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号仿古船 :哥德堡号仿古船

更新时间:2024-09-21 10:52

哥德堡市号仿古船是按照1745年9月12日在哥德堡触礁沉没的哥德堡号货船仿制的。2007年6月10日,哥德堡举行了哥德堡号仿古船返航仪式,并先后造访了中国的广州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澳门。

来历介绍

2007年6月10日,哥德堡举行了哥德堡号仿古船返航仪式。两个半世纪前,哥德堡号劈波斩浪,跨越时空,把天各一方的两座城市——瑞典哥德堡和中国广州这两座港口城市紧紧连接在一起。两个半世纪后,神秘的哥德堡号被人们重新发现,哥德堡号的水下考古,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于是,富有想象力的瑞典人在200多年后重建了哥德堡号仿古船,沿着当年的航线,从北欧明珠哥德堡港出发,途经西班牙港口加迪斯、巴西的雷塞夫港、南非开普敦澳大利亚的佛雷蒙特、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回到广州市;然后去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途经新加坡等地回哥德堡市。哥德堡号仿古船不是一艘普通的船。这是一艘连接东方与西方,贯穿古代和当代,满载希望与梦想的仿古商船。在整个航行过程中,哥德堡号仿古船基本上以风力和水力作为驱动。

历史沿革

东印度公司

1731年6月14日,瑞典东印度公司在哥德堡成立。从1732年到1806年,瑞典东印度公司共组织过135次亚洲之航,其中只有3次到达印度,其余都以中国广州为目的地,用瑞典的木材、柏油、铁和铜,到西班牙换成白银,再用白银从中国买回高档生活用品:瓷器、香料、茶叶、丝绸等,其中的大部分再转到欧洲其他国家。

船只经历

哥德堡号从哥德堡出发,开始它第3次广州贸易之旅。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号”从广州市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的中国物品,包括366吨茶叶、100吨瓷器、19箱丝绸、133吨锡、11.4吨高良姜、3.4吨珍珠、2.3吨藤器和1.8吨胡椒。当时这批货物如果全部运到哥德堡市场拍卖的话,估计价值2.5至2.7亿瑞典银币。8个月后的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号”航行到离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离开哥德堡30个月的船员们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自己故乡的陆地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哥德堡号”触礁、沉没。这之后瑞典东印度公司又建造了“哥德堡市Ⅱ号”商船,最后沉没在南非

打捞残骸

1984年,瑞典一次民间潜水考古活动找到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号”残骸。1986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持续了近10年,打捞上来400多件完整的瓷器和9吨重的瓷器碎片,这些瓷器大部分具有中国传统的图案花纹,少量绘有欧洲特色图案,显然是当年“哥德堡号”为特定客户专门订购的“订烧瓷”。

“哥德堡号”的考古发掘直接导致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新生。“哥德堡号”基金会和新东印度公司相继成立,鉴于“哥德堡号”的国际影响,1993年,瑞典政府决定以“哥德堡号”为原型,建造哥德堡号仿古船,并且沿着先人的航线,重抵中国广州,宣传瑞典,发展瑞中经贸友好关系,推动国际交流,瑞典东印度公司历时十年、动用四千能工巧匠手工重造了哥德堡号仿古商船,并于2005年10月开始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复航广州市

1995年6月11日,哥德堡市号仿古船安放龙骨,哥德堡新世界船厂举行了传统风格的盛大典礼,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成为这项工程的监护人。资金来源包括国家、省和市的政府投入、大公司赞助、参观旅游收入、社会各界捐助和志愿者活动等几个方面。从短期看,这个庞大的项目似乎看不到什么盈利的前景,但哥德堡人更看重这个项目背后深远意义和长远效益。

数据资料

船体以木材建造。约70%为橡木,25%为松木。船框架由密压的松木板制成,以保持硬度。龙骨、船尾、楼台和其他木制部分用橡木,甲板、桅杆用松木制成。船根据有关规定并尽量在甲板以上的部分在外形,内装修上符合历史的真实。

〖船体长度〗40.9米

〖总长度〗(包括船首斜桅)58.5米

〖船幅〗11米

〖水面高度〗47米

〖动力系统〗2个Volvo Penta TAMD 163A (16升) 405千瓦发动机

〖吃水深度〗船尾为5.25米

〖船首〗长度为4.75米

〖压舱物〗400吨

〖排水量〗(船和货物的重量)1150吨

〖平均航速〗5-6海里/小时,最大速度为10海/小时

〖船员人数〗80人,其中50人为见习水手

〖食物储存〗够80人60天的消耗及额外30天的备用

〖导航〗GPS,雷达和Satcom B通讯系统

来回路程

来程路线

远航开始,离开哥德堡港

访问西班牙加迪斯

访问巴西累西腓

访问南非开普敦

访问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

访问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回程路线

访问中国广州

访问上海市

访问中国香港、澳门

继续访问新加坡毛里求斯、阿森松岛、亚速尔群岛等地

返回瑞典

在广州期间

2006年7月18日,瑞典历经十年重建的哥德堡号仿古船承载着260多年前的一个传奇,沿着古航线驶抵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中国广州。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和王后登上哥德堡号仿古船 随船进入南沙区客运码头,出席哥德堡号抵达仪式。

哥德堡号仿古船访问广州期间,实行交通管制,但不封航,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事局启用全国目前最大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广州VTS对哥德堡号进出港进行全程监控和保护。船高四十七米(加上桅杆)的“哥德堡号”将降下桅杆,穿越广州市七座珠江江面大桥。

哥德堡号仿古船复航广州是重塑千年商都形象、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历史机遇。

回航经历

追索27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穿越大半个地球,哥德堡号仿古船沿着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航行20多个月,终于在2007年6月9日回到故乡——瑞典哥德堡市

群众性的庆典,历史性的时刻,“哥德堡”号仿古船满载两国人民友谊和祝福成功完成复航,中国和瑞典,在这个历史时刻紧紧握手。哥德堡自由港南码头上,清新的海风吹拂着高高悬挂的中瑞两国国旗,灿烂的阳光映照着2万多民众欢欣的笑脸,瑞典艺术家们在临时搭起的舞台上载歌载舞。

当地时间13时20分,“哥德堡”号仿古船缓缓靠岸,汽笛拉响,21响礼炮轰鸣,主桅悬挂的本次中国之旅途经国家和地区的国旗、区旗格外绚丽。码头上兴高采烈的人群和哥德堡号上的船员们挥舞着手臂,欢呼声遥相呼应。

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热情回顾了瑞中友好往来的漫长历史,高度评价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他说:“这艘美丽的船象征着瑞中美好悠久的历史关系和令人兴奋的未来。” “哥德堡”号仿古船复航并取得成功,不仅带领人们追寻了中瑞友好的悠久历史,也开启了中瑞友好的新航程。

启发与思考

哥德堡号仿古船已经成为一个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这应从两方面来分析:从其自身所具备的作为“景观”的特质来看,“符号复原”和“事件复原”是其最核心的因素。帆船本身在形状、材料、制作方法、驱动机制等方面都追求尽可能地复原历史原貌,而且它进行的是沿原来古老航线的复航之旅。这样一来,由相关历史文献、海底考古发掘成果、古老的造船技术、当代人的独特创意等共同参与“再造”的哥德堡号,已不再仅仅是一艘仿古商船,而是成为一个能带给人们多重“想象”的“景观符号”——原哥德堡号的沉没及后来的考古发掘带来的神秘、传奇,261年前的事件所蕴涵的古老与久远,瑞典作为域外、西方的象征,远洋航行所承载的探险与开拓、征服特质等等,综合构成一场“想象”的盛宴。

但仅从哥德堡号仿古船自身因素来分析显然不够全面和有力,还要从其切入当下中国的情境进行思考。在宏观背景层面,中瑞建交50周年、中国对海洋文明的空前重视、中国对外贸易业的快速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日渐引起关注、全球化状态下对多元文化间互惠互利理念的倡导等等,构成哥德堡号引起极大关注的社会土壤;而在微观环境层面,广州市上海市都做了“延伸”设计:广州借此机会复建了两个景区即黄埔古港南海神庙,上海则举办航海文化节,并在北外滩码头制造异域环境氛围——这些都为人们深入、全面地进入并感知哥德堡号场景提供了线索和铺垫。

由此,哥德堡号仿古船自身符号、激发的想象、切入背景及环境等因素综合交织,有道具(仿古船)、有故事(文献记载)、有节目(经贸文化交流)、有演员(水手)、有气氛(各地的迎接),使得有别于正常生活的特色体验的盛宴由此形成。有关哥德堡号的历史文化资产就这样被成功地转变为引人注目的文化旅游景观。

这一现象带给我们太多的启发与思考。

中国是历史文化资产极其丰富的国家,但在文化资产的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从开发观念看,对历史文物本身的修复和对历史事件或活动的复原,哪个更容易激活历史、更能提供游客乐于参与的历史信息环境?场景再现、物作为道具是不是比单纯的复原之物更有吸引力?从历史文化资产切入当代生活的策略来看,“宝船”若能早点建好并在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时驶出中国,效果该会怎样?从历史文化资产的生命力的角度看,如何对历史文化资产的内涵做恰当的延伸和开拓?如何在历史文化资产跟当代生活的现实需求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这次哥德堡号之旅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务实内涵(国事访问、商贸交流、市场开拓)的做法值得思考。诚如有的学者所言,哥德堡号仿古船之旅不仅是“追寻”和“重温”了历史,更是“再造”了历史。

如果说风靡一时的“环球嘉年华”是依靠游乐新技术与煽动性气场带来的刺激、发泄与狂欢的体验而大获成功的话,哥德堡号仿古船引发的惊人热情与关注则主要来源于它带给人们视觉上的陌生与新奇、想象上的丰富与遥远,来源于对一直默默无闻的历史文化资产的恰当利用。

中瑞关系

从历史以来,无论是在商贸上还是在文化上,瑞典和中国都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往。17、18世纪瑞典大量的传教士、商人和探险家到中国来了解中国,然后回到瑞典去介绍中国。

1731年,瑞典开辟了亚洲贸易航线。作为当时瑞典最豪华的远洋商船之一,哥德堡号以中国广州为目的地开始了它的处女航。这次航行不仅为它的贸易公司带来了近八成的巨额利润,也引起了瑞典人对中国古老文化的浓厚兴趣。遗憾的是1745年,这艘远洋商船在哥德堡市港口附近突然触礁,沉入海底。

对于瑞典人来说,哥德堡号传奇就如同中国人心中的郑和下西洋。Last year的哥德堡号仿古船热潮,也让中国人对瑞典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很多人发现,这个遥远的北欧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居然如此密切。

1950年5月9日,瑞典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In recent years,中瑞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

两国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双赢和互利的关系,从瑞典这个角度来讲,他们把中国看作他们企业、产业转型和发展的大市场。爱立信、ABB这些新型的大公司,他们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技术和产业的升级,同时给他们国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瑞典长期以来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这使得它能特殊的身份参与世界事务,发挥特殊的作用。1995年,瑞典正式加入欧盟。在当前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形势下,中瑞全面合作进一步加强。

中国也从来没有把瑞典看作一个小国,它通过各种各样北欧的区域组织,在北欧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瑞典是对于中欧关系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国家。

In recent years,双方的高层交往出现高潮,同时中瑞贸易和经济合作也进一步扩大,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此外,中瑞两国在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也富有成效,地方及民间交往十分活跃。

附加资料

(一)

自从若干年前瑞典有关部门开始重建哥德堡号并计划进行“复航”之旅那一刻起,这艘曾经的著名商船就引起了多方(尤其是中国)的关注。随着它“真实”地驶入南中国的广州市港口,这种关注与热情也达到了高潮——在广州停留的一个月期间有250万人次前去参观!而8月29号驶进上海市港口后,在上海本地又立即掀起一股参观热潮,而且还引起浙江省等地旅行社的极大兴趣。可以说,哥德堡号已经成为一个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从其自身所具备的作为景观的特质来看,“符号复原”和“事件复原”是其最核心因素。帆船本身在形状与材料、制作方法、驱动机制等方面都追求尽可能地复原历史原貌,而且它进行的是沿原来古老航线复航之旅。这样一来,由相关历史文献与海底考古发掘成果、古老的造船技术、当代人独特创意等共同参与“再造”的哥德堡号,已不再仅仅是一艘仿古商船,而是成为一个能带给人们多重“想象”的“景观符号”:原哥德堡号的沉没及后来的考古发掘带来的神秘、传奇,261年前事件所蕴涵的古老与久远,瑞典作为域外和西方的象征,远洋航行所承载的探险、开拓、征服特质等等,综合构成一场“想象”的盛宴。

但仅从哥德堡号自身因素来分析显然不够全面和有力,还要从其切入当下中国情境进行思考。在宏观背景层面,中瑞建交五十周年、中国对海洋文明的空前重视、中国对外贸易业快速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日渐引起关注、全球化状态下对多元文化间互惠互利理念倡导等等,构成哥德堡号引起极大关注社会土壤;而在微观环境层面,广州市上海市都做了延伸设计:广州借此机会复建两个景区即黄埔古港南海神庙,上海则举办航海文化节,并在北外滩码头制造异域环境氛围——这些都为人们深入和全面地进入并感知哥德堡号场景提供了线索和铺垫。

由此,哥德堡号自身符号、激发的想象、切入背景及环境等因素综合交织,有道具(仿古船)和有故事(文献记载)、有节目(经贸文化交流)、有演员(水手)、有气氛(各地的迎接),使得有别于正常生活特色体验的盛宴由此形成。有关哥德堡号的历史文化资产就这样被成功地转变为引人注目文化旅游景观。

(二)

2006年7月18日上午,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和王后西尔维娅乘大型仿古船“哥德堡号”抵达南沙区客运码头,正式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

上午十一时二十五分左右,“哥德堡号”在五艘中国海巡船的护航下,缓缓驶入南沙客运港。在抵达距南沙客运港零点五海里处时,“哥德堡号”鸣响八响礼炮,“哥德堡号”抵达南沙的欢迎仪式拉开序幕。

在南沙客运码头,国王一行受到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汤炳权、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陈昊苏、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等领导的热烈欢迎。船靠岸后,等候在港口沿岸的威风锣鼓队、五十六个民族的舞蹈队以中国最传统的礼节向来客献上最热诚的致意,数百名广州市民和一百多位瑞典侨民在百余米长的红地毯两侧列队欢迎。

国王此次访粤主要目的是出席瑞典“哥德堡号”仿古船驶抵广州的系列活动。包括出席“哥德堡号”抵达南沙区客运码头的欢迎仪式、“哥德堡号”访穗纪念石碑揭牌仪式、民间“龙舟激扬迎古船”仪式、“哥德堡号”广州之夜文艺演出、中瑞经贸日开幕式等活动。

据悉,国王一行是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这是国王时隔二十五年之后再次访华。随同国王此次访华的有瑞典副首相、驻华大使、海军中将、贸工部副部长等官员,以及爱立信和伊莱克斯电器公司董事会主席兼瑞典企业联盟主席泰斯库先生率领的,由ABB、索尼移动通信沃尔沃、北欧航空公司、瑞典银行、萨博(萨博集团)等著名企业负责人组成的庞大经贸易代表团。

远在一七三九年,“哥德堡号I号”建成并开始其处女航—驶向遥远的中国,并且先后顺利完成两次远洋航行。它满载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和香料等物品返回瑞典,同时也带回了中国人民的友谊。“哥德堡号I号”于第三次航行即将到岸时,不幸触礁沉没。

此抵达广州市的“哥德堡号III号”为瑞典经历十年、耗资数千万美元重建的仿古船。“哥德堡号III号”来华宣传中瑞友好,中国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介绍两国古代的贸易和交流,对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具有特殊意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