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碑镇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辖镇

更新时间:2023-11-11 23:46

古碑镇,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位于金寨县中部,东与青山交接,南与花石乡毗连,西与南溪镇交界,北与槐树湾乡为邻,全镇总面积216.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该镇下辖15个行政村,人口为4.5万人。

秦至清代期间,古碑镇境内隶属关系多变,多数隶属六安州、府管辖;1992年3月至2019年12月,归金寨县管辖。

2019年,古碑镇工业总产值为10.39亿元,农业总产值为5.05亿元,镇人均收入12100元。截至2022年,古碑镇有工业企业5家。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复杂的地理条件,造就该镇丰富的物产,该镇南为山区,北部为丘陵地带,地质构造片麻石,强风化,表层为沙土和沙壤土,适宜种植苎麻、天麻蓖麻,曾一度补誉为“三麻之乡”。此外,境内还蕴藏有铅锌矿富铁矿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并盛产板栗、茶叶、桑茧、孟宗竹、天麻、桐油、食用茵和中药材等农特产品及经济作物,有自然落差大、流域面积广的丰富水资源,有关帝庙、葛氏祠等红色旅游资源,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古碑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多为沙质土。镇域内东、南、西三面高山环绕,北面地势低缓:东部的中和村、乌河村,南部的三河村、古岭村,西南部的两冲村、迎河村多为高山、峡谷地形;西北及北部多为平缓的丘陵山岗。镇域内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最低气温-10℃,最高气温39℃,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雨量1350mm。

境内有乌鸡河、三道河、王家河等三条主要河流,另有支流若干。其中宋家河由北转东注入西淠河,三道河、白水河与子母河于七邻湾汇入史河,由三省向北延伸的山脉为史河与西淠河的分水岭。发源于国营马鬃岭林场的白水河流经镇内的七邻、大龙、袁岭三村后入梅山水库。 

历史沿革

古碑镇为抗战时期安徽省府所在,其名得于清咸丰七年山洪暴发所冲出的刻有“古碑冲”的古石碑。古碑原属六安县中国国民党时期划归“立煌县”,1947年改立煌县为金寨县,建立古碑乡;1954年修建梅山水库,因区划变更成立古碑区;1968年撤区并社成立古碑公社;1972年恢复古碑区;直至1992年再度撤区并乡,原古碑镇、南乡、七邻湾乡合并为古碑镇,2008合并水竹坪乡成为如今的古碑镇。

古碑镇历史上仅是二三十户人家的小街,抗日战争时期,是安徽学院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五战区干部训练团驻地,曾极一时之盛。抗战胜利后国民省政府东迁合肥市,随之萧条。梅山水库兴建后,金家寨移民迁此,城关区和帽顶区合并为古碑区,作为区公所和区直属单位驻地,城镇又日趋繁荣。 

经济

截止至2008年底古碑镇下辖26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284个村民组,乡镇住户10065户,在册人口34039人。其中集镇住户1652户,外来人口610人;全镇实有劳动力18046人,乡镇从业人员15963人。全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年末实有耕地面积98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17公顷;山场总面积19.88万亩,林业用地12.53万亩,其中有林地10.35万亩,覆盖率52%,林木蓄积量25万立方米。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930元,工农业生产总值18370.62万元,财政收入171.02万元。2008年全年粮油产量6174吨,养蚕6500张,产鲜茧20万公斤,干茶18万公斤,板栗15万公斤。全镇有各类企业776个,营业收入2.5亿元,已初步形成了丝绸、茶叶、建材、绿色食品、金属微丝五大支柱产业。 

社会

基础建设

截止至2008年底全镇有完中1所,初中1所,小学19所,中心幼儿园3所,教职员工264人,在校学生4900人左右。古碑镇镇区中心卫生院一处,分院两处,有医护人员五十余人,床位二十多张,医疗服务质量优良,设备较齐全,为一甲卫生院。古碑镇26个村村村通公路、通电、通邮、通电话、通自来水,15个村通有线电视。自来水普及率有80%,生活用燃气普及率70%,有线电视入户率30%。镇内有变电所一处,小型水电站3座,装机335千瓦,年用电量160万千瓦时。至2004年,古碑镇内固定电话装机4482门(其中古碑1583门),移动电话拥有量6500部,另有联通机站和移动机站各3座。 

基础设施

乡镇企业:全镇现有各类企业776个,营业收入2.5亿元,已初步形成了丝绸、茶叶、建材、绿色食品、金属微丝

文化教育:全镇现有完中1所,初中1所,小学19所,中心幼儿园3所,教职员工264人,在校学生4900人左右。

医疗卫生:古碑镇镇区中心卫生院一处,分院两处,现有医护人员五十余人,床位二十多张,医疗服务质量优良,设备较齐全,为一甲卫生院。

古碑镇现26个村村村通公路、通电、通邮、通电话、通自来水,15个村通有线电视。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代表人物

皮定均(见左图),金寨县人,1914年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四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福建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中军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军委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洪学智,金寨县人,1913年生,1929年参加商南起义,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商城县游击队分队长,红一军第三师班长、排长,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四团政治处主任,第九二三师政治部主任,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大队五队队长、第三大队一支队队长、第四大队副大队长、第四团团长第五分校副校长,苏北盐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副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辽西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兼中共黑河地委书记,第四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十三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广东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吉林省人民政府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第一、五、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90年3月在全国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被补选为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