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者 :善良者

更新时间:2024-09-21 02:19

小说《善良者》 (又译《仁人善士》)(Les Bienveillantes)是美国犹太裔作家乔纳森·利特尔(Jonathan Littell)的处女作。2006年11月6日,利特尔凭小说《善良者》获得法国最大的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基本信息

2006年11月6日,乔纳森·利特尔(Jonathan Littell)凭小说《善良者》(Les Bienveillantes)获得法国最大的文学奖龚古尔奖,而一个多星期前该书刚刚获得了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利特尔精通多国语言,他之所以用法语来写作《善良者》,是因为他崇拜的文豪都是用法语写作的作家。该书的写作仅用了四个月,但利特尔说他准备了五年,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

故事情节

《善良者》写的是一个前纳粹军官的忏悔,利特尔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回忆了纳粹的种种令人发指的罪行和发生在集中营里的悲惨往事。小说的主人公叫玛克斯·奥,他从俄罗斯前线到柏林后方,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达豪集中营,目睹甚至参与了对犹太人的屠杀,见证了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普通百姓的命运。战后,他由于身份错位,被纳入法国国籍,逃脱了军事法庭的审判。小说详细而生动地再现了战争的恐怖,分析了人性的弱点。

创作过程

写作《善良者》的念头,正是起源于利特尔在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波黑与一些非政府组织人员一起工作的经历。《善良者》是会两门语言利特尔首度尝试法语写作,书名取自希腊神话,人们因惧怕复仇女神而称呼他们“仁慈女神”,故事背景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一个毫无悔意的前纳粹高级军官的叙述,用他个人的视角记录了纳粹在东线战场清洗反抗者和犹太人的暴行。军官和书中出现的其他数百个人物大多是虚构的,但军官叙述的暴行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故事主角人格复杂,学识涵养丰富,曾接受法官训练,又终其一生受到与妹妹乱伦的经验、以及自身抗拒的同性恋性倾向的精神纠缠。利特尔为重现纳粹屠杀的历史背景,花两年时间研究文字、影音记录以及历史资料,至少阅读了200本纳粹德国时代的相关书籍,并到东欧、俄罗斯等地实地勘查。军官在回忆录的开头这样写道:“我所做的一切,我做的时候都已经知道后果。不管让人多么难受,多么痛苦,我的义务就是服从和执行。”在早先接受采访时,利特尔曾说:“让我感兴趣的是,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成为施虐者。”小说在伽利玛出版社接受付印前,曾遭其它出版社退稿,不过,8月底上市后,迅即引爆法国文坛,不仅成为文学界热烈讨论的作品,销量已突破25万册,并被译成英文、德语等语言,在英国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发行,而各大出版商对于《善良者》版权积极争夺,不少业界人士分析,这本书的大卖,已让利特尔成为迅速致富的百万富翁。在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这本书就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也早早被看好是本届龚古尔文学奖的热门。10月26日,《善良者》率先获得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善良者》影响

《善良者》是乔纳森·利特尔的处女作,这部用法语写作的长达80万字的长篇巨著创下了法国文坛的多项奇迹。

它不但畅销欧美,在法兰克福书展以天价卖出了多语种的版权,还先后入围法国六大文学奖,并一举夺得两个大奖,这在法国当代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龚古尔奖评委会主席夏尔-鲁说:“面对这样的巨著,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尽管争论激烈,但评选得很好。”秘书长迪迪埃·德库安则在投票后说:“我只有一句话:这是一本非常非常伟大的书。”

评论争议两极化

尽管这本书在法国热销,成为近年来罕见的现象,但法国文学界对此书却充满争议。有书评认为,利特尔用第一人称冷静地展现暴行本身以及人们对暴行的漠然,从而强有力地揭示了历史浩劫所包含的“恶的日常化”以及人类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甚至有评论认为该书堪比俄罗斯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史诗巨作。评论文章称:“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而是一个事件。”而表示异议的评论也有不少,有述评如此嘲弄称:“小说描写了一个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主人公、一个有教养的同性恋者,喜好法国文学的文化青年,贪求同胞妹妹,最终又杀死母亲,一切看起来是那么虚假又陈词滥调。”还有一些批评文章认为,利特尔的小说表现了作家是个低级的偷窥狂,书中充满了死亡、淫秽和低俗的描写,并未真正挖掘出纳粹反英雄的动机。

远离聚光灯的作家

龚古尔文学奖的评审表示,39岁的利特尔虽然是新人新作,但在最终10位评委投票中,还是以7票优势成为今年的大奖得主。居住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利特尔并未现身颁奖现场,只是委托出版《善良者》的法国伽利玛出版社编辑向主办方表示,“很高兴能有幸获得这个奖项,缺席颁奖仪式,绝非傲慢不敬,只是自己更愿意远离聚光灯”。伽利玛出版社的代表说:“利特尔没有公开露面,部分原因是他很害羞,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文学不是娱乐活动,大家关心的重点是小说本身,而不是他个人。”

利特尔现象

美国作家乔纳森·利特尔法国的崛起,可以说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例子。2006年的法国文坛,如果没有利特尔,本会平静当然也会平淡,因为“文坛杀手”乌勒贝克躲在爱尔兰不再出来制造热点。虽然“秋季书潮”的书依然一年比一年多,但似乎没有脱颖而出的杰作。老作家仍在耕耘,但已力不从心,当红作家也在努力,却难再造辉煌。虽然法国各方一直致力于扶持和培养新人,可新人新作的情况跟往年一样并不容乐观,往往还没有浮出水面就已死去。《母猪女郎》的传奇已过去十年,新诺冬让人望穿双眼。然而,2006年法国文坛的最大新闻还就出在处女作中,只是,它的作者不是法国人,而是一个用法语写作的美国人,现在还不住在法国。这个叫利特尔的年轻人轰动法国乃至欧洲的处女作可以说与法国毫无关系,它写的是二战中德国人的事,采用的是典型的美国式叙述风格,九十万字的篇幅把那些往往以七八万字的小说充当“长篇”的法国作家挤得“无地自容”。法国有记者戏谑说:法国人今年读书的数量将明显减少,因为利特尔的《善良者》将以一当十。

让法国作家望洋兴叹而且很可能心生妒嫉的是,《善良者》罕见地同时入围法国六大文学奖,最后竟夺得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而它的销量在获奖之前就已达到二十五万册,之后不知还会翻上几番。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它的版权在德国美国都卖出了天价,在其他国家包括在中国也引发了激烈的竞争。法国评论界对作者及其作品更是赞不绝口,甚至把利特尔与列夫·托尔斯泰、福楼拜以及斯丹达尔等大作家相提并论,《费加罗报》认为该书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新观察家》也说:“在法国当代文学史上,还没有任何哪位作家刚出山就有如此勃勃向上的雄心壮志,如此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如此入木三分的尖锐洞察力,如此摄人心魄的文字掌控力。”

利特尔现象并不是孤立的,2006年的法国文学大奖有一半多都被外国作家夺得。获勒诺多奖的是刚果作家阿兰·马邦库,他的《豪猪的回忆》充满了奇幻色彩,讲的是一头名叫古木巴的豪猪的历险故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人性的世界,那里有争斗,却没有陷害,有残杀,却没有阴谋。加拿大女作家南希·于斯东的《断层线》获得了菲米娜奖,小说中的故事相继发生在美国、德国以色列和加拿大,作者通过一家四代四个六岁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活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南希已在巴黎居住了二十多年,《断层线》是她的第十一部小说,用英语写完后,她自己译成了法文。出生于突尼斯的索尔·沙兰东是法国解放报》的记者,以采访北爱尔兰、阿富汗、黎巴嫩等地而闻名,曾获新闻大奖,现在获得美第契奖他尤其感到高兴。他的《允诺》写的是七个不同职业的朋友信守小时候许下的诺言,几十年来如一日,每天轮流去村边看望和照料一对孤独老人。这是一个有关“博爱”和“许诺”的故事,他们的忠诚和信念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格外可贵。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