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理学部 :同济大学理学部

更新时间:2024-09-20 21:21

2004年1月,学校撤销理学院工程力学与技术系,成立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2005年7月,为进一步理顺校、院、系管理体制,学校撤销理学院,成立同济大学理学部。 2007年1月,物理系张冶文教授“聚合物工程电介质中空间电荷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历史沿革

回眸同济大学理学部成长、发展七十年风雨历程,几经沧桑,辗转千里,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

1937年,同济大学成立理学院。同年8月13日,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同济大学师生被迫六度搬迁,先后辗转浙江金华、赣州市、广西八步、云南昆明。

1940年,理学院随同济大学来到四川宜宾李庄镇,在那里度过了战时最困难也最值得记忆的6年时光。

1946年,全校师生返回上海市,重建同济大学。

1948年8月,理学院拥有化学、数学、物理、动物、植物5个系。

1951年,华东地区开始对高校院系进行调整,同年9月,同济大学奉华东教育部指示,理学院的动物系和植物系全体师生及必要之图书、设备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1952年7月,全国院系调整,同济大学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3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工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理科停办。

1958年,同济大学重建理科,成立数理力学系。

1972年,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地质专业调入至同济大学。

1975年,在海洋物探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海洋地质系。

20世纪70年代末,理科建设得以加强,先后重建物理系、化学系、数学系和力学系。此后又历经改革开放20年,理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98年7月,同济大学重建理学院,邵嘉裕任同济大学理学院院长,周祖翼任中共同济大学理学院委员会书记。重建后的理学院下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工程力学与技术系、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声学研究所6个单位。

2002年4月,学校聘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王世绩院士担任新一届理学院院长,徐建平为中共同济大学理学院委员会书记。

2002年5月,学校成立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撤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为独立二级学院,与理学院分离。

2004年1月,学校撤销理学院工程力学与技术系,成立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此时,理学院下设3系1所,即应用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声学研究所。

2005年7月,为进一步理顺校、院、系管理体制,学校撤销理学院,成立同济大学理学部。学部下设3系2院1所,即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和声学研究所。同时,撤销中共同济大学理学院委员会,成立中共同济大学理学部委员会。王世绩院士为理学部主任,顾牡为理学部副主任,徐建平为中共同济大学理学部联合委员会书记。

2006年7月,赵国华为中共同济大学理学部联合委员会书记。

理学部的今天

经过70年的变迁积淀,同济大学理学部今天已经具有2院3系1所的规模,即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声学研究所。现有教职工约463人,在职院士3人,长江学者3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 人,教授127人、副教授126人,博士生导师共90余人。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分别是海洋科学、力学、数学、物理学和化学,博士后流动站5个,包括海洋科学、力学、数学、物理学和化学。回顾恢复理学(院)部办学以来的历程,可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夯实基础,坚持教育创新

理学部各院、系、所按照学校确立的“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的办学方针,确立了以夯实基础,加强与完善本科生教育,不断提高教育层次,扩大优化研究生培养的教育目标。2000年,理学各院系只有在读本科生1025人、研究生159人,而到2006年,理学部在读本科生已到达1440人、研究生876人。近年来,理学部各院、系、所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致力于创新改革与研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将以知识传承为主转向以知识探索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加强实践型课程建设,建立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的开放性训练。

至2006年,理学部已拥有海洋地质和工程力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工科物理和工科数学两个国家级课程教学基地,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成为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宝石学概论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文科物理、普通化学、宝石学概论、海洋地质学等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从2000年到2006年,理学部各院、系、所共出版教材近百部,其中有21部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多部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1987年,数学系樊映川教授主编的《高等数学讲义》获全国高校首届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997年,数学系王福楹教授、邱伯驺教授等编写的《高等数学》(第三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教材一直畅销不衰,一版再版,其影响之大在同类教材中是无与伦比的,为我国大学工科数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4年,物理系的《大学物理学》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1年,物理系教师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口,形成了一套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支大学物理基础课师资队伍,形成了行之有效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曾先后获得全国和地区各类教学奖20余项,取得了重大的人才培养效益。2001年12月物理系顾牡教授等教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创建有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化学系吴庆生教授等教师的“示波生物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创建与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陈龙武教授等教师的“多层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3年,郭镜明等两位教授获第一届“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4年,理学部在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一项的优异成绩。

2005年11月,首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该论坛以“现代数学发展与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为主题,就新时期大学数学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法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数学系郭镜明教授应邀作大会报告。数学系“面向新世纪的工科数学教学的综合改革和创新建设”项目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数学系姜礼尚教授获第七届“华罗庚数学奖”。

2005年理学部与法国里尔大学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同年第一批17名学生赴法国里尔大学学习。

二、理工交融,坚持科技创新

理学部各院、系、所以创一流大学为目标,高度重视基础科学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注重理工交融,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理学部各院、系、所不仅承担了大量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许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部委的科研任务,还承担了厂矿企业的科技开发服务项目,积极开拓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

1999年,为推动理科的发展,学校设立理科发展基金,并成立“理科指导委员会”,理学部负责协助做好理科发展基金的管理工作。该基金的资助重点放在青年中教师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项目和跨学科的交叉性项目上,目的是实现对青年教师科研的扶持,促进多学科间的交叉集成。截止到2005年底,共有321个项目获得理科基金资助。

2000年至今,理学部各院、系、所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达数千篇。SCI、EI、ISTP共收录了其中的590余篇,理学部科研经费总计达1亿多元。申请专利发明类130项,实用型23项,授权专利发明类11项,实用型17项。承担国家“973”、“86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仅2005年,理学部各院、系、所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22项。2005年度,理学部各院、系、所纵向科研经费到款2573.85万元, 横向科研经费到款1723.27万元。

近年来,理学部科研成果斐然。

1999年,海洋系汪品先院士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被国际大洋钻探主管部门聘为大洋钻探(ODP)第184航次的首席科学家,该项目于1999年4月在我国南海实施钻探,这是我国海区第一次实施国际性的海洋钻探,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与古环境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9年,物理系陈鸿教授“自发辐射和受激吸收中的量子干涉效应”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物理系王教授等“新型掺杂SiO2气凝胶保温材料的研究”、“气凝胶中的尺寸效应研究”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航力学院薛元德教授等“增强塑料夹砂复合管道设计和制造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化学系吴介大教授等“大地表面积稀土氧化物及其制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汪品先院士“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15万千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0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钱梦騄教授等“先进无机化合物材料的电声显微镜术及其成像机理”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航力学院张相庭教授“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地貌划分及附属性建筑的抗风分析及防灾对策”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化学系吴介达教授等“大摇实密度氧化钐及其制备”(协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化学系吴庆生教授等“高效抗癌药物Rh2的转化合成技术”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海洋学院翦知闵教授等“西太平洋边缘海三维空间古海洋学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海洋学院马在田院士等“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物理系陈鸿教授“一维相互作用电子系统的理论研究”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航力学院张若京教授等“管阵的振动和稳定性”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航力学院薛元德教授等“大口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协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物理系周斌教授“ICF)分解实验用的平面调制靶和平面薄膜的研制”获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声学所汤建明副教授等“低密度超声波粉末料位仪”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钱梦騄教授等“扫描电声显微镜及其相关器件和材料”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航力学院张若京教授等“三维水力裂缝空间扩展控制理论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物理系沈军教授“结构可控的纳米多孔气凝胶薄膜的研制及光学特性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物理系王占山教授“X射线激光探针法诊断稠密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声学所林维正教授等“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研究”获得国土资源科技二等奖;物理系王占山教授“13.9nm软X射线多层膜分束镜研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7年,汪品先院士获得欧洲地球科学联盟颁发的“米卢廷·米兰科维奇”奖。

2007年1月,物理系张冶文教授“聚合物工程电介质中空间电荷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学科交叉

在学科建设方面,理学部各院、系、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多学科交叉集成为依托”,坚持“特色、交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争,有所力争”的建设思路,注重学科资源的交叉集成,实现学科建设综合可持续性发展。

理学部各院、系、所在学科建设中重点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原有多学科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科交叉的深度与广度,重视基础学科对各学科的支撑和催化作用,积极推进理学基础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融渗透。理学部各院、系、所不仅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而且积极促使理学学科融入材料、汽车、环境、生命、管理、信息、金融、医学等学科领域,从而使学科建设成为新的亮点。

理学部各院、系、所密切关注现有学科,特别是由他们衍生出的新学科方向作为“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学院积极打造深海地质学科创新平台。

物理系会同声学所、数学系、功能材料所组建了“波与材料的微结构”科技创新平台。该科技平台集中了物理和数学强势学科和学术带头人,通过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材料物理化学、数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的力学专业参与了城市建设与防灾科技创新平台的工作。

其次,积极而又扎实地推进一、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的申报工作。2003年,在原有海洋和物理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数学、力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科被授予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数学无机化学被授予二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2 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增设数学、化学、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3个;增设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4个,最近化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又获得了批准,使理学部的博士后流动站增加到5个。这些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增设,无疑为理学部的学科科技园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光彩。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