏》中的版本最接近于旧写版本,其于北宋初年刻本。《丽藏》版本的经首带有《四十二章经序》,序的内容与《出三藏记集》的记载相同,之后才是《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经文。

外文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还分别被翻译成日、英、法等多国语言于全世界流传。

内容主旨

《佛说四十二章经》,是释加牟尼佛在成佛前后,对他人度化与对比丘们的疑问做出解答、给出行事准则,指导他们一一开悟的警句合集。其内容并不是佛在某一个专门的法会上所说,而是由佛的弟子从佛一生所说的一些警句中选择收录并系统编集而成,是一部“佛的语录”。全经择录诸经意译而成,内容简短扼要,共两千多字分为四十二个章节,最长章节也仅百余字,最短的章节只有二十来字。经中对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作了简要说明,并重点阐述了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教义,且出示出家学道之要。《佛说四十二章经》言辞简妙的同时还做到了最富精义,其字数虽少,却涵盖了大小乘佛教经义,凡三藏十二部教理及后世古德方便宣说诸义,都包含于此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大致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其与一般经文开头先说明时间与地点之后再表明请问之人不同,而是在开端直接写明经义,在经序明确阐述了世尊在成道说法前后的事迹。而后从第一章至第四十一章都为正文部分,其中,前三章是三乘共教行果,以了脱生死为根本;第四章至第八章是五善恶通义,说明世间、出世间善恶因果;第九章至第三十八章是大乘不共法,说明大乘不共行,并包括六度万行(第十章到第十二章为布施度、第十三与十四章为持戒度、第十五章为忍辱度、第十六章为禅定度、第十七章到第二十六章为般若度、第二十七章到第三十六章为精进度);第三十九章至第四十一章总明教、理、行,说明是教当信,是理当解,是行当修。最后第四十二章总结全经,说明佛陀以智慧观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此外,佛教将人生苦短作为人生哲学探讨的主题,同时又将人的苦恼归之于欲望的强烈。因而《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充满了对人生苦短的描述,并且将爱欲作为人生修行的主要障碍。其阐述了人生无常、众生皆苦的佛教原理,劝告世人放弃爱欲,积极修行,以求解脱。全经大意是说出家或在家都应该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也就是得到四种沙门正果,其中还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内容重在阐述人生无常、爱欲有弊等佛教基本教义,劝诫人们应放弃世俗欲望,追求出家修行的生活以达到自我解脱的境界。

概念释义

“佛”是梵语,全称为“佛陀耶”,翻译成中文是“佛陀禅师”的意思。按照佛教的说法,“觉”的程度上分为四个级别,从低到高为不觉、自觉、觉他与圆满,与这四个级别分别相对应的就是凡夫、二乘人、菩萨与佛。凡夫是不觉;二乘人能自觉,也就是自己觉悟了,但却不能觉他;二乘人若是在自觉的基础上还能觉他,那就成为了菩萨,菩萨是既能自觉又能觉他,既能自利又能利他,看一切众生都平等,在自我觉悟的基础上也愿一切众生都觉悟,这就叫觉他;菩萨虽说能觉他,但还是做不到觉行圆满,而佛是既能自觉,又能觉他,同时还达到了觉行都圆满了,因为三觉圆满,所以就成佛。《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正是佛所说的,佛把自己心里所欢喜的事情说出来,就觉得更欢喜了。

四谛

“四谛”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又称“四圣谛”。所谓谛,也就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解释人生痛苦及其克服途径的四种真理,据说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独坐冥想中所获得的无上正觉,包括苦谛、集谛、灭谛与道谛。

在《佛说四十二章经》经首的经序中“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㤭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指的是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之时,其父母曾安排马胜、小贤、摩诃男、㤭陈如与十力迦叶五人前去侍候,五人与释迦摩尼一起修行。后来㤭陈如与十力摩诃迦叶因受不了苦而离开;马胜、小贤与摩诃男三人也见释迦摩尼吃天女送的粥,以为释迦摩尼不能修苦行也选择离去,他们五人都跑到了鹿野苑。释迦摩尼在成佛之后,观察一切应该度化的机缘,他认为相比于众生,㤭陈如他们五人应该先得到度化,于是就来到鹿野苑,辗转四谛法则,以度化㤭陈如等五人得证道果。

小乘四果

《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第一章便从佛法中小乘修行者获得四种果位阿罗汉果、阿那含果、斯陀含果、须陀果)开始。其中,最基本的是得证须陀洹果位,然后还需要在天上人间经过七番生死轮回之后,才能证得阿罗汉果。比须陀洹上一层次的是证得斯陀含果位,则需要在人间再经历一上一还、天上受生便可证入阿罗汉果。再往上就是证得阿那含果位,其死后的神识可以上超欲界的六欲天和色界的十三禅天共十九天,从而进入五净居天,在五净居天再修持而证得阿罗汉果。最高是证得阿罗汉果位,则能够神通变化,拥有无穷无尽的寿命,所到达之处,惊天动地。佛说,出家学佛,识得自心,通达根本,明白不生不灭的真理的叫做“沙门”。“沙门”需要遵守二百五十戒,作持和止持都能戒行清净,这样能够修四谛道行的,就成为了阿罗汉

影响

《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汉译之经,由于其对佛教经典内涵的诠释简明而精确,以至于成为后来众多翻译的“标准”,如后世所翻译的四谛法轮、无为法等经论译名都由此出。而且,佛教刚刚传入中原地区之时,当时帝王(刘庄)躬亲倡率,就是从这部经开始的。此经在后世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流传甚广,除汉译外还分别被翻译成日语、英文、法文等版本,在全世界流传。

《佛说四十二章经》文字简短,但包含了佛教修道的基本纲领,其内容叙述形象而生动,常常以比喻的方式来阐明佛理。也正因如此,《佛说四十二章经》成为了一部适全佛学初学者的入门书,在佛教初期流传中起了重要作用。作为佛教入门经书,《佛说四十二章经》是禅宗思想最为重视的经典之一,禅宗所谓“佛祖三经”,就包括了《佛说四十二章经》(另两部为《佛遗教经》与《山警策》)。

争议

取经争议

按照《丽藏》本经首、《出三藏记集》卷六与《弘明集》卷一《牟子理惑论》中《四十二章经序》的记载,刘庄在梦见金人佛之后派秦景、王遵等人前往印度(大月支国)取《佛说四十二章经》,具体取经时间不详。在《老子化胡经》中,晋朝僧人王浮(先为僧人后改为道士)记载说是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派人西去取经,到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取经归来。此外,《历代三宝记》以后的记载都说汉明帝派人取经是十年还汉。对此,《佛陀遗教经典》中根据以上记载认为《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初传应当在公元64年到公元75年之间。

翻译争议

在《四十二章经序》与《牟子理惑论》中都只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大月支国取得,但并没有提及翻译。而在《出三藏记集》卷二中却有说是张骞、秦景等出使西方的人在月支国时遇到沙门竺摩腾(迦叶摩腾),然后是在月支国翻译好了《佛说四十二章经》之后才回到洛阳市。但是在《高僧传》卷一中又表示,《佛说四十二章经》是在回到洛阳后才译出的。还有关于译者,《出三藏记集》记载为竺摩腾(迦叶摩腾)译;《历代三宝记》说是竺法兰所译;《高僧传》则表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都有翻译《佛说四十二章经》。对此,后来《佛说四十二章经》的通行本都将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共同作为译者。

来源争议

按照佛教的一般说法,《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中原地区最早的文言文佛教经典。对此,近代很多学者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梁启超认为,《佛说二十四章经》并不是依据梵语经书的译本,而是汉族伪作,他认为是人们基于很多别的经书里面所选择的精要为基础,依照《孝经》《道德经》等书的编撰体例编撰而成。同时,另一位哲学家、佛学家汤用彤则认为,《佛说四十二章经》虽非伪作,但也并不是一部独立的经典,而是从小乘佛教经典中辑录佛教基本教义的“外国经抄”,这部“经抄”因为由42段短小经文组成,所以称为《佛说四十二章经》。此外,哲学家、美学家、佛学家吕澄(吕秋逸)还将《佛说四十二章经》与三国时所译出的《法句经》进行比较与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内容是大约在公元306年-公元342年期间抄自于《法句经》。

评价

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人奉赵光义之命编《太平广记》时,引用《高僧传》中的说法,评《佛说四十二章经》“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

中国近代思想家、史学家梁启超一方面认为《佛说四十二章经》为晋人伪作,另一方面对“《佛说四二十章经》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的观点,不得不承认“此语盖二千年来佛徒所公认”。

中国近现代高僧太虚评价《佛说四十二章经》“辞最简驯,义最精富,译最古真,传最平易”。

经典章句

何者为善,何者最大,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第十四章:请问善大

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其入海矣。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其得道矣。——第二十七章:无着得道

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二十九章:正观敌色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第三十二章:我空怖灭

人命在几间,呼吸间。——第三十八章:生即有灭

特色

言最简妙

《佛说四十二章经》是所有经中文辞最为精简的,当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翻译时想要尽可能用简明的文字涵盖广博的教义与内容,所以依照儒家论语》、道家道德经》等书的体例来编译,做到每字每句都力求精简,与后世直译的文辞大有不同。

义最精富

《佛说四十二章经》所包含的意义精确而丰富。其中,从叙事的角度来说,经文一开始就记载了释迦摩尼在成佛说法前后的经历与事迹,所以可以作为释迦摩尼立身之本的传记来读。从佛理的角度来说,《四十二章经》内涵盖了大小乘佛教的一切教义,无所不包,也就是说无需查看外部经文,仅凭这部简略的经书就可以知道所有佛法的要义,不需要担心不够完整。

译最古真

《佛说四十二章经》由于是最早的汉译佛教经典,所以其作为翻译佛经的“标准”,后世的很多经论的翻译都以此为参照,其中很多佛法名词都直接沿用。如四谛法轮、无为法等,其对于名词内涵翻译的精确,是后世的翻译者所无法逾越的。

传最平易

正是因为《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精简而博的特点,使其自然而然便拥有了易于传诵的特性。不但精研佛法的人能了解其中的精蕴,而且普通读书之人也可知道经中的意义,再加上文字又少,所以成为了佛学的最佳入门经典。

参考资料

《佛说四十二章经》与爱欲的断除.中国佛教協会官网.2023-10-0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