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麦鸡 :鸻科麦鸡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5:53

冕麦鸡(学名:麦鸡属 coronatus)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30-31厘米,体重126-200克。它的顶冠褐色,下面是黑色和白色相交组合的环,腿较长。冕麦鸡的栖息地一般接近各种水域,如沼泽、湖畔,也出现在农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区。食蝗虫、蛙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种子等。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

形态特征

冕麦鸡雌雄鸟相似。体形中等。体长30-31厘米,体重126-200克。 成鸟(繁殖羽):头顶及后颈黑色,黑冠由一道白色包围环。肩、背及翼覆羽青灰褐色,飞羽青灰色,小覆羽色淡,大覆羽端部白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纯白;尾羽白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次端斑由内向外渐小;最外侧1对几纯白色,翼角具黑色的距;尾上覆羽及尾羽基部白色,尾端黑色。颏、喉、颊灰白色,胸灰褐色;下腹部与胸部有一道深色带,形成半圆形胸斑。余部纯白。腿较长,红色。鸟喙较长而尖,前端污黑色,靠近喙基的半部红色。眼先具一小形黄色肉垂。

成鸟(非繁殖羽)

头、后颈、肩、背及翼覆羽皆淡褐色;颏、喉淡白,具模糊的褐色纵纹;前胸灰色,胸后缘以棕色带斑;下体余部白色。

幼鸟

上体皮黄色浓著,下胸黑色带斑不明显;余部羽色与成鸟相似。

眼睛在繁殖季节是黄色的,而在不繁殖时是棕橙色,眼周裸出部及眼先肉垂黄色;鸟喙红色具黑端。胫部裸露部分、跗及趾桔红色。翅角有突起(类似于角质距)。有后趾。

栖息环境

冕麦鸡栖息于丘陵、山脚平原和草原地带的湖泊、水塘、沼泽、溪流和农田地带。可活动于海平面至海拔3000米以上的区域,在南马林迪的沿海低地缺席,在维多利亚湖盆地广泛分布。

生活习性

冕麦鸡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善飞行,常在空中上下翻飞,飞行速度较慢,两翅迟缓地扇动,飞行高度亦不高。有时亦栖息于水边或草地上,当人接近时,伸颈注视,发现有危险则立即起飞。

主要吃甲虫鞘翅目鳞翅目昆虫、金花虫科天牛幼虫、蚂蚁、石蛾蝼蛄科、水生昆虫、蝗虫、蚱蜢。也吃虾、蜗牛、螺、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大量杂草种子及植物嫩叶。

分布范围

冕麦鸡原产地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民主共和国、刚果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索马里南非、南部、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赞比亚。漂泊地区包括莱索托

繁殖方式

冕麦鸡的繁殖期为5-7月。一雌一雄制,通常成对或成松散的小群在一起营巢。多营巢于草地或沼泽草甸边的盐碱地上,巢甚简陋,系利用地上凹坑或将地上泥土扒成一圆形凹坑即成,内无铺垫或仅垫少许薹草属草茎和草叶。5月初开始产卵,每窝产卵约4枚。卵呈梨形或尖卵圆形,灰绿色或米灰色、被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雌雄鸟轮流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5-28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后的第二天即能离巢行走,奔跑迅速,遇人后先急速奔跑,然后隐藏在杂草根部不动,亲鸟则在空中来回飞行鸣叫。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冕麦鸡的种群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