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蜂鸣 :冯蜂鸣

更新时间:2024-09-20 12:43

冯蜂鸣,祖籍山东临朐,学者、作家、研究员。著有理论、戏剧、文学等500余万字。研究《红楼梦》20余年,取得重大成果。其专著《李清照的\u003c红楼梦\u003e》中,充分论述了林黛玉史湘云等形象群体的“生活原型”是李清照。以确凿的证据,终结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叙传”的传统观念,树立了“《风月宝鉴》加李清照等于《红楼梦》”的崭新思想。让《红楼梦》从此有了全新的解释。

人物事迹

冯蜂鸣6岁那年,偷出家中的户口本到学校报名。报名老师让他数一数他有几个手指头。他认真清点后回答:“9个。”老师微微一笑。聪明的冯蜂鸣就知道自己可能错了。但他还是被录取。因此他相信,同学里边一定还有8个手指头的。

入学后,冯蜂鸣的学习成绩基本处于垫底状态。应该二年级背过的小九九,小学快毕业了他才背过,还是不识字的姥姥一句一句教会的。语文就更差了,五年级时,老师领着去参观烈士陵园,回来让写作文。他在作文本上写下:“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烈士陵园。高大的纪念碑上写着四个大字:气壮山河。”然后就咬着铅笔、瞪着大眼,思考了两节课,再没写出一个字。

从小学到大学,冯蜂鸣没有得过一个奖状。他为自己鼓舞信心的是一个成语——大器晚成。

冯蜂鸣的父亲是医生。冯蜂鸣9岁时的一天,父亲一边告诉他“中医说大葱蘸蜂蜜,吃了就死人。没道理嘛。”一边与他一起猛吃大葱蘸蜂蜜。那件事给予冯蜂鸣的震撼,以至于改变了他的人生。他从此学会了独立思考。

他6年级时,每天的最后一节课,语文老师给他们读小说。小说情景在他眼前仿佛触手可及,他也成为情景中的一员。这时他又感觉到,文学与人的生命似有一种奇妙的连系。他开始自己找书来读。读到了《封神演义》。书上说苏妲己的美貌是“笼烟芍药,带雨梨花”,他歇斯底里地独立思考:这个女人到底长得啥样儿?开始天天想,后来常常想,想了大约四五年,直到进入青春期,他才恍然大悟。奇怪的是,他突然就会写作文了。

后来上大学,他的语文就比较可以了。考试时,监考老师发现了问题:“冯蜂鸣,你的卷子呢?”冯蜂鸣也不知传到哪里去了。全班都抄他的。老师立刻从讲台向冯蜂鸣走去。刚走至第一排桌,就有同学拉住老师,指着卷子:“这是个什么字啊?印得不清楚呢。”老师摘下眼镜弯下腰,仔细看后告诉他。刚要走。“老师,还有这个……”等到老师将他的问题解答完毕,走到冯蜂鸣桌前,卷子早就回来了,且放得端端正正。老师推了推眼镜,充分认识到自己刚才看错了。

冯蜂鸣的第一个工作是演员。因为自幼练武,他的舞蹈身段有些出色,被选入文工团。这也缘于他的酷爱文艺——文艺是革命事业的齿轮和螺丝钉。他多想把自己的青春制造成一颗螺丝钉!可是现实很残酷,冯蜂鸣五音不全,根本不能开口唱什么。在大型的京剧、吕剧、歌剧里,舞蹈只是跑龙套的。尽管冯蜂鸣的形体基本功考试,全团分数第一,但仍被边缘化。

几个演员哥们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包橄榄,在冯蜂鸣的宿舍里一边狂品,一边极言其美妙。冯蜂鸣控制不住了,“我也尝尝”,拿起一个填到嘴里。立马就有哥们惊叫:

“哎呀!你吃瞎了。”

“瞎了”就是浪费了。

冯蜂鸣根本没有品出橄榄的滋味,倒是心情的滋味十分浓重。就从那天起,冯蜂鸣咬牙发誓:

我给人家“瞎了”一个橄榄,无法挽回了。再不能让自己也“瞎了”!

他迅疾转移能量,把所有可利用的时间拿来读书、写作。此后整整40年间,晚上零点以前从未睡过觉。每天净工作12小时以上。一年365天,只有大年初一上午,主动休假半日。1978年,冯蜂鸣被调为专业做学问、搞研究的工作。他的日常习惯,渐渐归结出“四不看”:

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看明星演出。不看活人写的书。

如果,按照常人每天净工作6小时,另有节假日计算。冯蜂鸣的工作时间,已经超过100年。因此积累了比较丰厚的知识储备,练就了比较扎实的文字功力,具备了比较充足的文化实力。冯蜂鸣自感满足之时,便对那位吃橄榄的哥们深怀感恩了。

冯蜂鸣真正被读者认识,当属他的红学。他自1986年起研究《红楼梦》,已持续20余年。他的第一部红学论著《冯蜂鸣探索\u003c红楼梦\u003e·宝黛钗恋情内幕》。书中密集发表的红学新理念,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和好评。有读者称赞为:“200年来,分析人性最彻底的红学著作。”“文字最美,最好看的红学书籍。”

冯蜂鸣的第二部红学专著是《李清照的\u003c红楼梦\u003e》。其重大科研成果,“\u003c风月宝鉴\u003e加李清照等于\u003c红楼梦\u003e”,分外令人惊叹。不等读完全书,读者就会为作者的新发现深感赞同。冯蜂鸣还把《红楼梦》与李清照的相同点(他不说是“证据”,只说是“巧合”),从书中例举了100则,做成表格附在书尾。即使读者仅看这一百个“巧合”,也会对书中的观点深信不疑。因此,《李清照的\u003c红楼梦\u003e》是一部改写红学历史的重要著作,出版界也相应地认定它是:

“劲书,颠覆红学。奇书,震惊时代。”

代表作品

《冯蜂鸣解密李清照》

《冯蜂鸣探索\u003c红楼梦\u003e·宝黛钗恋情内幕》

《李清照的红楼梦》

烟霞明宫

主要作品

电视连续剧《李清照》(编剧)

大型京剧《驼山寺》(编剧)

大型京剧《走向圣地》(编剧、导演)

大型话剧《华之光》(编剧、导演)

《青州巨佛》(研究考证)

《书与剑·冯蜂鸣故事集》(文学)

《冯蜂鸣剧作选》(戏剧)

《巨佛 驼山仰天山文化探源》(论著)

《青州古代沿革简史》(论著)

《悬念小说集》(文学)

《烟霞明宫》(文学)

《青州佛教文化史话》(论著)

《泰和寺的故事》(文学)

《黄花溪的故事》(文学)

《冯蜂鸣青齐拾英》(论著)

《红漱玉》(论著)

家庭情况

冯蜂鸣的先祖,是明代散曲作家冯惟敏(1511—1578)。

冯惟敏的剧作《僧尼共犯》,至今仍在全国舞台上演。

与冯惟敏同时代的王世贞,在《艺苑言》中,称赏冯惟敏的散曲“独为杰出”。

当代曲学专家郑骞说:“冯惟敏以前的散曲,技巧虽很精湛,内容风格则相当狭窄低陋……有了冯惟敏,散曲这种文体方才走上尚雅纯正一途。”(《冯惟敏与散曲的将来》)

撰著《散曲概论》的专家任中敏认为:“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四卷,生龙活虎,犹词中之有辛弃疾。有明一代,此为最有生气、最有魄力之作矣。”(《冯惟敏创作述评》)

古典文学专家韩伟说:“冯惟敏以他的辉煌之作,无可争辩地夺得了散曲史上的头等地位,令人信服地被称作一代散曲的第一大作手。”(《冯惟敏散曲的艺术成就》)

然而,冯惟敏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冯氏家族中,诞生了许多学者、作家,被称为“冯氏文学世家”。清代的名士王士祯说:“二百年来,海岱推学者,必首临朐县冯氏。”(《佳山堂集序》)

研究冯氏文学世家最为著名的郑树平教授说:“活跃于明清时期的临朐冯氏文学世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独具风采的文化现象。汉魏的三曹、北宋的三苏是父子相继;西晋的三张、明末的三袁是兄弟并。他们都以其辉煌的文学成就,成为文坛一时之盛。而临朐的冯氏,祖孙绵延,家学相承,前后七代,历二百余年,有一定文学成就者不下十余人,在明末清初文坛有一定影响的有四、五人,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文学世家。”(《冯惟敏与临朐冯氏文学世家》)

冯氏文学世家中,另一代表人物冯溥(1609—1691),顺治帝称他为“真翰林”,康熙帝赞扬他“端敏练达”、“勤劳素著”,是“辅弼重臣”。他为康熙皇帝做阁臣(即宰相)10年有余。世称“冯相国”、“冯阁老”。其文学成就在清代文坛,具有重大影响。四海文士均以结识冯溥为幸,高珩说当时的境况是:“天下之士,归之如鱼龙之趋大壑。”(《佳山堂集序》)

毛端士评价冯溥的文学成就时说:“夫子起而振衰,式靡为狂澜砥柱。调尚正声,体从大雅。必凌宋铄元,而宏音亮节,依然汉魏三唐之遗响矣!”(《佳山堂集序》)

毛端士说:冯溥先生的出现,拯救了文坛的衰落,他在颓败的文风之中,成为中流砥柱。曲调尊崇纯正,风格坚持高雅。压倒宋朝,超过元代。至于他诗文中的宏音亮节,则仍旧是汉魏唐朝的气韵。(冯蜂鸣认为:毛端士是冯溥的学生,他的话应属溢美之词)冯氏文学世家中,有26人的诗文存世,共1300多万字。其中,5人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共206卷。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

冯蜂鸣是冯惟敏的十五代嫡孙、冯溥的十代从孙。

冯蜂鸣以其500万字的著作,特别是红学研究的重大成就,成为冯氏文学世家再度振兴的杰出代表。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