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 :中国古代妇女的礼冠

更新时间:2023-10-26 15:53

凤冠,亦称凤子冠,是中原地区古代妇女所戴的礼冠,凤冠是一种由诸多饰物组合的冠饰,因为冠上饰有凤凰而得名。

凤冠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民族文化产物,妇女首饰上有凤凰装饰始见于汉代,汉代皇后首饰采用假结(髻)、步摇、簪珥模式,但“凤冠”一词始见文字于晋代。随着文化的逐渐兴盛,出现了花树冠与步摇凤冠的雏形。魏晋南北朝陆续增加钿、博鬓,并将步摇改称花树。隋唐时期确立了花树、钿、钗、博鬓的组合模式,并且以花树、钿的数目区分等级。在花树的基础上添加元素,发展成为礼服冠,至唐朝即有宫女戴凤冠的记载。宋代正式将凤冠定为礼服,并纳入后妃冠服制度。宋室南迁后,后妃所戴的凤冠增添了龙的形象,称为龙凤花钗冠。清代凤冠仍被作为汉族命妇的礼冠沿用。同时,凤冠也进入民间,凤冠霞帔成为女子婚嫁的必备装束。此外,凤冠并被戏曲艺术所吸收,但清代皇后的凤冠上不再有龙形饰物。清代之后,满洲的贵族女子不再佩戴凤冠,但是民间汉族命妇在婚礼等大礼时,依然延续前朝凤冠(翟冠)形态。

凤冠上装饰有金玉制成的不死鸟形饰品。宋代礼冠由花株、凤凰、龙形饰物等组成。明代凤冠由金事件、铺翠事件、各式珍珠装饰、冠胎等组成。凤冠采用点翠、花丝、镶嵌、錾雕、穿系等工艺。代表性的凤冠有隋炀帝萧后冠、李倕冠饰、孝端皇后的六龙三凤冠与九龙九凤冠、孝靖皇后的十二龙九凤冠与三龙二凤冠等。

凤冠是中原地区古代皇室的一项重要礼制,凤冠作为皇后的象征,被赋予了身为皇帝正妻的地位与等级、“助宣王化”的职责,具有德冠后宫、政治审美、生育、吉祥等政治威严与文化象征意义。

历史沿革

原型追溯

凤冠的形制与图像寓意,是在汲取了不同的文化后逐步形成的。在安息王朝时期,就已出现了鸟状冠饰。而“凤冠”一词较早的记录是晋朝王嘉拾遗记》中出现的“萦金为凤冠之钗”。但此时凤冠的形制名称并未纳入皇家礼制而成为后妃的专属冠饰。凤鸟冠饰的出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鸟兽图像内涵的延续;另一方面,垂挂金片的手法又与汉代出现的步摇形制相关联。步摇作为首饰,在东汉时期被纳入衣冠制度中,同时也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凤冠的来源。汉代皇后首饰采用假结(髻)、步摇、簪珥模式,中原地区关于步摇的出土和记载,一般是作为礼制首饰出现的。

据考古成果显示,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亚的阿富汗北部的蒂拉丘地就出现了步摇金冠。而随着文化的交流,北方鲜卑民族地区开始盛行步摇冠,它们汲取了西域的文化元素,并在自身基础上以金冠图像加强了游牧民族等级身份的象征。汉族地区则在交融的基础上,凸显出了步摇的装饰审美,出现了女性首饰的风向。随着文化的逐渐兴盛,步摇冠开始呈现为寓意吉祥、象征尊贵的造型,出现了花树冠与步摇凤冠的雏形。魏晋南北朝陆续增加钿、博鬓,并将步摇改称花树。

隋唐“花树”

隋朝的步摇冠已具备礼冠特征。但在唐以前,大多采用自然要素来装饰礼服冠。因此由步摇演变成的“花树”是礼服冠最重要的装饰构件。隋唐在汉晋南北朝以来各朝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花树、钿、钗、博鬓的组合模式,并且以花树、钿的数目区分等级。花树从命妇的最高等级向下排列,依次减少,是当时表明身份地位的流行装饰。在花树的基础上,历代添加元素,发展成为极盛大隆重的礼服冠。至唐朝即有宫女戴凤冠的记载,在《乐书》卷180中载:"李隆基造光圣乐舞,舞者八十人,凤冠五采画衣"等。在考古发现中,亦有宫女戴"凤冠"的画像,如在唐代李重润李重润墓的石椁上,有两位官女头戴高冠,冠上插凤头金簪,凤嘴衔长缨,长缨之下有步摇。唐以后博鬓的装饰性代替了功能性,“博鬓”的名称虽然一直被保留,但它被安置到了脑后。

宋代礼冠

宋代是上承唐代“花树冠”,下启明代“龙凤冠”的重要转折朝代。宋代女子戴冠之风很盛,有白角冠、团冠、肩冠等。宋代服制中的凤冠即在团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宋代正式将凤冠定为礼服,纳入后妃冠服制度。《宋史·舆服志》记载,北宋后妃在受册或朝贺景灵官等隆重场合,都要按规定戴上凤冠。其形制为:"首饰花九株,小花同,并两博髻,冠饰以九翚(翚(huī)是一种有五彩羽毛的锦鸡)四凤"。宋室南迁以后,后妃所戴的凤冠又增添了龙的形象,称为龙凤花钗冠。

明清凤冠

明代皇后祭祀朝会承袭宋制,也戴凤冠。明初,参照宋代皇后的龙凤花钗冠来设计后妃的凤冠,其形制与宋代的凤冠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发展。明代凤冠的各种饰件已皆有专名,冠脚已名为博鬓,棱托已名为口圈,其上的珠饰也更为繁复,又有珠滴、珠结之称。凤冠也在明代发展定型形成一套更为严密的制度,其所产生的影响并及于后世与域外。明初后妃的“常服”冠饰也是对前朝汉服特色的延续,常服冠饰是由各种类型的凤鸟,以及左右插戴的凤簪,簪首垂下长长的珠结,此种冠饰名为“燕居冠”。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由于礼制过于繁缛,对其冠制进行了简化,规定后妃使用凤冠,命妇使用“翟冠”,但是以翟数的不同来区分各品级,这样的模式延续至明末。

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三年定:“(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服礼服。其冠圆匡,冒以翡翠,上饰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数如之。两博鬓十二钿。"到明朝永乐三年定制的皇后礼服中,九龙四凤冠的形制又有所增饰,为"饰翠龙九、金凤四,正中一龙衔大珠一,上有翠盖,下垂珠结,余皆口衔珠滴;珠翠云四十片;大珠花小珠花数如旧;三博鬓,饰以金龙、翠云,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上饰珠宝钿花十二,翠钿如其数;托里金口圈一副。珠翠面花五事。珠排环一对。”

清代,随着满洲入主,冠帽服饰历经重大变革,但凤冠仍被作为汉族命妇的礼冠沿用。同时,凤冠也进入民间,凤冠霞帔成为女子婚嫁的必备装束。此外,凤冠并被戏曲艺术所吸收,发展成为一种特殊行头。清朝后妃的凤冠与明朝相比,有了较大变化,首要的是凤冠上不再饰龙。在乾隆朝的《钦定大清会典·礼部·冠服》中记载,皇后"冠施凤,顶高四重,上用大东珠一,下三重贯东珠三,刻金为三凤,凤各饰东珠三,冠前左右缀金凤七,各饰东珠九猫晴石一,后缀翟鸟饰猫晴石一,承以朵云垂珠为步摇,凡五行二就,行间施圆青金石石衔以金缀东珠珍珠各六,冠下施金约周蔽前后,缀东珠十有三珠,相间处饰青金石结珠垂后为步摇,五行三就,行间施方青金石二,衔以金缀东珠珍珠八。"清代之后,满洲的贵族女子不再佩戴凤冠,但是民间汉族命妇在婚礼等大礼时,依然延续前朝凤冠(翟冠)形态。

近现代凤冠

戏曲表演用的凤冠亦称凤冠。它通常是指大凤冠,即后妃、命妇、公主等所用的大礼冠。戏曲凤冠源于古代的生活常服,却又在形制上体现出与常服凤冠及命妇冠饰之间的区别,凤冠作为演艺道具最早出现在唐朝宫廷乐舞的服饰中。元代杂剧表演的服饰名中则有凤翅冠,在明代生活常服的明杂剧服饰中已经有了“凤冠”。清代李斗记载了衣盔杂把四箱行头,其中女扮首服名目中有大小凤冠。无论职位高低的官夫人,在礼仪性场合戴凤冠、穿蟒袍,居家则戴凤冠穿氅。普通妇女则在结婚、庆寿、去世入殓时,装扮跟命妇相同的冠饰。在清代画家沈蓉圃所绘的工笔写生戏画像《同光十三绝》中,青衣余紫云扮相《彩楼配》之王宝钏,其造型突出表现为沿口之上装饰的九个小凤头,每个凤口衔一珠穗或挂凤挑,凤头之间用小蝴蝶分隔,且戏曲凤冠上没有博鬓和龙饰。

凤冠组成

宋代礼冠

宋代礼冠由花株、凤凰、龙形饰物、仙人王母娘娘、博鬓、珠旒等组成。

明代凤冠

据《李朝太宗实录》中明朝礼部咨文记载,在明代,一顶凤冠乃由金事件、铺翠事件、各式珍珠装饰、冠胎等组成。而金事件中又包括金凤(翟)、金簪、金宝钿花;铺翠事件则包括翠云、鬓云、牡丹叶、穰花鬓、博山区、口圈等;冠上装饰的各式珍珠又有头样、大样、一样、二样乃至九样之别;结子亦由珍珠组成。

制作工艺

出土的明代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的四顶凤冠,其采用了点翠、花丝、镶嵌、錾雕、穿系等工艺。凤冠的帽胎是用漆竹编织而成,古人选择竹子是因为竹子体轻且韧性好,不易变形和发霉。

点翠工艺

点翠是根据图案用金、银制成一个底盘,然后沿着图案的边缘用金属丝焊接成沟槽。再在底板的中间部分涂上胶水,然后将翠鸟科的羽毛嵌入底板,形成想象的图案,图案边可镶嵌珍珠、玉石等珠宝。以小聚多的都叫点,点翠实际上是金工首饰装饰中的辅助工艺,在古代非常珍贵。点翠使用的翠鸟羽毛需从鲜活的翠鸟身上拔取,后因保护自然生态且工艺过于残忍,在清末民初以后就不用真翠鸟羽毛,改用孔雀羽毛、染色的鹅毛或者丝绸代替。

花丝工艺

制作金银细金工艺的主要材料有六种:黄金、、银、铜、釉料、珠宝玉石。把金属拉成细丝,两股缠绕形成花丝,再把花丝圈出想要的花纹,一层层的累丝叠加使作品更有立体感,凤冠中立体的龙造型,则使用了花丝工艺制成。

镶嵌工艺

镶嵌工艺是与花丝工艺不可分隔又相对独立的不同工艺。一件精美的细金工艺品往往包含了这两种工艺的所有技法。镶嵌工艺就是用多种方法把金、银、铜的薄片打成器形,用錾子刻出花纹或把一些铸花、镂空花、金银饰片、珠宝玉石镶嵌在所制的工艺品上的一种制作方法。

文化内涵

装饰特征

凤冠,是古代皇后及贵族女子的首服。凤,为中国吉祥的瑞鸟,在传统文化中也经常被用来指代女性。凤冠作为服饰体制的首要层级,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文化的多元寓意,展现了中原地区古代的冠饰体制,并塑造了个体的身份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凤冠的形制又逐渐从皇权社会的物品等级体系移入民间婚俗、戏曲工艺的装饰中,延伸出了更具独特性的民族风格。

政治审美

凤冠以不死鸟为饰,既是借用凤凰的自然之美,更是钟情于凤凰营造的“神性美学”。皇后戴上凤冠,是重要场合的一项仪式,而仪式具有象征性,通过仪式人们在世俗空间里建构了神圣的空间,表达了“即凡而圣”的生活状态。可见凤冠是古代帝王将礼制与“神化政治”相结合的物化象征,除了呈现令人惊艳的美,还营造出威仪、气场等皇家礼制所想要达到的政治审美效果。

礼仪制度

凤冠是一种由诸多饰物组合的冠饰,凤冠是“中原地区古代”皇室的一项重要礼制,凤冠作为皇后的象征,也成为人们传统意识里的一种政治文化现象。为标示皇后与其他后妃的身份与等级,凤冠的形制有明显差别,如依照佩戴之人身份等级的不同,凤冠上所饰的饰件依其品级各有等级差异。即饰件的有无与材质数目上的差异,凤冠、翟冠的命名之别等。宋明两朝,皇后凤冠上饰有龙,而其他地位居下的后妃的凤冠上没有龙,这即是对皇后身为皇帝正妻的女性至尊地位的彰显。

凤凰为政治祥瑞,为王权服务,“中原地区古代”皇室将凤冠纳入礼制,即是以凤凰比拟皇后(后妃),这也是以礼制为纲,将皇后“母仪天下”的身份“助宣王化”的职责与凤凰相关联,属于政治意义上的比附性象征。此外,凤冠也代表着德冠后宫的使命,在中国封建社会把后妃奉为遵循妇女礼仪的楷模,德操不仅仅关系到后妃的形象,而且也是她们的责任之一,其作用除了引导全体妇女的精神面貌外,还显示着宫廷的圣洁,由此可以加强臣民们对君主系统的向心力。

象征意义

不死鸟代表吉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象征吉兆曰;二是能够御凶辟邪,带来吉祥。自先秦始凤凰便是国家层面的政治吉兆之一,而后贯穿整个帝王时代。民间百姓把“凤”这一形象视为吉祥符号,凤凰以凤冠为载体,其丰富的吉祥之意便附着在了凤冠之上。凤冠的诞生绝不是一时的政治需求,而是凤文化所涵盖的丰富的早期文明因素与皇权帝制相结合的结果,如早期文明中与凤凰有关的女神崇拜、鸟祖信仰、生殖崇拜以及神性与德性膜拜的权力因子。

代表文物

隋炀帝萧后冠

2013年,隋炀帝萧后冠在扬州西湖隋炀帝墓与萧后墓被发现,是中国发现的等级最高、结构最完整的皇后冠饰。萧后冠出土时已经倾斜、坍塌,进而造成变形、移位。2014年,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将萧后冠带回西安进行保护修复,并于2016年9月修复完成,在扬州博物馆正式与公众见面。

萧后冠由13棵花树、166片铜花瓣、12片水滴形头饰等组成;萧后冠上包含的材料有金、铜、铁、玻璃、汉白玉、珍珠、木、漆、棉、丝等10种;工艺则包括锤揲、焊接、掐丝、镶嵌、珠化、鎏金、贴金、铸造、錾刻、抛光、剪裁、髹漆等12类。萧后冠的框架由两博鬓、呈十字交叉的两道梁和呈环带的三道箍组成。框架构件上分布了13棵花树,在冠后脑位置有12块水滴形饰件,共有上、中、下三层。

李倕冠饰

李倕冠饰于2001年出土于,陕西安南郊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唐朝墓葬Ⅱ区M2唐王朝宗室后裔李倕之墓。李倕冠饰是中原地区第一个通过实验室微观发掘科学复原的冠饰。鉴于李倕墓的完整性和出土遗物材质种类的多样性,中德双方决定共同开展李倕墓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与研究工作。中方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德方有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美茵兹罗马-日尔曼中央博物馆、慕尼黑工业大学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合作伙伴是美茵兹罗马-日尔曼中央博物馆。李倕冠饰的保护修复项目始于2004年3月,2005年6月结束。

复原后的李倕冠饰使用了金、银、珍珠、绿松石紫水晶琥珀、象牙、贝壳、玉石等十余种材料,采用铸造、捶打、鎏金、贴金、镶嵌、掐丝、金珠、平脱、彩绘等工艺。李倕冠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包裹发髻,由两个鎏金铜钗和多个金花钿组成,两件铜钗上各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金鸾鸟,铜钗的顶部还有一大一小两个重叠的心型金饰片;铜钗上缠绕着几圈细金丝,金丝连接蓝水晶、红玛瑙珠和珍珠等饰件。下部戴在头上,只有正面有所装点,装饰出一幅花鸟蝶舞的图案。头冠的下沿是一条横置的金筐宝钿,双重莲瓣中间点缀着精致小巧的绿松石片,宝钿下垂吊着42枚玛瑙珍珠绿松石小花蕾,包裹着半球形的四叶鎏金铜片。

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

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又名“三龙二凤冠”)为明朝万历年间,高35.5厘米,径20厘米,重2.95千克。1956年,于昌平区定陵出土。凤冠主人是朱翊钧孝靖皇后。这顶凤冠由三条金龙、两只翠凤组成,因而取名为三龙二凤冠。此凤冠以髹漆细竹丝编制,通体饰翠鸟科羽毛点翠的如意云片,18朵以珍珠、宝石所制的梅花环绕其间。冠前部饰有对称的翠蓝色飞凤一对。冠顶部等距排列金丝编制的金龙3条,其中左右两条口衔珠宝流苏。冠后部饰六扇珍珠、宝石制成的“博鬓”,呈扇形左右分开。冠口沿镶嵌红宝石组成的花朵一周。

六龙三凤冠

六龙三凤冠是属于明朝孝端皇后两顶凤冠的一顶,于1957年10月出土于孝靖太后的棺木中。六龙三凤冠,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径约20厘米。龙全系金制,凤系点翠工艺(以翠鸟科羽毛贴饰的一种工艺)制成。其中,冠顶饰有三龙: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面向前;两侧龙向外,作飞腾状,其下有花丝工艺制作的如意云头,龙头则口衔长长珠宝串饰。三龙之前,中层为三只翠凤。凤形均作展翅飞翔之状,口中所衔珠宝滴稍短。2002年,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该凤冠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九龙九凤冠

明代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出土于定陵,九龙九凤冠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九龙九凤冠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直径23.7厘米,重2320克。冠内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正面上层有金龙九条,中层为翠凤八只,下层饰大珠花九树,每树各用红蓝宝石三块,四周以珍珠串围绕,背面上部立翠凤一只。龙凤皆口衔珍珠与红蓝宝石穿成的珠滴。翠云共四十四片。冠顶以宝石和串珠组成一组花卉。冠后下方有金钑龙吞口两个,博鬓左右共六扇(各长23厘米),每扇饰金龙二条,嵌宝石三块,向前一侧垂有珠串。冠上共嵌宝石115块(红宝石57、蓝宝石58)、珍珠4414颗。

十二龙九凤冠

十二龙九凤冠出土于定陵孝靖后随葬器物箱内,冠上部呈扁宽状,漆竹胎,金口圈;口部两侧有开口,宽1.7厘米、长5.3厘米。冠上饰十二龙九凤:正面顶部嵌一龙,中层七龙,下部五凤;背面上部一龙,下部三龙;两侧上下各一凤。龙或昂首升腾,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奔驰,姿态各异。凤作展翅飞翔状。

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正面顶部一龙,串饰系珍珠3颗,宝石2块;中层中间一龙,串饰系珍珠、宝石各3颗;其余龙凤串饰均以珍珠2颗、红蓝宝石各1块做成。凤眼嵌小红宝石2块。龙凤之间嵌大珠花8朵,每朵中心嵌宝石1块,或6块,或7块,或9块,每块宝石周围绕珠串一圈或两圈。另外,在龙凤之间插饰翠云90片,翠叶74片。冠口金口圈之上饰珠宝带饰一周,边缘镶以金条,中间嵌宝石12块。每块宝石周饰珍珠6颗,宝石之间又以珠花相间隔。冠后面下部左右各嵌金龙首一个,龙口市衔博鬓,左右各三扇,每扇饰金龙一条,珠宝花2个,珠花2个,边垂珠串饰。冠通高32厘米、口径18.5至19厘米,博鬓长23厘米、宽5.5厘米,金口圈宽0.7至1厘米。全冠共有宝石121块(其中,红宝石53块,蓝宝石62块,绿柱石4块,黄色蓝宝石2块),珍珠3588颗,小红宝石18块。冠总重2595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