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迁徙 :动物由于繁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

更新时间:2023-09-20 14:21

动物迁徙,又称动物迁移(英语:Animal migration),是指个别动物在季节性基础上的长距离运动,它是生态学中最常见的迁徙形式。动物迁徙在所有主要动物物种中都会出现,包括鸟类、哺乳动物、鱼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和甲壳类动物。迁移的原因可能受当地的气候和食物供应影响,以及出于交配或繁殖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如要算作是真正的迁徙,并不是动物局部性的扩散,而应该是每年或季节性发生,例如北半球的鸟类在冬季向南迁徙,牛羚每年迁徙以进行季节性放牧,又或是生活中发生的主要栖息地变化,例如幼小的大西洋鲑鱼或海七鳃鳗,当它们长到几英寸时就离开了它们出生的位置。

周期性迁移

通常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

鸟类迁移

部分候鸟因季节和繁殖每年春季返回繁殖地,秋季迁往南方越冬地,做水平方向一定路线的周期性迁移,每种鸟类的迁徙路线不变,一般常沿食物丰富的近水地区迁移;以北美洲为例,鸟类的迁徙主要有四条迁徙的路径:

(1)太平洋迁徙航路,美洲大陆西岸沿太平洋的路线。

(2)密西西比州航线,沿密西西比河迁徙。

(3)中央迁徙航线,顺落基山脉而行。

(4)大西洋飞行航路,美洲大陆东岸滨临大西洋的沿线。

而若以东亚为例,冬候鸟迁徙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其主要路径包括:陆路航线,自西伯利亚地区、中国大陆东北部、日、韩等地再经大陆沿海南省迁至中国台湾、中南半岛或更南方的婆罗洲、甚或澳纽区域,如伯劳。若经由海线则经过阿留申群岛日本诸岛、琉球王国、中国台湾等,再往南飞渡至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甚或远达澳、钮区域;春季时,候鸟则会返回北方繁殖地,如此每年循环一次。而东亚的夏候鸟则选择与冬候鸟相反的季节,每年由中南半岛经广东省福建省沿海往北至中国台湾与其它区域避暑,如杜鹃。其它候鸟迁徙路线还有东非-西亚路线等。鸟类迁徙的方向识别主要根据天体变化、依靠地球磁场、或对沿途地理路线的记忆等。

鱼类迁移

鱼类由于季节、繁殖和寻食等因素做一定方向的周期性迁移,可分为:

①生殖洄游,如淡水区鳗鲡目生殖期游向深海产卵,称为远陆洄游。

稚鱼洄游,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生殖期游往淡水中产卵,孵化的稚鱼翌年春季随融化的冰雪游入海洋。

③觅食洄游,鱼类为寻食浮游生物而集群洄游到食饵丰富的水域。

④季节洄游,鱼类因海水温度随季节变化而洄游到适宜温度的水域。

哺乳动物迁移

哺乳动物也因季节、繁殖和觅食等原因做周期性迁移,如北方驯鹿冬季南迁至针叶林带,春季则返回食物丰富的北方冻原带。除水平方向迁移外还有垂直方向迁移。如山区寒冷季节,动物常向低处移动觅食。许多深海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一年中在深海和浅海中要分别度过部分时间。

昆虫的迁徙

蝴蝶会飞越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岛。一些会飞的昆虫(例如蚱蜢,某些凤蝶总科差翅亚目)皆具有很强的飞行力,它们可以长距离迁徙。在蜻蜓中,小斑蜻和赤蜻属因大规模迁徙而闻名,而印度薄翅蜻蜓更是印度和非洲之间最长的越洋昆虫,迁徙距离最长可达7,081公里。而在1988年10月,沙漠蝗虫在热带辐合带中利用气流向西飞过大西洋4,500公里。君主斑蝶每年都会约在8月向南迁徙4,750公里,并于春天北回,但在2019年6月刊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发现,不论是完全人工饲养的君主斑蝶后代,以及父母亲为野生君主斑蝶的后代,只要曾被放于室内繁殖,它们均会失去迁徙能力。

非周期性迁移

此外,自然界动物还存在非周期性迁移。一般在栖息地生存条件恶化时发生,例如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动物大量繁殖后,就会引起动物大规模迁移。

迁移类型

按运动方式

迁徙、洄游。

按迁移目的

越冬、索饵、生殖。

按迁移方向

南北迁移、东西迁移、垂直迁移、海河迁移。

行为机制

利用地标——短距离迁移。

利用太阳——日间迁移动物。

利用星星或星空——夜间迁移动物。

利用月亮。

利用地球磁场——大海龟、(候)鸟类。

利用嗅觉——三文鱼

利用电场——电力捕鱼

利用声音——蝙蝠。

数据追踪

科学家会通过跟踪动物的活动来收集对动物迁徙的数据。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曾与多个机构合作,利用GPS追踪系统监察两个野鸭品种的迁徙情况,从中了解野鸭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往返北方繁殖地的迁徙过程。香港观鸟会亦曾以“定位追踪装置”研究鹭鸟的移动习性,把四只于新界西北鱼塘捕捉的小白鹭戴上追踪器接近一年,确定其中两只具季节性迁徙习性的小白鹭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繁殖地,另外两只小白鹭则全年留港,夏天时仍会留在深圳湾的天然泥滩及鱼塘栖息和觅食;到了冬季,四只小白鹭都会回到新界西北鱼塘栖息。无线电跟踪标签可以安装在包括差翅亚目蜜蜂属在内的昆虫身上。

文化历史

在人们了解动物迁徙之前,曾经出现了对动物迁徙的各种民间传说和错误理解,以解释该地区鸟类的“消失”或“到达”。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指出夏天到来时,欧亚鸲会变成了欧亚红尾鸲;欧洲中世纪的兽医学和手稿中则指出鹅颈藤壶会长得像树上的水果或从浮木上长成。自然主义者吉尔伯特·怀特亦曾认为,燕子也可以在水下埋在泥泞的河岸或空心树中冬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