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 :非洲中东部的内陆国

更新时间:2023-08-15 15:31

布隆迪共和国(:Repuburika y’Uburundi,法语:La République du Burundi,英语:The Republic of Burundi),简称布隆迪(:Uburundi,法语:Burundi,英语:Burundi),是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的内陆国。国土面积为27834平方千米。政治首都基特加(Gitega),经济首都(Bujumbura)。官方语言为基隆迪语和法语,截至2022年人口为1260万。人口由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组成,分别占总人口的84%、15%和1%。居民中61%信奉天主教,24%信奉基督教新教。截至2023年,布隆迪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3人,是人口密度第17高的国家。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部起伏的高原上,境内多山,号称“千山之国”,整体海拔较高。境内地形可分为3个区域:西部平原区、中西部山岭区和中东部高原区;最高峰是位于布琼布拉东南的埃哈峰(Heha),海拔2670米。布隆迪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其余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其矿产资源主要有、泥炭、、钒、锡、金、高岭土等。

大约从16世纪开始,特瓦族、胡图族和图西族在布隆迪生活了至少500年。在其中的200多年里,布隆迪一直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直到20世纪初先后成为德国比利时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里成为联合国的托管领土。德国人和比利时人都将布隆迪和卢旺达作为欧洲殖民地统治,被称为卢旺达-乌隆地(Ruanda Urundi)。布隆迪于1962年获得独立,最初实行君主制,1966年建立共和国和一党制国家。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一系列种族清洗,以及两次内战和种族灭绝,导致数十万人死亡,长期内乱也使得布隆迪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15年初,布各方因大选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国内局势趋于紧张,并于5月发生未遂军事政变

布隆迪是农牧业国家,农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工业活动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主要工业门类包括农产品加工、化工、纺织等,均为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啤酒业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工业。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85.7美元,经济增长率为3.3%,通货膨胀率为18.3%。布隆迪大约8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2018年世界幸福报告》将布隆迪列为世界上最不幸福的国家,排名为第156。

布隆迪的文化受当地传统和邻国的影响。主要文化形式包括歌曲、舞蹈、故事和传说。鼓乐是该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家大鼓仪式舞蹈(Ritual dance of the royal drum)2014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艺品也是布隆迪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包括篮子编织、面具、盾牌、雕像和陶器等。其美食非常具有非洲烹文化的代表性。该国的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著名景点包括基比拉国家公园、坦噶尼喀湖、鲁西兹国家公园等。

布隆迪奉行睦邻友好、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结盟及国际合作的外交政策。既是东非共同体重要成员国,也是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中部非洲国际经济共同体(CEEAC)和大湖地区国际会议组织的一员。

名称

现代布隆迪以16世纪开始统治该地区的乌隆迪(Urundi)国王命名。它的名字来源于当地语言基隆迪语中的一个单词“Urundi”,意思是“另一个”。1961年,比利时政府正式将Ruanda Urundi更名为卢安达-乌隆迪。

历史

布隆迪王国

人们通过口述历史考古学来研究布隆迪的早期历史。有两个建国传说,都表明布隆迪是一个名叫坎巴兰塔玛的人建立的。还有一种说法,这个名叫坎巴兰塔玛的人来自布哈南部州。

布隆迪从16世纪开始形成一个国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它扩张和吞并了较小的邻国,并与卢旺达竞争。大湖区的布隆迪王国,或称乌隆迪,是一个由传统君主统治的政体,王子间常会进行王位争夺战。布隆迪王国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权威,国王被称为姆瓦米,王子贵族(甘瓦人)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农民(主要是胡图人)和牧民(主要是图西人)需要上贡或纳税。

18世纪中期,图西族皇室巩固了对土地所有权、生产活动及社会分配的控制。民众以上贡和纳税换取王室的保护。此时,王室由图西人中的巴尼亚鲁古鲁人(Tutsi-Banyaruguru)组成,他们的社会地位高于其他牧民,例如图西人中的希马人(Tutsi-Hima)。在这个社会的下层,通常是胡图人,而在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特瓦人。然而,该体系并不是固定的。一些胡图人被升为贵族,同时也拥有了对国家管理的发言权。

胡图族、图西族并不是严格的两个种族概念,而只是在社会文化上有区别。胡图族农民在获得财富和牲畜后,经常被授予更高的社会地位,从而成为图西族人,有些人甚至成为甘瓦人的亲密顾问。另一方面,当图西族人失去了所有的牲畜,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较高社会地位,就被改称胡图族人。文献资料中也记载了许多关于胡图族和图西族通婚的事情。总的来说,地区关系和权力斗争在布隆迪政治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远大于种族。

德国和比利时统治

从1884年开始,德属东非公司活跃在非洲大湖地区。由于德属东非公司、大英帝国桑给巴尔苏丹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和边境争端,德意志帝国被要求镇压阿布希里叛乱,以保护帝国在该地区的利益。1891年,德属东非公司将其权利转让给德意志帝国,从而建立了德国东非殖民地,包括布隆迪(乌隆迪)、卢旺达(卢安达)和坦桑尼亚大陆部分(原名坦噶尼喀)。19世纪80年代末,德意志帝国在卢旺达和布隆迪派驻了武装部队。现在的基特加市曾是卢旺达-乌隆地地区的行政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东非战役对非洲大湖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利时和英国殖民部队对德国殖民地发动了协同进攻。驻扎在布隆迪的由于难以抗衡比利时军队的兵力优势,于1916年6月17日撤退。比利时和英国的部队随后开始向塔波拉进军,塔波拉是德国东非中部的行政中心。战争结束后,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被迫将德属东非西部“控制权”割让给比利时。

1924年10月20日,由卢旺达和布隆迪组成的卢旺达-乌隆地成为比利时国际联盟的托管领土,乌松布拉为首都。实际上,它被认为是比利时殖民帝国的一部分。作为卢安达-乌隆迪的一部分,布隆迪尽管被欧洲殖民当局管理和控制着,但其原有的王权制度仍然还在延续。

比利时人保留了布隆迪王国原有的大部分机构;布隆迪君主制成功地延续到了后殖民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卢旺达-乌隆地被联合国交由比利时“托管”。 在20世纪40年代,一系列政策导致了全国各地的分裂。1943年10月4日,布隆迪政府立法部门在酋长国和下级酋长国之间分权。1948年,比利时允许该地区组建政党。 这些新成立的政党团体促成布隆迪于1962年7月1日脱离比利时独立。

独立

1959年1月20日,国王(即姆瓦米)姆万布塔四世(Mwambutsa IV)要求布隆迪脱离比利时独立,并解散卢旺达-乌隆地联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布隆迪各政党开始谋求结束比利时的殖民统治,并要求卢旺达和布隆迪分离。这些政党中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政党是全国进步联盟(UPRONA)。

布隆迪的独立运动受到卢旺达革命及其带来的不稳定局势和种族冲突的影响。由于卢旺达革命,许多卢旺达图西族难民在1959年至1961年期间抵达布隆迪。

布隆迪的第一次选举于1961年9月8日举行,由路易斯·鲁瓦加索雷亲王(Prince Louis Rwagasore)领导的多民族团结党全国进步联盟(UPRONA)赢得了超过80%的选民选票。选举结束后,10月13日,29岁的路易斯·鲁瓦加索雷亲王遇刺,使布隆迪失去了最受欢迎的和最著名的民族主义者。 

该国于1962年7月1日宣布独立,并依法将其名称从卢旺达-乌隆地改为布隆迪。布隆迪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鲁瓦加索雷亲王的父亲姆万布塔四世(Mwambutsa IV)担任该国国王。1962年9月18日,布隆迪加入联合国

1963年,姆万布塔国王任命胡图族总理皮埃尔·恩根丹姆韦(Pierre Ngendandumwe),但他于1965年1月15日被美国大使馆雇用的卢旺达图西族人暗杀。1965年5月的议会选举使大多数胡图人进入议会,但当姆万布塔国王任命图西族总理时,一些胡图人认为这是不公正的,种族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1965年10月,由胡图族主导的警察发动了一场政变,但失败了。当时由图西族军官米歇尔·米孔贝罗(Michel Micombero)上尉领导的图西族军队从队伍中清除了胡图族人,并进行报复性袭击,最终夺走了多达5000人的生命,这是1972年布隆迪种族灭绝的前兆。

姆万布塔国王在1965年10月的政变中逃离该国,1966年7月被政变废黜,他十几岁的儿子恩塔雷五世王子(Prince Ntare V)继承了王位。同年11月,时任图西族总理的米歇尔·米孔贝罗(Michel Micombero)上尉发动了另一场政变,这次推翻了恩塔雷,废除了君主制,并宣布国家为共和国,尽管他的一党政府实际上是军事独裁政权。作为总统,米孔贝罗成为非洲社会主义的倡导者,并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他建立了一个坚定的法律和秩序制度,严厉镇压胡图族军国主义

内战与种族灭绝

1972年4月下旬,两起事件导致了第一次布隆迪种族灭绝的爆发。1972年4月27日,由胡图族宪兵成员发动的叛乱在湖边城镇鲁蒙盖和尼安扎拉克爆发,叛军宣布成立马蒂亚佐共和国(Martyazo Republic)。叛军袭击了图西族和任何拒绝加入叛军的胡图族。在这次胡图人暴动中,有800至1200人被杀。与此同时,布隆迪国王恩塔雷五世结束了流亡生活,加剧了该国的政治紧张局势。1972年4月29日,24岁的恩塔雷五世被谋杀。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由图西人主导的米歇尔·米孔贝罗政府利用军队打击胡图族叛军并实施种族灭绝,杀害了很多胡图族人。伤亡总人数从未确定,但据当时的估计,死亡人数在8万至21万人之间。此外,据估计,数十万胡图人为了逃离杀戮,进入扎伊尔、卢旺达和坦桑尼亚

在内战和种族灭绝事件发生之后,米孔贝罗变得精神错乱和孤僻。1976年,图西族让·巴加扎上校(Jean-Baptiste Bagaza)领导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推翻了米孔贝罗,并着手推动改革。他的政府于1981年起草了一部新宪法,维持了布隆迪一党制地位。1984年8月,巴加扎当选为国家元首。在任期内,巴加扎镇压了政治对手并限制宗教自由。

皮埃尔·布约亚少校(Pierre Buyoya)(图西族)于1987年推翻了巴加扎,暂停了宪法并解散了各政党。他通过救国军事委员会恢复了军事统治。1972年,对曾经的卢安达-布隆迪联盟政权持支持态度的部分残余势力,开始散布反图西族言论,他们于1981年重组为胡图人民解放党,并于1988年8月在恩特加和马兰加拉北部社区杀害图西族农民。政府估计死亡人数为5000人;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认为这低估了死亡人数。

救国军事委员会没有发动严厉的报复。当它宣布赦免那些呼吁或实施杀戮行为的人时,公众对执政当局的信任日渐崩塌。分析人士称这一时期是“有罪不罚文化”的开始。其他分析人士认为,“有罪不惩罚文化”的起源更早,即1965年和1972年,当时一小部分胡图族人发动了对图西人的大规模杀戮,却没有被惩罚。

杀戮发生后,一群胡图族知识分子给皮埃尔·布约亚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胡图族在政府中有更多的代表席位。但他们随即被逮捕入狱。几周后,布约亚任命了一个新政府,胡图族和图西族部长人数相等。他任命胡图族的阿德里安·西博马纳(Adrien Sibomana)为总理。布约亚还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解决民族团结问题。1992年,政府制定了一部新宪法,规定了多党制,但内战爆发了。

据估计,1962年至1993年期间,布隆迪共有25万人死于各种冲突。自1962年布隆迪独立以来,该国发生了两起种族灭绝事件:1972年图西人主导的军队对胡图人的大屠杀,以及1993年胡图多数派对图西人的大屠杀。布隆迪问题国际调查委员会2002年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最终报告将这两起事件都描述为种族灭绝。

第一次民主选举及内战再起

1993年6月,胡图族主导的布隆迪民主阵线(FRODEBU)领导人梅尔基奥尔·恩达达耶(Melchior Ndadaye)赢得了第一次民主选举。他成为第一位胡图族国家元首,领导亲胡图族的政府。尽管他试图缓和该国激烈的种族分歧,但他的改革引起了图西族主导的军队的反对。1993年10月,在他上任仅三个月后就在一场军事政变中被暗杀。随之而来的布隆迪内战(1993-2005)中,胡图族叛军和图西族占多数的军队之间持续发生暴力冲突。据估计,在暗杀事件发生后的几年里,约有30万人被杀害,其中大多数是平民。

1994年初,议会选举塞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Cyprien Ntaryamira)(胡图族)担任总统。他和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里马纳(Juvénal Habyarimana)都是胡图族人,1994年4月,他们的飞机被击落,两人一起死亡。更多的难民开始逃往卢旺达。议会议长西尔维斯特·恩蒂班通加尼亚(Sylvestre Ntibantunganya)(胡图族)于1994年10月被任命为总统。由13个政党中的12个组成了联合政府。一场可怕的大屠杀得以避免,但暴力事件爆发了。当时的首都布琼布拉有一些胡图族难民被杀害。以图西族为主的民族进步联盟退出了政府和议会。

1996年,皮埃尔·布约亚(Pierre Buyoya)(图西族)通过政变再次掌权。他中止了宪法,并于1998年宣誓就任总统。这是他继1987年至1993年担任总统后的第二个任期。为了应对叛军的袭击,政府迫使大部分人口转移到难民营。在布约亚的统治下,在南非的斡旋下,政府与叛军开始了漫长的和平谈判。双方在坦桑尼亚阿鲁沙和南非比勒陀利亚签署了协议,共同统治布隆迪。这些协议花了四年时间才制定出来。

和平协定

1995年,坦桑尼亚前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Julius Nyerere)发起并主持了敌对派系之间的和平谈判。1999年尼雷尔去世后,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担任调解人。2000年,布隆迪国内的敌对双方签署了《阿鲁沙协议》(Arusha Agreement),但仍然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战斗仍在继续。会谈于2001年圆满结束。根据《阿鲁沙协定》的规定,多国临时安全特遣队将维护布隆迪的和平。2001年11月1日,新政府成立。该国将由图西族总统(Pierre Buyoya)领导18个月,再由一位胡图族总统多米蒂安·恩达伊泽耶(Domitien Ndayizeye)领导未来18个月。然而,胡图族反叛组织和政府之间的零星战斗仍在继续。

和平谈判采取了第一轨道调解的形式。主要目标是从结构上改变布隆迪政府和军队,以弥合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的种族分歧。它将分两个主要步骤进行。首先,将建立一个过渡性的权力分享政府,总统任期三年。第二个目标涉及武装部队的重组,使这两个集团的代表人数相等。

和平谈判旷日持久,调解人和谈判各方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布隆迪官员认为这些目标“不切实际”,并认为该条约含糊不清、自相矛盾和令人困惑。其次,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布隆迪人认为,如果没有及时的停火,讨论条约的细则是毫无意义的。胡图族主要政党对对成立联合政府的提议持怀疑态度;他们声称,在过去的协议中,他们曾被图西族人欺骗了。

2000年,布隆迪总统以及19个交战的胡图族和图西族派系中的13个签署了该条约。关于由哪个组织主持新政府以及何时开始停火,分歧依然存在。和平谈判的破坏者是拒绝签署协议的强硬派图西族和胡图族;因此,暴力加剧。三年后,在坦桑尼亚举行的非洲领导人峰会上,布隆迪总统和主要反对党胡图族签署了一项结束冲突的协议;签署协议的成员被授予政府内的部长级职位。然而,较小的胡图族激进组织,如民族解放力量,仍然活跃。 

2003年,布隆迪民主阵线领导人多米蒂安·恩达伊泽耶(Domitien Ndayizeye)(胡图族)当选总统。2005年初,布隆迪政府制定了权力机关职位的种族配额制度。在这一年里,议会和总统选举相继举行。

皮埃尔·恩库伦齐扎(Pierre Nkurunziza)(胡图族)曾是一个反叛组织的领导人,于2005年当选总统。截至2008年,布隆迪政府一直与胡图族领导的解放党-民族解放力量(NLF)进行谈判,以实现国家和平。

联合国干预

1993年至2003年间,在坦桑尼亚南非乌干达地区领导人的监督下,多轮和平谈判逐步达成了权力分享协议,以满足大多数竞争团体的要求。最初,在布隆迪部署南非军队是为了保护流亡归来的布隆迪领导人。这些部队成为非洲联盟驻布隆迪特派团的一部分,帮助监督过渡政府的成立。2004年6月,联合国介入并接管了维和责任,这表明国际社会对布隆迪和平进程的支持日益增加。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特派团的任务是监测停火,解除前军事人员的武装,支持人道主义援助以及难民和国内流离失所者的返回,协助选举,保护国际工作人员和布隆迪平民,监控布隆迪的边境安全局势,包括制止非法武器流动,并协助进行体制改革,包括宪法、司法、武装部队和警察的体制改革。特派团配备了5650名军事人员、120名民警以及约1000名国际和当地文职人员。特派团一直运作良好,并得到布隆迪过渡政府的大力支持。

早期阶段的主要困难是最后一个胡图族民族主义反叛组织对和平进程的持续破坏。该组织不顾联合国的存在,持续在首都郊区发起暴力冲突。到2005年6月,该组织停止了战斗,其代表重新参与政治进程。各政党势力逐渐同意在不同种族间进行权力分享,以实现种族融合、联合治理。

联合国特派团的工作重点是把不同种族实现权力共享的理念融入新宪法之中,并推动全民投票通过,以便举行选举并成立新政府。解除武装、落实军人复员和重返社会与选举筹备工作同时进行。2005年2月,宪法以超过90%的民众投票率获得批准。2005年5月、6月和8月,还分别在地方一级举行了议会和总统选举。

虽然难民回返和为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提供充足的食物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但特派团依然赢得了大多数前交战领导人以及广大民众的信任和信心。特派团迅速实施了几个紧急工程,包括修复和建设学校、孤儿院、卫生诊所和重建供水线路等基础设施。 

2006年至2018年 

布隆迪的重建工作在2006年后开始切实发挥作用。联合国暂停了其维和任务,重新专注于帮助重建。为了实现经济重建,卢旺达、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布隆迪重新启动了大湖区国家经济共同体。此外,布隆迪和卢旺达于2007年加入了东非共同体

然而,政府与最后一个武装反对派组织——民族解放阵线(FROLINA)于2006年9月达成的停火协议并未完全实施,民族解放阵线的高级成员随后离开了停火监督小组,声称他们的安全受到了威胁。2007年9月,敌对的民族解放阵线派系在首都发生冲突,造成20名军人死亡,居民开始逃离。据报道,该国其他地区也发生了叛军袭击事件。叛乱派系在解除武装和释放政治犯问题上与政府存在分歧。2007年末和2008年初,民族解放阵线军人袭击了政府保护的前战斗人员居住的营地。农村居民的房屋也被掠夺。

大赦国际2007年的报告提到了许多需要改进的领域。平民是民族解放阵线反复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后者还招募儿童兵。暴力侵害妇女的比率很高。肇事者经常逃避国家的起诉和惩罚。司法系统急需改革。那些犯了灭绝种族罪、战争罪危害人类罪的人仍然逍遥法外。

2008年3月下旬,民族解放阵线要求议会通过一项法律,保证他们免于逮捕。尽管政府过去曾授予人民这种豁免权,但民族解放阵线一直无法获得临时豁免权。

2008年4月17日,民族解放阵线轰炸了布琼布拉。布隆迪军队进行了反击,刚果解放阵线损失惨重。2008年5月26日签署了新的停火协议。2008年8月,恩库伦齐扎总统在南非安全和安保部长查尔斯·恩卡库拉(Charles Nqakula)的调解下会见了解放阵线领导人阿加顿·鲁瓦萨(Agathon Rwasa)。这是自2007年6月以来的首次直接会晤。双方同意每周举行两次会晤,并成立一个委员会,以解决和平谈判期间可能出现的任何争端。

2010年代初,联合国驻布隆迪维和特派团试图通过统计已收集的武器数量来评估其解除武装、落实军人复员和重返社会计划的成功与否,因为该国武器泛滥。

截至2012年,布隆迪参加了非洲联盟的维和任务,包括前往索马里打击青年党武装分子的任务。2014年,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成立,最初设定的持续时间是四年,然后在2018年又延长了四年。

2015年动乱

2015年4月,执政党宣布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将寻求连任第三个任期后,该国爆发了抗议活动。抗议者声称恩库伦齐扎不能连任第三个任期,但该国宪法法院同意恩库伦齐扎的连任(尽管在投票时,该法院的一些成员已逃离该国)。

5月13日的未遂政变未能废黜恩库伦齐扎。他回到布隆迪,开始清洗他的政府,并逮捕了几名政变领导人。然而,未遂政变发生后,抗议活动仍在继续,截至5月20日,已有10多万人逃离该国,造成人道主义紧急情况。有报道称,人权遭到持续和广泛的侵犯,包括非法杀害、酷刑、绑架和限制言论自由。

2016年9月30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第33/24号决议设立了布隆迪问题调查委员会。其任务是“对2015年4月以来在布隆迪发生的侵犯人权行为进行彻底调查,查明被指控的犯罪者,并制定建议。”2017年9月29日,布隆迪调查委员会呼吁布隆迪政府停止严重侵犯人权行为。它进一步强调,“尽管委员会一再提出要求和倡议,布隆迪政府迄今仍拒绝与调查委员会合作。”委员会记录的侵犯行为包括任意逮捕和拘留、酷刑、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法外处决,绑架,强奸和其他形式的性暴力。“

2018年至今

在2018年5月的宪法公投中,布隆迪人以79.08%的投票率批准了修改后的宪法,该宪法确保恩库伦齐扎可以继续执政到2034年。然而,令大多数观察家惊讶的是,恩库伦齐扎后来宣布他无意连任,为2020年大选中选出新总统铺平了道路。

2020年5月20日,被全国保卫民主大会-捍卫民主阵线钦点为恩库伦齐扎继任者的候选人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Evariste Ndayishimiye)以71.45%的得票率赢得了选举。不久后,即2020年6月9日,恩库伦齐扎死于心脏骤停,享年55岁。有人猜测他的死亡与新冠肺炎有关,但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证实。根据宪法,国民议会主席帕斯卡尔·尼亚本达(Pascal Nyabenda)领导政府,直到2020年6月18日恩达伊希米耶就职。

2021年12月,首都基特加发生一起监狱大火,造成数十人死亡。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2022年1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和2022俄乌冲突的挑战中,布隆迪的经济增长小幅增长至3%。目前,根据人均国民总收入270美元计算,布隆迪仍然是地球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仅次于海地。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布隆迪是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的内陆国。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位于南纬2°20′至4°27′,东经28°50′至30°53′。国土面积为2.7834万平方千米。布隆迪属于东2区,不执行夏令时。

气候

布隆迪虽是一个紧挨赤道的国家,但由于全国地势较高(平均海拔1700米),又受到印度洋季风和大湖的影响,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长春市之国”。其西部湖滨与河谷及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

布隆迪位于东非大裂谷的西部延伸部分阿尔伯丁大裂谷上。海拔是布隆迪气候的一个主要因素,极大地缓和了其热带特征。布隆迪的海拔普遍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年平均气温为20~24℃,最高可达33℃。中部高原全年平均气温为21℃,夜间通常降至15℃以下。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首都布琼布拉和坦噶尼喀湖,年平均气温略有上升,达到23℃;而在更高的海拔高度,温度降至16℃。

布隆迪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1200毫米,2~5月为大雨季,9~11月为小雨季,在5月至8月间经历旱季,1月至2月间也出现较短的旱季。在高海拔地区,年降水量在1500~1800毫米之间,但在坦噶尼喀湖和各种洼地的岸边,降水量降至1000毫米。该国东北部是降雨量最大的地区;高海拔地区的降雨量几乎是低海拔地区的两倍。

由于降雨的缘故,布隆迪的农业严重依赖雨水灌溉。布隆迪温和的气候和充足的降雨量使其成为集约农业的合适地点,尽管气候变化的影响使降雨量变得不可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布隆迪几乎每十年都会经历一次降雨过多和不足的交替循环。这包括2006年和2007年的严重洪灾,以及1999年至2000年和2005年的干旱。布隆迪被认为是六个极易遭受干旱影响的非洲国家之一。

地质

布隆迪的地质主要由元古代变质岩和太古代基岩组成。前者是布隆迪和马拉加拉西亚超群的变质沉积物,分别属于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花岗石沿着350千米的镁铁质和超镁铁质侵入带侵入布隆迪超群的岩石。就像坦桑尼亚一样,马拉加拉西亚超群也有新元古代岩石。该组由砂岩、石英岩、页岩和基底砾岩组成。:52 布琼布拉周围和北部的西部裂谷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填满。断层系统从北到南横贯该国中部的Kibaran带,为Kibaran晚期缝合线或Kibaran后期侧向滑动变形形成的。:52 ,54 

地形地貌

布隆迪是非洲最小的国家之一,地处内陆。布隆迪位于非洲中部起伏的高原上,是东非大裂谷西部延伸的阿尔伯丁大裂谷的一部分。布境内多山,号称“千山之国”。布隆迪境内地形可分为3个区域:西部平原区,沿鲁齐齐河走向,属于艾伯丁裂谷平原地带,海拔774至1000米;中西部山岭区,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的山峰是位于布琼布拉市东南的埃哈峰(Heha),海拔2670米,位于最大城市和经济首都的东南部;中东部高原区,海拔1000至2000米。

土壤

轻质森林衍生土壤占主导地位,在富含铁的红土上形成一层薄薄的腐殖质。最好的土壤是由冲积层形成的,但它们主要分布于较大河谷的海拔较低位置。较大的坡度及频繁降雨造成的土壤侵蚀是一个严重问题,对农业造成重大制约;与此同时,为农业目的而进行的土地清理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了土壤侵蚀。

水文水利

水文

布隆迪的重要湖泊为坦噶尼喀湖,该国位于这个国际湖泊的东北。维多利亚湖是布隆迪重要的水源之一。重要的河流包括鲁武布河(Rurubu River)、鲁维龙扎河(Ruvyironza River)、尼亚巴龙古河(Nyabarongo River)等。

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总面积达32,000平方千米,深度达1400米,位于布隆迪西南。它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淡水湖。

维多利亚湖(Lake Victoria)是布隆迪重要的水源,是非洲五大湖之一。维多利亚湖的表面积约为59,947 平方千米,是非洲面积最大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湖泊,也是世界上表面积第二大的淡水湖,仅次于北美苏必利尔湖。就体积而言,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九大大陆湖,蕴藏约2,424立方千米的水。

科霍哈湖(Lake Cohoha)面积7850公顷,与雅兰达海滩一起成为跨境湖泊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该湖的水系里主要河流是卡尼亚鲁河。

鲁韦鲁湖(Lake Rweru)由布隆迪和卢旺达共享。它是该国北部最大的湖泊(80平方千米,其中70%为布隆迪所有)。它被沼泽和纸莎草包围,湖中有岛屿,岛屿上生长着很多风信子

鲁武布河(Rurubu River)发源于布隆迪北部,靠近卡扬扎镇,然后向南呈弧形穿过布隆迪,在附近与鲁维龙扎河汇合。河水源自尼罗河最远的地方。沿着边境延伸一段后,鲁武布河正式进入坦桑尼亚,然后汇入附近的坦桑尼亚—卢旺达边境的尼亚巴龙戈河。

鲁维龙扎河(Ruvyironza River)被一些人认为是世界最长河流最偏远的源头。它从布隆迪流入坦桑尼亚的卡盖拉河,然后流入维多利亚湖。

尼亚巴龙古河(Nyabarongo River)或尼亚瓦龙古河(Nyawarungu River)起源于纽恩威(Nyungwe)森林,一些人认为这是尼罗河最遥远的源头。从这里开始,它一路向该国西北部延伸,然后穿过中部向东南部延伸,最终形成卡盖拉河的主要支流,然后流入维多利亚湖。

水利

布隆迪是水电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截至2020年底,布隆迪全国水电装机容量32.65兆瓦,火电装机容量43.5兆瓦(含租用火电30兆瓦),进口电力15.5兆瓦,总计92.85兆瓦。

近几年,布隆迪加大了水电站的建设力度,在建的水电站有:中原地区援建的胡济巴济水电站(15兆瓦)、由布政府出资、中资企业承建的姆邦达水电站(10.6兆瓦,由于资金短缺已停工)、由国际银行等出资的吉吉-穆郎布韦水电站(50兆瓦)、使用印度优惠贷款的卡布水电站(20兆瓦)等。上述水电站大部分将在近两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这将有效缓解布隆迪电力紧缺的情况。在加大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布隆迪也在探索太阳能甲烷等新能源开发潜力,作为对水力发电的补充。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布隆迪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镍、稀土、泥炭、白陶土、黄金、磷酸盐、钒、锡、、钴、铜和铂等。目前,已探明镍矿储量2.61亿吨,品位为1.6%,主要分布在Musongati,Waga和Nyabikere三地。其中,Musongati的氧化镍储量(1.8亿吨,品位1.62%)居世界第六位;Waga和Nyibikere的储量分别为4600万吨和3500万吨,品位为1.45%和1.38%。然而,长期以来镍矿开采面临能源短缺、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不利因素。泥煤分布在北部及东南部沼泽地带,储量6亿吨;金矿分布较广,主要在西北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西北部矿区储量最大,矿床在地质冲积层和残积层,开采始于30年代,2017年开始出口量增大;磷酸盐储量3050万吨,含磷量为11.1%至12.6%;高岭土储量1870万吨;钒储量16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碳酸钙储量200万吨;泥炭储量约5亿吨。2018年布隆迪开始开采稀土,但因技术落后和高端设备短缺,只能进行初级开采,然后运至其他国家再加工。稀土矿南非控股的Rainbow Burundi Mining公司开采。

布隆迪未开发的矿产资源包括该国东部大量的镍矿床,以及大量的钒、铀和磷酸盐储量。地质评估还表明,坦噶尼喀湖下和鲁西兹河谷可能存在石油储量。泥炭和木柴是当地的两大燃料来源。电力生产主要来自水力发电。

森林资源

滥砍滥伐森林资源是布隆迪面临的一个问题,人们砍伐树木主要是为了获取燃料或进行农业活动。尽管该国也在开展人工造林,到21世纪初,布隆迪的森林面积已缩小到土地总面积的3%以下。

土地资源

布隆迪有214.3平方千米的灌溉土地,其中42.83%为耕地,13.63%为永久性作物用地,43.54%为其他用地。

水资源

布隆迪的几条主要河流都不能通航。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等重要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在东北部,科霍哈湖和鲁韦鲁湖湖横跨了与卢旺达的边界,是布隆迪的北方最大湖泊,水资源的储量也很丰富。马拉加拉西河和鲁齐齐河的水用于最东部和最西部低地的灌溉。

生物多样性

布隆迪拥有2950种植物、596种鸟类、163种哺乳动物、52种爬行动物、56种两栖动物和215种鱼类。近年来,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主要是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大面积森林变为农业用地以及广泛的畜牧业。

植物

植物区系以东非常绿灌木和次生草原为特征,以及非洲山地植被,包括西部山区的过渡雨林。湖岸地区有金合欢树(Hyphaene–Acacia)和短盖属(Brachystegia)植物。东南部边境地区可见短盖豆科树种。北部的布杰塞拉地区和东部的库莫索洼地也有丰富的金合欢和短盖豆科树植被。布隆迪的维管植物有195科2950种,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其中许多野生植物是当地特有的,这一类植物约有70种。天然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海拔较高的山坡上。稀树草原主要分布在高原区。

动物

由于偷猎活动和栖息地丧失,布隆迪的许多野生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大猩猩属大象在该地区已经完全灭绝。

布隆迪有163种哺乳动物、52种爬行纲、56种两栖动物和215种鱼类。在高海拔地区,17种哺乳动物和22种鸟类是特有种。坦噶尼喀湖有200种鱼类和上百种软体动物门。2011年12月,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的一个科学考察队在布鲁里森林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布鲁里长指蛙(Cardioglossa cyaneospila)(曾被认为已经灭绝了几十年),该蛙最后一次被发现是在1949年。布隆迪的重要动物有水(Genetta piscivora)、黄额丝雀(Serinus mozambicus)、尔氏长尾猴(长尾猴属 lhoesti)、费氏牡丹鹦鹉(Agapornis fischeri)、蓬尾婴猴(Galago moholi)、芦苇蛙(Hyperolius viridiflavus)和河马(Hippopotamus amphibius)。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04年的红色名录,布隆迪的濒危和易危物种包括:黑猩猩(Pan troglodytes)(EN)、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EN)、非洲金猫(Profelis aurata)(VU)、高山非洲松鼠(Funisciurus carruthersi)(VU)、猎豹(Acinonyx jubatus)(VU)、非洲狮(Panthera leo)(VU)、鲁文佐里(Ruwenzoriesorex suncoides)(VU)和斑颈水(Lutra maculaicollis)(VU)。

哺乳动物

非洲野水牛(Syncerus caffer)有四个亚种,其中西非稀树草原亚种(S.c.caffer)非洲野牛在布隆迪的数量仅为500头。林羚(Sitatunga)曾在布隆迪的许多沼泽中被发现,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们的数量已经减少,该物种目前的保护状况尚不清楚。水羚(Kobus ellipiprymnus),也被称为德法萨水羚,在布隆迪的稀树草原上被发现,后来被保护于鲁维布国家公园。该物种在20世纪80年代才被报道,其现状尚不清楚。利希滕斯坦的大羚羊(Alcelaphus Lichtensteinii)出现在东南部。在东部洪泛平原和稀树草原发现的鄂氏羚牛(Korrigum),也称转角牛羚(tsessebe),现已灭绝。曾经栖息在东部稀树草原的黑斑羚(Aepyeros melampus)也已灭绝。出现在东部和南部稀树草原和洪泛平原的侏羚(Ourebia ourebi)可能已经灭绝。在南部和东部的岩石露头中发现的山羚(Klipspringe,Oreotragus Oreotragus)现在已经灭绝。尽管在东部和南部稀树草原上存在很多狩猎行为,但灰小羚羊(Sylvicapra grimmia)仍大量存在于鲁夫布国家公园。

鸟类

布隆迪的鸟类包括596种(439种常住和109种候鸟),其中13种为全球重点保护物种,3种为引进物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了更多物种,但没有它们的详细信息。该国有国际鸟类联盟宣布的五个重要鸟类分布区,面积1018平方千米,占该国总面积的3.7%。这些鸟类分布区与国家公园和森林(或自然)保护区结合在一起。根据国际鸟类联盟的数据,13种全球重点保护鸟类包括:小红鹳(Phoenicopterus minor)(NT),草原鹞(Circus macrourus)(NT),黄爪隼(Falco naumanni)(VU),斑腹沙锥(Gallinago media)(NT),黑翅燕(Glareola nordmanni)(NT),马岛池鹭(Ardeola idea)(NT),红颊拟(Lybius rubrifacies)(NT),棕颈(Kupeornis rufocinctus)(NT),穆氏黑鵙(Laniarius mufumbiri)(NT),鲸头鹳(Balaeniceps rex )(NT), 昆圭娇莺(Apalis argentea) (VU), 谷氏短翅莺(Bradypterus graueri)(VU),谢氏朱翅雀(Cryptospiza shelleyi)(VU),细嘴捕蝇莺(Calamonastides gracilirostris)(VU)和肉垂鹤(Bugeranus carunculatus)(VU)。

自然保护地

布隆迪有三个国家公园:

基比拉国家公园(Kibira National Park)占地40000公顷,包含该国最大的雨林,与卢旺达的纽格威(Nyungwe)国家公园接壤。

鲁武布国家公园(Ruvubu National Park)占地50800公顷,是该国最大的公园。它以徒步旅行而闻名,视野开阔。

上述两个国家公园成立于1982年,旨在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鲁西兹国家公园(Rusizi National Park)占地9000公顷,距离布琼布拉(布隆迪经济首都)15千米,位于布琼布拉外围的鲁西兹河平原。这里是大片湿地,有河马属羚羊和许多鸟类。1990年被宣布为国家公园。

除国家公园外,布隆迪还有四个自然保护区:Lac Rwihinda自然保护区——8000公顷;布鲁里森林自然保护区——3300公顷(拥有该国最后的山地森林遗迹);鲁蒙格自然保护区——5000公顷;Kigwena森林自然保护区——800公顷。

自然灾害

由于气候变化,布隆迪越来越容易受到降雨过多和不足的影响,从而导致洪水和干旱交替出现。这包括2006年和2007年的严重洪灾,以及1999年至2000年和2005年的干旱。布隆迪被认为是六个极易遭受干旱影响的非洲国家之一。

2023年4月开始,非洲中部地区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布隆迪等国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洪灾和山体滑坡已在卢旺达和布隆迪两国造成数百人死亡,超过3000个家庭流离失所。

行政区划

政区

全国划分为1个直辖市(布琼布拉市)和17个省,各省名称如下:布班扎、布琼布拉农村省、布鲁里、坎库佐、锡比托克、基特加、卡鲁齐、卡扬扎、基隆多、马康巴、穆朗维亚、穆因加、恩戈齐、鲁塔纳、鲁伊吉、鲁蒙盖、姆瓦罗。2022年7月,布政府宣布重新划分地方行政单位,全国改为5个省、42个区。同年12月,国民议会投票通过新区划方案,计划于2025年正式实施。布琼布拉是布隆迪的经济首都,基特加是布隆迪的政治首都。

布隆迪的省和市镇是1959年圣诞节根据比利时殖民法令设立的。他们取代了原有的酋长制度。

2000年,布琼布拉所在的省分为两个部分:布琼布拉农村省和布琼布拉市。最新的省份鲁蒙盖省于2015年3月26日由布琼布拉农村和布鲁里的部分地区创建。

主要城市

基特加

政治首都基特加(Gitega),人口约13.5万。位于布隆迪中部,也是布隆迪的第二大城市,是宗教和教育中心。之前为前皇家首都,直到1966年被废除。基特加的工业企业包括牲畜企业、泥炭开采企业和制革厂。国家博物馆也位于那里,展出历史和艺术展品。基特加周边大部分地区用于放牧牲畜(牛、山羊和绵羊)以及种植香蕉、花生、甘薯、木薯、豆类、玉米、高粱和咖啡等农作物。

布琼布拉

经济首都(Bujumbura),人口约130万。位于布隆迪西部,是该国最大的城市。该市的工业以纺织、皮革、造纸、化学品和农产品为主。布琼布拉也是该国坦噶尼喀湖的主要港口;布隆迪的大部分对外贸易是在首都和坦桑尼亚基戈马之间运输,少数情况下是在刚果卡莱米(金沙萨)之间运输。周边地区出产香蕉、木薯豆类、玉米、小麦和棉花。城市西北部有一个国际机场,有公路连接刚果布卡武戈马以及卢旺达的基加利。布隆迪大学(成立于1960年)和布隆迪文明中心是该市最重要的两个文化机构。

政治

布隆迪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多党制国家基础上的总统代议制民主共和国。布隆迪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政体

议会

布隆迪的立法部门是一个两院制议会,由过渡时期国民议会和过渡时期参议院组成。截至2004年,过渡时期国民议会由170名成员组成,布隆迪民主阵线拥有38%的席位,议会的10%由普罗纳控制。52个席位由其他政党控制。布隆迪宪法规定,过渡时期国民议会的代表权应与60%的胡图族、40%的图西族、30%的女性议员以及三名巴特瓦族议员保持一致。国民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五年。

过渡时期参议院有五十一名成员,三个席位留给前总统。根据布隆迪宪法的规定,30%的参议院议员必须是女性。参议院议员由选举团选举产生,选举团由布隆迪各省和市镇的议员组成。布隆迪十八个省中的每一个省都会选出一名胡图族和一名图西族参议员。过渡时期参议院的一届任期为五年。

本届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于2020年8月成立。国民议会共有123席,议长热拉泽·达尼埃尔·恩达比拉贝(Gelase Daniel NDABILABE),第一副议长恩塔鲁蒂马纳(女,Sabine NTAKARUTIMANA),第二副议长加沙特西(Abel GASHATSI)。参议员共有39席,参议长埃玛纽尔·辛佐哈盖拉(Emmanuel SINZOHAGERA),第一副参议长斯佩·卡里塔斯·恩杰巴里卡努耶(女,Sprès Caritas NJEBARIKANUYE),第二副参议长希里亚克·恩施米里马纳(Cyriaque NSHIMIRIMANA)。

政府

本届政府成立于2020年6月18日,由总理和15名部长组成。主要经济部门有:

【外交和发展合作部】主要职能为:负责布隆迪对外交往、外交事务,是接受我政府援助的牵头部门。

【商业、交通、工业和旅游业部】主要职能为:制定和执行政府有关贸易、工业和旅游方面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创造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研究地区市场和全球市场变化,为布隆迪出口提供良好服务;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国家战略物资和必需品稳定供应;对部分战略物品价格进行调节和监控;促进出口和改善贸易平衡;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质量标准;促进内贸发展;促进工业部门就业和鼓励新技术转让;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维护私营经济利益。

【财政、预算和经济规划部】主要职能为:制定和实施财政货币政策;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制定国家预算;确保国家预算执行;确保国家公务人员开支;确保国家财政资源在国内外的流动;确保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监督国家各项经济活动;利用一切手段保护国家财产;更好地分配国家资源;新一届政府中将经济发展合作职能调整到该部门。

【投资促进署】主要职能为: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出口促进信息;协助和支持投资者和出口商获得投资促进方面相关的法律文件和完成相应法律手续;通过必要的改革改善商业环境等。

司法机构

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和行政权,由各级法院、法庭依法行使。主要司法机构包括最高法院、宪法法院、特别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审计院、商业法庭、劳动法庭、省级法院,及总检察院、地方检察院等。最高法院和宪法法院成员由总统任命。现任最高法院院长埃玛纽尔·加特雷兹(Emmanuel GATERETSE),宪法法院院长瓦朗坦·巴戈里坤达(Valentin Bagorikunda),总检察长西尔韦斯特·恩扬德维(Sylvestre NYANDWI)。

布隆迪的最高法院下面有三个上诉法院。布隆迪各省以及123个地方法庭都有一审法庭。

宪法

1992年3月13日,图西族政变领导人皮埃尔·布约亚制定了一部宪法,规定了多党政治进程,并反映了多党竞争。2005年3月18日,布颁布实施《后过渡时期宪法》。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胡图和图西两族在政府和国民议会中所占比例分别不超过60%和40%,在参议院中各占50%。政府成员由总统征询副总统意见后任命,由不同政党代表组成,对总统负责。国防和安全力量服从于国家文职权力机关,由专业人员组成,不参加任何党派,任何一族在国防力量中比例不得超过50%。2018年5月,布举行修宪公投,并以73.26%支持率高票通过新宪法,主要内容包括:总统任期从5年延长至7年,可连任一次;政体从总统制变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将两位副总统改为一位副总统和一位总理,均由总统任命。总统任命部长会议。有一个两院制的立法机构,由国民议会行使权力,参议院由各省的一名胡图族代表和一名图西族代表行使权力,并为前总统保留三个席位。此外,两院各为特瓦族保留三个席位,两院至少30%的席位由妇女担任。两院议员大多由普选产生,任期五年。

政党

根据《宪法》和2011年9月颁布的《新政党法》,实施多党制,政党依法在内政部注册登记。截至目前,共有30余个合法政党。

(1)保卫民主全国委员会-保卫民主力量(Comité National pour la Défense de la Démocratie-Forces pour la Défense de la Démocratie,CNDD-FDD),执政党,以胡图族为主体。曾为布最大反政府武装力量,1994年从民主阵线中分裂出来。随后内部又发生了两次分裂,分成CNDD-FDD主流派及两个少数派。主流派以恩库伦齐扎为首,少数派分别莱奥纳尔·尼昂戈马(Léonard NYANGOMA)和让·博斯科·恩达伊岗古鲁基耶(Jean Bosco NDAYIKENGURUKIYE)为首。后两派势单力薄,影响有限。2003年11月与布过渡政府达成停火协议,2004年9月正式转为合法政党,并在2005年各级选举中获胜,成为执政党。2007年2月,FDD召开特别党代会,会议决定党内最高权力机构为贤人委员会,并选举恩库伦齐扎总统为该委员会主席,前总书记马纳塞·恩佐博尼姆帕(Manassé NZOBONIMPA)担任委员会书记;会议还选举热雷米·恩冈达库马纳(Jérémie NGENDAKUMANA)为党的新任主席。2012年3月,保卫民主力量举行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帕斯卡尔·尼亚本达(Pascal NYABENDA)为主席、维克多·布里库基耶(Victor BURIKUKIYE)为第一副主席、约瑟夫·恩塔卡卢蒂马纳(Joseph NTAKARUTIMANA)为第二副主席。2016年8月,保卫民主力量举行特别党代会,对党内机构进行改组,选举出由5人组成的贤人委员会,恩库伦齐扎总统担任贤人委员会主席和终身成员。会议还决定以总书记取代党主席一职,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Evariste NDAYISHIMIYE)任党总书记。2021年1月,保卫民主力量举行特别党代会,选举雷韦里安·恩迪库里(Réverien Ndikuriyo)约为新任总书记。2020年大选后,该党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占据86席和34席。

(2)全国自由大会党(Congrès National pour la Liberté):最大反对党,2019年2月在“布隆迪人民的希望”联盟基础上成立。党主席阿加东·卢瓦萨(Agathon Rwasa)曾任全国解放力量党主席,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得票率24.19%,位列第二。2020年大选后,该党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占据32席和1席。

(3)争取民族进步统一党(Union pour le Progrès National,UPRONA):简称乌党,1959年1月成立,是图西族最大政党。布独立以后长期执政。1993年6月多党选举失败后,失去执政党地位。1996年皮埃尔·布约亚重新执政后,党内出现分裂。2001年11月,布过渡政府成立,布约亚出任过渡期前18个月总统。2005年大选后,乌党成为第三大党。2010年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选举中,乌党成为第二大党。2016年8月,乌党举行全国党代会,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阿贝尔·加沙特西(Abel GASHATSI)任党主席。2020年大选后,该党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占据2席和1席。

(4)布隆迪民主阵线(Front pour la démocratie au Burundi-FRODEBU):简称民阵,胡图族主要政党之一,1986年成立。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尊重、捍卫、促进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真正的主权国家。1993年,民阵在总统大选和立法选举中获胜,党主席恩达达耶当选总统,民阵成为执政党。10月,恩遇刺身亡。1994年党内因政见分歧而发生分裂。2001年11月1日过渡政府成立后,民阵前总书记恩达伊泽耶出任副总统,民阵主席米纳尼任国民议会议长。2005年立法选举失败后,米纳尼被罢免主席职务,原总书记莱昂斯·恩冈达库马纳(Léonce NGENDAKUMANA)当选主席,厄弗拉希·比基尔马纳(Euphrasie BIGIRMANA)当选总书记。2006年3月,宣布退出政府,成为反对党。

(5)保卫民主全国委员会(Conseil National pour la Défense de la Démocratie-CNDD),于1994年10月从民主阵线中分裂出来,即CNDD-FDD尼昂戈马派。原主张武装斗争、国际军事干预和改组布军队。1998年6月,尼昂戈马参加阿鲁沙和谈,后签署了阿鲁沙和平与和解协议并加入过渡政府。党主席尼昂戈马现流亡国外。

2015年8月,CNDD与民阵(FORDEBU)、真正民阵(FORDEBU-Nyakuri)、争取和平与发展联盟(UPD)和执政党保卫民主力量中部分成员、公民社会代表等在亚的斯亚贝巴成立反对派联盟“遵守阿鲁沙协议和重建法治国家全国委员会(CNARED)“,要求成立过渡政府,重新组织大选。联合国非洲联盟、东共体及美西方均要求布政府与以CNARED为代表的反对派开展包容性对话,通过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危机,但布当局以CNARED中包含布国内暴力事件策划者为由,拒绝CNARED参与对话。

其他政党还有:公民权利运动(MRC)、盾党(MSP INKINZO)、胡图人民解放党(PALIPEHUTU)、人民和解党(PRP)、人民党(PP)、争取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集合运动(RADDES)、布隆迪人民联盟(RPB)、争取权利和发展全国联盟(ANADDES)、自由党(PL)、社会民主党(PSD)、劳动者独立党(PIT)、布非拯救联盟(ABASA)、民族复兴党(PARENA)、远见者同盟(INTWARI)、布隆迪争取民主与和解党(PDR)、布隆迪争取发展自由联盟(ALIDE)、布隆迪争取民主和发展新同盟(NADEBU)、布隆迪争取和平与发展联盟(UPD)等。

元首

布隆迪立法部门共同选举总统,任期五年。任命其部长会议的官员,部长会议也是行政部门的一部分。总统还可以挑选14名过渡时期参议院成员进入部长会议。部长会议成员必须得到布隆迪立法机构三分之二的批准。总统还选择两位副总统。2015年大选后,布隆迪总统是。第一副总统是Therance Sinunguruza,第二副总统是Gervais Rufyikiri。

现任总统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Evariste NDAYISHIMIYE),2020年6月18日当选。副总统是普罗斯珀·巴宗班扎(Prosper BAZOMBANZA)。

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Evariste NDAYISHIMIYE),1968年出生于基特加省,胡图族。1991年考入布琼布拉大学法律系。1995年加入反政府武装保卫民主力量,2004年被任命为布国防军负责后勤的副总参谋长。此后恩先后担任总统府军办主任、民办主任、内政和公安部长等实权要职。2016年成为布执政党总书记,2020年6月18日当选总统。

政要

本届政府成立于2020年6月,并于2022年9月改组,由总理和15名部长组成,名单如下:总统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Evariste NDAYISHIMIYE);副总统普罗斯珀·巴宗班扎(Prosper BAZOMBANZA),总理热尔韦·恩迪拉科布卡(Gervais NDIRAKOBUCA);内政、市镇发展与公共安全部长马丁·尼泰雷采(Martin NITERETSE);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长阿兰·特里贝尔·穆塔巴齐(Alain Tribert MUTABAZI);司法部长多米内·班扬金博纳(Domine BANYANKIMBONA);外交与发展合作部长阿尔贝·欣吉罗(Albert SHINGIRO);财政、预算和经济规划部长奥达斯·尼永齐马(Audace NIYONZIMA);国民教育与科研部长弗朗索瓦·哈维亚里马纳(François HAVYARIMANA);公共卫生与艾滋病防治部长西尔薇·恩泽伊马纳(Sylvie NZEYIMANA);环境、农业与牧业部长圣·尼拉吉拉(Sanctus NIRAGIRA);基础设施、装备与社会住房部长迪厄多内·杜昆达内(Dieudonné DUKUNDANE);公职、劳动和就业部长德奥·鲁森瓜米希戈(Déo RUSENGWAMIHIGO);水利、能源和矿业部长亚伯拉罕·乌维泽耶(Abraham UWIZEYE);商业、交通、工业和旅游部长卡比托丽娜·尼永兹吉耶(女,Capitoline NIYONZIGIYE);东共体事务、青年、体育和文化部长埃策希尔·尼比吉拉(Ezéchiel NIBIGIRA);国家团结、社会事务、人权与性别平等部长伊梅尔德·萨布希米克(女,Imelde SABUSHIMIKE);通信、信息技术与媒体部长玛丽·尚达尔·尼金贝雷(女,Marie Chantal NIJIMBERE)。

国际关系

综述

布隆迪奉行睦邻友好、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结盟及国际合作的外交政策。重视睦邻友好,希望通过地区合作推动本国内部问题的解决,支持非洲经济一体化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布局势并对布提供援助。2015年以来,因大选问题与西方国家持续对抗。2020年大选后同西方国家关系趋于缓和。目前,布已与12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布隆迪是东非共同体重要成员国,也是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中部非洲国际经济共同体(CEEAC)和大湖地区国际会议组织的一员。

同中国的关系

1963年12月21日,中国与布隆迪建交。1965年1月29日布政府单方面宣布中断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971年10月13日两国恢复外交关系。此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

中方访布的主要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201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2019年4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2020年1月)。

布方访华的主要有:第二副总统布托雷(2018年9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外长尼比吉拉(2019年6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总统夫人安热莉娜·恩达伊施米耶(2023年6月出席中非妇女论坛和第三节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外长欣吉罗(2023年7月出席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总统恩达伊施米耶(2023年7月出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2022年9月,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以视频方式会见布参议长辛佐哈盖拉。

1981年中布双方决定成立贸易混合委员会,最近一次会议于2014年7月在北京举行。

中国援布的成套项目主要有:胡济巴济水电站南京总统府布琼布拉职业技术学校等。近年来,中国向布提供多笔紧急粮食援助。

2022年两国贸易额1.3亿美元,同比减少4%,其中中方出口1.2亿美元,同比减少5.5%,进口0.1亿美元,同比增长17.1%。中原地区主要从布进口茶叶、矿产等,向布出口机械器具、电气设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布隆迪共和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布隆迪共和国政府为了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决定自1971年10月13日起恢复两国之间的大使级外交关系。

同比利时的关系

布曾是比殖民地,两国传统关系较深。1996年布发生政变后,比曾一度中断了与布的合作。近年来,比加大了对布援助力度。2005年3月和12月,恩达伊泽耶总统和恩库伦齐扎总统先后访比。2007年4月和7月,比外交大臣德古赫特和国防大臣弗拉奥分别访布。2008年3月,布外长巴图姆布维拉访比,与比方签署两国政府合作协议。2009年10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访比。2010年1月,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瓦纳克尔访布。11月,比国防大臣戴尔库尔访布。2012年1月和3月,布第二副总统鲁菲基里、外长卡瓦库雷分别访比。7月,比利时王储菲利普·利奥波德·路易·马里出席布独立50周年庆典。2014年4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赴比出席第四届欧非峰会,并顺访比。2015年,比以布选举不透明、公平、可信且布政府拒绝与反对派对话为由,中止了对布除人道主义援助外的其他援助。布随后驱逐了比驻布大使。布政府、执政党保卫民主力量多次公开指责比干涉布内政,支持反对派策划颠覆布政权。2016年10月,比新任驻布大使递交国书。2017年3月,布外长尼亚米特韦访比并会见比外交大臣雷德尔斯。2021年4月至5月,布外长欣吉罗访问比利时、法国和瑞士欧盟机构。2022年2月,欧盟正式解除对部经济制裁,恩达施米耶总统应邀赴布鲁塞尔参加第六届欧非峰会,其间外长欣吉罗会见比外交大臣维尔梅斯。

同法国的关系 

布法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两国签有经济、技术、军事、文化等合作协定。法在布专家、技术人员共150余人。1996年7月布发生政变后,法一度停止了与布的合作,仅向布提供人道援助。2000年阿鲁沙和平与和解协议签署后,法逐步恢复了对布援助,并宣布免除布所有债务。2005年10月,布法达成协议恢复两国间军事合作。2006年2月,法外长杜斯特-布拉齐访布,会见恩库伦齐扎总统。11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访法。2007年2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赴法出席第24届法非首脑会议。2011年7月,法国民议会议长阿夸耶访布。2013年3月,恩库伦齐扎总统对法进行国事访问。12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赴法出席在巴黎举行的法非和平安全峰会。2014年6月,恩库伦齐扎总统再度访法。2015年布危机爆发后,法中止了与布国防和安全领域合作。2016年7月,法提议的关于向布派遣228名联合国警察的2303号决议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布国内爆发大规模反法游行。2021年4月,布外长欣吉罗访问法国。

同美国的关系

美在医疗卫生、农业、环保、能源和培训等方面向布提供援助。2005年8月,美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詹达伊·弗雷泽出席布总统就职仪式。9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赴美参加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12月,美将布纳入“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2006年3月,布国民议会议长纳哈约访美。2007年3月,美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詹达伊·弗雷泽访布,会见了恩库伦齐扎总统。11月,美参议院代表团访布。12月,美宣布将对布年度财政援助由1860万美元上调至2860万美元。2008年5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访美。2012年3月、2013年6月,布第二副总统鲁菲基里两次访美。2014年2月,美同布签署《美军地位协定》。8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赴美出席首届美非峰会。2015年11月,美认为恩库伦齐扎总统谋求连任违反民主良政原则,将布从“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中除名。同月,美宣布对包括布公安部长在内的4人实施制裁。2018年11月,美宣布继续延长对布公安部长等4人制裁,2021年11月美宣布将制裁解除。2022年2月,美宣布与布签署总额达4亿美元的一揽子援助协议;12月,布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应邀赴美出席第二届美非峰会。

同非洲国家关系

重视睦邻友好,强调邻国对布和平的重要作用,积极恢复和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1999年1月22日,第7次布隆迪问题大湖地区国际组织首脑会议决定中止对布经济制裁后,布与邻国关系不断改善。2006年4月,大湖地区“三方加”会议在布琼布拉召开,布隆迪、卢旺达、刚果外长和乌干达国防部长,以及美国欧盟非洲联盟、联合国等国家和组织与会,会议就打击本地区非法武装,加强安全合作等进行讨论,并发表联合公报。2007年7月,布正式加入东部非洲共同体。2012年7月,布举行独立50周年庆典活动,非洲国家中肯尼亚中非赤道几内亚索马里、刚果(金)、坦桑尼亚六国总统以及乌干达副总统、卢旺达总理等出席。2013年7月,卢旺达、肯尼亚总统和加蓬国民议会议长、乌干达副总理等外国政要出席布独立51周年庆典。2016年2月,南非加蓬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总统及埃塞俄比亚总理受非洲联盟首脑会议委托共同访布,参与解决布危机的谈判。2018年4月,加蓬总统邦戈访布。2019年2月,索马里总统穆罕默德访布。2020年11月,恩达伊施米耶访问赤道几内亚,赴加蓬出席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第18次峰会。2021年2月,埃塞俄比亚总统萨赫勒-沃克·祖德访布;3月,恩达伊施米耶总统对埃及进行正式访问;4月,恩达伊施米耶总统赴刚果参加萨苏总统就职典礼;5月,恩达伊施米耶总统赴肯尼亚参加肯独立日活动。2022年7月,布隆迪接任东非共同体轮值主席,积极推动解决非洲大湖地区热点问题。

布隆迪与卢旺达1969年8月建交。布隆迪同卢旺达独立前同属比利时托管地,两国在民族、宗教、语言、文化和风俗等方面相同或相似,在民族、侨民等问题上时有摩擦。1996年7月布发生政变后,卢参加了对布制裁。制裁中止后,两国关系迅速改善。布总统布约亚、恩达伊泽耶、恩库伦齐扎等多次访卢。2008年5月,布第一副总统萨欣古武访卢。7月,卢参议长比鲁塔访布。2010年8月,恩库伦齐扎总统同卡加梅总统互致贺电,祝贺对方成功连任。2011年1月、9月,卢总统卡加梅两次访布。2015年布危机爆发后,布指责卢支持布叛乱分子,卢方予以否认。2016年8月,布政府宣布中止对卢贸易,并停止了两国间公共交通线路运营。同年12月,布方召回其驻卢大使。2020年6月布新政府上台后,布卢互动有所增加。2020年10月,两国外长举行会晤。2022年一季度,布卢互派总统特使,两国司法部长和总检察长实现会晤;10月,布宣布重新开放布卢陆路边境。

布隆迪刚果(金)在金沙萨设有大使馆。布与刚果(金)在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方面有着密切联系。1998年刚果(金)冲突爆发后,布政府军进入刚境内,两国关系恶化。2001年约瑟夫·卡比拉任刚总统后,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刚允诺不再支持布反政府武装,布从刚撤军。2003年2月,布约亚总统与刚(金)和卢旺达外长签署了旨在推动地区和平进程的《布鲁塞尔约定》。2005年2月,布外长西农古鲁扎访刚。2010年3月,布在时隔15年后再次向刚派遣大使。4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访刚,这是布总统25年来首次访刚,双方就布选举、安全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2012年底刚果东部局势再度恶化后,布政府支持刚果(金)政府打击叛军。2017年10月,两国外长、防长召开首届部长级磋商,重点讨论加强两国边境地区安全等议题。2019年1月,布第二副总统布托雷赴刚出席费利克斯-安托万·齐塞克迪·奇隆博总统就职仪式。6月,齐塞克迪总统对布进行工作访问。2020年10月,刚外长通巴访布。2021年7月,布总统恩达伊施米耶访刚。2022年5月,刚总统齐塞克迪访布。

布隆迪-坦桑尼亚关系是布隆迪和坦桑尼亚之间的双边关系。布隆迪是坦桑尼亚在许多领域,特别是贸易领域的战略伙伴。由于布隆迪是一个内陆国家,其近80%的货物通过公路运往达累斯萨拉姆港。坦桑尼亚也是调解该国政治紧张局势的战略伙伴。布重视发展同坦桑尼亚关系。布一半以上进出口物资经坦转运。目前仍有大量布难民流落在坦。1996年7月布发生政变后,坦联合其它布邻国对布实施经济制裁,两国关系严重恶化。1999年制裁中止后,布坦关系开始改善,两国总统多次互访。2008年1月,恩库伦齐扎对坦进行工作访问。6月,布第一副总统萨欣古武赴坦参加次地区发展问题首脑峰会。11月,布第一副总统萨欣古武赴坦出席基奎特总统就职仪式。2015年5月布发生政变时,恩库伦齐扎正在坦参加东共体特别峰会。在坦方协助下,恩顺利回国。2016年2月,坦前总统姆卡帕被东非共同体任命为布危机调解人,与乌干达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一道就布问题进行调停。2017年7月,恩库伦齐扎访坦,会见马古富力总统。2020年9月,恩达伊施米耶访坦,与马古富力总统举行会谈。11月,布总理本约尼赴坦出席马古富力总统就职典礼。2021年7月,坦桑尼亚总统哈桑对布进行国事访问,10月布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对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

两国于1967年8月25日建立外交关系,布隆迪在坎帕拉设有大使馆。布同乌干达关系较密切,布大量物资须途经乌进口。1996年7月布发生政变后,乌在对布制裁问题上态度强硬。1998年布启动和平进程后,乌对布制裁终止。2000至2008年,布总统多次访乌。2010年4月,布第一副总统萨欣古武赴乌出席第三届东共体投资大会。10月,布第二副总统鲁菲基里作为布政府特使访乌,出席在坎帕拉举办的国际商业展及乌独立48周年庆典活动。2012年底刚果东部局势再度恶化后,布在大湖地区国际会议(CIRGL)框架下与乌加强沟通与合作,恩库伦齐扎总统多次赴坎帕拉出席CIRGL峰会。乌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被东共体委任为布危机调解人。2021年5月,恩达伊施米耶总统赴乌干达出席穆塞韦尼总统就职仪式。2022年10月,恩达施米耶总统赴乌出席乌独立60周年庆典并会见穆塞韦尼总统。

国际组织

截至2023年,布隆迪加入的国际组织有32个,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署)、联合国畜牧业及农业基金(粮农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艾滋病毒/艾滋病联合规划署(艾滋病规划署)、基里里国际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FIDA、国际移民组织(IOM)、美国朋友服务委员会、天主教救济服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人口基金-人口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难民署)、人权高专办、联合国促进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权能署(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国艾滋病毒/艾滋病规划署(艾滋病规划署)、ZEP、贸易和开发银行(东非和南部非洲)、非洲开发银行(AfDB)、大湖区问题国际会议、法语国家大学大湖区代表团、红十字国际委员会、GIZ、CEPEGL大湖、IRAZ、国际肥料发展中心(IFDC)、坦噶尼喀、CEPGL for the Energy of the Great Lakes Countries(EGL)、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KA-布隆迪)、比利时技术合作组织(CTB)。布隆迪是的一部分,也是计划中的东非联邦的潜在成员。

军事

1967年3月7日建军,2005年结束过渡期后组建新的国防军和警察部队,胡图和图西族官兵各占50%。布国防军由陆军、空军、水军组成。总统为武装部队统帅。军队总参谋部下设海军局和空军局分管水军和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普里姆·尼勇加博(Prime NIYONGABO)。

全国设1个卫戍区和5个军区,20个兵营。总兵力约4.3万人,其中陆军、水军和空军共2.7万人,警察1.6万人。陆军有步兵、装甲兵、机械兵、炮兵、通讯兵、工兵、建筑工程兵和侦察营等。空军在布琼布拉和基特加设有空军基地,另有一个伞兵营。士兵服役期为6年,军官为职业军人。国防开支一般占国家预算的20%。战乱期间,军费开支比例较高,一度占财政预算的30%。近年来,随着布和平进程的推进,军费开支有所下降。2021年军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9%。近年来,布积极参与联合国和非洲联盟维和行动,是派遣维和士兵最多的非洲国家之一。

布隆迪的军队主要由陆军和一支小型空军特遣队组成。从历史上看,大部分武装部队都是图西族巴尼亚鲁古鲁人。2004年12月,一支由同等数量的胡图族和图西族组成的新武装部队成立,并吸收了20,000多名前叛乱分子。布隆迪军队参加了非洲的国际维和行动。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布隆迪的人口数量为1260万。布隆迪的出生率和增长率都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其死亡率仅略高于世界平均值。超过五分之二的人口年龄在15岁以下。布隆迪的预期寿命虽然按世界标准来看很低,但与非洲的平均水平差不多。

约86%人口生活在农村,50%以上不足17岁,平均每名妇女生育6个孩子,年人口增长率2.7%。2021年平均预期寿命62岁,新生儿死亡率3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17%。贫困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4.6%。

联合国估计,截至2021年10月,布隆迪人口为12346893人,而1950年只有2456000人。人口增长率为每年2.5%,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多,布隆迪妇女平均生育5.10个孩子,是国际生育率的两倍以上。2021年,布隆迪的总生育率位居世界第十,仅次于索马里

由于内战,许多布隆迪人移居到其他国家。2006年,美国接纳了大约10000名布隆迪难民。

布隆迪在2013年只有1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15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国家。

族群

布隆迪人口由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组成,分别占总人口的84%、15%和1%。布隆迪执政党CNDD-FDD以胡图人为基础,政府机关中胡图人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但是按照《阿鲁沙协议》安排,在政府、军队、议会等机构中都有图西族代表。特佤族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中拥有固定3席职位。其他群体还包括来自坦桑尼亚和刚果的一些讲斯瓦希里语的民族。人们普遍认为图西人身材高大优雅,胡图人身材矮小症敦实,这与身体差异的现实不符,因为这两个群体在几个世纪以来经常通婚。传统上,胡图族人是农民,而图西族人则是牧民。图西族之间存在一些地区地位差异,图西族巴尼亚鲁古鲁部落主要分布在该国北部,图西族希马人主要分布在南部。从历史上看,图西族巴尼亚鲁古鲁人通常统治着殖民前的布隆迪,而图西族希马人自独立以来一直统治着布隆迪。社会最初是围绕着家族和氏族的忠诚而组织起来的。从16世纪开始,这些关系开始逐步调整,它使普通的图西族和胡图族处于平等地位。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在殖民时期开始发生变化,当时德国和比利时的殖民管理者偏向于图西族而非胡图族。

语言

官方语言为基隆迪语法语和英语。英语于2014年成为官方语言。部分居民讲斯瓦希里语,斯瓦希里语是一种贸易语言,在布琼布拉广泛使用,法语也是如此。几乎所有人口都说基隆迪语,不到10%的人说法语。值得注意的是,占该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胡图族和图西族都说基隆迪语;同种语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很少见。

基隆迪语,又称隆迪语,是班图语,它是卢旺达-隆迪方言连续体的一种方言,在卢旺达和坦桑尼亚、刚果乌干达以及肯尼亚的邻近地区也有使用。基隆迪语与卢旺达的越南语基尼亚卢旺达语可以相互理解,两者构成了更广泛的方言连续体的一部分,称为卢旺达-隆迪语。

基隆迪语是米森规则(Meeussen)活跃的语言之一,该规则描述了班图语中音调变化的特定模式。基隆迪语有5个元音,都以长和短形式出现,区别在于音素。辅音的数量从19到26个辅音不等。当长元音从低音变为高音时,它被标记为上升音。当长元音从高音变为低音时,它被标记为下降音。

宗教信仰

布隆迪人自古以来信仰伊马纳(IMANA)神,将其奉为天地万物的缔造者。伊马纳是大地上一切财富的主宰,握有繁衍生育之权,有驾驭一切的力量。没有伊马纳的帮助,任何事情也不能取得成功。在伊马纳手下,有尊称为基朗加(KIHANGA)的圣人,专事为人们向伊马纳神求情。基朗加得到人们的崇敬,常被请到各家在一种仪式上为人畜、土地祈祷降福。随着殖民主义的入侵,外国宗教在18世纪传入了布隆迪。目前居民中61%信奉天主教,24%信奉基督教新教,2.5%信奉伊斯兰教,3.2%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其他宗教或不信教。

据资料估计,基督教人口占80-90%,其中罗马天主教徒占60-65%,新教徒和圣公会教徒占15-25%。估计有5%的人口信奉传统的土著宗教信仰。穆斯林占2-5%,其中大多数是逊尼派,居住在城市地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一直是种族紧张局势的焦点。第二共和国政府(1976–1987年)试图限制天主教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因为其政策被认为有利于胡图人而非图西人。1987年军事政变后,这一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但该教会仍被许多图西族人视为一个危险的颠覆机构。

经济

综述

布隆迪是农牧业国家,农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工业活动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到20世纪90年代末,该国五分之三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中,这是内乱和战争蹂躏、传统自给农业占主导地位、低收入水平持续存在、贸易平衡长期赤字以及严重依赖外国援助的结果。1996年7月政变后遭受长达30个月的经济制裁,西方国家援助基本停滞,加之难民问题和气候因素,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前累计下降了22-25%。1999年解除了地区禁运。2000年布政府与各政治派别达成和平协议后,国际援助逐步恢复,经济形势有所好转。2005年免除了该国的大部分外债。2009年1月,布达到重债穷国减债倡议完成点,获得减免14亿美元的债务。2012年2月,布出台《第二代增长和减贫战略框架》文件。10月,布政府在日内瓦召开“布发展合作伙伴大会”,与会各方承诺提供资金26亿美元。2018年8月,布出台《国家发展规划(2018-2027)》,旨在为布未来10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力争到2027年实现10.7%的经济增长。2015年年初以来,因国内局势紧张,外援大幅减少,布经济状况急剧恶化。

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估算如下:国内生产总值为3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85.7美元。经济增长率为3.3%。通货膨胀率为18.3%。

财政收入主要靠各种税收和外国、国际组织的贷款和赠款。近年来由于举行选举和国家重建,政府预算有所增加。2020-2021年财政收入1.14万亿布郎。

布隆迪共和国银行是该国的国家银行,1964年成立,在政府指导下制定官方汇率。它发行国家货币布隆迪法郎(简称布郎,汇率:1美元≈2826布郎),并监管国家和外国银行的运营。最大的三家商业银行分别是布琼布拉信贷银行、布隆迪商业银行和互助银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布隆迪经历了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和日益严重的对外援助依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1世纪。然而,布隆迪在2005年受益于国际债务减免。

布隆迪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部分原因是其内陆地理、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艾滋病的传播。布隆迪大约8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布隆迪各地都发生了饥荒和粮食短缺,最显著的是在20世纪,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56.8%的五岁以下儿童患有慢性营养不良。自2007年以来的研究表明,布隆迪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极低;《2018年世界幸福报告》将他们评为世界上最不幸福的人。布隆迪的经济增长相对稳定,但布隆迪仍落后于邻国。

第一产业

布隆迪约有90%的劳动力人口从事农牧业,自给农业占农业的90%。已耕地面积8851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1.8%,其中可灌溉面积约200平方千米。2021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7%。粮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主要有玉米、大米、豆类、薯类、高粱、香蕉树等。近年来粮食年产量为120多万吨。经济作物占耕地面积的10%,主要有咖啡、茶叶、棉花等。阿拉比卡豆传统上一直是布隆迪的主要商品,咖啡占布隆迪出口的93%。20世纪90年代,由于内乱,咖啡产量下降了约一半,但此后有所回升。茶和糖也是主要的出口作物。棉花种植面积很大,主要分布在因博山谷;然而,棉花产量已降至不到20世纪90年代初产量水平的一半。布隆迪的农田,主要分布在“卢戈”周围的山坡上,种植的香蕉分菜蕉和酒蕉两种,莱蕉是农民的“主粮”之一,酒蕉用来酿造香蕉啤酒

布隆迪人除种庄稼外,还从事畜牧业,主要是养牛,以取得牛奶、黄油、牛肉和牛粪肥料。畜牧业原较发达,现逐年衰退。天然牧场7277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28.2%,畜牧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尽管存在过度放牧,但牲畜生产的商业价值几乎为零。到21世纪初,尽管进行了重新造林,布隆迪的森林面积已缩小到不到总土地面积的3%。

坦噶尼喀湖和内陆较小的湖泊和河流出产罗非鱼和其他鱼类。

第二产业

布隆迪工业基础薄弱。从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的2%。2020年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6%,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化工、纺织、烟酒和发电等,均为中小企业。啤酒业是布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工业。工业活动仅限于小型加工和制造厂,主要集中在布琼布拉。最大的工业企业包括一家酿酒厂和一家纺织公司。棉花、咖啡、茶和糖等农产品也在该国加工。尽管长期以来环境以内乱为特征,但政府仍致力于保护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

近年来,布隆迪服务业发展较快,2020年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

咖啡,主要是,是布隆迪主要的出口作物和外汇来源。不太重要的经济作物包括棉花和茶叶。主要进口产品为工业制成品和燃料等。2022年主要出口对象国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刚果瑞士,主要进口来源国是中国、、阿联酋、印度坦桑尼亚。外贸连年逆差。

缺乏金融服务对大多数人口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农村地区:只有2%的布隆迪人拥有银行账户,使用银行贷款服务的不到0.5%。然而,小额信贷发挥着更大的作用,4%的布隆迪人是小额信贷机构的成员,这一比例比银行和邮政服务的总和还要高。26家持牌小额金融机构提供储蓄、存款和中短期信贷。该部门对捐助者援助的依赖程度有限。

重要企业

社会

教育

内战期间许多学校关闭或被毁。2005年9月起实行小学6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小学入学新生大幅增加,校舍短缺。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自布实施小学免费教育以来,布学生入学率已经从2005年的58%增长至2018年的93%。2021年布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约75%。中学教育分普通中学、中等师范学校和中等技术专业学校3种类型。布隆迪有7所公立大学,29所私立大学。布隆迪大学是唯一的综合性公立大学,2017年在校生达13000余人。此外还有高等农业学院、城市建设规划技术学院、军事干部学院、神学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和高等贸易、新闻、司法警官等大专院校。

2009年,布隆迪的成人识字率约为67%(男性为73%,女性为61%),15岁至24岁的男性和女性的识字率分别为77%和76%。到2015年,这一比例已增至85.6%(男性为88.2%,女性为83.1%)。自2002年至2023年,成年妇女的识字率增加了17%。布隆迪的识字率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入学率低。布隆迪10%的男孩接受了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从七岁开始,是为期六年的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分为四年制和三年制,并不是强制性的。教育是免费的,小学阶段用朗迪语授课,中学阶段用法语授课。学龄人口的分布表明,小学和中学的入学人数不成比例,前者占总入学人数的五分之四以上。只有一小部分小学生被中学录取,能够被布隆迪布琼布拉大学或该国为数不多的学院录取的学生更少。

截至2022年,布隆迪在教育方面的投资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1%。

学校中的种族歧视仍然是一个政治敏感问题。图西族在中学和大学级别的人口占比过高,这意味着胡图族多数派和特瓦族缺乏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这意味着图西族实际上垄断了公务员职位。

卫生健康

布隆迪采用医疗互助基金和医疗证制度,军人就医全部免费,平民实行部分免费医疗,公职人员每月向互助基金交纳工资的6%,政府财政补贴4%。医疗证可全家使用,凭医疗证就医者交纳医药费的20%。2006年,布政府提出实施5岁以下儿童医疗免费和妇女分娩免费政策。平均每25000人有一个卫生医疗中心,70%的医生集中在首都。常见病有疟疾、艾滋病、血吸虫病、肝炎霍乱等。截至2021年,15-49岁人群中,HIV病毒携带者为0.9%。

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源于传染病和营养缺乏,这是造成大多数婴儿和儿童死亡的原因。那些营养不良的人从国际援助人员设立的喂养中心得到了一些救济。疟疾、霍乱、麻疹、流感和腹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昏睡病在湖岸地区很普遍,肺结核在中部高地很常见。艾滋病也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21世纪初,报告的病例数量在城市地区似乎趋于稳定,但在农村地区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布隆迪的医院设施有限,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内乱使这些资源更加紧张。

布隆迪是非洲贫穷国家之一,传染性疾病、孕产妇疾病、新生儿疾病、营养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沉重。传染病的负担通常超过其他疾病的负担。布隆迪经历了多年内战,使许多平民面临经济危机。政府对卫生系统的投资能力有限,因此卫生基础设施较差。健康与贫困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否认的。许多布隆迪人无法获得初级保健。2015年,布隆迪的抗生素消费量是世界上最低的,每1000名居民每天服用4.4剂。

在全球饥饿指数排名的120个国家中,布隆迪的饥饿和营养不良率最高。1962年的内战使这个国家的医疗进步停止了。与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一样,布隆迪除了使用现代医学外,还使用本土医学。20世纪80年代,布隆迪卫生当局请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支持,用以开展对药用植物进行新药研究和质量管理。与此同时,布隆迪传统从业者协会(ATRADIBU)成立,该协会与政府机构合作,成立了布隆迪传统医学研究与推广中心(CRPMT)。最近涌入的国际援助支持了布隆迪生物医学卫生系统的工作。然而,国际援助工作者习惯远离布隆迪的本土医药。

布隆迪的暴力事件限制了该国获得药物和医院设备的机会。截至2015年,布隆迪的预期寿命为60.1岁。2013年,布隆迪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8%用于医疗保健。布隆迪的生育率为每名妇女6.1个孩子,而该国的婴儿死亡率为千分之61.9。布隆迪的常见疾病包括疟疾伤寒

截至2019年,布隆迪的平均预期寿命估计为62岁,高于2000年的49岁。截至2019年,布隆迪每10万人口中的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的前五大病因是孕产妇和新生儿疾病、呼吸道感染结核病、肠道感染、被忽视的热带疾病(NTD)和疟疾,以及“其他非传染性”疾病。

布隆迪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非洲地区死亡率的1.6倍。孕产妇和新生儿疾病是死亡率高的首要原因。不过,布隆迪的新生儿死亡率已经从1996年的千分之100下降到2016年的千分之80人。这些死亡有多种原因,但尚未直接针对每个年龄段和性别进行测量。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5岁以下的住院儿童中,约93%是由于疟疾、肺部疾病或急性腹泻住院,疟疾的比例约为63%;这说明疟疾是布隆迪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住院的主要原因。

多种原因降低了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其中一项是政府实施的试点计划,以增加在医院的分娩比例并提高产前护理的质量。经验丰富的护士和熟练的助产士可以防止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2004年至2008年间,在合格卫生机构分娩的儿童比例从76%增加到94%。

媒体

布隆迪主要报刊有:《新生报》,官方法文日报,1978年4月创刊;《团结》周刊,基隆迪文官方刊物,主要面向农村;此外还有多家私营报纸。布隆迪新闻社为官方通讯社,1976年6月创建。布隆迪广播电台是国家电台,分一台和二台,一台用基隆迪语对内广播,二台用法语、英语和斯瓦希里语对内对外广播。此外还有数家民办电台。布隆迪电视台为国家电视台,1982年12月由法国援建,每天17~23时用基隆迪语、法语播放新闻和专题节目。尽管2005年宪法规定了新闻自由,但政府仍然对广播和电视的使用施加了限制。此外,记者还需进行新闻自我检查。

科技

布隆迪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战略计划(2013年)》涵盖以下领域:粮食技术;医学;能源、采矿和运输;水荒漠化;环境生物技术和本土知识;材料科学;工程和工业;信通技术;空间科学;数学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在材料科学方面,布隆迪的出版频次在2012年至2019年间翻了一番,从每百万居民0.6篇文章增加到1.2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布隆迪在此方面排名前15。

医学仍然是研究的主要焦点:2018年,医学研究人员占该国科学家的4%;在2011年至2019年期间,占科学出版物的41%。

《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战略计划(2013年)》的重点是发展体制框架和基础设施,促进更大的区域和国际合作,并将科学融入社会。2014年10月,东非共同体秘书处指定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为卓越中心。在2011年至2019年间,布隆迪科学家撰写了七篇关于艾滋病毒和热带传染病的文章,另外五篇关于结核病的文章,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点领域。

战略计划还侧重于培训研究人员。2011年至2018年间,研究人员从每百万居民40名增加到55名。每位研究人员可获得的资金增加了一倍多,从14310美元(2005年的购买力平价)增加到22480美元,因为自2012年以来,国内研究工作的经费也从占GDP的0.11%增加到0.21%。

自2011年以来,布隆迪的科学产出几乎增加了两倍,但自2015年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来,这一速度一直没有加快。布隆迪每百万居民有六份科学出版物,仍然是中非和东非出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017年至2019年间,约97.5%的出版物涉及外国合著,乌干达人是前五大合作伙伴之一。

布隆迪在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30位。

文化事业

博物馆

布隆迪有2个国家博物馆,布琼布拉生活博物馆和基特加国家博物馆。

布琼布拉生活博物馆(法语:Musée Vivant de Bujubura)是布隆迪的一座动物园和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该国最大城市和经济首都布琼布拉,是该国两个公共博物馆之一。它致力于布隆迪的野生动物和艺术。该博物馆成立于1977年,占地3公顷,位于布琼布拉市中心。动物园的藏品包括六条鳄鱼、一只猴子、一只豹子、两只黑猩猩、三只珠鸡、一只乌龟、一只羚羊以及一些蛇和鱼。一些布隆迪工匠也在博物馆内举办了讲习班。

基特加国家博物馆(法语:Musée National de Gitega,基隆迪语:Iratiro ry'akaranga k'Uburundi)是布隆迪的国家博物馆,位于基特加。该博物馆是布隆迪最大的公共博物馆。

该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旨在保护布隆迪民间文化的文物,这些文物因现代化和社会变革而衰落。其藏品包括原产于该国的民族志和历史文物,包括布隆迪君主宫廷的文物。2015年,在德国驻布隆迪大使馆的支持下,该博物馆的藏品名录出版,名为《布伦代家族:吉特加博物馆》。

图书馆

布隆迪有几个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位于布琼布拉等。

布隆迪国家图书馆是布隆迪的国家图书馆,位于布琼布拉,1989年9月20日设立的。图书馆包含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

布隆迪大学图书馆于1981年建设,并于1985年正式落成。20世纪90年代初,藏书约有15万册。高等军事学院当时有4600卷。大学图书馆在每学年开始时为学生提供图书馆参观和指导。布隆迪大学图书馆学系为图书馆员提供为期两年的课程。吉特加农业研究所也收藏了一批藏品。

政府收藏包括规划部国家统计文献中心、农业部农业服务图书馆、教育部科学研究司图书馆和公共管理部继续教育中心。

体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通过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将国内各族群团结在一起。足球是布隆迪最受欢迎的运动,摔跤、柔道、拳击和篮球也比较受欢迎。

布隆迪参加了几届非洲国家杯足球锦标赛。在布隆迪国共内战之前,足球运动的发展一直表现良好。布隆迪的女子足球在该国不断发展。

篮球和田径是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武术也很受欢迎。布隆迪有五家主要的柔道俱乐部:市中心的联合体育柔道俱乐部,以及整个城市的其他四家。协会足球赛和曼卡拉足球赛一样,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种受欢迎的消遣方式。布隆迪国家女子排球队曾获得2021年非洲国家女子排球锦标赛的参赛资格。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23岁的布隆迪人维努斯特·尼扬加伯(Vénuste Niyongabo)在5000米的赛道上奋力拼搏,在最后一圈超越了实力强劲的肯尼亚选手,奇迹般地创造了历史,也成就了布隆迪迄今唯一1枚奥运会金牌。这位运动员赛前仅参加过两次5000米比赛。

因特瓦里体育场(Intwari Stadium)是布隆迪布琼布拉的一座多功能体育场,目前主要用于足球比赛,体育场可容纳10,000人。

环保

乱砍滥伐森林资源是布隆迪的一个主要问题,砍伐树木是为了获取燃料或进行农业清理;因此,天然森林植被所剩无几。政府的保护工作很少,布隆迪只有5.4%的土地受到官方保护。2005年,政府宣布禁止种植天然树,声称每年约有80000棵因圣诞交易而被砍伐。

环保管理部门

2018年,布隆迪对政府进行了改组,撤销了原先的水资源、环境、国土整治和城市规化部,改由新组建的环境、农业和牧业部负责环境管理。其关于环境方面的主要职能包括:(1)制定和实施与环境相关的国家政策;(2)制定环境标准;(3)与其他部门合作制定预防和管理自然灾害的国家政策;(4)制定和普及环境教育国家计划;(5)参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计划的国际公约的实施;(6)与其他技术部门合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7)管理国家自然森林;(8)负责植树造林和城市、农村环保。

主要环保法律法规

布隆迪现行环保法律是2000年6月颁布的《布隆迪环境法典》。

环保法律法规基本要点:(1)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在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战略和经济持续发展规划时,须符合布隆迪环境保护法规;(3)各级政府机关、地方合作组织、国家企事业单位、私营生产企业、公民都必须保护、维护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4)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5)采用和引进先进的处理、防控污染的新技术,减少环境污染;(6)生产、进口、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化工产品时,应尽可能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保护生态环境;(7)回收和利用再生资源、能源;(8)加强和促进国际间的环保技术、经济和科学领域的合作。布隆迪环保领域的重点工作是: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控制污染,保护公共卫生;合理利用水资源;大气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治安

刚果东部一直盘踞着来自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等地的反政府武装,布隆迪2020年大选以来,反政府武装多次越过边境进入布隆迪,造成人员伤亡,布隆迪军警部门不断增强边境控制,与卢旺达、刚果(金)加强合作,安全形势趋好。

布隆迪法律不允许民众持有枪支。内战期间,民间散落了不少枪支弹药,至今没有完全收缴,社会治安仍存隐患。2015年,由恩库伦齐扎第三次参选总统引发的政治危机持续深化,造成布隆迪的安全形势恶化,尤其是在首都布琼布拉。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布隆迪危机共造成500-2000人死亡,40余万难民外逃至周边邻国。2020年大选期间,反对派与执政当局小冲突不断,社会治安有所恶化。新政府成立后,反对派失势,政府加强控制,社会治安情况逐步好转。

2018年5月11日,在布隆迪北Cibitoke省发生一起恐怖袭击,造成26人死亡,7人受伤,布官方尚未公布此袭击的原因。2019年11月21日,一架从埃塞俄比亚飞往布隆迪的飞机上发现一名疑似恐怖分子,飞机在布琼布拉恩达达耶机场紧急降落后被捕。最终未在飞机上发现危险物品,飞机得以复飞。2021年5月25日晚,位于布琼布拉北部的前中央市场等多地发生手榴弹袭击引发的爆炸事件。据布隆迪内政部消息,此次恐怖袭击事件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包括1名恐怖分子在内的数人受伤。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

因经济持续低迷,百姓囊中羞涩,加之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近来布隆迪全国各类盗抢事件呈多发态势。此外,流窜于卢旺达等邻国的反政府武装力量仍不愿善罢甘休,从邻国的布隆迪难民营中招兵买马,偶尔越境对布隆迪滋扰,造成小规模安全事件。此外,布卢关系持续恶化及刚果大选造成的外溢效应,也是影响布隆迪安全局势的重要潜在风险。

交通

综述

布隆迪的运输网络有限且不发达。根据2012年DHL全球互联指数,布隆迪是140个受访国家中全球化程度最低的国家。布琼布拉国际机场是唯一一个铺设跑道的机场。该国有公路网,但截至2005年,该国只有不到10%的道路铺设完成,截至2012年,私人巴士公司是通往基加利的国际路线巴士的主要运营商;然而,没有与其他邻国(坦桑尼亚刚果)的巴士连接。布琼布拉通过一艘客货两用渡轮(MV Mwangozo)连接到坦桑尼亚的基戈马

布隆迪在坦噶尼喀湖的渡轮服务有限,与邻国的公路连接很少,没有铁路连接。公共交通极为有限,私人巴士公司在通往基加利、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路线上运营巴士。

公路

截至2023年,各类公路总长13600千米。经济首都布琼布拉为交通枢纽。陆运主要线路由布琼布拉向北经卢旺达、乌干达至肯尼亚蒙巴萨港,全长2025千米。一个二级公路网将布琼布拉与各省会城市连接起来。1992年,该国最长的康科德大桥开通,它横穿鲁西兹河。

铁路

布隆迪没有任何铁路基础设施。

在2006年8月与卢旺达爱国阵线成员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中国打算资助一项研究,研究在伊萨卡修建一条连接坦桑尼亚现有铁路网并经卢旺达基加利直达布隆迪的铁路的可行性。

此外,布隆迪已加入一个计划中的连接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的铁路项目。2022年1月,布隆迪和坦桑尼亚政府宣布计划建设一条连接两国的电气化标准轨距铁路。这条线路被称为坦桑尼亚-布隆迪标准轨距铁路。

2013年11月启动了一个项目,建设一条从肯尼亚蒙巴萨经卢旺达和乌干达到布隆迪的标准轨距线路。从蒙巴萨出发的主线还将在其他方向设有分支,包括埃塞俄比亚刚果

航空

布琼布拉国际机场是该国的主要机场,也是该国唯一一个铺设跑道的机场,跑道长度超过3047米。还有一些直升机降落跑道。其余几个都是小型机场。

布琼布拉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47客机等大型客机,由布隆迪国家航空管理局(RSA)管理,2012至2014年布琼布拉机场出入境旅客人数稳定在每年25万人左右。比利时航空公司开通了从布琼布拉直飞布鲁塞尔的航班。布国家航空公司还辟有通往卢旺达、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南非的航线。

截至2017年5月,该机场由四家航空公司(布鲁塞尔航空公司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肯尼亚航空公司和卢旺达航空公司)提供服务。基加利是每天飞往布琼布拉的航班最多的城市。

航运

主要航道为坦噶尼喀湖,航线总长175千米。主要线路系由坦噶尼喀湖南下至坦桑尼亚基戈马港,再转铁路抵达累斯萨拉姆港,全长1428千米。主要港口为布琼布拉港,有500米长码头,可同时停靠5艘货轮。

坦噶尼喀湖用于运输,湖上的主要港口是布琼布拉。大部分货物通过水路运输。

截至2015年5月,一艘客货两用渡轮(MV Mwangozo),连接布琼布拉和坦桑尼亚的基戈马

文化

综述

布隆迪的文化受当地传统和邻国的影响。主要文化表现形式包括音乐、舞蹈、故事传说、手工艺品等。鼓在布隆迪具有重要的精神意义,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家大鼓仪式舞蹈于2014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舞蹈经常伴随着击鼓表演,这在庆祝活动和家庭聚会中经常出现。口头文学传统较强,通过讲故事、诗歌等来传承历史和生活教训,也会在社交聚会上朗诵诗歌。工艺品也是布隆迪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其中,篮子编织是布隆迪的流行工艺,除此之外还有面具、盾牌、雕像和陶器等工艺品类型。布隆迪美食非常具有非洲烹饪文化的代表性,以玉蜀黍属和香蕉为主食。

饮食

布隆迪美食非常具有非洲烹饪文化的代表性,因为它包括作为布隆迪烹饪主食的豆类、水果(主要是香蕉)、大蕉、红薯、木薯、豌豆、玉米和谷物,如玉米和小麦。大多数食物都是在柴火上煮、炖或烤的。主要原料包括芭蕉、红薯、木薯、豌豆和玉米。传统上,炖豆子每天至少吃一次,而肉(主要是鸡和羊)很少食用。靠近坦噶尼喀湖的岸边,鱼很美味,其制作方法与肉相似。小吃包括香蕉和菠萝等水果,以及糖和花生。

布隆迪菜以玉米和香蕉为主食,通常含有红芸豆。用餐通常没有甜食或甜点。在庆祝活动和聚会期间,布隆迪人喝自制的香蕉酒和啤酒,有时用吸管从一个大容器里喝。在一些地区,烧饼和油条是比利时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坦噶尼喀湖的存在为布隆迪美食增添了ngangara和mukeke等鱼类。一家国家酿酒厂生产Primus和Amstel啤酒。当几位熟识的布隆迪人聚会时,他们一起从一个大容器里喝啤酒,象征着团结。

其代表性的食物包括:lbiharage,用洋葱和辣椒炖红芸豆;Boko boko harees,用小麦、洋葱和姜黄烹制的鸡肉;Ndizi,用棕榈油炸芭蕉片,是一种美味的小吃或配菜;Ndagala,当地捕获的整条鱼;Mukéke,另一种当地捕获的鱼,通常在明火上蒸,配番茄和洋葱酱;香辣胡萝卜,胡萝卜配芥末籽和辣椒的配菜;Bugali,几乎每顿饭都供应口味纯正的碳水化合物主食;肉串,烤肉串,通常是羊肉;Renga renga,阳芋叶和花生炖菜;Nyama,番茄炖肉;Urwarwa,在庆祝活动中喝的自制香蕉酒;Impake,用高粱酿造的啤酒,通常用吸管饮用。

习俗

待人接物

布隆迪人的谈话和社交聚会经常以朗诵、唱歌、交换谚语和荒诞故事为特色。

布隆迪人注重礼节,讲究礼貌,待人诚恳,乐于助人。见有生人问路,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耐心指点或陪同走到目的地。在内地农村,当地人见到外国人时,为表示敬意,常常同时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意为“团结、劳动、进步”。现在,布隆迪人见面时也流行握手礼。握手时,晚辈、下级常常微微躬身,且用左手托住自己的右臂,用右手与对方相握。亲朋好友见面常拥抱并轻拍对方肩背。和其他非洲人一样,布隆迪也有热情好客的特点。素不相识的人赶上谁家有子女出生等喜事,只要表示祝贺,便可享受香蕉、啤酒等热情招待。

布隆迪人没有请客吃饭的习俗,但有请人喝酒的传统。每逢节庆假日,农家就用香蕉啤酒招待亲朋宾客。传统的喝酒方法不用杯碗,而用几根空心的植物茎干,数人一道在一个陶罐中饮用。喝酒的次序和多少,由主人决定,或论资排辈,或依据贵尊卑贱。喝罢时,应将吸管翘起,不让余酒回流入罐中。布隆迪的牛不役使,但有重要的社会作用。牛群的大小不仅代表着人们富有的程度,而且象征着社会地位的高低。有牛者受人尊敬,牛愈多愈令人羡慕。牛还是最好的礼物,尤其是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偷牛是一大禁忌,一旦被发现,即判重刑。

布隆迪人认为“远亲不如近邻”,非常珍视邻居关系,邻居有事,应全力相助。布隆迪人很讲礼貌,在公共场所遇到碰撞时双方会互道“对不起”“请原谅”,因此很少发生口角,打架斗殴则更为鲜见。对于朋友赠送的礼物,布隆迪人有当着客人面打开的习惯,然后或立即陈设于客厅内,或在下一次见面时将礼物佩带在身上表示礼貌和珍爱。

娱乐

由于环境和条件限制,布隆迪人的文化娱乐不多。人们说,布隆迪人最好的消遣莫过于喝杯啤酒。农民收工后,坐下来喝几口香蕉啤酒,即是一种享受;职工下班后,在小铺买瓶啤酒,边喝边和人闲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若节假日、盛大活动或迎宾仪式,人们则载歌载舞,尽情欢乐。布常见的舞蹈多为集体舞,且歌舞结合,一人领唱,众人相和,一、二十名青年边跳边唱。布主要舞蹈有:

“鼓舞”(TAMB0URTNAlRES):是布人民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从前,鼓是王朝的象征,鼓舞为宫廷舞蹈。现在,凡是重大节庆或迎宾活动,都要表演鼓舞。非洲人爱好击鼓,但布隆迪人、卢旺达人打鼓与其他非洲国家不同,另有特色。表演者有老、中、少,但皆为男人。他们身着红白或绿白相间袍式民族服装,头、臂佩带珠带,头项大鼓,边敲边小跑着上场,阵势甚为壮观;然后围成半圆,放下大鼓,开始表演。随着鼓点的节奏,鼓手以各种不同的动作、姿态轮番表演亮相,时而旋转飞舞,时而凌空腾跃,有时也伴有呼喊或歌唱。鼓舞节奏强烈,犹如雷声隆隆,震天动地。鼓舞充分表现出布民族欢乐、刚毅、豪放的性格,经常应邀出国访问,被视为民族的骄傲。

“英多雷”(INTORE):是一种“战舞”,一二十名男演员,头插茅草,额佩珠带,上身裸露或交叉披挂色带,下身围着豹皮或草裙,脚系有铃铛,一手持矛,一手握盾,随着一位长老的哨声或口令,进行舞蹈。“英多雷”节奏明快欢乐,动作铿锵有力,充分表现出布古代英雄出征前后的英勇气概。

“伊米桑比”(IMISAMBI):是一种轻盈美妙的舞蹈。几十名年轻活泼的姑娘,模仿东非珍禽皇冠鸟等候鸟的动作姿态,边唱边翩翩起舞,优美动人。我东方歌舞团学习了这个舞蹈,表演时命名为“鹤舞”。

布隆迪人能歌善舞,往往从傍晚尽情欢乐至深夜。布隆迪人的另一文化娱乐是在宁静的山村夜晚,围坐载篝火前,静听老人使用“英迪吉迪”(INDIGlTI—一种用木条和葫芦瓢制成的弓型乐器)、伊楠加(INANGA—一种以木板为座,牛筋为弦制成的型若琵琶的乐器)、“英多农戈”(INDONONGO—胡琴)、“乌姆维龙盖”(UMVIRONGE—短笛)等民族乐器,边奏边说边唱,犹如我国曲艺中的“评书”或“大鼓”,既叙述古代历史、传说、神话,也讲解人生哲理,或演唱。

人民生活、生产的情景,表现出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布隆迪人称这种文艺为“布隆迪的灵魂”,是研究布社会的活材料。

出生

在布隆迪,婴儿出生是家庭的一件大喜事,尤其是男孩,其欢乐喜悦的情景从组织庆祝活动的气氛、规模表现出来。第一次庆祝活动是向全家介绍新生儿,第二次是给婴儿取名。要是生了双胞胎,庆祝活动则倍加热闹。庆祝的形式一般是邀请亲友来家喝酒(不吃饭),客人为婴儿祝福,向其父母表示祝贺,但不一定要赠送礼物。

婚嫁

在布隆迪的传统里,婚事一般由父母操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恋爱结婚的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城市。其程序是:

(1)聘礼(DOT):在婚事基本达成后,男方父母要去女方家里送聘礼。聘礼有牛、锄头、珠饰或其他物件等。

(2)婚礼:结婚之日,要进行一些仪式和活动。

(3)婚后:新婚后第一天不工作,第二天便开始下地或上班。

(4)回娘家:按习惯,一般要等新娘适应了新生活后,即三、五个月后,有的甚至生了头胎孩子后才回娘家。新娘首次回娘家时,其父母要送礼,农村一般送牛,城里送钱或其它贵重物品。此后,通过互送礼品,经常走访,两家亲戚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丧事

丧事也分为报丧、安葬、居丧等仪式。

艺术

建筑

布隆迪乡下住房多为圆锥形泥土茅草屋,用木头搭架,以植物茎干和树叶覆盖屋顶。每家有院落,孩子长大后即为其在院内盖较小的茅草屋,待其结婚时,则需另觅住处建造新鲁戈。牛、羊圈则搭建在茅草屋附近。传统的定居模式是一种家庭大院(rugo),圆形的单间房屋——通常被香蕉树遮住——矗立在各个围栏的树篱之上。城市地区既有殖民风格的建筑,也有更现代化的住房。利用当地资源建造的房屋是在21世纪初建造的。新住宅旨在帮助缓解长期的住房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城市地区的高人口密度造成的,并因20世纪末内乱期间逃离该国的难民返回而加剧。

音乐和舞蹈

鼓乐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家大鼓仪式舞蹈(Ritual dance of the royal drum)2014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著名的布隆迪皇家鼓手已经表演了40多年,以使用karyenda、amashako、ibishikiso和ikiranya鼓的传统鼓点而闻名。舞蹈经常伴随着击鼓表演,这在庆祝活动和家庭聚会中经常出现。在官方仪式上表演的abatimbo和快节奏的abanyagasimbo是布隆迪的一些著名舞蹈。比较流行的乐器有长笛、、伊肯贝、印农戈、乌穆杜里、伊纳加和因亚加拉。木鼓是古代布隆迪文化的一部分。木鼓的声音在布隆迪被认为是“古老”和“神圣”的声音,也是团结的象征。2017年,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将击鼓仪式限定在官方活动中,并禁止女性击鼓。

独特而多样化的布隆迪鼓点音乐节拍,曾被英国流行乐队Adam and The Ants和Bow Wow Wow用来创作独特的音乐。

布隆迪丰富的民歌和舞蹈,大多是为了赞美王权的美德;然而,自1966年君主制垮台以来(尤其是在1972年胡图大屠杀之后),这种文化表达已经减弱。鼓点和舞蹈等传统活动既是本国文化传承的载体,也为布隆迪赢得国际声誉。一个演绎民族民间传说的舞蹈团体“吟诵舞者”,曾赢得许多国际民间舞蹈比赛。另一个著名的布隆迪艺术团体是名为Les Maîtres Tambours du的巡回音乐家剧团。这个团体由多达30名打击乐手和舞者组成,围绕着因基兰亚鼓发出充满活力、节奏丰富的声音。他们在表演中添加了具有连续节拍的amashako鼓,并辅以ibishikiso鼓的伴奏。该团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录制了许多唱片。布隆迪歌手Khadja Nin也发行了几张唱片,歌词分别是斯瓦希里语、伦迪语和法语。

文学

这个国家的口头文学传统很强,通过讲故事、诗歌和歌曲来传承历史和生活教训。伊姆加尼、印迪英博、阿末西娜和伊夫伊武戈是布隆迪的文学流派。

工艺品

工艺品是布隆迪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对许多游客来说也是有吸引力的礼物。篮子编织是当地工匠喜爱的工艺。面具、盾牌、雕像和陶器等其他工艺品也比较流行。布隆迪人一直享有视觉艺术表达的传统。装饰纸莎草板以几何图案为特色,经常描绘布隆迪传说中的故事主题,受到少数民族艺术收藏家的珍视,布隆迪制造的剑和鼓也是如此。20世纪60年代由意大利传教士引入的陶瓷制造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布隆迪陶艺家在陶瓷中加入了本土元素。布隆迪手工艺品通常使用的染料来源于天然植物提取物。

节庆

从前,布的重要节日是播种节,一般在8月,国王举行隆重的祭祈仪式后,全国农民开始播种。王朝灭亡后,不再举行祭祈,播种节也就名存实亡了。

现今布官方主要节假日有:元旦,放假一天;“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一天,举行庆祝活动;“七一”国庆节(共和国独立日),放假一天,举行庆祝游行;“十一·一”第二共和国成立日,放假一天。

主要的宗教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等。

布隆迪人比较重视圣诞节和新年。圣诞节时一般只小家庭团聚,不招待外人,而新年时则与父母团聚或走亲访友。

大多数基督教节日都是庆祝的,是最大的节日。每年7月1日是布隆迪独立日。2005年,布隆迪政府宣布伊斯兰节日开斋节为公共假日。

曾经被广泛庆祝的活动包括一年一度的高粱节(umuganuro),这是一个由宫廷舞者华丽展示传统舞蹈的场合(intore)。鼓手们也参加了这个节日,他们敲击着君主的象征Karyenda(“神圣的鼓”)——他们的表演旨在为这个节日和其他仪式场合带来音乐和象征性的共鸣。

国家象征

国旗

布隆迪最初的国旗(基隆迪语:ibenderary'Uburundi)于1962年7月1日从比利时独立后采用。它经过了几次修改,现在由一块白色的盐铁组成,将田地分成交替的红色和绿色区域。萨尔蒂尔的中心融合成一个白色的圆盘,上面有三颗红色的实心六角星,轮廓为绿色。现行比率为3:5。

国旗被一块白色的盐铁分成四部分。上下部分为红色,而左右部分为绿色。萨尔蒂尔的白色代表和平,绿色代表国家对未来发展的希望,红色象征国家在自由斗争中遭受的苦难。 三角形排列的三星代表布隆迪的三个民族:胡图族、特瓦族和图西族。这三颗星还代表国家格言的三个元素:Unité、Travail、Progrès(“团结、工作和进步”),这可以在布隆迪的纹章上看到。他们还代表了国家公民对上帝、国王和国家的忠诚。

国徽

布隆迪国徽于1966年通过,由一个装着狮子头的盾牌,加上三支长矛,整个盾牌周围环绕着国家格言:Unité,Travail,Progrès(法语:“团结、工作、进步”)。

布隆迪王国从1962年到1966年使用的前一件纹章看起来非常相似,只是顶部有皇家卡延达鼓,作为国王的象征,周围环绕着两个月桂树。长矛的数量是四支。国家格言是Ganza Sabwa,在基隆迪语中,大致意思是“(姆瓦米)统治和统治”。

国歌

亲爱的布隆迪》,由天主教牧师让-巴蒂斯特·恩塔霍卡亚(Jean-Baptiste Ntahokaja)领导的一群作家用基隆迪语写成,马克·巴伦加亚博(Marc Barengayabo)作曲,1962年独立时通过。

风景名胜

综述

布琼布拉是布隆迪最大的城市和经济首都,也是该国的主要旅游景点。除此之外,坦噶尼喀湖也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布隆迪的旅游业潜力巨大,但布隆迪旅游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很小,因为持续的动荡摧毁了该国的旅游业。

生态旅游是布隆迪旅游业的主要领域之一。著名的景点包括基比拉国家公园、鲁武布河和坦噶尼喀湖,以及鲁温达(Rwihinda)湖自然保护区,这些景点大都是野生动物的主要自然栖息地。布隆迪没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世界遗产,但有10处遗址在联合国教教科文组织的暂定名单上。这10个景点包括吉索拉(Gishora)、穆甘巴(Mugamba)、穆拉姆维亚(Muramvya)、加苏穆(Gasumo)(尼罗河最南端的源头)、鲁温达湖自然保护区、坦噶尼喀湖、鲁西兹国家公园、基比拉国家公园、鲁武布国家公园和卡盖拉(Kagera)瀑布。

重要景点

基比拉国家公园

基比拉国家公园(Kibira National Park)是许多灵长目的家园,包括黑猩猩和黑白疣猴属。1933年,这片森林是布隆迪国王的狩猎保护区。该地区拥有非常茂密的森林植被。尽管有国家公园的地位,但是滥垦乱伐、火灾和偷猎活动等仍然层出不穷,导致部分森林资源面临被毁坏的危险。基比拉国家公园是该国降雨量最高的地区,是各种河流的源头,这些河流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丰富的水源。

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淡水湖,深度第二深,仅次于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淡水湖。

坦噶尼喀湖的渔业提供了该地区居民饮食中25-40%甚至60%的动物蛋白质。坦噶尼喀湖的鱼类出口到整个东非。主要的商业捕鱼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由于过度捕捞以及全球变暖,对鱼类种群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鱼类数量大幅下降。2016年,估计总捕获量高达200000吨。

鲁西兹国家公园

鲁西兹国家公园(Rusizi National Park),紧挨鲁西兹河。它位于布琼布拉以北15千米处,是河马羚羊的家园。

鲁西兹国家公园是内陆三角洲、淡水湖、河流和沼泽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大裂谷的西部,位于坦噶尼喀湖以北,包括鲁西兹三角洲和鲁西兹平原的一部分。因大量候鸟的中途停留和筑巢,它被视为“鸟类学天堂”,已确定有120多种常驻鸟类和90多种迁徙鸟类在此地繁衍生息。公园内还有约193种植物、90种鱼类和12多种爬行纲,其中包括尼罗鳄。鲁西兹国家公园已经确认了六种大型哺乳动物,包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河马,以及在非洲越来越罕见的林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