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霖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近现代书法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12:08

刘春霖(1872—1942),字润琴,号石,直隶肃宁县北石宝村(今河北省肃宁县)人,中国末代状元,曾任清资政院议员、直隶省教育厅厅长。

刘春霖少时读书优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留学。回国后,他先后任职资政院议员、保定直隶高等学堂监督。清亡后,刘春霖在袁世凯大总统府任职内史秘书,兼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后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宣统三年(1911年),刘春霖眼见政治腐败,辞去官职,隐居于世,终日以书画为伴。“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邀请刘春霖担任伪满教育部部长,被其拒绝。“七七”事变后,日伪当局又想让他担任北京市市长,刘春霖言正拒绝,被愤怒的日伪当局查抄了家财。刘春霖因此遭受打击,从此闭门不出,以诗书自慰。晚年他以卖字为生,多次捐助开办小学,开设书局,编县志,还出资捐助灾民。1942年1月18日因病逝世,享年70岁,归葬保定市郊鲁岗村。

刘春霖的小楷书法为时人所称道,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的赞誉。刘春霖在隶书、真书、行书和楷书等书法风格上都有出色的表现,他的作品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中有多件收藏,其书法成为晚清、民国时期主流书风的代表。此外,刘春霖出版了多种小楷字帖,其中包括《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文》《闲邪公家传》《兰亭序》和《灵飞经》等作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春霖,字润琴,号石筼,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是肃宁县北石宝村(今河北省肃宁县)人。刘春霖家世代为农,父亲刘魁书后来在保定市府衙当差,其母便在知府家中做女仆为生。

刘春霖幼年跟随父母在保定生活,因家庭贫困,在六岁时被送回老家,交由兄嫂抚养。八岁进入私塾读书,因天赋不错,学习努力而受到师长喜爱。他的父母看他学习勤奋,于是将其带回保定学习。

高中状元

刘春霖十四岁时考中拔贡生,二十岁时考中秀才,之后考入当时直隶省的最高学府保定莲池书院就读。在此受到了书院院长吴汝纶的赏识,吴汝纶常对其单独授课,对他要求颇为严格。刘春霖在此学习了语言文学、历史学、世界各国政治、诗词格律,还兼学了英、日语等。

刘春霖三十岁时考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成功入闱,光绪三十年(1904 年)五月二十一日殿试,仅考策问一场,刘春霖便被光绪帝钦定甲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高中状元。

仕途经历

刘春霖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后清政府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刘春霖被选中,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往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就读。在日期间,虽贫穷清苦,但他依旧努力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刘春霖学成归国。回国后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等职位。宣统三年(1911年),清代被推翻,刘春霖便在北京寓所隐居,终日以诗、书、棋为消遣。

民国三年至十三年(1914年-1924年),刘春霖先后在历任民国总统的府内担任内史,同时兼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和直隶高等学堂的学监等职位。还曾两次代表大总统徐世昌前往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因此声名鹊起。随后,刘春霖担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等职务。在大总统府和直隶省任职期间,他目睹了当时军阀割据、内部争斗和政治腐败的局面,深感愤慨。他虽作为内史秘书,但消极应对,对于重大时政事件从不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选择隐退,不再从政。

晚年经历

刘春霖隐居后仍对国家前途忧心忡忡,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三省,蒋介石下令东北军队不得抵抗,这让刘春霖深感愤慨。随后,“满洲国”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刘春霖担任伪满教育部部长,被刘春霖拒绝。同时,宋哲元担任河北省省长后由于对刘春霖的敬仰,尊称刘春霖为师,并与其开始密切往来,刘春霖常常向宋哲元传授古今知识和经史知识。他与宋的谈话内容被收录在当时的报纸上,题为《刘春霖之言过》。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中国北京市(今北京),有一汉奸名王揖唐,和刘春霖是同科进士,还曾同在日本留学。王揖唐想借用刘春霖的名声,邀请他出任北京市市长,但无论如何劝说,刘春霖都坚决拒绝。日伪当局非常气恼,第二天就派遣日伪军抄家,把刘家人赶出家门,并抄走了家中财物。后来,经过付出巨额赎金和求情,才让家人重新回到家中,同时归还了抄走的财物。这件事对刘春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从此他闭门不出,以诗书自慰,但在当时依然备受人敬重。

1942年1月18日,刘春霖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享年70岁,归葬保定市郊鲁岗村。

主要作品

刘春霖于1928年辞官归隐后,常以写字卖文维持生计,因他是清代状元,书法写得又好,润笔生意应接不暇。从传世作品来看,刘春霖在隶书、真书、行书和楷书等书法风格上都较为擅长。在他生前便有《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闲邪公家传》《兰亭序》和《灵飞经》等楷书作品出版流传。

除卖文之外,刘春霖常为京城的显贵们书写墓志铭,其中较为知名者有北海团城《明亡纪念碑》、冯玉祥之父《冯有茂墓志》、韩复集之母《李氏墓志》等。

木质匾额

河北省河间市文保部门工作人员2014年7月19日在二十里铺清真寺内,发现一块长约1.5米、宽约1米的木质匾额,上书“惟精惟一”四个金色大字,浑厚质朴,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的署名在匾额正上方,立匾时间为民国十二年。

甲辰科状元策

刘春霖的沈从文科状元策现藏于开封市聚协昌科举文化博物馆,是其高中状元后重新抄录,于1915年影印出版的。聚协昌所藏刘春霖状元策为纸质折册页,共8开,16折,每折框高0.29米,宽0.11米,总长1.81米。左侧竖印标题“甲辰科状元策”6字,内页用白色宣纸,边框、竖格线为黑色。每折6行,满行24字,都是以1厘米左右的小楷书写,共2038字,字迹工整,卷面清洁。第一开前半页写履历三代,中间没留素页,策冒14行,策尾10行,第一道策17行,第二道策20行,第三道策15行,第四道策12行,共88行,符合“文不悬脚,颂圣抬头七开半”之通例。刘春霖的状元卷是清代晚期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份状元卷,可以反映出科举制度的变革和瓦解。

图片来源:

艺术特点

刘春霖的书法承袭唐代楷书的面貌,主要以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为宗,他的学习最初是为了满足科举考试和公文书写的需要,体现了当时朝廷和士大夫的审美取向,不能摆脱清以来科举取士所要求的“乌黑、方正、光洁”的馆阁体的影响。他的创作主要以楷书、行书为主,当时楷书以“平正”为书写规范的第一原则,在他的《甲辰科状元策》中,近千字的文章,能够做到一以贯之,以整体一致的笔力为人称道。他善于微细调整笔画的角度,给人以协调、和谐的感觉。在其大部分小楷作品中,结体偏于瘦长,字间距较宽博,每个字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都经过长期地总结、修正,包含了前人经验和自己练习的体会。他在行书方面并不精通,行书作品有对联、扇面,其中一副七言对联,联文“绿竹故侵行径里,青山长对卷帘时”,主要学习书法家刘墉的风格,外显丰圆软滑,实则内涵刚劲,骨肉兼备,黑色浓重而沉郁。

刘春霖的书法注重用笔的精健含蓄、墨气的和润、结字的端庄温雅和章法的规整稳妥。但令人赏心悦目的是通幅颇具疏朗和谐的形式、美和清静的韵致,由此表达出作者心气和平,恬静自适的心境。他还比较爱用异体字,大部分是为了简化,使字形变得规整、方正。这样不至于局促,反而显得舒朗宽博,正得小字之法门。其小楷书风,从主观感受上讲“秀”是主流。不怒张,不粗犷,不笨拙、不夸饰。挺拔有力,秀而不媚,从秀骨透出来秀气。秀骨内蕴,也是含蓄的,所以雍容大度,中正典雅。也表现为“润”,饱满、不枯燥,耐看的特点。但其书法一直是馆阁体的水平,除应用外,在面貌上没有突出变化。除了契合皇家审美外,没有超出帖学范畴。虽受时代之局限,却也有其独有的书法境界,在清末民国书坛中别具特色。

思想主张

刘春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他的人生处在清末民初的时代,并在其中表现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涌入以及清末新政的推动,刘春霖兼习中西之学,成为既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又具有进步观念的知识分子。

在他的《甲辰科状元策》中,他提出了四个对策,他第一个提出整肃吏风、澄清吏治的主张,察吏之道在于重视守令的任用;第二提出了加强军备建设的重要性,要建立常备军,并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及加强训练,以取得军事的胜利;第三他认为要振兴实业,鼓励人们进行科技的创新与发明,加强与西方各国的经贸往来,以改善财政困境;第四他认为不能完全接受西方文化,应该以传统的儒家思想来引导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些主张充分表现了刘春霖的才学与见解,他提出的治国之策具有一定的经世致用、因时制宜的思想,对于当时的中原地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辛亥革命后,从西方移植的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使中国社会发展起来,反而导致社会更加动荡。在这个过程中,刘春霖的政治观念也走向复旧,因此他参与了民国初年的两次复辟活动。到晚年时,刘春霖变得更加稳重,他只求用自己的行为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他的政治观在这个时期表现出过渡性,一方面形成了对新的政治理念的认同,另一方面对旧的社会主义又难以割舍。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新旧剧烈变化的时期,传统与现代相互交错纠结。刘春霖正是这一时期传统士人向近代新型知识分子转化的典型代表。

成就影响

书法

刘春霖的书法一向为人称道,他擅长馆阁体,以小楷著名。时人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的说法。他的书法成为晚清、中华民国主流书风的代表。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中收藏有多件刘春霖的作品。

史学

刘春霖还在古文学、历史学和金石学方面,拥有深厚的造诣,对小学(训学、文字学、音韵学)的研究也十分精湛,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因为对知识的渴求,不惜花费重金购买书籍,收藏的图书数量超过万册。此外还在保定市等地开设了几家“直隶书局”。刘春霖对民国《肃宁县志》的编纂也极为重视,不仅捐资资助修志工程,还亲自参与具体指导并审阅了该县志的初稿。由于战乱的原因,这部县志的初稿最终遗失了。

人物评价

晚清翰林吕梦符在刘春霖逝世后为其著挽联:婪尾科名,头峻立;天陨文昌星,闻声惆怅。

学者金满楼著《细读晚清七十年》评价:刘春霖作为传统士绅,一生所为,不算愧对“状元”二字。

后世纪念

刘春霖墓

刘春霖墓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复兴西路中鲁岗村。2009年,刘春霖墓被评为保定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活动

2011年02月05日,因刘春霖与河北保定深厚渊源,百余名各界人士齐聚河北保定,参加刘春霖诞辰140周年的纪念活动;追忆其在书法、史学、教育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并进行《刘春霖书法集》一书的签售,以此纪念这位开明的教育家、近现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家族成员

相关争议

出生时间

在2006年《文史知识》所刊登的张升卫先生著《刘春霖:中国最后一位状元的风雨人生》中,记载刘春霖出生于夏日夜晚。但在刘春霖作于1931年春的《六十自述(附南洋十年)》中写道: 夏正三日,余六十生辰······生日前,屡降瑞雪,人心大安。“夏正”是农历正月的意思,夏正三日为农历正月初三,并非夏天的夜晚。所以,刘春霖并非出生在夏日夜晚。

出国年份

关于刘春霖的出国年份,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以及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宣统元年(1909年)两种说法。当时1904年甲辰恩科录取结束后,所考中的进士都进入了京师大学堂进士馆学习实用之学,随着次年科举的取消,进士馆没有新的生源,所有学员均被送到日本东京法政大学进修。而在河北省图书馆收藏的刘春霖家书,有“皇上生病,皇太后亦病”以及“二十一、二连遭国丧”等语,可见刘春霖经历了1908年光绪、慈禧去世的事件。故其出国留学时间应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去世时间

张升卫先生所著《刘春霖:中国最后一位状元的风雨人生》中,还提到刘春霖去世于1944年,《民国人物大辞典》亦称刘春霖于此年去世。但在1942年1月23日北京《实报》专版报道了刘春霖于1942年1月18日去世的消息,并节录了各方的悼文。在朱彭寿先生编著的《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将刘春霖去世日期定为民国三十年(1941),应为农历转换差错。

同名人物

除祖籍河北省的刘春霖外,清晚期还有一位名叫刘春霖的官员,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这位刘春霖字润民,号雨山,生于1840年,同治七年(1868)考取进士,历官云南省知府、南防统领、云南布政使、广西布政使、江西省布政使等,颇有政声,1913年病逝,与河北刘春霖并非一人。

人物轶事

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清政府依惯例举行了一次殿试,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钦定”。她首先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内心颇喜。但一看到举子的名字,“朱汝珍”,令慈禧想到“珍妃”,心中顿时不快;又看到朱汝珍来自广东省,又想到清代的诸多“首逆”如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都来自广东,于是便把朱汝珍的考卷扔到一旁。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考卷,直隶肃宁县举子“刘春霖”的名字让慈禧顿时喜上眉梢。其一,春霖有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寓意吉祥;其二,肃宁一片太平景象,对于当时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更是吉祥之照。当即御笔钦点刘春霖为头名。第二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于是刘春霖就成为了中原地区科举制度最后一位状元。

社会活动

教育

刘春霖热心于兴办学校。他在自己的家乡兴建了一所小学,房屋和学校设施都是他资助的,并赠送匾额,上面题着“铸才炉”,悬挂在学校门前。他还为北京燕冀中学(男女两所)捐资赠书,并担任该校董事会董事。刘春霖对家族子弟的教育也格外重视,所有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人,他都一视同仁,负担其学费。

救助灾民

刘春霖也了解到民众的苦难,帮助了遭受黄河泛滥灾害的灾民。1933年夏,黄河泛滥,冀、鲁、豫三省人民受灾严重,许多人流离失所。刘春霖发起了“河北移民协会”,在内蒙另辟新村,共迁移了1100多人,所有费用由发起人捐款和募集的资金支持。刘春霖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奔波,还联络了河北省主席于学忠,请求各地政府提供援助。

拍卖信息

2013年,刘春霖一件四尺对联在北京保利拍出117.3万元价格。

参考资料

“末代状元”刘春霖:曾三拒日伪之“邀”.中国新闻网.2023-12-12

河间发现末代状元题写匾额 立匾时间为民国十二年.河北新闻网.2023-08-03

河北河间发现中国最后状元刘春霖题写的匾额.山东频道凤凰网.2023-08-03

俊杰廉范【第九期】 风骨棱棱的的刘春霖.贵州理工学院廉政之窗.2023-08-06

他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小楷登峰造极.新浪看点.2023-08-03

保定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定兴在线.2023-05-30

河北保定举办刘春霖诞辰140年纪念活动——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5-3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