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 :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的国家

更新时间:2023-10-14 14:14

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 الجمه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英语:Republic of Lebanon),简称黎巴嫩。黎巴嫩地处地中海东岸,北和东与叙利亚接壤,南邻以色列,西濒地中海,由一条狭窄的领土组成,总面积10452平方千米,首都为贝鲁特。截至2023年2月,人口约607万人,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英语。

黎巴嫩全境按地形自西向东分别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东侧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东侧的贝卡谷地和东部的东黎巴嫩山脉。黎巴嫩山纵贯全境,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海拔3083米,为黎巴嫩最高点。该国河流众多,利塔尼河为该国最长河流,向西注入地中海。黎巴嫩属地中海气候,沿海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黎巴嫩是古老的腓尼基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2000年为腓尼基的一部分,7世纪前相继被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所统治。7世纪初今黎巴嫩境域并入阿拉伯帝国。16世纪时,黎巴嫩被奥斯曼帝国所征服,并在接下来的400年中一直处于其统治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崩溃,在法国干涉下,组成现代黎巴嫩的五个省份接受法国委任统治。1943年独立后,黎巴嫩建立了独特的政府形式,由主要宗教派别掌握政治权力。1975年黎巴嫩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国共内战,严重影响了该国的经济发展。近期黎巴嫩多发党派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和以色列叙利亚两国关系紧张。

黎巴嫩实行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该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主要以服务业为主,以四大支柱产业(金融、侨汇、旅游、贸易)为主的服务业占黎巴嫩GDP的70%左右。2019年以来,黎巴嫩银行体系濒临崩溃,通货膨胀率急升。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造成至少137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另有数十人失踪。银行业危机、贝鲁特港大爆炸以及2020年以来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等因素相互叠加,使黎巴嫩经济雪上加霜。2023年2月1日起,黎巴嫩镑对美元汇率将从1507.5:1调整为15000:1,贬值90%,该国四分之三以上的百姓生活在贫困之中。世界银行估算数据显示,2022年黎巴嫩GDP约220亿美元,通货膨胀率186%。2021年黎巴嫩人均GDP为4136.1美元,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偏下收入经济体。2021年,黎巴嫩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06,位居全球第112位,处于高人类发展水平。

黎巴嫩文化源自不同的文明,它是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通过融合其他文明而发展起来的。由于黎巴嫩种族和宗教群体的多样性,使得该国的节日、音乐风格、文学和美食呈现多元化特点。该国著名作家哈利勒·纪伯伦(Gihran Khalil Gibran)对阿拉伯语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是阿拉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黎巴嫩传统音乐的特点是使用乌德琴、卡农琴、达布卡琴和达夫琴等中东乐器,使得黎巴嫩音乐有别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音乐,而且音乐节众多。截至2023年12月,黎巴嫩已有扎加尔唱诵诗歌、阿拉伯书法、阿尔曼努希(Al-Man'ouché)等三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12月,黎巴嫩境内已有安杰尔、巴勒贝克、提尔古城、比布鲁斯等6项世界遗产。该国著名旅游景点有杰达溶洞、腓尼基时代兴建的比布鲁斯、古罗马时代兴建的巴勒贝克城和十字军时代兴建的赛达城堡等。

黎巴嫩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建立公正、合理、平等、均衡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外强调其阿拉伯国家属性,调整与叙利亚关系,积极发展同埃及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大国的关系,黎巴嫩与几乎所有其他阿拉伯国家都保持着良好关系,并于 2002 年 3 月主办了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同时,黎巴嫩也非常重视同美国和法国等国家的关系。截至2020年,黎巴嫩与98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其中73个国家在黎巴嫩设有使领馆。黎巴嫩是联合国成员国、阿盟成员国,接受世界银行、阿拉伯经济社会发展基金、伊斯兰发展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援助。

名称

黎巴嫩的名称来源于该国境内的黎巴嫩山。“黎巴嫩”一词源于腓尼基语词根lbn(𐤋𐤁𐤍),意为“白色”,对应黎巴嫩白雪皑皑的雪峰。

埃勃拉图书馆的古文本、吉尔伽美什史诗以及《希伯来圣经》中,都提到了黎巴嫩之名,它在古埃及被记为Rmnn,其中“R”代表迦南人。

随着1861年奥斯曼帝国改革,“黎巴嫩”一词开始作为行政单位所使用,最初是以“大黎巴嫩国”的名称,1920年,以主权国家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 البنانية)的名义继续存在,1943年独立后更名为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بنانية)。

历史

史前时期

考古学家在比布鲁斯地区发现了黎巴嫩早期定居点的证据,比布鲁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证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考古学家发现了史前小屋的遗迹,上面有破碎的石灰石地板,原始的武器,以及7000多年前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渔民社区留下的埋葬罐。

上古史

腓尼基人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800年)

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当今黎巴嫩的一些沿海城市及内地的稠密林区内,居住着闪族人的祖先——迦南人。他们以擅长用近海的一种软体动物门制造为当时的欧亚许多国家皇室和达官贵人所推崇的紫色染料而闻名于世,迦南人也因这种染料的希腊名称而被世人称为“腓尼基人”。

早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时期,腓尼基人就同埃及开展了贸易往来,古卜拉是同埃及开展贸易的第一个腓尼基城邦国家。腓尼基向埃及主要出口雪松、橄榄油葡萄酒,而从尼罗河主要进口黄金及其他产品。到公元前18世纪末,由于另一闪族游牧部落征服埃及,建立希克索斯王朝,腓尼基人同埃及的贸易关系中断。直到公元前1570年,底比斯雅赫摩斯一世发动一场解放战争,推翻了希克索斯王朝,并使埃及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公元前1490年,他的继承人图特摩斯三世挥师北上,将当今的叙利亚和黎巴嫩领土全部并入埃及

公元前14世纪末,埃及帝国逐步衰落。公元前12世纪初,黎巴嫩再次获得独立。在此后的三个世纪里,腓尼基人摆脱了外族的统治,获得了自由,开创了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其间,腓尼基人不但发明了作为文字交流工具的拼音字母,而且掌握了纺织、象牙雕刻、金属工具和玻璃的制造工艺。腓尼基人作为航海家,不仅建立了通往欧洲和西亚的航道,还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几乎整个地中海海域,公元前9世纪,在今突尼斯的北端建立了迦太基(Carthage)殖民地

亚述帝国、巴比伦王国和波斯帝国统治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

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亚述人于公元前14世纪成为独立国家,并一度成为地区强国。公元前9世纪,亚述诸王开始了新的扩张时期,公元前8世纪中叶至公元前7世纪后期的所谓新亚述时期,亚述军队占领了腓尼基人的诸城邦王国。其后,不断遭到腓尼基人的反抗。

公元前605年,重新崛起的新巴比伦王国的军队在尼布甲尼撒王子的指挥下,在决战中战胜了埃及、亚述联军,宣告亚述的灭亡。随着两河流域统治者的更迭,腓尼基各城邦反对巴比伦统治者的斗争更趋激烈。公元前587~前574年,提尔人为反抗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军队对提尔城的围困,进行了13年的长期英勇斗争,终因寡不敌众宣告失败。城邦宣告投降,国王被废黜,居民沦为奴隶。

公元前539~前538年,居鲁士二世创建的波斯帝国攻陷巴比伦,腓尼基及其邻国又成为波斯的属地。其子冈比西斯于公元前529年继位后,继续执行居鲁士的对外征战、扩张政策。他看到波斯帝国的出海口距欧洲路途遥远,而腓尼基人既拥有地中海东岸的良港,又拥有一支强大的船队,就将黎巴嫩选为向西扩张的基地。为了便于管理,他将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合为一个行省,将西顿选为首府,并给予欧内斯特·西顿、提尔等城市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提供一些新的交通设施。

公元前360年,腓尼基人同希腊的关系打开了新的局面,雅典人对居住在阿提卡半岛的西顿人豁免了例行的侨居税,移居比雷埃夫斯等雅典周围城市的腓尼基人数量大大增加。当时的西顿王斯特拉顿同希腊的关系也比较密切。而腓尼基诸城邦同波斯一向还算比较融洽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腓尼基人感到波斯帝国已经走向衰弱,对波斯皇帝所派总督的统治已无法忍受,自黎巴嫩北部的的黎波里等地开始爆发起义,最终腓尼基九个主要城邦赶走了波斯总督。

希腊罗马和拜占庭统治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7世纪)

波斯帝国在大流士三世统治下已逐步走向衰败时,地中海上与之交恶达两个多世纪之久的希腊此时重新崛起,出生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333年率领一支3.5万人的大军,挥师东进,穿越波斯人控制的小亚细亚半岛,再南下叙利亚,在叙利亚粉碎波斯军队的抵抗后继续南下。腓尼基诸城邦,除提尔外,均未试图反抗,承认了希腊的宗主国地位。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所拓展的庞大帝国分崩离析,在北马其顿将军们的激烈争夺下被一分为四。腓尼基东部、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被塞琉西帝国的创始人塞琉古一世所囊括,而叙利亚南部和埃及则落入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前30年)手中。此后,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为争夺繁荣的腓尼基而不断发生争斗。公元前286年前后,腓尼基诸城邦在塞琉古一世时曾被转让给托勒密一世,臣属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达88年之久。公元前198年,塞琉古王朝才再度夺回腓尼基诸城邦,并持续统治了一个世纪。但是,塞琉古王朝已逐步走向衰败。随着塞琉古王朝的苟延残喘,腓尼基各城邦在力主自决的呼声中获得了一些特权和权力。

塞琉西帝国执政的最后一个世纪,由于国力衰弱,内政松弛,外族入侵,王国始终处于动乱之中。公元前82年,东北方亚美尼亚人入侵。到公元前64年,罗马将军格涅乌斯·庞培率军攻占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和黎巴嫩,塞琉古王朝最终覆灭。从塞琉古王朝覆灭直到公元4世纪末,腓尼基诸城邦贝鲁图斯、比布鲁斯、西顿和提尔等被合并到叙利亚省,转入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成为罗马帝国的臣民。公元395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去世后,其两个儿子分管的帝国东、西两部分最终分裂成两个国家,以罗马为首都的罗马帝国和以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市)为首都的拜占庭帝国。从此,腓尼基诸城邦又归属拜占庭帝国管辖。罗马帝国虽于公元476年衰亡,而拜占庭帝国却生存了近11个世纪,直到公元1453年才亡于奥斯曼帝国。黎巴嫩则于7世纪中叶随叙利亚归属新兴的阿拉伯帝国

中古史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古莱什部落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次年,在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领导下,阿拉伯军越过阿拉伯半岛边界,在死海南面的阿拉伯谷地同拜占庭军队激战并获胜。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继位后,同属古莱什部落的哈立德·本·瓦利德将军于公元636年率领阿拉伯部队在叙利亚西南边境的雅穆克战役中击溃了数倍于己的5万拜占庭守军,将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相继占领。此役最终结束了拜占庭帝国地中海东岸诸国的占领。

倭马亚王朝时期(661年~750年)

661年,穆阿维叶一世继任哈里发后,创建了阿拉伯帝国的首个王朝——倭马亚王朝。穆阿维叶继位后,即在黎巴嫩沿岸派驻部队,并接收和发展拜占庭帝国在提尔和阿卡所建的设备完善的造船厂,利用黎巴嫩的雪松建造海军舰队,一方面抵抗拜占庭可能来自海上的进攻,一方面又在海上扩张,占领了距海岸较近的塞浦路斯岛,对较远的克里特岛、罗得岛则进行了一些劫掠活动。

在黎巴嫩历史上,倭马亚王朝时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基督教马龙派教会扎根黎巴嫩。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就已传入黎巴嫩的沿海城邦。基督教马龙派源于叙利亚,卡尔西顿会议后,因同坚持一性论的雅各教派发生尖锐矛盾,部分马龙派教徒于5世纪中叶迁到黎巴嫩山北部。阿拉伯帝国占领黎巴嫩后,拜占庭帝国为防止阿拉伯人的入侵行动威胁拜占庭帝国的安全,便利用定居在黎巴嫩山区的信奉基督教的马拉达人来牵制阿拉伯人。

为巩固在阿拉伯半岛伊拉克的统治,拓展新的疆土,穆阿维叶一世在阻止了马拉达人的多次进攻后,于公元667年通过谈判同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达成协议,同意每年向君士坦丁缴纳贡品,换取马拉达人停止对阿拉伯军队的攻击。而在叙利亚,穆阿维叶却不断排挤和打击基督教派,大批马龙派教徒遂纷纷迁徙到黎巴嫩山北部马龙派教徒聚居地,其他教派的一些基督教徒也都前往黎巴嫩避难。大批基督教徒的迁入和各教派积极的传教活动,黎巴嫩逐步发展为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的由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马龙派教会成为基督教在黎巴嫩的主要教派。倭马亚王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腐败,各个宗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激烈,内忧外困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覆灭。

阿拔斯王朝时期(750年~1258年)

750年1月,起义军领袖艾布·阿拔斯的军队在伊拉克东北大扎卜河一役击溃倭马亚军队,同年4月26日起义军攻占倭马亚王朝首都大马士革。8月5日,倭马亚王朝最后一位哈里发麦尔旺二世被追杀,倭马亚王朝覆灭,阿拔斯王朝建立。

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定都巴格达,进入了一个阿拉伯贵族和非阿拉伯贵族联合统治的新时代。在这一时期,帝国内各个族群的人民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此期间黎巴嫩经济也同样得到发展,提尔和的黎波里的港口忙于出口纺织品、陶器和玻璃制品。黎巴嫩产品不仅销往阿拉伯国家,还深受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青睐。在哈里法哈伦·拉希德及其子麦蒙执政期间,黎巴嫩在学术创新方面也作出了显著贡献。医学家拉施德丁、法理学家阿瓦齐和利奥六世古斯塔·伊本·卢伽均是各自领域的杰出代表。

阿拔斯王朝时期,伊斯兰教教德鲁兹派在黎巴嫩山区扎根。德鲁兹派于11世纪初由埃及地方王朝法蒂玛王朝第六代哈里发哈基姆的裁缝德拉齐所创建,“德鲁兹”一词即由其名演绎而来。德拉齐出生于中亚的布哈拉,因为在埃及狂热地神化哈基姆,从而受到哈基姆的宠爱。他公然宣称哈基姆具有超凡的神性,是最高宇宙灵魂的化身,是安拉在尘世的代理人。由于这些宣传受到伊斯兰马仪派宗教领袖的谴责,德拉齐被迫转移到叙利亚、黎巴嫩传教,最后选择在黎巴嫩定居。

在1096~1291年的近两个世纪中,罗马教皇先后组织了8次“十字军东征”。在第一次东侵中,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后就把进攻矛头直指黎巴嫩海岸。公元1109年占领的黎波里,1110年攻克贝鲁特和赛达,苏尔人民进行了顽强抵抗,在长期围困后直到1124年才不得不屈服。

13世纪末,正值十字军东侵已成强弩之末时,黎巴嫩又遭埃及新兴的马穆鲁克王朝的侵略。公元1291年,正当马穆鲁克军队忙于同十字军、蒙古国武装部队作战时,居住在黎巴嫩贝卡谷地和凯斯莱旺的什叶派穆斯林群起反抗。在战胜外族军队后,马穆鲁克军队于公元1308年镇压了什叶派的反叛。为逃避马穆鲁克军队的进一步镇压和屠杀,什叶派穆斯林纷纷逃离凯斯莱旺,前往黎巴嫩南部。马穆鲁克王朝在黎巴嫩的统治延续了近3个世纪,直到公元1516年,奥斯曼帝国成为黎巴嫩及其周围广大地区的统治者。

近代史

奥斯曼帝国对黎巴嫩统治的开始

1516年,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为征服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亲自率军南下,在叙利亚阿勒颇以北的麦尔杰·达巴格一举击溃了马穆鲁克军队的抵抗。大马士革省长加扎利因在此役中曾协助奥斯曼一世军队而深得奥斯曼人的信任。当赛利姆一世进入大马士革时,加扎利将颇受其喜爱的到访的黎巴嫩酋长们介绍给塞利姆一世。塞利姆对为首的德鲁兹酋长法赫尔丁(Fakhr ed-Din)的口才甚为欣赏,决定给予黎巴嫩酋长们以半自治地位。从那时起直到19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先后通过德鲁兹派的两大家族马安(Maan)家族和的谢哈布(Chehab)家族实施对黎巴嫩的统治。在奥斯曼帝国时代,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将当今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五国划为一个行政区域,统称“大叙利亚”。

马安家族执政时期

马安家族迄今为止未能查到其确切的阿拉伯家谱。1120年,马安家族按照突厥塞尔柱帝国大马士革总督的指示,为躲避困扰沿海地区的十字军部队,迁到黎巴嫩山脉中部舒夫山区的西南山坡定居。这个家族很快就皈依伊斯兰教的德鲁兹教派。到1516年法赫尔丁一世掌权任埃米尔时权力逐步上升,成为黎巴嫩最大的封建地主。奥斯曼帝国当局还批准法赫尔丁建立黎巴嫩自己的军队。

在马安家族迁到黎巴嫩半个世纪后,来自阿拉伯半岛古莱什部落的谢哈布家族从叙利亚南部迁来,定居在赫尔蒙山脚的塔伊姆谷地,并逐渐皈依了基督教马龙教派。这两个家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通过联姻和协约结成同盟,分享黎巴嫩中部地区和南部区的统治权。马安家族的聚居地和权力中心在舒夫山区的代尔·盖迈尔(Deir el-Qamar)及其以南的巴格林(Baaqlin)。

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苏丹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拜占庭、波斯等主要对手,对黎巴嫩等小国的统治相对较松。只要能每年按时上交租税,当局并不禁止封建主把奥斯曼当局册封的封地分封给家族其他成员或下属。

在法赫尔丁二世执政黎巴嫩时期,其对内通过通婚、权术、结盟和武力打压等手段,使国内各教派、各地区、各家族之间的关系保持稳定。同时,法赫尔丁二世组建了一支规模超过4万人的新式军队,修建防御工事,加强对其所辖区域的控制。法赫尔丁执政期间,积极促进国内的经济繁荣,改良农业生产方式,引入新物种,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由于不满法赫尔丁二世发展军队,繁荣经济,谋求独立的举措,1613年奥斯曼帝国当局派驻大马士革总督率领从各地调集的兵力和160艘舰船从陆路和海路夹击黎巴嫩。法赫尔丁二世自知无力反抗,被迫逃亡国外避难,随后于1618年回国。回国后法赫尔丁二世集中财力发展军队。1623年,黎巴嫩军队在安杰尔战役中以4000人的规模大胜拥有1.2万人的奥斯曼军队。

奥斯曼苏丹被迫于1624年授予法赫尔丁二世以“阿拉伯斯坦君主”的头衔。为了实现脱离奥斯曼帝国和获得完全独立的梦想,法赫尔丁二世继续扩大领土,逐步控制了北方邻国叙利亚巴尔米拉和南部邻国巴勒斯坦,从而加强了黎巴嫩的战略地位。

但法赫尔丁二世的独立倾向和向基督教、欧洲国家开放的做法再次激起了奥斯曼帝国当局的愤怒。穆拉德四世苏丹于1633年命令叙利亚和埃及军队从北、南两个方向夹击黎巴嫩。法赫尔丁二世终因寡不敌众而败北,并于1635年2月被俘,4月他与三个儿子同时被奥斯曼一世处决。随后黎巴嫩由法赫尔丁二世的侄子穆勒西姆和穆勒西姆的儿子阿马德继续执政,但未有太多建树。

谢哈布家族执政时期(1697年~1842年)

1697年阿马德去世,没有子嗣接任,马安家族的统治也随之宣告结束。黎巴嫩的部族元老和社会名流在舒夫山区贝特丁附近的萨姆甘尼耶开会,选出拉谢亚的谢哈布家族的酋长、前任埃米尔阿马德的外甥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为黎巴嫩新任埃米尔。但奥斯曼帝国政府却接受了法赫尔丁二世的幼子侯赛因的建议,任命阿马德的外孙、哈斯拜亚年仅12岁的海达尔为埃米尔,而将巴希尔推为摄政王

巴希尔辅佐执政时期,正值奥斯曼一世帝国国力衰弱之时,他利用奥斯曼地方官之间的矛盾,同时又以不偏不倚的态度协调德鲁兹派和基督徒之间的关系,保证了两派在其统治区内能够和平共处,同时巴希尔还收复了对国内沿海平原地区的管辖权,恢复和保证了黎巴嫩的统一、稳定和安全。1707年,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去世,其继任者海达尔通过通婚、分封等方式,在黎巴嫩扶植起一个由酋长、谢赫·艾哈迈德组成的新兴的封建贵族阶层,通过他们把人民团结和统一在谢哈布家族周围。

1732年海达尔去世,其子穆勒西姆继位后重新收复了贝卡谷地,1749年又收复贝鲁特。至此,马安家族执政后期分崩离析的大黎巴嫩除的黎波里地区外,又被谢哈布家族重新收复并组合起来。穆勒西姆在取得这些重大成就后,无心眷恋政务,只想在贝鲁特潜心研究伊斯兰教,遂于1754年退位。长子尤素夫尚未成年,故到1770年才继任埃米尔之位。

1788年,巴希尔二世接替尤素夫出任黎巴嫩的埃米尔,其执政时间长达半个世纪时间。1799年巴勒斯坦北部沿海城市阿卡拿破仑·波拿巴围困时,拿破仑和阿卡总督贾扎尔均要求巴希尔支援,巴希尔权衡利弊,保持中立,对双方均未伸出援手。而当奥斯曼帝国大臣率军赶往阿卡制止法国的入侵时,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立即提供小麦和马匹等物资援助。为此,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很快得到回报,奥斯曼一世皇帝册封巴希尔为“德鲁兹山国”即巴勒贝克、朱拜勒和阿米勒山的总执政官,授予遇事可向帝国政府直接报告的权限。

巴希尔二世执政期间,对政敌和罪犯采取了严酷的惩罚措施,因此统治地位比较稳固,社会治安也比较安定。在巩固统治的基础上,巴希尔二世积极发展和改造公用事业,新建和改建了不少道路、桥梁,铺设引水管把山上的泉水穿过山谷经代尔·盖迈尔引到埃米尔的新都贝特丁,动用了黎巴嫩和叙利亚的能工巧匠在贝特丁修建豪华的宫殿。这座宫殿花了整整40年时间才修建完成,至今仍是舒夫山区著名的名胜古迹。巴希尔二世也注重发展本国的科学教育事业,特别是派遣留学生到中东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开罗医学院留学,以改善本国的医药事业。对于宗教,巴希尔二世采取了一种宽松和宽容的政策,在接受英国、法国、美国等国文化影响方面也比较宽容。从19世纪30年代起,美国和其他国家传教士就开始在黎巴嫩开办学校,甚至在贝鲁特开办了奥斯曼帝国疆域内的第一所女子学校。美国教会的印刷厂也从国外迁入。许多在叙利亚受到挤压和迫害的希腊天主教徒和德鲁兹人也纷纷迁入黎巴嫩山区。

为了扩张势力范围和摆脱土耳其人的统治,巴希尔二世一再以武力同奥斯曼一世当局抗争。1821年,他支持赛达总督出兵进攻叙利亚,获得重大胜利。为此,巴希尔二世遭到奥斯曼帝国苏丹严厉打击,而不得不逃往埃及,寻求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保护。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调解下,巴希尔二世才重新得到苏丹的信任,而埃及之行也促进了两国加速摆脱奥斯曼帝国帝国的统治。1831年,当阿里巴巴集团决定向奥斯曼帝国开战时,巴希尔二世决定同埃及联合行动,并同阿里之子易卜拉欣·埃德恒帕夏协同作战,在持续围困7个月后于次年5月攻克巴勒斯坦城市阿卡,6月又攻克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出于战争需要,巴希尔二世加重了平民的税赋和劳役负担,将国家的兵役制度由募兵制改为征兵制。这些措施引发了广大百姓的不满情绪,数度发生反对政府的骚乱。1840年5月,马龙派基督教徒和德鲁兹人不顾巴希尔二世的制止,动用各自的武装,联合起来反对埃及人。国际上,英国奥地利普鲁士王国俄罗斯等欧洲主要势力反对法国偏袒埃及的政策,于1840年7月同奥斯曼帝国苏丹签订了伦敦条约,并据此要求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撤离叙利亚。遭阿里巴巴集团拒绝后,奥斯曼帝国英国军队于9月登陆黎巴嫩海岸。巴希尔二世于10月向英国投降,被流放到马耳他岛,1850年死于伊斯坦布尔市

马龙派和德鲁兹派的长期流血冲突(1840年~1860年)

随着叙利亚基督教徒不断迁入黎巴嫩北部山区,原来居住在北部山区的部分黎巴嫩基督教徒陆续南迁,本被德鲁兹人视为故乡的舒夫山区逐渐成为基督教徒和德鲁兹人混居的地区,但双方仍相对集中地聚居在各自的城镇内。基督教徒对其他国家较为先进的文化教育适应能力较强,吸收较快,他们的城镇在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发展均比德鲁兹城镇快。基督教派在国家财政和国家事务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此,德鲁兹派不无忧虑和担心。1840年,埃米尔巴希尔二世派基督教派武装去镇压德鲁兹派易卜拉欣帕夏的起义,然而此举更激发了德鲁兹派对基督教派的愤怒和仇恨。

奥斯曼帝国政府对黎巴嫩埃米尔长期以来企图摆脱其统治深为不满,遂于1840年利用整治巴希尔二世之机,取消原先授予黎巴嫩的自治权,改由帝国政府直接管辖。奥斯曼政府一方面直接任命巴希尔三世为“黎巴嫩山埃米尔”,将其管辖区域限制于黎巴嫩山区,而不是整个黎巴嫩;另一方面则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挑起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巴希尔三世上任不久,奥斯曼一世当局就挑起了基督教徒和德鲁兹人的第一次冲突。基督教徒聚居的城镇代尔·盖迈尔被焚毁,盖尔卜堡(Souk el-Gharb)地区的其他基督教城镇、乡村也遭到同样厄运。马龙派教徒在逃往贝鲁特途中,又遭到奥斯曼骑兵的袭击。扎赫勒的基督教派武装也是被豪兰地方的德鲁兹封建首领率非正规军前去解除的。驻黎巴嫩的法、英、俄三国领事曾就此联合照会奥斯曼帝国当局提出抗议,并指出,据普遍传闻,德鲁兹派是遵照政府密令拿起武器的。但奥斯曼一世当局对此置若罔闻。这次冲突使双方居民,特别是基督教派居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惨重损失,但更为严重的是在两派居民间埋下了猜疑和仇恨的祸根。

1842年初,奥斯曼当局借口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德鲁兹派的合作已破裂,黎巴嫩的自治无法继续,废黜了埃米尔巴希尔三世,任命欧麦尔·纳姆萨维帕夏为黎巴嫩山总督,对黎巴嫩实行直接统治。根据一些欧洲大国的建议,奥斯曼帝国苏丹(即国王)于同年12月决定以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为界,将黎巴嫩山分为南北两部,北区为基督徒区,南区为德鲁兹区。同时,从各该区人士中任命一名副总督,协助总督管理该区事务。实际上,建议和决定均体现了有关各方的切身利益。法国支持基督教派,英国支持德鲁兹派,而奥斯曼人则暗中煽风点火,引发双方冲突以加强其对黎巴嫩的控制。正是由于外国势力的怂和挑唆,基督教派和德鲁兹派于1845年再度发生武装冲突。

1845年基督教派和德鲁兹派发生武装冲突后,一些欧洲大国要求奥斯曼帝国苏丹恢复黎巴嫩的社会秩序,苏丹在黎巴嫩南北地区各建立了一个委员会,由代表不同教派的委员组成,协助副总督处理区内事务。但是,封建地主过重的税收使得农民不堪重负,并最终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1858年,凯斯莱旺的马龙派农民领袖坦尤斯·沙欣要求封建主哈津家族废除他们的封建特权遭到拒绝,当地的贫苦农民群起反抗黎巴嫩山北区的谢赫们,夺走他们的土地,焚烧他们的房舍。北区马龙派农民的行动鼓舞了南区农民起来反抗德鲁兹派的封建主。

1860年4月,麦腾、舒夫等两派杂居地区几起暴力事件发生后,事态迅速蔓延和扩大,武力冲突逐步从农村蔓延到城镇。德鲁兹派封建主们依靠奥斯曼帝国当局,在其他伊斯兰教教派的支持下应对有序,而起义的马龙派农民却缺乏组织和纪律。因此,在一地发生武力冲突后,奥斯曼驻军当局通常会以提供庇护所为诱饵,要求基督教派居民交出武器。然后,手无寸铁的马龙派起义农民束手无策,只能被屠杀。黎巴嫩山南区和贝卡谷地南部的代尔·盖迈尔、杰津、扎赫勒、哈斯拜亚和拉谢亚等基督教派城镇大批居民惨遭屠杀,大部分房屋被劫掠一空后又遭焚毁。而向大马士革贝鲁特和赛达逃亡的基督教派居民,在途中又遭奥斯曼帝国非正规军的袭击。这次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基督教派居民近万名,其中大部分是马龙派居民,还有部分扎赫勒逃出的希腊天主教派教徒和哈斯拜亚逃出的希腊东正教派教徒。

欧洲国家借机渗入

黎巴嫩和地中海东岸地区地处欧洲侧翼,一直以来受到欧洲国家的关注,但由于黎巴嫩在奥斯曼帝国势力范围内,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国没有合适的时机介入该地区局势。1860年,黎巴嫩国内由法国扶持的马龙派和由英国扶持的德鲁兹派之间发生暴力冲突,教派之间的屠杀共造成一万余人死亡。此次暴力冲突为英国和法国介入黎巴嫩局势找到了契机,法国首先做出反应,于同年8月派出7000人的部队在贝鲁特登陆,向奥斯曼帝国施加压力。萨利赫·奥斯曼政府对此早有准备,外交大臣先期抵达黎巴嫩,一方面作出严惩肇事凶手的姿态,一方面成立国际委员会来确定对受害者的赔偿方案和制定组织黎巴嫩新政府的方案,虽然遗留的难民问题并未作出妥善处理,但所幸的是黎巴嫩在奥斯曼一世统治时期所经历的最黑暗的长达20年的教派流血冲突总算告一段落。

为了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国际委员会就黎巴嫩山地区的行政管理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直到1861年6月,奥斯曼帝国政府才在欧洲各国的压力下同法、英、俄、普鲁士王国等国签署一项有关黎巴嫩的组织法令,1864年9月再度修订,1867年又得到意大利的赞同。这项法令承认并保证黎巴嫩在“省”的建制下实行自治,由奥斯曼苏丹任命一名经有关欧洲国家同意的非黎巴嫩籍基督教徒任省长,并由黎巴嫩各教派产生的12名成员组成“行政委员会”协助省长工作,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至今日,以教派归属为基础的原则仍是黎巴嫩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教派冲突虽已平息,但随着黎巴嫩人口迅速增长,山区人多地少,生活困难。19世纪后半叶,黎巴嫩开始出现大规模移民现象,经济状况较差者就近前往埃及或非洲其他地区,经济实力稍强者则移民北美、南美或大洋洲,大规模的移民,使侨汇成为现在黎巴嫩重要经济收入之一,也是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基督教会在19世纪末积极进入黎巴嫩开展传教活动,同时在城镇、乡村开办男、女学校和孤儿院。英国叙利亚教会也从1860年10月在黎巴嫩开始活动,在贝鲁特扎赫勒、巴勒贝克、哈斯拜亚和一些乡镇开办了男、女学校。叙利亚教会所办的贝鲁特女子师范学院为黎巴嫩培养了许多颇有名望的教师。美国教会于1866年在贝鲁特创办了贝鲁特美国大学,后来成为中东地区著名学府和最有影响的美国海外学术研究中心,吸引了中东、东非国家许多学生来校就读。1875年,法国以加济尔神学院为核心,在贝鲁特创办了圣约瑟大学,成为黎巴嫩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圣约瑟大学以其山东神学院和东方问题研究院闻名于世。这段时间,黎巴嫩知识分子的学术团体也宣告成立,奥斯曼一世统治时期长期沉寂的阿拉伯文艺创作也趋活跃,黎巴嫩的文学艺术发展进入一段活跃时期。欧洲国家基督教会的上述活动客观上为传播阿拉伯历史、文学和科学文化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19世纪下半叶的政治动向

19世纪下半叶,黎巴嫩政治活动愈发活跃。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残暴统治迫使黎巴嫩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为反对奥斯曼统治开始筹组秘密政党和政治团体。这些民族主义者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选择一条合适的政治路线,基督教徒了解奥斯曼人的泛伊斯兰政策,担心1860年南京大屠杀重现,马龙派教徒认为与其在奥斯曼帝国范畴内实施改革,不如彻底脱离奥斯曼帝国;而东正教徒则主张叙利亚独立,黎巴嫩成为叙利亚的一个行省,从而避免马龙派在黎巴嫩掌权;伊斯兰教逊尼派希望保持哈里发后裔的身份,不愿摆脱奥斯曼帝国,而是通过改革缓和矛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则担心他们在奥斯曼帝国内处于少数派地位,倾向于黎巴嫩独立。

1908年至1909年,青年土耳其党在奥斯曼帝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上台执政,黎巴嫩各派希望其民族主义目标能够得到青年土耳其党的支持,但处于奥斯曼帝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对,青年土耳其党执政后取消了许多原先主张的比较宽容的政策,在国内及属地的治理上,过多地使用暴力、镇压和恐怖手段,使黎巴嫩各派实施改革的希望落空。

现代史

法国委任统治下的黎巴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贝鲁特和黎巴嫩山约有10万人死于饥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年,穆塔萨里法特地区及周边地区成为叙利亚和黎巴嫩托管下的大黎巴嫩国家的一部分。20世纪20年代初,黎巴嫩领土被宣称为阿拉伯叙利亚王国的一部分,但法叙战争后不久,阿拉伯国家战败,哈希姆家族投降。 1920年9月1日,穆塔萨里菲亚统治时期,法国将黎巴嫩公国的部分地区移交给叙利亚,法国重新建立了大黎巴嫩。黎巴嫩是一个以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主要是马龙派领土,还有一些希腊东正教飞地),但也包括穆斯林和德鲁兹人居住的地区。

1926年5月25日,按照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模式制定的第一部黎巴嫩宪法颁布。宪法规定,黎巴嫩国家设立总统、一院制议会和内阁。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任。宪法颁布三天后,希腊东正教徒查尔斯·达巴斯(Charles Dabbas)当选为第一任总统。法国不顾黎巴嫩民族主义者的反对,将法国高级专员置于黎巴嫩总统之上,行使最高权力。1926年9月1日,在法国的扶持下,黎巴嫩共和国正式建立。

根据1926年颁布的黎巴嫩宪法规定,该国总统必须是马龙派、总理必须是逊尼派穆斯林,议会议员必须按教派人口比例分配。因此1932年黎巴嫩进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人口普查,最终结果显示当时黎巴嫩基督教和穆斯林人口比例大概是6:5,法国人担心未来随着穆斯林人口的增加,基督教议员在黎巴嫩议会中的比例减少,随后在宪法中补充了一条,规定黎巴嫩总统有权否决议会批准的任何立法。

当达巴斯总统的任期于1932年到期时,下一任黎巴嫩总统候选人比沙拉·扈里(Bichara el-Khoury)和埃米勒·艾德(Emil Edde)在议会表决时得票不相上下。为打破僵局,部分议员提议由总理、的黎波里穆斯林领袖穆罕默德·吉斯尔充任总统候选人,遭法国高级专员亨利·庞索特的反对。庞索特为避免穆斯林当选总统,于1932年5月9日将宪法搁置,将达巴斯任期延长一年。法国政府怕庞索特此举引起矛盾,任命达缅·德马泰勒取代庞索特。1934年1月30日,德马泰勒任命哈比卜·萨阿德为总统(Habib Saad),任期1年,后又延长1年。

1936年1月30日,埃米勒·伊迪(Emil Iddi)当选为总统。翌年,伊迪总统部分恢复宪法权力,主持了议会选举。同年9月,法国高级专员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再度将宪法搁置。1940年法国维希政权上台执政后,任命亨利-费尔南德·登兹将军为驻黎巴嫩高级专员,伊迪总统为表抗议于1941年4月4日辞职。登兹5天后任命阿尔弗雷德·纳卡什为国家元首。随着英、法联军在黎、叙登陆,维希政权于同年7月14日在阿卡停战协议上签字。随后,夏尔·戴高乐将军出访黎巴嫩,结束了维希政权的统治。黎巴嫩民族领袖们乘机要求戴高乐结束法国委任统治,无条件承认黎巴嫩独立。在法国国内和国际压力下,戴高乐的代表乔治·卡特鲁,于1941年11月26日以法国政府的名义正式宣布黎巴嫩独立。美、英、苏、阿拉伯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宣布承认黎巴嫩独立。

名义上独立后,黎巴嫩于1943通过普选选出新一届议会。议会于同年9月21日选举比沙拉·扈里(Bichara Khouri)为新任总统,扈里总统任命里亚德·索勒赫(Riyadh Solh)为总理,委托他组建独立后的黎巴嫩第一届政府。11月8日,议会修订宪法,删除了有关委任统治的条款,取消了宪法中所有阐述有关高级专员特权的内容,从而单方面结束了法国在黎巴嫩的委任统治。

法国虽然宣布承认黎巴嫩独立,但实际上并不愿意放弃对黎巴嫩行使的委任统治权。针对黎巴嫩的举措,法国当局迅速做出反应,逮捕了包括总统、总理和内阁成员在内的许多黎巴嫩著名政治家,并将他们流放到靠近东南边境的拉谢亚城堡内。这一行动激起了黎巴嫩各教派领导人的普遍反对,决心彻底摆脱法国。最终,在国内不断高涨的压力和英、美及阿拉伯国家的影响下,法国当局不得不于1943年11月22日释放被捕的黎巴嫩政治家。黎巴嫩政府随后将11月22日定为独立日。1945年3月22日,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黎巴嫩成为其创始国之一。1945年4月25日,黎巴嫩出席了“旧金山会议”,随后正式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946年12月31日,根据法国—黎巴嫩条约,法国军队完全撤离黎巴嫩。

法国在委任统治期间的一些举措客观上推动了黎巴嫩的社会经济发展。委任统治开始时,黎巴嫩尚未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1860年教派冲突和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法国当局开始发展黎巴嫩原有的政府架构,建立新的行政和司法制度,制定新的民法;改进教育制度,改善农业、公共卫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致力于维修和扩大贝鲁特港,发展连接主要城市间的公路网。法国当局还把黎巴嫩货币——黎镑,同法国太平洋法郎联系在一起,从而也就将黎巴嫩经济同法国经济捆绑在一起,但经济危机时期,法郎贬值严重,黎巴嫩经济随之也遭遇严重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法国在黎巴嫩推广奥兰普·德古热教育,这一行为被认为是损害穆斯林利益来取悦基督教

当代史

独立初期(1948年~1975年)

1948年5月,黎巴嫩援助其阿拉伯邻国对抗以色列,一些黎巴嫩非正规部队越过边境与以色列发生小规模冲突,但由于没有黎巴嫩政府的支持,黎巴嫩军队从未正式入侵以色列。1948年6月5日至6日,时任黎巴嫩国防部长马吉德·阿尔斯兰率军攻占了巴勒斯坦村庄马尔基亚,这是黎巴嫩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唯一的胜利。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巴勒斯坦100万难民出逃,其中40万人涌入黎巴嫩。

1958年,卡米尔·夏蒙(Camille Chamon)总统任期的最后几个月,黎巴嫩穆斯林爆发了一场叛乱,试图让黎巴嫩成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成员。夏蒙向美国请求援助,7月15日,5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被临时派往贝鲁特。危机过后,新政府成立,由前将军福阿德·谢哈卜领导。20世纪70年代初,黎巴嫩因其作为冰雪度假胜地和海湾阿拉伯人安全银行中心的独特地位而被称为“中东瑞士”。1970年巴解组织在约旦失败后,许多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移居国外前往黎巴嫩,并加紧对以色列的武装行动。巴勒斯坦基地的搬迁还导致巴勒斯坦人与马龙派和其他黎巴嫩派系之间的教派紧张关系加剧。

黎巴嫩内战(1975年~1990年)

第一阶段

1975年4月13日,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长枪党为打击部分穆斯林教派的武装力量和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势力,以反对巴勒斯坦难民迁居黎巴嫩为由,调动武装力量,在贝鲁特艾因鲁马纳地区袭击了巴勒斯坦人并向巴勒斯坦人聚集的居民区进攻,黎穆斯林各派别联盟组织——黎巴嫩全国运动和巴勒斯坦游击队立即组成联军进行反击。

基督教派得到黎巴嫩军队支持,伊斯兰教派则得到巴勒斯坦游击队支持。基督教地方武装的装备和训练优于对方,在战争初期稍占上风。1976年1月初,黎长枪党武装在部分黎政府军参与下,包围了3个巴勒斯坦难民营,巴解武装对黎军进行坚决反击。以黎巴嫩社会进步党为首的黎伊斯兰教派势力配合巴解,向马龙派据点发动牵制性进攻。在叙利亚默许下,“巴勒斯坦解放军”和巴解“闪电”部队8000人同时从叙利亚境内开入黎巴嫩,对马龙派武装形成压倒优势,控制了黎大部地区,黎巴嫩军队发生分裂,穆斯林官兵约6000人宣布成立“阿拉伯黎巴嫩军”,公开倒向伊斯兰教派;另有部分黎军中立,致使基督教派的力量大为削弱,黎政府面临垮台。1976年3月,黎巴嫩总统苏莱曼·弗兰吉正式要求叙利亚进行干预。几天后,巴沙尔·阿萨德美国发出信息,敦促美国不要干涉黎巴嫩出兵。

1976年10月18日,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巴解五国六方首脑在利雅得举行会议,达成了在黎实现停火、派遣“阿拉伯威慑部队”、执行黎、巴之间的《开罗协议》等决议。这些决议在第八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获得各方认可。根据有关决议,沙特、苏丹利比亚叙利亚等国派出3万多名阿拉伯威慑部队(其中叙军28000人)进入黎巴嫩,维持停火,内战渐趋平息。但是,由于黎巴嫩基督教派坚持要解决巴勒斯坦游击队在黎巴嫩南部的问题,双方战事处于僵持局面。1977年黎巴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叙利亚三方签署了《什陶拉协定》,重新确定了有关方面各自的势力范围。这一阶段内战给黎造成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750800亿黎镑,4万多人死亡,10多万人受伤,约几十万人逃亡国外。

第二阶段

1977年,黎巴嫩分裂成由叙利亚部队控制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由基督教徒控制的海岸地区以及由激进派穆斯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的南部几块飞地。巴勒斯坦游击队以黎巴嫩南部为基地,多次潜入以色列袭击以军哨所、而且向以色列村庄发射火箭和炮弹。

1978年3月,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再次潜入以色列,袭击一辆公共汽车。3月15日,以色列为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南部区活动的游击队主力,大举入侵黎巴嫩,并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近1500平方千米的土地。19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425号决议,呼吁各方尊重黎巴嫩主权,决定向黎巴嫩南部派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维持和平部队”。4月14日,以色列开始分阶段撤军。27日黎巴嫩议会举行会议,通过6点决议:执行联合国安理会425号决议;停止巴勒斯坦人或非巴勒斯坦人在黎巴嫩领土上的武装活动;禁止任何武装存在;重建黎巴嫩政府军;全国实现社会公正;有关各方认真实施议会决定的各项决议。但是黎巴嫩各派对此决议均有不同的解释,特别是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在黎巴嫩的存在,基督教马龙派认为决议已明确规定取消巴勒斯坦游击队在黎巴嫩南部的武装;而穆斯林社会进步党等议员则强调,该决议并不要求废除黎巴嫩与巴勒斯坦之间于1969年已达成的《开罗协议》。以色列军队撤离时,在黎巴嫩南部区扶持原黎巴嫩马龙派退役军官哈达德在黎巴嫩与以色列交界处黎方境内成立“独立的自由黎巴嫩国”。

1978年后,叙利亚改变了原来倾向基督教马龙派民兵的立场,转而公开支持穆斯林左派势力。1978年7月,叙利亚军队与黎巴嫩马龙派民兵在贝卡谷地发生了“百日大战”。10月15日,黎巴嫩总统萨尔基斯同参加或资助阿拉伯威慑部队国家的外长或代表在贝鲁特附近的贝特丁召开会议,讨论黎巴嫩问题。与会者对黎巴嫩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重建军队,解除非法武装和实现黎巴嫩全国和解取得一致意见。1980年3月5日,黎巴嫩政府举行内阁会议,在上述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了全国和解的14点纲领。由于黎巴嫩各派政见不一,此纲领未能奏效。

1980年,叙利亚在黎巴嫩中部贝卡谷地集结兵力,后又在那里部署苏制萨姆-6地空导弹。基督教长枪党人占领贝鲁特-大马士革战略公路附近扎赫勒周围的高地后,叙利亚对其发动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出动飞机袭击叙利亚人,并轰炸贝鲁特地区,以示警告。1981年7月24日,叙利亚和黎巴嫩基督教武装达成了一项临时停火协议,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随即同黎政府军交战,夺占了黎南部大片地区。

1981年4月,叙利亚武装部队与黎巴嫩长枪党地方武装在贝卡谷地的武装冲突进一步扩大,导致黎巴嫩局势再度恶化,酿成了轰动一时的“叙以导弹危机”。28日,以色列派飞机轰炸了在黎巴嫩扎赫勒附近的叙军阵地,并击落叙军两架直升飞机。翌日,叙利亚调遣7000人的增援部队和几组苏制萨姆-6防空弹进驻贝卡地区,接着又在叙利亚与黎巴嫩两国边境地区部署了萨姆-2地对空导弹。这样叙利亚以阿拉伯威慑部队名义进驻黎巴嫩的军事人员总数超过3万人并配备导弹等先进的武器装备。以色列认为叙利亚在黎的军事部署直接威胁到其在黎巴嫩的制空权,要求叙利亚撤走导弹设施,否则将用武力予以摧毁。叙利亚拒绝撤出并继续增加导弹部署。双方剑拔弩张,战事一步步升级。苏联加紧对叙利亚的支持和渗透。美国为防止苏联插手,派出总统特使哈比卜穿梭于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三方,从中调解。7月24日,美国在沙特阿拉伯等国配合之下,促成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的停火协议的同时,也促使叙以达成危机解决办法,由此“叙以导弹危机”宣告结束,黎巴嫩局势出现暂时平静。

第三阶段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遇刺,悍然出兵进攻黎巴嫩。在6天之内占领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土地,攻陷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的大部分基地。6月9日,以色列占领军与叙利亚驻黎巴嫩部队开始交火。14日,以色列集中兵力包围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地区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所在地。8月18日,黎巴嫩内阁会议通过了美国里根总统特使哈比卜提出的关于和平解决贝鲁特问题的方法。经过美国特使哈比卜的斡旋,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三方于19日达成协议。哈比卜的方案是: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叙利亚军队撤离贝鲁特西区;由美国、法国和意大利派兵组成多国部队进驻贝鲁特。8月21日至9月1日,巴解游击队全部撤出贝鲁特并陆续转移到突尼斯利比亚也门等8个阿拉伯国家

1982年8月23日,贝希尔·杰马耶勒当选为黎巴嫩总统,但不到一个月就遇刺身亡,其弟阿明·杰马耶勒于9月21日当选为新任总统。 暗杀杰马耶勒的凶手事后被查明是叙利亚特工,但是阿里埃勒·沙龙当时却指责巴勒斯坦人为凶手。为了报复这一行为,9月16日至18日,长枪党进入贝鲁特西区的萨布拉和夏蒂拉难民营,制造了贝鲁特大屠杀,杀害人数从不到400人到3万人估计不等,虽然凶手是长枪党,但是众多证据指明大屠杀过程中沙龙和以色列军队给了长枪党人以支持,所以成为了国际社会谴责的对象。

1982年8月~9月,美国与法国、意大利等国组成多国部队,进驻黎巴嫩,企图以直接的军事卷入为基督教派强硬势力撑腰,使其继续执行倾向欧美国家的政策。9月20日,美国派遣1200人、法国派遣1600人、意大利派遣1000人组成多国部队于10月2日再次进驻贝鲁特及郊区。 1983年4月18日,美国驻贝鲁特使馆被炸,50多人死亡。同年10月23日,在事先未得到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美国和法国在黎巴嫩的维和部队驻军司令部相继被炸,美国军队死亡239人,法军死亡58人。黎局势的恶化,使美国进退两难。里根决定采取“收缩”政策,于1984年2月7日将海军陆战队撤出,并命令海军战列舰只轰击叙军和伊斯兰教派武装在山区的阵地。

美国参与下,黎、以双方经过谈判,于1983年5月17日签定了以色列从黎撤军的协议。但由于该协议同时要求叙军和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也撤出黎巴嫩,因而遭到叙利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伊斯兰教派的坚决抵制,无法执行。9月4日,以色列占领军自黎巴嫩中部舒夫山区撤至南部阿瓦利河一线,黎巴嫩政府军和长枪党武装力量同以瓦立德·琼布拉特领导的德鲁兹派地方武装为争夺以色列撤出地区的控制权发生了激烈的军事冲突。9月5日,黎巴嫩交战各方在沙特阿拉伯美国的斡旋下达成停火协议。10月31日至11月4日,杰马耶勒总统在日内瓦主持召开了由黎巴嫩各派领导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和解会议。1984年2月2日,黎巴嫩战火再起。穆斯林什叶派阿迈勒运动武装力量向政府军发动军事进攻,并控制了贝鲁特西区。与此同时,德鲁兹民兵在舒夫山区同政府军短兵相接。3月5日,黎巴嫩政府被迫宣布废除黎以撤军协议,交战各方开始停火。3月12日至20日,杰马耶勒总统在洛桑主持召开由黎巴嫩各派领导人参加的第二次全国和解会议,达成6点和解决议。由于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解会议决议未能兑现。

第四阶段

1985年12月,黎巴嫩基督教组织黎巴嫩力量司令埃利·胡贝卡、穆斯林什叶派阿迈勒运动领导人纳比·贝里和德鲁兹民兵领导人瓦立德·琼布拉特三大首领在叙利亚主持下签署了旨在结束黎巴嫩内战的和平协议。但在基督教马龙派强硬派势力的反对下,这一协议也名存实亡。1986年5月,基督教马龙派提出解决黎巴嫩问题的方案,又遭到穆斯林方面的拒绝。

为牵制什叶派阿迈勒民兵和德鲁兹民兵,经黎方默许,巴解武装从1985年起陆续重返黎巴嫩。后者随即与阿迈勒民兵武装发生矛盾,1986年9月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1987年2月,什叶派阿迈勒民兵在叙利亚支持下包围夏蒂拉、萨布拉等多处巴勒斯坦难民营,用重炮、坦克轰击难民营,造成数万人伤亡。为解救难民,联合国向被围难民营派出紧急救援队。

1987年5月,黎巴嫩总理兼外长、穆斯林逊尼派的重要领导人拉希德·卡拉米提出辞职,虽然未获总统接受,但实际上内阁早已处于瘫痪状态。6月1日,奥马尔·卡拉米总理被刺,后由教育和劳动部长萨利姆·胡斯出任代总理兼外长。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阿明·杰马耶勒第二个总统任期的结束,黎巴嫩镑遭遇崩溃。1987年底,黎巴嫩通货膨胀率达到741%。该国法定工资低至17美元,全国共有20万名儿童需要援助。

1988年5月6日,阿迈勒运动民兵和真主党民兵为了争夺对贝鲁特西区南郊60万什叶派穆斯林聚居区的控制权又发生了武装冲突,经过3周的激战,最后以叙利亚军队进驻该地区而告终。8月18日至9月22日,黎巴嫩总统选举失败。阿明·杰马耶勒在离任前根据宪法规定,任命了由6名军官组成黎巴嫩临时军政府,武装部队司令米歇尔·奥恩担任总理职务。在叙利亚与穆斯林的支持下,黎巴嫩穆斯林派领导人于2月3日宣布,代总理胡斯领导的内阁仍为合法政府。胡斯表示愿继续主持原政府的工作。自此,黎巴嫩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没有总统、以奥恩将军为首的看守政府和代总理胡斯为首的临时政府的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

1989年3月14日至9月22日,以奥恩政府军和黎巴嫩力量为一方与以叙军和穆斯林民兵为另一方,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港口之战”。这次派别冲突波及黎三分之一以上的领土,死亡1000多人,伤4000多人,几十万人逃离家园,经济损失约12亿美元。为此,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组成阿拉伯三方委员会,在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主持召开会议,黎巴嫩62名议员参加,其中基督教和穆斯林两大教派各占一半。会议讨论了三方委员会起草的黎巴嫩“民族和解宪章”,通过了妥协折中的《塔伊夫协议》,其内容主要是政治改革和主权问题。11月5日,黎巴嫩议会批准了该协议。政治改革主要是权力分配问题,但协议也确认了“分阶段消除政治教派制度”的原则。在未明确规定的过渡时期内,基督教方面继续保留担任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权力,穆斯林方面扩大了总理和议长的权力。主权问题主要是叙利亚撤军,确认黎巴嫩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在一定期限内,先将叙军部分撤至贝卡地区,然后由黎、叙两国政府通过平等协商解决最终撤军问题;黎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均为“兄弟关系”,但同时又承认了黎、叙两国有“特殊关系”。奥恩方面和真主党坚决反对该协议,其他各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保留。

黎巴嫩议会根据《塔伊夫协议》于1989年11月5日选出勒内·穆阿瓦德为总统。17天后,穆阿瓦德在一次爆炸事件中不幸身亡。24日,黎巴嫩议会重新进行总统选举,埃利亚斯·赫拉维当选总统。赫拉维总统上台后迅速任命胡斯组成内阁,宣布解散1988年9月阿明·杰马耶勒任命的临时军政府,解除奥恩将军的黎巴嫩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职务,并限奥恩在48小时内放弃权力,由埃米尔·拉胡德接替奥恩的职务,但奥恩将军拒绝接受。拥有2万多人的奥恩军队和黎巴嫩一些基督教派人士认为,奥恩将军的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指责赫拉维总统及其新内阁是在叙利亚的控制下行使权力,表示将采取坚决抵制态度。赫拉维总统多次表示,决不允许在黎巴嫩出现两个政府局面,决心用武力解决这一问题。于是黎巴嫩两派又爆发了持续半年多的武装冲突。

1990年1月,赫拉维总统访问叙利亚,双方就继续对奥恩将军保持压力达成一致意见。此后,黎巴嫩政府在军事上围困奥恩将军控制的贝鲁特东区;在经济上,下令中央银行拒绝向追随奥恩将军的官兵支付薪金,要求法国冻结奥恩在法国银行1500万美元的存款。叙利亚方面向黎巴嫩不断增派部队,使其驻军超过4万人,准备协助黎巴嫩政府对奥恩施加压力。为尽早消除黎巴嫩危机,阿拉伯三方委员会继续积极斡旋,美、法等国也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力求为奥恩离开巴卜达总理府找到妥协途径。奥恩则表示,在主权问题上决不屈服。随后,奥恩军队与穆斯林地方武装在贝鲁特东区和西区的绿线附近发生武装冲突。经过4个多月断断续续的武装冲突,奥恩与黎巴嫩力量等组织在多方调解下于5月26日同意签署停火协议。这次武装冲突有1035人死亡,2770人受伤。此外,为争夺对120万穆斯林什叶派居住区的控制权,叙利亚支持的阿迈勒运动民兵与伊朗支持的真主党民兵在黎巴嫩南部的西顿地区也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后经叙利亚和伊朗调解,阿迈勒运动与真主党于11月5日达成和解协议。

1990年7月11日,黎巴嫩内阁举行全体会议,要求所有军事人员从贝鲁特撤出,以此作为结束黎巴嫩内战的第一步。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要求,黎巴嫩冲突各方停止武力行动,并就《塔伊夫协议》进一步表明各自的立场,奥恩军队停止反抗,其军队加入合法的政府军。30日黎政府发布命令,所有军事哨卡禁止任何运载燃料、武器和其他生活物资的车辆进入奥恩控制区,重申禁止银行向其提供资金。黎巴嫩外交部通知各国驻黎巴嫩使领馆,各国的外交人员不得与奥恩方面进行任何接触。9月7日,奥恩提出解决危机的4点建议:要求萨利姆·胡斯辞去黎巴嫩总理职务;重新成立包括黎巴嫩所有民兵组织在内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府;该政府成立后30天内奥恩将其控制的贝鲁特东区陆军司令部交给武装部队总司令拉胡德;最后解散黎巴嫩各派民兵组织。21日赫拉维总统签署由基督教和穆斯林两派平分最高权力的政治改革方案。

10月10日,驻扎在黎巴嫩贝鲁特西区的叙利亚军队出动了1.7万名武装人员,动用大量坦克、装甲汽车等重型武器,配合黎巴嫩政府军,完成对贝鲁特东区奥恩部队驻地最后的军事部署,形成了叙黎联军与奥恩部队对峙的局面。翌日,黎巴嫩力量地方武装为支持黎巴嫩政府军的行动,率先向奥恩部队发动试探性进攻。第三天,叙利亚军队和黎巴嫩部队向奥恩控制区发动全面进攻。首先由叙利亚空军战斗机对奥恩总指挥部进行猛烈轰炸。接着,叙利亚和黎巴嫩步兵在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分三路逼近奥恩居住的总理府和国防部。最后,奥恩被迫命令下属部队归顺拉胡德将军,自己则逃亡法国驻黎巴嫩使馆请求政治避难,黎巴嫩政府军收复了曾被奥恩控制两年多的总理府和国防部,黎巴嫩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最终结束。经黎巴嫩政府允许,奥恩于1991年8月侨居法国。 长达15年,造成14万人死亡和数百亿美元经济损失的黎巴嫩内战基本结束。

内战之后

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叙利亚依据《塔伊夫协定》继续将大批部队留驻黎巴嫩,凭借规定的叙黎“特殊关系”、两国间签订的“兄弟关系合作与协调条约”和“安全与防务条约”,依仗其在黎巴嫩的大量驻军和众多情报人员,规定两国将进行最高级和最全面的协调,干预黎巴嫩的议会和总统选举,操纵黎政府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走向。1996年1月,叙、黎两国又签订经济一体化、取消双重税、推进和保证投资、建立联合边界哨所和社会领域合作等五项协定,更加剧了叙利亚廉价农产品毫无节制地进口,多达75万人的叙利亚工人涌到黎巴嫩就业。叙利亚在黎巴嫩的所作所为严重损害了黎巴嫩的独立主权。

2000年5月25日,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南部大部分地区撤离,因此黎巴嫩将5月25日定为“抵抗与解放日”,每年举行纪念活动。

2000年9月,黎巴嫩总统拉胡德上任后,马龙派牧首索菲尔发表声明,要求叙利亚从黎撤军。这一声明立即得到内战时期曾是叙利亚盟友的德鲁兹派领导人瓦立德·琼布拉特的支持,也呼吁叙军从黎撤回。尽管拉胡德总统称叙利亚部队在黎留驻“合法”,“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利益”,但叙利亚不得不考虑教派领袖的意见,遂以逐步收缩的方针重新部署其驻黎部队,于2001年6月开始将叙军部队调离贝鲁特,将基督教地区和政府部门建筑物附近的布防阵地移交给黎巴嫩军队。2002年4月,叙利亚再度重新部署其驻黎部队,将部队总人数减至约2万人。

雪松革命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Rafik Hariri)在贝鲁特圣乔治湾附近的一起汽车爆炸袭击中遇刺身亡。

刺杀事件激起一系列游行示威,2005年3月14日,多达100万人示威游行,要求结束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占领。媒体称之为“雪松革命” ,示威者要求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并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来调查刺杀事件。由于叙利亚在黎巴嫩开展广泛的军事和情报行动,而且哈里里与大马士革就叙利亚支持修订宪法以延长埃米尔·拉胡德总统的任期一事存在矛盾,黎巴嫩“3月14日联盟”领导人指控叙利亚是这起刺杀事件的主使,亲阿拉伯的“3月8日联盟”。真主党和叙利亚官员则宣称这起刺杀事件可能是以色列摩萨德所为,意在破坏黎巴嫩的稳定。

联合国安理会于2005年4月7日一致通过1595号决议,呼吁对哈里里刺杀事件进行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梅利斯(Mehlis)报告”于当年10月20日正式公布,报告称叙利亚和黎巴嫩政府高官均参与这次刺杀事件。最终在国际压力下,叙利亚被迫从黎巴嫩撤出1.5万人的军队,结束对黎巴嫩长达三十年的占领。4月26日,所有叙利亚正规军都已经撤离。

2006年以黎冲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军队一直与真主党武装在黎以边境进行小规模的冲突。2000年5月,以色列决定把军队从黎巴嫩南部撤出,满足了真主党武装的一个重要要求。撤军后,以色列对真主党发出警告,真主党武装分子穿越边境的任何进攻行动都会导致以色列全面军事报复。在边境相对平静6年之后,以色列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面对真主党的武装并不重视,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击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武装上。

但在同时,真主党武装一直在修建常规防御阵地以抗击以色列军队的未来侵入。伊朗向真主党武装交付了大量的武器,并对其进行军事训练。到2006年夏天时,真主党武装已经成为一支有战斗能力的部队。

冲突经过

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开炮并发射火箭,绑架了2名以色列士兵,要求以色列释放被囚的阿拉伯人。但以色列立刻反击。当晚,以色列举行的内阁会议一致同意,黎巴嫩政府应该为真主党游击队当天的袭击事件负责。以色列政府过去在对真主党袭击行动作出反应时一般只谴责真主党的支持者叙利亚和伊朗。

7月13日凌晨,以色列战机向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的两座跑道发射了数枚导弹,使得机场被迫关闭,部分客机只能转飞到地中海塞浦路斯以色列国防军一系列的空袭行动共造成27位黎巴嫩平民死亡,其中包括10名儿童。以色列空军还袭击了黎巴嫩真主党电视台等多处设施。

7月18日凌晨,以色列战略轰炸机对黎巴嫩军队在南部区的一个基地进行了夜袭,11名黎巴嫩士兵在袭击中阵亡,另有35名士兵受伤。

7月19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继续在黎巴嫩边境地带与以色列部队交火。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称,黎方死亡人数已达300人。他要求以色列赔偿黎基础设施“不可思议的损失”。

7月30日,以色列轰炸以黎边境村庄,炸死54名平民,包括37名儿童。

停战撤军

2006年8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01号决议要求以黎停火,8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旨在实现黎以停火的第1701号决议,宣布组建一支1.5万人的国际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协同同等数量的黎巴嫩政府军进驻黎南部区,监督和维护停火,以黎接受停火协议。但在停火之前,黎巴嫩已经死亡1100人,以色列已经死亡150人。

10月1日凌晨,以色列士兵在以北部与黎巴嫩交界处关闭边境线上的大门。以色列军方人士证实,以军已在当日凌晨完全撤出了黎巴嫩南部区

截至10月9日,以色列在黎以武装冲突期间占领了黎南部边境部分地区。冲突双方根据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实现停火后,以军逐步撤出黎南部地区,但仍在黎以边境村庄阿贾尔保留了少量部队。黎巴嫩政府谴责以色列在阿贾尔的军事存在,并称这一军事存在违背了安理会决议。

2007年~2008年黎巴嫩内乱

2007年5月20号起,黎巴嫩政府军与“伊斯兰法塔赫”组织在位于黎巴嫩北部巴里德河难民营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冲突,造成2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100名政府军士兵和至少80名“伊斯兰法塔赫”组织武装人员。这是自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以来黎巴嫩境内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内部冲突。

2007年11月24日,黎巴嫩总统埃米尔·拉胡德任期结束,反对派表示如果不能达成分权协议,就拒绝为继任者投票,这使得黎巴嫩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总统。由于政府宣布黎巴嫩真主党的通信网络为非法,2008年5月9日,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部队占领贝鲁特西部,发动自黎巴嫩内战结束以来最糟糕的内乱。这次暴力事件险些使黎巴嫩再次卷入内战,而黎巴嫩政府则称之为一场有预谋的政变,至少62人在冲突中死亡。

2008年5月21日,在阿拉伯联盟的调解下,经过5天的谈判,黎巴嫩主要各方在卡塔尔签订《多哈协议》,结束战斗。根据协议,双方都同意选举前部队领袖米歇尔·苏莱曼为总统,并建立全国统一政府,反对党拥有否决权,结束长达18个月的政治僵局。协议标志着反对党的胜利,他们在组阁、真主党通讯网络以及机场安全主管方面赢得对方让步,增加其政治筹码。

阿拉伯之春和叙利亚冲突的蔓延

2011年1月初,由于黎巴嫩问题特别法庭预计将起诉真主党成员暗杀拉菲克·哈里里,导致局势日益紧张,民族团结政府垮台。议会选举真主党领导的“3月8日联盟”候选人纳吉布·米卡提为黎巴嫩总理,由他负责组建新政府。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坚持认为以色列应对暗杀哈里里事件负责。

2012年,叙利亚内战有蔓延至黎巴嫩的势头,2013年3月22日,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里发生了支持和反对叙利亚政府派别之间的武装冲突,造成6人死亡,受伤30多人。

2013年,黎巴嫩力量党、黎巴嫩长枪党和自由爱国运动表达了对该国基于教派的政治体系因叙利亚难民涌入而受到破坏的担忧。2015年5月6日,应黎巴嫩政府要求,联合国难民署暂停了叙利亚难民的登记工作。2016年2月,黎巴嫩政府签署了《黎巴嫩契约》,为难民和黎巴嫩弱势公民提供至少4亿欧元的支持。截至2016年10月,黎巴嫩政府估计该国收容了150万叙利亚人。

黎巴嫩近况(2019年至今)

2019年10月17日,黎巴嫩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民间示威活动,示威活动最初是由计划对汽油、烟草和在线电话征税引发的,但很快扩大为全国范围内对宗派统治、经济停滞和流动性危机、失业、公共部门普遍存在的腐败、被认为庇护统治阶级免于问责的立法(如银行保密法)以及政府未能提供电力、水和卫生设施等基本服务的谴责。

抗议活动导致黎巴嫩陷入政治危机,总理萨阿德·哈里里提出辞职,并响应了抗议者关于建立独立专家政府的要求。抗议活动针对的其他政治家仍在执政。2019年12月19日,前教育部长哈桑·迪亚布被指定为下一任总理,并负责组建新内阁。此后,抗议活动和非暴力反抗行为仍在继续,抗议者谴责和声讨迪亚卜被任命为总理。与此同时,黎巴嫩遭受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该国通货膨胀率连续30天超过50%。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主要港口贝鲁特港发生爆炸,周围地区被毁,造成20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爆炸发生后几天,国内抗议活动再次爆发,导致总理哈桑·迪亚卜及其内阁于2020年8月10日辞职,但仍以看守身份继续留任。

2021年3月11日,黎巴嫩看守政府的能源部长雷蒙德·盖杰尔警告说,如果没有钱购买发电站所需的燃料,黎巴嫩将在3月底面临"一片黑暗"的威胁。2021年8月,黎巴嫩北部发生燃料大爆炸,造成28人死亡。9月,黎巴嫩前总理纳吉布·米卡提领导的新内阁成立。2021年10月9日,由于货币和燃料短缺,两个主要发电站断电,全国停电24小时。几天后,贝鲁特发生教派暴力冲突,造成多人死亡,这是自2008年以来该国发生的死亡人数最多的冲突。

2022年1月,黎巴嫩危机进一步加深,黎巴嫩镑大幅贬值,原定的大选预计将无限期推迟。2022年5月,黎巴嫩举行了自经济危机以来的首次选举。在这次选举中,什叶派穆斯林真主党运动(及其盟友)失去了议会多数席位。真主党没有失去任何席位,真主党的盟友、米歇尔·奥恩总统的自由爱国运动在选举后不再是最大的基督教政党。一个对立的基督教政党——萨米尔·贾贾(Samir Geagea)领导的黎巴嫩力量(Lebanese Forces)成为议会中最大的基督教政党。

随着黎巴嫩国内危机愈发严重,大量黎巴嫩百姓只能选择偷渡前往欧洲国家。2022年4月,一艘超载的船只在黎巴嫩的黎波里沉没,造成6人死亡,约50人获救;9月22日,一艘载有来自黎巴嫩的移民的船只在叙利亚海岸附近倾覆,造成至少94人死亡,9人生还,多人失踪。

2022年10月30日,黎巴嫩前总统米歇尔·奥恩在任期届满离任,截止2023年12月,黎巴嫩国民议会已进行超过12次投票,仍未选出新一任总统。

2023年2月1日,在持续的金融危机中,黎巴嫩中央银行将黎巴嫩镑贬值90%,这是黎巴嫩25年来首次贬值其官方汇率。

2023年3月28日,黎巴嫩政府推翻了将夏令时推迟一个月的决定。这一决定是为了允许穆斯林公民在斋月期间提前开斋。但该国基督教教会、政党和私立机构抵制这一决定,自行开启夏令时。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北和东与叙利亚接壤,南邻以色列,西濒地中海,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3°至35°,东经35°至37°。黎巴嫩国境横跨阿拉伯板块的西北部。全国面积10452平方千米,其中10230平方千米为陆地。黎巴嫩在地中海西部有225千米的海岸线和边界,北部和东部与叙利亚有375千米的边界,南部与以色列有79千米的边界。黎巴嫩与被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在一个名为沙巴阿农场(Shebaa Farms)的小地区存在边境争议。黎巴嫩属于UTC+2时区,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日至10月最后一个周日期间实行夏令时,时区为UTC+3。

气候

黎巴嫩属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21℃。但由于其境内多山,气候条件有很大差异。沿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32℃,冬季温和多雨,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11℃;山区夏季凉爽,冬季下雪,部分高山地区积雪时间近半年,是中东极少的有雪山的国家。沿海地区每年5-9月份为旱季,次年4月份为雨季,年降雨量750-1000毫米;山区高海拔区年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而贝卡谷地年降水量则只有380-630毫米。黎巴嫩日照条件良好,平均年日照时间达3000小时。

地质

黎巴嫩的地质构造史与黎凡特断裂系统密切相关,黎凡特断裂系统是一个左侧走滑断裂带,将阿拉伯板块非洲板块分开。大陆内帕迈莱德褶皱带是黎巴嫩和叙利亚大部分地区的重要构造特征,从黎凡特断裂系统向东北延伸至幼发拉底河地堑。褶皱带全长400千米,褶皱波长为5至10千米。褶皱带形成山脊和小洼地,充满了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纪的碎屑物质。地质学家争论东黎巴嫩山是否是褶皱带南部的一部分,以及三叠纪库尔拉赫纳蒸发矿床中是否有断裂。巴尔米琉斯山脉的北部和南部被从东到西的贾哈尔断层所分割。由于巴尔米琉斯山脉两端的变质基底岩的深度不同,一些地质学家认为贾哈尔断裂可能是晚元古代泛非缝合带的遗迹。

地形地貌

黎巴嫩全境南北颀长而东西狭窄,其中北部又较南部为宽,北部最宽处达88千米,而南部最窄处仅32千米。黎巴嫩山纵贯全境,构成黎巴嫩独具特色的地貌,将全国地形由西向东分隔为四个地带。

黎巴嫩沿海平原濒临地中海,面积极为狭窄。最宽处在北部城市的黎波里一带,约6.5千米;最窄处在首都贝鲁特以北的朱尼耶附近,仅约1.5千米。沿海多为陡峭的岩岸,但缺乏良好的河口、港湾。

黎巴嫩山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全境,全长169千米,北端隔着界河凯比尔河(Nahr El-Kebir)同叙利亚境内的努塞里亚山脉为邻,南端则止于向西入海的利塔尼河(Nahr El-Litani)。山势北高南低,北宽南窄。主峰库尔内特·萨乌达山位于的黎波里东南海拔3083米,为黎巴嫩最高点;其次为首都贝鲁特以东的萨宁峰(Sannine),海拔2695米。山脉由主峰向两翼延伸,最宽处达56.5千米,南端最窄处仅9.5千米。

黎巴嫩东部山脉又称东黎巴嫩山脉或安提黎巴嫩山(Anti Lebanon Mount),位于同叙利亚交界的边境地区。东部山脉的长度和高程同黎巴嫩山大体相当,但较为贫瘠。巴拉达(Barada)山峡将山脉分成南北两部,北部西坡仅有为数不多的村庄,南部的谢赫山(Jabal Cheikh),又称赫尔蒙山(Hermon Mount),海拔2814米,地处同叙利亚、以色列交界的边境地区,又是以色列和约旦两国主要水源约旦河的源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部西坡的村庄较多,仍在以色列占领下的黎巴嫩领土谢巴农场(Chabaa Farms)即在谢赫山南端的三国交界处。

贝卡谷地位于黎巴嫩山和东部山脉之间的高地,平均海拔762米。谷地长约177千米,宽约9.6千米至16千米不等,中部较南北两端为宽。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黎巴嫩全境拥有17条常年河和23条季节河,总长约730千米,这些河流的年平均径流量约38.9亿立方米,约有7.9亿立方米流经跨境河流,而其余31亿立方米留在国内河流中。

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为黎巴嫩最长河流,全长145千米,发源于巴勒贝克以西的黎巴嫩山东麓,向西南流经贝卡谷地, 在马尔杰乌永附近陡转向西,在黎巴嫩山南段切穿一深达275米的峡谷,注入地中海,其下游向西流的一段又称为卡西米亚河。

湖泊

黎巴嫩唯一的永久性湖泊是位于杰津以东约10千米处的卡劳恩(Qaraoun)湖,水域面积为1190公顷,为黎巴嫩最大的淡水水体。的黎波里东南约40千米处的亚穆纳附近的黎巴嫩山脉东坡上有一个由泉水注入的季节性湖泊。

水利

黎巴嫩有几项水利开发计划,包括利塔尼河的开发,1959年在利塔尼河上修建卡劳恩(El Qauroun)大坝时,位于利塔尼河左岸的卡劳恩(Qaraoun)村转让了740公顷的土地用于该项目的开发。

在修建卡劳恩大坝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人工湖,即卡劳恩湖,该水坝是黎巴嫩建造的最大水坝,水力发电量190兆瓦,灌溉面积28500公顷。它是一座混凝土面堆石坝,坝顶高度801米,坝长1090米,位于岩溶石灰岩岩层之上。该水库的储水量为2.2亿立方米,最大池塘高度为858米。

土壤

由于多样化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使得黎巴嫩土壤类型较为丰富。红壤是黎巴嫩最常见的土壤类型之一。它们通常呈红色或红褐色,富含氧化铁氧化铝。红壤通常较肥沃,适合农业耕作和植物生长。黄壤是另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呈黄色或黄褐色。它们通常较为肥沃,富含有机质和养分。黄壤在黎巴嫩的平原地区比较常见。灰壤是一种灰色或浅灰色的土壤类型。它们通常富含生石灰碳酸根,并且在黎巴嫩的山区较为常见。灰壤的肥力因土壤深度和有机质含量而有所差异。黎巴嫩的山地地区有一些特殊的土壤类型,包括岩溶土壤和山地棕壤。岩溶土壤是在石灰岩地区形成的,具有石块和岩石碎屑的特征。山地棕壤是在山地地区形成的,通常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黎巴嫩矿产极少,仅有铁、铅、铜、褐煤和沥青,储量少,开采也不多。制造业原料主要依赖进口。经勘探,黎巴嫩与塞浦路斯间海域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据黎巴嫩当地媒体报道,该海域石油储量达6.6亿-8.6亿桶,天然气储量达30万亿-90万亿立方英尺。

森林资源

黎巴嫩主要林地包括东地中海针叶硬叶-阔叶林和南安纳托利亚山地针叶林和落叶林。在古代,黎巴嫩被大片的雪松属森林所覆盖。对森林常年的砍伐改变了黎巴嫩山的水文状况,并且对区域气候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由于长期的开采,黎巴嫩的森林中只剩下几棵古老的雪松,但黎巴嫩正在积极开展森林保护和再生计划。黎巴嫩政府建立了多个包含雪松的自然保护区,包括舒夫生物圈保护区、贾杰雪松保护区、坦努林保护区、阿卡尔地区的阿穆阿和卡姆-什巴特保护区以及布沙里附近的神杉森林。截止至2020年,黎巴嫩森林面积为1433.3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14.01%。

黎巴嫩2019年森林景观完整性指数平均得分为3.76(满分10分),在全球172个国家中排名第141位。

水资源

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水资源比较充足的国家,拥有众多河流,无戈壁、沙漠,每年有4-5个月的丰雨期,高海拔山区每年有4-6个月积雪覆盖,积雪融水是黎优质水源之一,滋养着黎巴嫩山区及粮仓贝卡谷地。据估计,黎巴嫩每年可获得43亿立方米水资源。其中5.1亿立方米向北流走,4.4亿立方米从地下流到叙利亚以色列,7.5亿立方米流入大海。但由于黎巴嫩缺少水利设施,使得该国水资源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土地资源

黎巴嫩全国可耕地面积24.8万公顷,其中灌溉面积10.4万公顷。牧场36万公顷,林地面积79万公顷。黎巴嫩拥有肥沃的农田,适宜农作物种植。贝卡谷地是黎巴嫩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有大片的平原土地用于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此外,黎巴嫩的山地地区也有一些农田,主要用于葡萄种植和橄榄栽培。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黎巴嫩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气候条件较好,历史上就发现过狮、豹、象等野生动物的化石。由于近代人类活动的原因,黎巴嫩的动物日渐稀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在黎巴嫩发现共有15种鹰类,其中6种历史上习惯于在本地区栖息,但现今已成候鸟,每年仅在黎巴嫩经停两次。另外6种鹰类20世纪初曾在黎巴嫩巢居,如今也仅是每年稍作停留。而在黎巴嫩筑巢定居的鹰类目前只有3种。

黎巴嫩的鸟类共有337种,其中100种系在黎巴嫩筑巢定居的,170种系冬季来黎巴嫩的候鸟。2009年至2019年期间,动物学在黎巴嫩观察到了9种此前未在该国发现过的鸟类,包括棉(Nettapus coromandelianus)、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黑耳鸢(Milvus lineatus)、戴德里克杜鹃(Chrysococcyx caprius)、 白眉鸫鸫属 obscurus)、白冠乳燕雀(水芹属 leucopyga)、红腹灰雀(Pyrrhula pyrhula)、普通朱雀(Carpodacus erythrinus)和红交嘴雀(Loxia curvirostra)。

由于自然环境日趋恶劣,黎巴嫩爬行动物的物种不断减少。早在19世纪,波斯猁在黎巴嫩已经绝迹,到19世纪末,鹿在黎巴嫩也已经绝迹。到20世纪初,叙利亚棕熊阿拉伯大羚羊非洲豹也都完全绝迹。目前,狼、松鼠等也几乎灭绝。

在黎巴嫩现有的哺乳纲中,食肉目动物有犬科的豺、狐属紫貂、獾、水獭亚科鬣狗科蹄兔科的蹄兔,偶蹄目的野猪,兔科的草兔,啮齿目的豪猪田鼠亚科、大颊鼠等。食虫目动物有刺猬亚科、尖鼠,翼手目有5类共16种蝙蝠。两栖纲有青蛙、4种蟾蜍和火四脚蛇陆龟科绿海龟,蜥蜴,毒蛇和无毒蛇。在黎巴嫩,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未在其他国家发现,名为Parvilacerta fraasii的蜥蜴。

植物

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特有物种占黎巴嫩植物区系的12%;221个植物物种属于孟目的特有物种,90个属于狭义特有物种。

雪松(Cedrus)是黎巴嫩的国家象征;这些树木生长在黎巴嫩山,多年来因其珍贵的木材而被大量采伐,成熟的树木已所剩无几。在黎巴嫩山区主要树种包括松树栎属冷杉属山毛榉树柏树杜松,但该国贝卡谷地的树木覆盖率很低。在黎巴嫩木材被采伐、林地被毁坏的地方,分布有灌木丛,黎巴嫩山区的灌木丛主要包括长角豆(Ceratonia siliqua Linn)、橡树黄连木属植物(Pistacia),而在东黎巴嫩山,灌木丛主要是黄连木属植物(Pistacia)和沙扁桃(李属 fasciculata)。

除树木外,该国还有大量被子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苔藓植物。许多植物在冬雨后开花,一年生植物则在此时发芽、生长、开花,并在土壤足够湿润时结籽。黎巴嫩特有的一种植物是濒临灭绝的黎巴嫩紫罗兰(Viola libanotica),它生长在黎巴嫩山西侧岩石灌木丛的高处。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3年12月,黎巴嫩自然保护地包括8个自然保护区、24个自然景点、12个保护林。

霍什-埃赫登自然保护区(Horsh Ehden Nature Reserve)位于黎巴嫩山西北坡,海拔从1200米到2000米不等。霍什-埃赫登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独特的针叶树、落叶树和常绿阔叶树的集合体。在黎巴嫩公认的9个生物地理区中,霍什-埃赫登自然保护区占了3个。这里有1058种各类生物,其中包括39种树木,26种哺乳动物,156种鸟类,300种真菌和23种两栖动物

舒夫生物圈保护区(Shouf Biosphere Reserve)的面积约占黎巴嫩总面积的5%,沿着黎巴嫩山西链的山脊延伸,北起拜达尔,南至杰津,该保护区占地50000公顷,是中东和东地中海最大的保护区之一,拥有620公顷的雪松林。该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标志性树木之一黎巴嫩雪松,以及丰富的植物群和大量具有高潜在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这里共有520种植物,25种濒危物种,以及48种黎巴嫩特有的植物。

自然灾害

黎巴嫩自然灾害风险指数为3.52%,属灾害机率中等国家。黎巴嫩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水、森林火灾泥石流等。近年来,黎巴嫩没有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2008年,黎巴嫩南部地区发生了两次地震,对该国基础设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2015年9月7日起,黎巴嫩多个地区遭遇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沙尘暴袭击,这场强烈的沙尘暴造成1人窒息死亡,另有100多人被送入医院治疗。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黎巴嫩全国分9个省:贝鲁特省、山区省、北方省、南方省贝卡省纳巴泰省、阿卡省、巴尔贝克—希尔米勒省、凯斯莱旺-朱拜勒省,各省由省长管理,省长代表中央政府;各省又进一步划分为25个区,每个区都由一名区长官主政,并与省长一起监督地方政府;各区一般由若干市镇或村庄组成,其中市镇(规模超过500人)通过选举出委员会,再选举出市长和副市长,村庄(规模在50人至500人之间)则是通过首领和长老委员会进行管理。黎巴嫩各级地方政府任期为4年。黎巴嫩首都为贝鲁特

主要城市

贝鲁特(Beirut)是黎巴嫩首都,最初名称为阿什特里特,意为爱和美的女神,后来改名贝鲁特,意为“多井之城”。贝鲁特位于黎巴嫩海岸线中部突出的海上,面向地中海,背靠黎巴嫩山,是地中海东岸上最大的港口城市,截至2023年10月,人口约200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和气候环境而闻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被称为西亚、中东的“旅游中心”。

的黎波里(Tripoli)是黎巴嫩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该国第二大城市。的黎波里俯瞰东地中海,城市面积41平方千米。它位于首都贝鲁特以北81千米处,是北部省和的黎波里区的首府,也是黎巴嫩北方的商业、工业和旅游中心。的黎波里工业有炼油、肥皂、制革、轧棉、针织、烟草与水果加工,并为黎巴嫩海绵采集业中心。的黎波里港为地中海东岸重要外贸港口,有铁路通贝鲁特和叙利亚,有输油管通联伊拉克油田。

政治

政体

黎巴嫩是议会民主共和国。议会实行一院制,现有128个议席,基督教伊斯兰教议员各占一半,国内党派林立,但力量分散,目前无一党占绝对优势。

议会

议会是黎巴嫩的立法机构,成立于1920年9月,最初名为行政委员会,设17个议席。1925年5月24日更名为代表委员会,设30个议席。1928年11月18日正式更名为议会,当时每届议会议席数目均不相同,部分议席通过选举产生,另一部分则通过任命产生。于1972年5月产生的黎巴嫩第九届议会由于内战爆发不能及时换届,任期延续到1992年10月,历时20余年,是该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一届议会。1992年10月,第十届议会即内战后的第一届议会经选举产生,议席扩充至128席,此后的几届议会均维持这一席位数。黎巴嫩议会议员通过全民普选产生。新一届议会的选举应在当届议会任期届满前60天内举行。

黎巴嫩议会共有128个议席,按教派人口比例分配,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由选民直选产生。各个教派的议席分配情况如下:天主教马龙派34席,希腊东正教派14席,希腊天主教派8席,亚美尼亚东正教派5席,亚美尼亚天主教派1席,新教教派1席,天主教少数教派1席,伊斯兰教逊尼派27席,什叶派27席,德鲁兹派8席,阿拉维派2席。

黎巴嫩议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监督权、选举权和预算审批权。根据不成文的惯例,黎巴嫩议会议长必须是什叶派穆斯林。

司法

黎巴嫩司法部门主要有宪法委员会和法院。宪法委员会的任务是确保法律符合宪法,并对任何与议会或总统选举有关的主张进行审议和裁决。法院分为初审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和治安法院。此外还有处理婚丧、遗产继承等问题的宗教法院。

行政

政府是黎巴嫩国家权力执行机构,军队归其领导,黎巴嫩内阁权力包括为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法律草案等,并采取必要的决议予以实施;监督法律、规章的执行,负责国家民事、军事、安全等所有机构的工作;负责讨论国家重大议题,并需三分之二的内阁成员同意才具有法律效力。

总理是黎巴嫩政府首脑,其主要职权是领导内阁,并担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在与议会协商后,组成政府;与总统共同签署除任命总理、接受内阁集体辞职或要求内阁解散以外的命令;签署要求召开特别会议和颁布法律及要求重新审议法律的命令;要求内阁召开会议并事先向总统通报会议内容和将要讨论的紧急议题;监控国家机构的管理工作,协调各部委间关系。根据不成文的惯例,黎巴嫩总理必须是逊尼派穆斯林。

宪法

黎巴嫩现行宪法于1926年5月23日颁布,后经8次修改。宪法规定黎巴嫩是一个独立、统一和主权完整的国家,是议会民主共和国,具有阿拉伯属性,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任何有悖各教派共处原则的权力均属非法;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1995年10月19日,议会修改宪法第49条,规定“现任总统在(目前)特殊情况下延任3年,延任只准一次”。修改宪法必须由总统提议后、经政府向议会提出,或10名以上议员提出动议,并获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政党

黎巴嫩党派林立,主要政党有:

未来阵线为伊斯兰教逊尼派政党,由黎前总理拉菲克·拉菲克·哈里里(Rafik Bahaa Edine Hariri)创建。2010年7月,“未来阵线”正式组建政党,萨阿德·哈里里(Saad Hariri)当选主席。

黎巴嫩长枪党为基督教马龙派政党,1936年11月成立,创始人为皮埃尔·杰马耶勒(Pierre Gemayel)。2008年2月,阿明·杰马耶勒(Amin Gemayel)当选长枪党主席。

黎巴嫩力量为基督教派右派政党,原系长枪党的武装力量,由长枪党创始人皮埃尔·杰马耶勒次子巴希尔·杰马耶勒(Bashir Gemayel)于1976年创建。现任领导人为执行委员会主席萨米尔·贾加(Samir Jaga)。

自由国民党为基督教马龙派政党,1958年9月成立,现任主席杜里·夏蒙(Dory Chamoun)。

真主党为穆斯林什叶派政党,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成立,与伊朗关系密切。该党拥有地方武装约5000人,集中在黎南部地区。2005年,黎巴嫩真主党成员首次担任政府部长。2009年议会选举中该党获得12席。2009年11月,该党宣布放弃建立伊朗式伊斯兰政权,突出该党的黎巴嫩和阿拉伯属性,强调该党将逐步转变为“防卫力量”和建设国家的支柱。2013年7月,欧盟通过决议,将真主党军事分支列为恐怖组织。

自由国民阵线于1992年由黎前军政府总理米歇尔·奥恩(Michel Aoun)将军组建。2005年成为议会内最大的基督教党团。2006年4月正式改组为政党。现任领导人为前外交和侨民事务部长哈利勒·纪伯伦·巴西勒(Gebran Bassil)。

“阿迈勒”运动为什叶派政党。1974年成立,前身为“被剥夺者运动”,为伊斯兰教教什叶派主要组织。主席为纳比·贝里(Nabih Berri)。

社会进步党于1949年5月成立,为伊斯兰教德鲁兹派政党。1980年该党加入社会党国际。主席为瓦立德·琼布拉特(Walid Joumblatt)。

黎巴嫩共产党于1924年成立,是中东地区创建较早的共产党之一。1948年被宣布为非法,1970年取得合法地位。总书记为汉纳·加里卜(Hanna Gharib)。

国家元首

黎巴嫩国家元首为总统,由国民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选举产生,任期六年,可以连任。根据不成文的惯例,黎巴嫩总统必须是马龙派基督徒。黎巴嫩总统权力包括签署法案成为法律、任命新总理,以及在斯里兰卡议会表决前先行同意政府的组成等。总统在与国民议会议长和议会代表协商后,邀请一名逊尼派穆斯林组成内阁,内阁成员的职位安排反映了宗派平衡,拥有比总统更大行政权的内阁需要议会的信任投票才能继续执政,然而,黎巴嫩议会在实践中很少对内阁行使不信任投票。内阁垮台通常是因为内部纷争、社会冲突或外国施加的压力。

2022年10月30日,前任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在任期届满离任,截止2023年12月,黎巴嫩国民议会已进行超过12次投票,仍未选出新一任总统。

政要

总理

黎巴嫩现任总理为纳吉布·米卡提(Najib Mikati),1955年11月24日,纳吉布·米卡提出生于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里。米卡提曾在2005年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遇难后担任过几个月的临时政府总理,并在2011年到2013年间再次担任黎巴嫩总理。2013年3月22日,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宣布辞去总理职务。2021年7月26日,纳吉布·米卡提在议会协商中获得了足够的票数,被指定为下一任总理。2022年6月23日,时任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任命看守内阁总理纳吉布·米卡提为新总理,并授权其组建新一届内阁。

议长

纳比·贝里(Nabih Berri),现任黎巴嫩国民议会议长。1992年10月21日纳比·贝里首次当选为议长,后于1996年10月、2000年10月、2005年6月、2009年6月、2018年5月五次连任。2022年5月31日,黎巴嫩新一届议会首次举行会议,纳比·贝里第七次出任黎巴嫩国民议会议长。

内阁

对外关系

综述

黎巴嫩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建立公正、合理、平等、均衡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外强调其阿拉伯国家属性,调整与叙利亚关系,积极发展同埃及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大国的关系,黎巴嫩与几乎所有其他阿拉伯国家都保持着良好关系,并于 2002 年 3 月主办了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同时,黎巴嫩也非常重视同美国和法国等国家的关系。截至2020年,黎巴嫩与98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其中73个国家在黎巴嫩设有使领馆。黎巴嫩是联合国成员国、阿盟成员国,接受世界银行、阿拉伯经济社会发展基金、伊斯兰发展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援助。

与以色列的关系

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接壤。1978年3月,以色列侵入黎巴嫩南部打击巴勒斯坦解放武装。1982年6月,以色列大规模入侵黎巴嫩。1998年,以色列以保卫北部加利利地区为由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了约850平方千米的“安全区”,驻扎了千余人的部队,并扶植由3000名亲以黎巴嫩基督徒组成的南黎军。2000年5月,以色列单方面从黎巴嫩南部撤军,但黎巴嫩仍坚持1923年国际边界线,要求以色列结束对谢巴农场、卡弗尔舒巴村、加吉尔村北部等地的占领,并撤至1967年6月4日的边界线。2006年7月,真主党武装越境袭击以色列并俘获两名以军士兵,以军随即对黎巴嫩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8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701号决议后双方停火。

2010年4月至7月, 黎巴嫩国内安全部门破获多个以色列在黎巴嫩谍报网,逮捕近百人,并将3人判处死刑。8月,黎以军队在边境地区爆发自2006年军事冲突以来最大规模交火,造成1死4伤。2014年8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以边境地区不时发生零星交火。2015年1月底,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军队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互有伤亡。

截至2023年12月,黎巴嫩和以色列尚未建交,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黎巴嫩和以色列两国均声称对地中海东部一片大约860平方千米的水域拥有主权,希望开发海底蕴藏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2020年10月起,在美国调解和联合国主持下,两国就海上边界划分举行了多轮间接谈判。2022年11月,两国宣布达成海上划界协议,根据最新达成的协议,两国此前存在争议的卡里什天然气田将完全划归以色列,黎巴嫩获得临近的加纳气田大部分区域,但需向以方支付一部分开采天然气所得收益。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和哈马斯再次爆发战争,该地区紧张局势再次升级,10月21日,以色列军队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分子在两国边境地区再次交火。12月10日,黎巴嫩真主党使用爆炸性无人机对以色列发起袭击,并发射数枚导弹。以军也对黎巴嫩南部几个村庄发起空袭。

与美国的关系

黎巴嫩和美国于1944年建交。黎巴嫩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力求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支持和援助,美国支持黎巴嫩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塔伊夫协议》,敦促叙利亚军队撤出黎巴嫩境内,要求黎巴嫩政府解除真主党武装。两国之间经济关系紧密,黎巴嫩享受美国的普惠制待遇,几乎所有出口至美国的产品都可以享受免税。2018年2月,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访黎。2018年4月,美国在“西德尔会议”(全称为“通过改革和企业参与推动发展的经济会议”)上承诺向黎巴嫩投资1亿美元。

与叙利亚的关系

黎巴嫩和叙利亚在法国委任统治时期曾是同一个政治实体。黎巴嫩独立后,叙利亚未予承认,黎叙仍保持“特殊关系”。1976年5月之后,叙利亚军队(最初约2.8万人)一直以“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名义驻扎在黎巴嫩。2005年4月叙方宣布撤回其驻黎巴嫩全部军队、安全人员和军事装备。2008年10月15日,叙、黎外长签署建交公报,两国正式建交。2010年以来两国交往密切。自2011年年初叙利亚局势动荡以来,黎巴嫩国内亲叙和反叙派别多次发生小规模冲突并造成人员伤亡。为维护黎巴嫩自身安全与稳定,黎巴嫩政府始终对叙利亚问题奉行“不干涉、不卷入”政策,呼吁叙利亚政府进行切实改革,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叙利亚内部事务。黎巴嫩与联合国难民署密切合作,向在黎的叙利亚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助。

与法国的关系

黎巴嫩在1943年独立前曾是法国委任统治地,两国于1944年11月25日建立外交关系。1982年8月,为监护巴解武装安全撤出黎巴嫩,法国部队800人应黎巴嫩政府的要求抵黎,同美、意部队共同组成多国部队,并在完成监护任务后撤出。黎巴嫩内战结束后,法国继续向黎巴嫩提供适度的军事援助,两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和加强。1996年,黎巴嫩与法国签订了两项财政协定,法国向黎巴嫩提供10.5亿法郎的赠款、优惠贷款和商业贷款。2009年4月,法国和黎巴嫩批准了一项安全协议框架,该协议除了改善双边关系外,还包括毒品和武器贩运、非法移民和网络犯罪。

法国一向是黎巴嫩主要贸易伙伴国,有4500多家法国公司向黎巴嫩出口产品。2016年,法国和黎巴嫩之间的贸易总额为9.34亿欧元。2015年,法国在黎巴嫩的直接投资总额为5.34亿欧元,近100家法国公司在黎巴嫩经营各种部门,如农业、电信、零售、石油工业和金融服务

与中国的关系

小行星3789与黎巴嫩两国于1971年11月9日建交,双边关系长期平稳发展,两国高层交往频繁。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也非常紧密,中方对黎主要出口商品是机电类产品、纺织品、电子设备、汽车、家具等,中方从黎进口商品主要是废金属等产品。1992年,中黎双方签署文化交流协定。2005年12月,中黎签署《两国政府旅游合作协定》,黎成为中国公民组团旅游目的地国。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黎巴嫩南部的维和及扫雷行动。近年来,中方多次向黎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国际组织

黎巴嫩于1945年10月15日加入联合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同时黎巴嫩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G)、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FAO)等15个联合国下属国际组织的成员国。1999年1月,黎巴嫩正式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原预计于2006年加入,但截至2023年12月,谈判尚未完成,黎巴嫩现为该组织观察员。黎巴嫩是阿拉伯联盟创始成员国之一。2017年,黎巴嫩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黎巴嫩正式成为“一带一路”成员国。

军事

军事实力

黎巴嫩武装部队由84200名现役人员组成,其中地面部队约8万人,空军2500人,海军1700人。剩下的人员是指挥官、顾问、工程师和特种部队成员。所有三个分支都由空军指挥官操作和协调,这个职位通常由马龙派天主教徒担任,来自黎巴嫩国防部。现任黎巴嫩武装部队总司令是约瑟夫·奥恩(Joseph Aoun)将军。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该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的兵役体制。义务制服役期限为18个月,志愿制至少签3年合同。黎巴嫩武装部队有六所正式的军事学院和学校,提供从军官培训到监督国家青年征兵计划的各项职能。

黎巴嫩是外国军事援助的主要接受国,自2005年以来,该国已接受美国军事援助超过4亿美元,2013年以来,沙特阿拉伯先后两次向黎巴嫩提供30亿美元和10亿美元军事援助,加强黎巴嫩军队建设。

军事行动

在黎巴嫩成为法国托管地后,法国建立了黎巴嫩军队,以维护秩序和安全。黎巴嫩军队在这一时期主要是由法国军官指挥,黎巴嫩人作为士兵参加。黎巴嫩国共内战爆发后,黎巴嫩军队成为各派别之间的冲突和战斗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内战结束后,黎巴嫩军队开始致力于国家的和平重建和稳定。黎巴嫩军队通过军事行动和合作努力恢复国内安全,并与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UNIFIL)合作维护黎巴嫩南部的边界安全。2006年,以色列发动了对黎巴嫩的军事行动,以回应黎巴嫩境内真主党的袭击。黎巴嫩军队在这场冲突中与黎巴嫩真主党作战,并与联合国维和部队共同维持停火。叙利亚内战爆发后,黎巴嫩军队面临来自叙利亚的冲突和安全威胁。黎巴嫩军队采取行动,维护边境安全,防止冲突蔓延到黎巴嫩境内,并在一些地区执行军事行动打击恐怖组织。黎巴嫩军队一直与其他安全机构合作,在国内开展军事行动,致力于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国内安全。

人口

人口数量

由于黎巴嫩不同宗教团体之间至今仍存在冲突,因此自1932年以来该国没有进行过官方人口普查。截至2023年2月,该国人口约607万人。

2021年黎巴嫩人口总数为676.92万人,年人口增长率为-0.83%。从性别结构来看,2021年黎巴嫩男性人口占比为50.4%,人口数量为340.9万人;女性占比为49.6%,人口数量为336万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5。从年龄构成来看,2021年黎巴嫩0-14岁人口比重为24.5%,属于多子化,15-64岁人口比重为67.6%,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为7.9%,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从城乡结构来看,2021年黎巴嫩城镇化率为89.1%,城镇人口为603.1万人,农村人口数量为73.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0.9%。

1975 年至 2011 年期间,超过180万人从黎巴嫩移民至外国。数以百万计的黎巴嫩人后裔分布以拉丁美洲为首的世界各地,尤其是巴西和等国 。同时大量黎巴嫩人还迁移到西非,科特迪瓦居住着超过10万名黎巴嫩人,塞内加尔有大约 3万名,澳大利亚居住着超过27万名黎巴嫩人。加拿大也有大量黎巴嫩侨民,同时加拿大人中约有25万-70万人具有黎巴嫩血统。美国也是黎巴嫩人最多的国家之一,约有200万人。另一个拥有大量黎巴嫩侨民的地区是海湾国家,以巴林科威特阿曼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首。目前约有26.9万名黎巴嫩公民居住在沙特阿拉伯。约三分之一的黎巴嫩劳动力(约35万人)生活在海湾国家。

族群

黎巴嫩阿拉伯人占总人口的95%,亚美尼亚人占总人口的4%,土耳其人、希腊人等其他族群占总人口的1%。黎巴嫩人属于高加索人种下的地中海人种,多为北欧和阿拉伯人混血。黎巴嫩人“是许多不同族群的后裔,他们要么是土著,要么占领、入侵或定居在世界的这个角落”,以上的族群迁徙过程使得黎巴嫩与世界民族文化密切相连。

截至 2012 年,黎巴嫩收容了超过160万名难民,其中45万人来自, 10万人来自伊拉克,超过110万人来自,4千人来自

语言

阿拉伯语是黎巴嫩居民的母语,也是黎巴嫩的官方语言。在部分居民中通用亚美尼亚语。通用外语为奥兰普·德古热和英语。

黎巴嫩阿拉伯语是黎凡特阿拉伯语的一个变种,是黎巴嫩本土语言,主要在黎巴嫩使用,在语言上受到其他中东和欧洲语言的重要影响,在某些方面与其他阿拉伯语变种相比具有独特性。

黎巴嫩阿拉伯语借鉴了其他语言,由大约 47% 的阿拉伯语、40% 的叙利亚语(古老的闪米特语言)、5% 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语、5% 的希腊语以及 3% 的法语和英语组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交由法国对黎巴嫩进行委任统治。因此,法语成为黎巴嫩人的第一外语,黎巴嫩老一代知识分子几乎都能熟练使用法语。而作为擅长转口贸易的国家,英语也是黎巴嫩的通用外语。黎巴嫩老一代居民中擅长法、英两门外语者甚为常见,甚至商业、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其工作范围内均能用两种外语提供服务。自黎巴嫩内战以来,基督教控制区的学校仍执行双外语教学,而穆斯林控制区的学校,除少数贵族化学校尚重视法语教学外,一般学校仅重视英语教学,目前穆斯林居住区内年轻一代能熟练使用法语者已很少见。

宗教信仰

黎巴嫩是西亚和地中海地区宗教最多样化的国家。由于不同宗教和宗教派别的相对规模在该国仍然是一个敏感问题,自1932年以来就没有进行过全国人口普查。黎巴嫩全国有18个国家承认的宗教派别,包括4个穆斯林派别,12个基督教派别,1个德鲁兹教派和1个犹太教派别。黎巴嫩政府将德鲁兹公民视为穆斯林人口的一部分,尽管今天大多数德鲁兹人不认为自己是穆斯林,并且他们不接受伊斯兰教的五功(念证、礼拜、天课、斋戒、朝觐)。

由黎巴嫩统计研究公司进行的一项人口统计研究发现,该国大约27%的人口是穆斯林逊尼派,27%是穆斯林什叶派,21%是基督教马龙派,8%信奉希腊东正教,5%是德鲁兹派,5%是梅尔凯特派,1%是新教徒,剩下的6%主要属于较小的非黎巴嫩本土基督教教派。

黎巴嫩逊尼派穆斯林主要居住在的黎波里贝鲁特西部、黎巴嫩南部海岸和黎巴嫩北部,什叶派穆斯林主要居住在贝鲁特南部、贝卡谷地和黎巴嫩南部。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信徒主要居住在贝鲁特东部和黎巴嫩山区,他们是黎巴嫩最大的基督教社区。希腊东正教是黎巴嫩第二大基督教团体,主要居住在库拉、贝鲁特、拉查亚、马恩、阿莱、阿卡尔,以及的黎波里、哈斯巴亚和马尔杰扬周围的农村。希腊天主教徒主要居住在贝鲁特,黎巴嫩山的东坡和以希腊天主教徒为主的扎赫勒

经济

综述

黎巴嫩实行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估算数据显示,2022年黎巴嫩GDP约220亿美元,通货膨胀率186%。黎巴嫩农业欠发达,工业基础薄弱,经济主要以服务业为主,2020年,黎巴嫩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为2.5%,7.2%和90.3%。该国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为金融、侨汇、旅游、 贸易。

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黎巴嫩营商环境指数为75.7分,在全球190个国家中排第143位。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黎巴嫩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80位。

据黎巴嫩海关统计,2022年,黎巴嫩贸易总额约为238.7亿美元。其中,黎巴嫩进口额195亿美元,出口额43.7亿美元。前五大贸易伙伴分别是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意大利。据黎巴嫩海关统计,2022年,中黎双边贸易额为27亿美元。其中,自华进口26.9亿美元,对华出口0.2亿美元。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黎双边贸易额为25.8亿美元。其中,对黎出口25.2亿美元,自黎进口0.6亿美元。

2019年黎巴嫩爆发银行业危机、2020年该国首都贝鲁特港口发生大爆炸,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2019年以来,黎巴嫩经济遭受严重影响。2023年2月1日起,黎巴嫩镑对美元汇率将从1507.5:1调整为15000:1,贬值90%,该国四分之三以上的百姓生活在贫困之中。

黎巴嫩货币为黎巴嫩镑。黎巴嫩当地实行双币制,美元和黎巴嫩镑可同时在市场流通。黎巴嫩中央银行是黎巴嫩银行(BDL),负责监管黎巴嫩金融机构和货币兑换机构,并且是黎巴嫩法律规定唯一的国家货币发行机构,具有行政独立性。

第一产业

黎巴嫩农业欠发达。全国可耕地面积24.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为中东各国之最,其中灌溉面积10.4万公顷。牧场36万公顷,林地面积79万公顷。黎巴嫩的可耕地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冬季雨量充足,无论小麦、玉米还是热带农作物,都能在黎巴嫩生长。该国南部为烟草种植区,舒夫山区种植橄榄,南部沿海种植柑橘香蕉;中部贝卡谷地为主要农业区,种谷物、水果和蔬菜。经济作物有烟草、甜菜橄榄等。近年来,黎葡萄种植业发展很快,年产葡萄酒600万~700万瓶,出口额约1200万美元。

由于城市化导致耕地缩减、连年内战、2006年以黎冲突,以及黎巴嫩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和对农业的常年忽视等原因,使得黎巴嫩有一半以上粮食靠进口。黎巴嫩重要主食小麦有高达8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乌克兰

第二产业

黎巴嫩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以加工业为主。主要行业有非金属制造、金属制造、家具、服装、木材加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主要限于重新装配和包装进口零部件。黎巴嫩加工业从业人数约20万人,占黎巴嫩全部劳动力的 7%,是仅次于商业和非金融服务业的第三大产业。

食品加工业

食品加工业是黎巴嫩的潜力行业。黎巴嫩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食品制造业2020年产值为34790亿黎镑(约合22.6亿美元),占GDP的4%、制造业的30%,是制造业中产值最高的行业。黎巴嫩全国有超过1200家食品公司,食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为阿拉伯国家,主要类别有干果坚果、加工巧克力以及蔬菜和其他食物制品等。

第三产业

2020年,黎巴嫩服务业占全国GDP总量的90.3%,该国近65%的劳动力在服务业就业。

金融业

是黎巴嫩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占GDP比例保持在10%左右。黎巴嫩是中东地区金融中心,拥有地区最为完善的银行业。黎巴嫩严格执行银行保密制度。黎巴嫩中央银行(BDL)负责管理所有金融机构和货币兑换机构。2001年4月,黎巴嫩通过了第318号法律,要求继续强化银行保密制度,建立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金融机构需获取客户身份信息并保存记录,允许司法机构依法查询银行信息和档案等。在黎巴嫩,商业银行是黎巴嫩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流通的金融资产中,银行资产占80%。

房地产业

房地产是黎巴嫩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也是该国吸引外资的主要行业之一。黎巴嫩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国房地产业2020年产值为144430亿黎镑(约合94亿美元),占GDP的15%,较2019年小幅增长2%,是该国2020年为数不多实现正增长的行业。

黎巴嫩房地产交易活跃的地区主要为贝鲁特巴卜达和麦腾,三地房地产交易成交金额超过该国房地产行业总额的60%。2020—2021年,黎巴嫩房地产业在经济危机中实现增长。黎巴嫩最大的房地产公司Solidere公布数据显示,该公司2020年土地销售收入达3.82亿美元。

由于黎巴嫩对美元汇出实施管制,外国投资者也青睐黎巴嫩房地产业。黎巴嫩政府对于投资房地产业尚未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但也没有进行额外限制。黎巴嫩房产有两种计价方式,分别是“新美元”(Fresh Dollar)和“当地美元”(Local dollar或Lollar)。“新美元”指黎巴嫩银行系统在2019年10月17日以后通过现金或国际汇款收到的美元,不受取款或转账限制。“当地美元”指存放在黎巴嫩银行,但由于资本管制等原因而无法取出或进行国际汇款的美元。2019年以来,由于“新美元”买家较少,以该方式计价的房产价格跌幅超过50%,而以“当地美元”计价的房产价格则显著上升。

旅游业

旅游业是黎巴嫩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该国旅游业产值约104亿美元,占GDP的19.1%。2018年黎巴嫩旅游业创造就业岗位144300个,占该国就业岗位总数的6.7%;当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90万人,主要来自欧洲和阿拉伯国家

2020年,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疫情、能源短缺等内外部因素影响了黎巴嫩旅游业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黎巴嫩2018年和2019年来自国际旅游的收入约为87亿美元,但在2020年降至23.4亿美元。自2021年起,随着防疫限制措施取消,黎巴嫩旅游业有所回暖。2021年1—10月,黎首都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接待入境旅客约167万人次,较2020年全年的117万人次有明显增长。黎巴嫩游客以欧美、海湾国家居多,2022年,黎巴嫩共接待了约120万游客,其中欧美游客占比54.16%。

对外贸易

外贸在黎巴嫩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实行对外开放与保护民族经济相协调的外贸政策。出口商品主要有铁铝铜,板材,金属废料,黄金制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国、美国等。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1年黎巴嫩的出口总额约为35亿美元,进口总额约为195亿美元。2022年1-8月,黎对外贸易总额为133亿美元,其中进口额107亿美元,出口额26亿美元。

经济功能区

黎巴嫩目前特殊经济区主要为港口自由区。已投入使用的两个自由区分别是贝鲁特港口自由区和港口自由区。截至2023年,尚未有中国企业入驻上述两个自由区。另外,黎巴嫩正酝酿在北部的巴特龙和南部的提尔新增2个经济特区。

贝鲁特港口自由区(英语:Port of Beirut )位于贝鲁特港,面积约8.3万平方米,包括1.12万平方米免税店区,3.24万平方米的3座工业建筑(主要为仓库),1.16万平方米的黎巴嫩商品展览区,2.80万平方米的开放式仓库。它是东地中海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20年8月4日,该港口因储存不当的硝酸铵发生大爆炸,造成至少218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30万人无家可归。港口及其基础设施的大部分被摧毁,包括贝鲁特的大部分粮食储备设施,整个城市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由于爆炸造成的大规模破坏,贝鲁特港被迫关闭,货物被重新定向到较小的港口,如的黎波里和提尔。据标准普尔全球估计,在灾难发生之前,黎巴嫩大约60%的进口都是通过这个港口。

的黎波里港口自由区(英语:Port of Tripoli)位于黎巴嫩北部的黎波里港,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包括55个仓库和46个露天堆场。的黎波里经济特区成立于2015年,紧邻的黎波里港,占地50公顷,计划发展来料加工、仓储、物流、化工等产业。特区提供税收减免和劳工许可免除等优惠措施,并将在展览中心园区内发展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产业。2020年初,特区准备启动基建环节的招标,但因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疫情等原因推迟。

重要企业

INDEVCO集团

INDEVCO集团产品涉及纸制品、塑料包装、瓦楞纸箱、机械、厨房用品等,本国员工2350人,全球员工9400人,在全球12个国家设公司或代表处,在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埃及美国英国设厂,产品出口至全球75个国家。

黎巴嫩陶瓷工业有限公司

黎巴嫩陶瓷工业有限公司(LECICO)于1956年成立,主要生产瓷砖和卫生洁具,瓷砖年产能620万片,2800万平方米,本国员工420人,全球员工7200人,卫生洁具用品出口至欧洲、澳大利亚、非洲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

Gandour

Gandour主要生产糕点、面包、植物油和以可可为原料的食品等,本国员工400人,全球员工2500人,在沙特阿拉伯埃及印度等国设厂,产品主要销往亚洲和非洲国家。

社会

教育

黎巴嫩是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中教育最发达、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成人受教育率约为93.9%。黎巴嫩教育体制大体分为学前教育、9年基础教育、高中和大学教育四阶段。2016-2017学年,黎巴嫩全国在校学生约107万名,教职工约10万名。

截至2021年,黎巴嫩全国共有中小学2704所,在校学生76万余名,教师6万余名;全国共有各类高等院校共计41所,其中综合性大学4所,包括黎巴嫩大学贝鲁特美国大学、黎巴嫩美国大学等。2016-2017年间,共200807人在黎巴嫩国内高等院校注册入学,其中包括19670名外籍留学生。 2015年共有14232名黎巴嫩学生出国留学,主要留学国家为法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沙特阿拉伯英国等。

黎巴嫩大学(Lebanese University)成立于 1951 年。它是黎巴嫩唯一一所提供公立高等教育的机构,涵盖各个专业。它还开展持续的科学研究和资格认证课程。在过去的十年中,它与黎巴嫩的公立和私立机构在研究、学术、文化或发展领域开展合作,同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黎巴嫩大学与许多私立大学、医院、组织、市政当局、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签订了协议并建立了伙伴关系。此外,该校还在牙科和公共卫生学院开设了公立医疗中心,为市民提供服务。在国际层面,黎巴嫩大学与 250 多所国际大学和机构签署了许多合作协议和学术交流计划,以支持教育计划的发展,并与地区和国际教育组织开展交流与研究合作。2023年6月,《2024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黎巴嫩大学排名第577位。

贝鲁特美国大学(美利坚大学 University of Beirut)是一所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由美国国外教会1863年在美国纽约州注册、1866年正式创立的实行美国教育体制和模式的美国私立大学,目前该校已经成为世界著名学术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

贝鲁特美国大学共设有六大学院,包括艺术和科学学院、农业和食品学院、工程和建筑学院,卫生学院、医学院(含中东地区医疗技术和水平最高的医院"哈里里医院")和苏莱曼商学院。截至2023年10月,贝鲁特美国大学共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8188人,专职教师987名。

建校近150年来,贝鲁特美国大学培养了8万多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很多校友成了今天中东许多国家政界、商界和学界的杰出人物。该校不仅是黎巴嫩而且是整个中东地区师资和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也是对中东地区政治、经济、金融、商贸、医学等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大学,是中东国家政界、商界、金融界、教育界领袖人物的摇篮。2023年6月,《2024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贝鲁特美国大学排名第226位。

文化事业

黎巴嫩国内的文化设施较丰富,黎巴嫩的电影院、剧场、俱乐部等文化设施遍及全国。黎巴嫩一些大型游乐场内也设有舞厅、影院、剧场等供休闲娱乐的文化设施,一些非宗教性大学、学院也设有专供师生教学之余享受文化娱乐生活的场地。

博物馆

黎巴嫩有多家博物馆,其中最重要是贝鲁特国家博物馆。此外还有哈利勒·纪伯伦博物馆、尼古拉斯·苏尔索克博物馆、儿童科学博物馆、朱拜勒化石博物馆、巴勒贝克博物馆、朱拜勒遗址博物馆等。

黎巴嫩历史悠久,出土文物众多。1923年政府呼吁公众捐款筹建国家博物馆,贝鲁特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Beirut)由建筑师安东尼·那拉斯牵头承建,于1942年落成并对外开放。1975年内战爆发,博物馆地处战斗中心地带,连遭炮击,遂关闭,展品装箱封存。1994年国家文物局获国际组织和私人捐助,在法国专家帮助下着手修复该馆,并于1997年11月25日重新开放。

贝鲁特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仅是已修复和整理完毕的文物,主要是腓尼基、波斯希腊、罗马时代的石棺、石雕陶瓷锦砖等,造型优美,工艺精细。其代表作有:比卜鲁斯出土的公元前八世纪阿里拉姻国王的石棺,健康神里吉亚的石雕像、石锚,苏尔出土的腓尼基儿童墓,西顿出土的公元前五至四世纪的石棺和腓尼基儿童石雕像,巴勒贝克出土的公元三世纪的“七圣”马赛克等。

科技

黎巴嫩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CNRS)受总理直接领导,宗旨是把科学与研究策略纳入国家政策范畴之内。科委下设国家地球物理学中心、国家海洋学中心、国家遥感中心核能委员会等4个科研机构和 一个文献中心。

黎巴嫩在2021年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92 位,低于2019年的第88位。来自黎巴嫩的著名科学家包括电气和电子研究工程师、数学家和发明家哈桑·卡梅尔·阿尔-萨巴(Hassan Kamel Al-Sabbah)、物理学家拉马尔·拉马尔(Rammal Rammal)和埃德加·舒埃里(Edgar Choueiri )。

黎巴嫩1960至1964年间进行了中东最早的太空探测科学试验。这段期间,贝鲁特的海格齐安学院教授马努吉安(Manoug Manougian)领导该校火箭学会进行多场试射,飞行高度曾达140公里。马努吉安有黎巴嫩太空计划之父之称。后来因为参与计划的黎巴嫩军方希望研发方向转为军事目的,与坚守科研立场的校方意见相左,使得计划无以为继。

卫生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黎巴嫩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7.4%,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1003美元。2006—2013年间,黎巴嫩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32人、护理和助产人员28人、牙医15人,药师16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5张。  2010年,医疗保健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3%。2011年黎巴嫩新生儿的预期寿命为72.59岁,男性为70.48 岁,女性为74.80 岁。

截至2018年,黎巴嫩共有医院161所,床位约13516张,注册医生约5000人,医护人员共约2万人。该国完全自费就医的患者占10%,其他患者或是全额或部分由政府医保合同付费,或是由医疗保险机构和慈善机构代为支付相关费用。黎巴嫩主要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传染性肺炎、病毒性肝炎霍乱等。

媒体

黎巴嫩报刊出版业发达,是中东主要新闻中心,黎巴嫩报刊发行对象不限于国内,同时面向阿拉伯各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新闻协会、编辑协会、新闻摄影师协会、出版商协会是黎巴嫩报刊出版业的行会组织。黎巴嫩报刊在出版前不受黎巴嫩新闻部的审查,言论比较自由。

黎巴嫩主要日报有《白天报》(An-Nahar),发行量约4万份;《军旗报》发行量约6.2万份,其中在黎巴嫩发行2.95万份;《每日星报》(The Daily Star)网络单日访客约8万人,报纸发行量约2.9万份;《家园报》发行量约1.4万份;《安瓦尔报》(Al Anwar)总发行量约5.88万份。主要刊物有《事件周刊》《阿拉伯周刊》《狩猎者》《杂志周刊》《黎巴嫩评论》和《星期一早晨》等。

黎巴嫩国家电视台,成立于1978年。属黎巴嫩电视公司所有,黎巴嫩政府占有50%股份,公司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均由政府任命。每天有两套节目,用阿、法和英语播放新闻节目,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节目则以阿拉伯语为主。黎巴嫩广播公司电视台(LBC)成立于1985年,该台系私营电视台,有两套节目,其中一套称为“C33”,以法语节目为主,除播放本国编制的新闻节目外,还转播法国“法国电视国际五台”电视台的法语新闻节目。未来电视台,创办于1992年,由已故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创建,是黎巴嫩目前第二大电视台。灯塔电视台,由黎巴嫩真主党开办,创办于1991年,是该党的宣传喉舌,节目的政治性和宗教性很强。

截至2022年,黎巴嫩全国有140多家广播电台,其中大部分是私营娱乐性电台。其中,黎巴嫩广播电台为国家广播电台,属新闻部领导。其前身是“东方电台”,始建于1938年。1962年开始增用阿拉伯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对外广播。内战爆发后,由于经济困难,该台被迫停止对外广播。“祖国之声”电台为黎巴嫩伊斯兰教逊尼派慈善基金会于1984年创办,每天广播20个小时,除英语新闻节目外,主要用阿拉伯语广播。“人民之声”电台由黎巴嫩共产党于1987年创办,每天广播18小时,每隔半小时有一次新闻节目,在开罗、巴黎、伦敦和莫斯科派有常驻记者。

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是唯一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62年,每日发布阿拉伯语、英语、法语3种文字的新闻稿,只报道官方的黎巴嫩国内消息。中央通讯社为私人通讯社,创立于1982年9月。每日用阿文报道黎巴嫩国内政治、经济、商业等方面消息。“中东报导”是私营通讯社,1977年创办。除周末外,每日发布黎巴嫩国内、外消息英文通讯稿,周末发行综述和新闻分析内容专刊,在开罗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设有分社。

人居环境

黎巴嫩的主要环保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黎巴嫩《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部和国家环境委员会共同负责制定环保领域法律并监督其实施。两部门可委任当地或国际环保专家对黎巴嫩环境进行评估。黎巴嫩鼓励环保行为,如在投资建厂时选用环保设备可享受减税优惠。该法在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化学品泄漏、水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有较为详细的规定。 黎巴嫩环境部和国家环境委员会对黎巴嫩境内企业进行适时监督,一旦发现问题便会对有关企业进行书面警告,限期整改。如在限期内未能纠正,则用法律手段进行惩罚。

1997年,黎巴嫩政府在贝鲁特南部开设了一个垃圾临时填埋场,结果一直使用到2015年。当地居民称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并开始封锁前往垃圾填埋场的道路。迫于民众压力,黎巴嫩政府与2015年7月17日关闭了该垃圾填埋场,负责清理垃圾的公司因合约期满也停止工作,这导致大量垃圾堆积在路旁,一些民众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又让环境加剧恶化。

随后黎巴嫩政府决定分阶段解决垃圾危机,黎巴嫩总理萨拉姆于2016年3月主持召开内阁会议,专门讨论垃圾危机,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争论,会议决定将新建两个临时垃圾处理和填埋中心,同时重新开放2015年7月关闭的一个填埋场,期限为两个月,以填埋目前大量堆积的垃圾。萨拉姆在会上说,垃圾问题将在4年内分阶段解决,期间将制订和实施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他强调,政府要应对内外挑战,必须找到使黎巴嫩人民满意的垃圾解决方案。

社会保障

黎巴嫩劳动法要求公司在国家社会保险基金(NSSF)注册其所有雇员,国家社会保险基金覆盖的范围包括医疗和生育,家庭津贴和退休。 所有黎巴嫩雇员均可享受国家社会保险基金服务所带来的利益。 除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国家的公民外,其他国籍的人无权享受国家社会保险基金所带来的利益。 缴纳的NSSF款额相当于雇员月薪的23.5%。其中公司承担21.5%,雇员承担2%。一般每季度缴纳一次,缴纳额为该季度内雇员各月工资的23.5%。 为了更加有效办理国家社会保险基金手续,公司须通过签发授权文件的形式任命并委派一个代表,所有雇员均承认其授权的代表完成和跟踪有关他们的国家社会保险基金手续,并授权代表兑取他们的支票。

黎巴嫩社会保险中涵盖的医疗保险由雇主为其雇员购买。被保险人为雇员,受益人为被保险人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和由其承担赡养义务的家庭成员。费用每年为300-3000美元不等。非涵盖的医疗保险通常为自愿保险。保险费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及身体状况而有所不同。通常规定60岁以下身体健康者保险费为每年300美元,60岁以上者为每年600美元。

体育

由于黎巴嫩是一个多战争的国家,长期面临战争,政府大多致力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以此来缓解战争所带来的政治局面动荡、经济危机以及人员的伤亡。因而导致了该国体育活动的开展相对滞后。

黎巴嫩是为数不多的夏季和冬季运动都很兴盛的国家之一。黎巴嫩曾举办过 1959 年贝鲁特地中海运动会、两次泛阿拉伯运动会(1957 年和 1997 年)以及 2000 年亚洲杯。篮球运动在黎巴嫩非常流行,从2002年到2010年,黎巴嫩男子篮球国家队曾三次获得国际篮联世界锦标赛的参赛资格。

足球被认为是黎巴嫩最受欢迎的运动,尽管黎巴嫩男子足球国家队从未进入过国际足联世界杯或赢得过任何国际奖杯。黎巴嫩还在格斗项目上有所建树,如希腊罗马式摔跤,扎卡里亚·奇哈布(Zakaria Chihab)和哈利勒·塔哈(Khalil Taha)在 1952 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分别摘得银牌和铜牌。1980 年,哈桑-贝查拉也代表黎巴嫩赢得了奥运会铜牌。健美运动是黎巴嫩另一项广受欢迎的观赏运动,曾涌现出萨米尔·班诺、乔治·法拉赫等杰出健美运动员。

1948年开始,黎巴嫩首次派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截至2023年,黎巴嫩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共获得2枚银牌和2枚铜牌。

卡米尔-查蒙体育城体育场(Camille Chamoun Sports City Stadium)是一座多功能体育场,可容纳 49500 个座位,位于黎巴嫩贝鲁特的比尔哈桑地区。该体育场配有田径设施,是该国最大的体育场,主要用于足球比赛。

治安

黎巴嫩形势总体稳定,但恐怖袭击和局部交火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因黎巴嫩教派林立而政局复杂,各派别支持者间常发生一些小范围冲突,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内亦滋生出或渗透进一些极端组织,加之黎巴嫩内战多年,民间散有大量武器弹药,使得黎巴嫩国内爆炸、暗杀事件频发,安全局势不稳定。黎巴嫩居民可合法持有枪支。

交通

综述

黎巴嫩交通配套设施不完善,航空运输未开辟国内航线,主要机场为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水路运输港口数量偏少,很少开辟客运航线,主要港口包括贝鲁特港、的黎波里港和赛达港。受2006年以黎冲突重大影响,铁路与公路运输严重破坏,交通基础设施恢复缓慢。

公路

黎巴嫩公路线贯穿全境,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公路约7300千米,其中高速或快速公路约530千米。黎巴嫩公路在该国内战、黎以冲突期间均遭严重破坏,修复工作进展缓慢。

铁路

黎巴嫩原有铁路402千米,全部为国有,除贝鲁特—谢卡(Chekka)段外,其余全部因战乱破坏而被废弃。

航空

黎巴嫩有两个主要的国际机场: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Beirut-Rafic Hariri International Airport)和贝鲁特-拉夫孔机场(Beirut-Rene Mouawad Airport)。这两个机场是黎巴嫩的主要航空枢纽,处理大量国际航班。

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前身为贝鲁特机场,1990年黎巴嫩政府投资4亿美元改造贝鲁特机场,将其吞吐量由每年200万人次提高到600万人次。2005年5月更名为“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作为黎巴嫩最大的机场,该机场每年接纳约800万旅客,可同时停放30架大型飞机。该机场已与世界30多家东航浙江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国际直航可达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以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海湾国家,该国暂未开通国内航线。

中东航空 – 黎巴嫩航空 (MEA) 成立于1945年,是中东地区的主要航空公司之一。中东航空 – 黎巴嫩航空以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为枢纽,运营飞往欧洲、中东和西非 32 个目的地的国际航班。

航运

黎巴嫩共有12个港口,其中贝鲁特港、的黎波里港和赛达港是主要港口,基本以货运为主,仅与土耳其、塞浦路斯等少数国家开通了客运航线。

贝鲁特港位于黎巴嫩西海岸中部,濒临地中海东侧,是黎巴嫩的最大港口,也是地中海东岸的最大海港。自2004年12月起,集装箱码头业务分包给贝鲁特集装箱码头联盟(BCTC),码头扩展到1100米,拥有16台巴拿马型船岸龙门起重机和大量的岸上集装箱装卸设备。除了进出口货物外,该码头还处理大量的集装箱转运。运输量从2008年的945143标准箱增长到2019年的1229081标准箱。2020年8月4日,该港口因硝酸铵储存不当发生大爆炸,造成至少218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30万人无家可归。港口及其大部分基础设施被摧毁,包括贝鲁特的大部分粮食储备设施在内,整个城市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由于爆炸造成的大规模破坏,贝鲁特港被迫关闭,货物被重新定向到较小的港口,如的黎波里和提尔。据标准普尔全球估计,在灾难发生之前,黎巴嫩大约60%的进口都是通过这个港口。

的黎波里港是黎巴嫩的第二大港口。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中心以北约3千米处。该港口建于19世纪末,现已成为黎巴嫩最重要的商业和物流中心之一。港口占地面积约1.2平方千米,包括码头、仓库、集装箱堆场和船坞等设施。的黎波里港是地中海东部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中东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之一。该港口主要处理集装箱货物、散货和石油产品等。此外,该港口还拥有一个现代化的客运码头,提供前往地中海各地的客运服务。

文化

综述

黎巴嫩文化源自不同的文明,最初在黎巴嫩地区的是迦南-腓尼基人,随后黎巴嫩地区先后被亚述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法蒂玛王朝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人征服和占领。黎巴嫩的文化就是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通过融合所有这些文明而发展起来的。由于黎巴嫩种族和宗教群体的多样性,使得该国的节日、音乐风格、文学和美食呈现多元化特点。尽管黎巴嫩人在族群、语言、宗教和教派上存在多样性,但他们还是拥有着共同的文化。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其丰富的夜生活闻名于世界,有“中东巴黎”的称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2月,黎巴嫩已有扎加尔唱诵诗歌、阿拉伯书法、阿尔曼努希(Al-Man'ouché)等三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加尔唱诵诗歌

扎加尔(Al-Zajal )是黎巴嫩民间诗歌的一种形式,主要在集会、家庭庆典和日常生活中朗诵或演唱。扎加尔表演者有男有女,他们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主题包括生活、爱情、怀旧、死亡、政治和日常事件。在诗歌比拼中,诗人和音乐家组成的表演队围着桌子,随着手鼓和德布卡的节奏,在观众面前表演诗歌。诗人通常以挑战的形式朗诵诗句,然后由歌手和观众重复朗诵,扎加尔唱诵诗歌于2014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拉伯书法

阿拉伯书法是以流畅的方式书写阿拉伯语字,借以传达和谐、优雅和美丽的艺术实践,因为字母可以被拉伸和转换以创造不同的图案。阿拉伯书法在阿拉伯和非阿拉伯国家都非常普遍,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参与。它最初是为了使书写清晰易读,后来逐渐成为表达传统和现代作品的伊斯兰教阿拉伯艺术。该技能通过非正式途径或者正规学校与学徒制传授。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黎巴嫩、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联合申报,2021年正式被收录。

阿尔曼努希

阿尔曼努希(Al-Man'ouché)是黎巴嫩最典型的早餐,是一种在家庭和专门面包店制作的扁面包。制作者用指尖将面团压扁,然后在上面撒上百里香属、苏木香、烤芝麻、盐和橄榄油混合物。煮熟后,还可以加入软奶酪(labne)、西红柿、黄瓜、橄榄和薄荷叶等装饰。在制作面团时,制作者会祈祷面团发起来,穆斯林会念诵《法提哈》(Fatiha)的开头,基督教徒会念诵几句祈祷词,并在面团静置前做十字手势。制作阿曼乌切及其配料的技术通常由父母非正式地传授给子女。当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参与制作阿曼乌切时,会根据性别进行分工,阿曼乌切于2023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俗习惯

日常习俗

黎巴嫩人民大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习惯。对于穆斯林,清真食品以牛、羊、鸡肉、鱼、谷物、蔬菜为主,不喝含酒精的饮料。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为穆斯林的斋月,从日出到日落期间禁食任何食物及喝水,作息时间与平时有很大不同,当地不少餐厅斋月期间营业时间会延长至午夜甚至更晚。对于非穆斯林,斋月期间的生活不受影响,黎巴嫩非穆斯林餐厅很多,都供应含酒精的饮料,有的也有猪肉菜品。

外国女性在黎巴嫩不需要裹头巾或蒙面,穿着方面也没有特殊要求。黎巴嫩人穿衣较讲究,正式场合男士穿西装,女士盛装打扮。通常,女士会同男士一起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男士可与女士握手寒暄,男士之间、女士之间可握手或贴面礼,熟悉的朋友之间行贴面礼。遇到戴头巾或身着阿拉伯传统服装者时,同性之间可主动打招呼并握手,异性之间可打招呼但不可握手,男性常以一手放于胸前向女性表示打招呼。未经同意,不能对穆斯林女性随便拍照或摄像。

节日

特色节日

巴勒贝克国际文化节是黎巴嫩最主要的文化节,也是中东地区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节,于1955年开始举办,每年7~8月间进行。当时节目较少,且以外国节目为主,所有节目都在罗马神庙内朱庇特神殿(the temple of Jupiter)中设置的舞台上演出。1956年,由时任总统的卡米勒·夏蒙支持的慈善协会负责组织,并正式定名为“巴勒贝克国际文化节”。时至今日,巴勒贝克国际文化节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节之一。

贝特丁是黎巴嫩舒夫山区的一个小镇,位于贝鲁特东南45千米处,那里有一座具有近200年历史的贝特丁宫。贝特丁国际艺术节每年7~8月就在这里举办。贝特丁国际中国艺术节创办于1985年,是黎巴嫩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艺术节。与巴勒贝克国际文化节不同的是,这里的演出都在室内,基本不受自然条件影响,所以每天都可安排日夜两场演出。贝特丁文化节节目相当豪华,如2004年7月在这里演出了大型歌剧《图兰朵》,世界知名的歌剧舞剧也来这里演出。

公共假日

黎巴嫩教派众多,各教派重要节日均为国家法定节日。每年,黎巴嫩政府信息网站都会公布该年度的法定节假日日期。 黎巴嫩的节日包括国家节日、基督教节日和穆斯林节日。

艺术

文学

19世纪中叶,黎巴嫩作家纳西夫·亚济吉(Nasif al-Yaziji)对阿拉伯语进行了简化。与之同时代的作家朱尔吉·宰丹(Jurji Zaydan)则出版了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性长篇小说,以浪漫主义的笔调,描述了阿拉伯人的历史。

20世纪初,黎巴嫩侨居美洲的一些作家,以“笔会”为中心,逐渐形成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叙利亚-美洲派”。主要代表人物黎巴嫩人艾米恩·里哈尼(Ameen Rihani),著有《雷哈尼亚特》《阿拉伯诸王》《伊拉克的心脏》和《黎巴嫩的心脏》等诗歌和散文集。

在黎巴嫩,乃至整个阿拉伯国家最著名的黎巴嫩作家哈利勒·纪伯伦(Gihran Khalil Gibran),于1923年发表了他的英文诗《先知》(The Prophet),该诗的神秘色彩倾倒了世人,他亦因此而成名。哈利勒·纪伯伦阿拉伯语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是阿拉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作品已被译为二十几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米哈伊尔-努艾玛(Mikha'il Nu'ayma)是黎巴嫩诗人、小说家和利奥六世,以神性写作而闻名,特别是《米尔达德之书》(The Book of Mirdad)。他被公认为现代阿拉伯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神性写作作家之一。

黎巴嫩其他杰出作家包括以政治性作品闻名于世的安东尼·萨阿岱(Antun Saadch)、米歇尔·奇哈(Michel Chiha)、科洛菲斯·马克苏德(Clovis Maksoud);小说家莱拉·巴勒贝基(Layla Baalbakki)、哈利勒·塔基丁(Khalil Taki ed-Din);诗人查尔斯·库尔姆(Charles Corm)、赫克托·克拉特(Hectorklat)、乔奇斯·舍哈岱(Georges Shehadeh)等。这些作家、诗人用阿拉伯文、英文、法文,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里,写出了大量精彩的诗歌和散文,极大地丰富了黎巴嫩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知识宝库。

电影

黎巴嫩的电影艺术始于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出现,至今该国已出品超过500部电影。黎巴嫩内战结束后,电影产量稳步增长,但与 20 世纪 60 年代相比,每年生产的电影数量仍然较少,电影业仍然严重依赖外国资金,主要是欧洲资金。由于国内市场规模有限,电影业也仍然依赖于国际票房收入。

尽管如此,黎巴嫩电影在国际上仍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齐亚德·杜埃里(Ziad Doueiry)的《侮辱》获得了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黎巴嫩女导演纳迪娜·拉巴基(Nadine Labaki)的三部影片均在戛纳电影节上放映,其中《焦糖》参加了 "导演双周 "单元。 她的第二部长片《我们现在去哪里》在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放映,随后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人民选择奖",而她的第三部长片《何以为家》则获得了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音乐

黎巴嫩传统音乐的特点是使用乌德琴、卡农琴、达布卡琴和达夫琴等中东乐器。这些乐器创造出的独特音色使黎巴嫩音乐有别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音乐。近几十年来,黎巴嫩音乐不断发展,融入了流行音乐、摇滚电子音乐等欧美国家音乐元素。

黎巴嫩历史上曾涌现出了许多获得国际认可的音乐家。菲鲁兹(Nouhad Wadie Haddad)是一位享誉阿拉伯世界的黎巴嫩歌手, 她的歌曲在阿拉伯地区有极高的知名度,被誉为“来自星星的大使”“阿拉伯人的大使”“月亮的邻居”“黎巴嫩的宝石”。

黎巴嫩音乐节众多,较为著名的包括最著名的有巴勒贝克国际音乐节、毕卜鲁斯国际音乐节、贝特丁国际音乐节、朱尼耶国际音乐节、布鲁马纳音乐节、巴特龙国际音乐节、埃梅杰音乐节等。

舞蹈

黎巴嫩人对民间舞蹈情有独钟,在喜庆的日子或朋友们聚会时,在每年的民间舞蹈节,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巴勒贝克国际文化节。岱卜凯(debkeh)原是起源于黎巴嫩乡间的一种集体舞,如今已是广泛流行于阿拉伯国家,并融入欧美许多国家的民间舞蹈。岱卜凯是一种比较随意的踏跳舞,不受场地限制,且老少皆宜,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在喜庆的日子里,一群人围在一起.伴随着或简或繁的音乐节拍和围观者的吟唱和击掌,舞者且歌且舞,可一人独舞,或与人对舞,也可集体起舞。

绘画与摄影

穆斯塔法·法鲁赫(Moustafa Farroukh)是黎巴嫩20世纪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在罗马和巴黎接受过正规美术教育,在巴黎、纽约贝鲁特等地举办过展览。黎巴嫩还有许多当代艺术家非常活跃,如居住在纽约的当代媒体艺术家瓦利德-拉德(Walid Raad)。在摄影领域,阿拉伯图像基金会收藏了来自黎巴嫩和中东的 40 多万张照片,该基金会还在黎巴嫩和世界各地还举办了各种活动并出版了各种出版物,以宣传这些摄影作品。

饮食

黎巴嫩菜主要食材包括丰富的全谷物,水果,蔬菜,鹰嘴豆欧芹、新鲜的鱼和海鲜,肉类以家禽、羊肉和山羊肉为主,黎巴嫩菜肴通常会使用大量大蒜和橄榄油,并用柠檬汁调味。

塔布勒沙拉(Tabbouleh)是中东地区的一种沙拉,起源于黎巴嫩、叙利亚一带。主要由布格麦与切碎的欧芹、薄荷、番茄及洋葱等混合,并适量加入食盐、柠檬汁、橄榄油等搅拌而成。

马纳基什(Manakish)是黎巴嫩最受欢迎的早餐,它是一种圆形的扁面包,通常淋上橄榄油和芝麻,然后在烤箱中烘焙。其他配料包括奶酪、碎羊肉、菠菜或炸茄子

斯菲哈(Sfiha)是一种阿拉伯特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当时它首次出现在今天的黎巴嫩东部。传统的开放式肉馅饼在整个阿拉伯地区都很受欢迎,其主要成分通常包括碎羊肉、切碎的洋葱和西红柿、香料、橄榄油和酸奶。

基贝(Kibbeh)是浸泡过的碾碎小麦和其他成分(通常是羊肉)的独特混合物,也被认为是黎巴嫩的最流行的菜品。基贝可作为休闲或庆祝餐的小吃食用,可以是生的、烤的、油炸的,还可以有素食版本:安那托利·托多洛夫、南瓜和西红柿作为食材。

马穆尔(Ma'amoul)是一种古老的饼干,里面装满了水果和坚果,如枣、核桃和阿月浑子。饼干传统上是为节日和庆祝活动准备的,它们通常被塑造成球形或圆顶。为了区分,核桃样式的饼干通常被塑造成圆顶,枣版本的被塑造成平顶的圆顶,而开心果版本的则是一个细长的椭圆形。

国家象征

国旗

黎巴嫩国旗于1943年12月7日通过。黎巴嫩国旗呈矩形,包含三条横条纹。长宽比为3:2。上条纹和下条纹为红色,而中间条纹为白色。条纹的宽度比例为 1:2:1。白色条纹的中心是黎巴嫩雪松属。雪松接触上部和下部红色条纹的边缘。

国旗的红色条纹象征着黎巴嫩人民为保护自己的国家免受外国势力的入侵而流下的鲜血。白色象征着和平与纯洁,也象征着洁白的雪。国旗中央的黎巴嫩雪松具有重要意义,雪松生长在黎巴嫩的山区,它在多个圣经段落中被认为是和平、永恒和圣洁的缩影。

国徽

黎巴嫩国徽是由描绘国旗的盾牌组成,但是盾牌中的白色条纹和红色条纹是对角线形式呈现而不是水平方向。

国歌

黎巴嫩的国歌是《黎巴嫩共和国国歌》(an-Našīd al-Waṭanī al-Lubnānī)。《黎巴嫩共和国国歌》由拉西德·纳夏(Rasid Naxia)创作,并于1925年由瓦迪亚·萨布拉(Wadia Sabra)谱曲。《黎巴嫩共和国国歌》在1927年7月12日被确定为国歌。

国花

黎巴嫩的国花是仙客来仙客来属 libanoticum)。仙客来一种块茎多年生植物,每年秋天或冬天都会产生绿色和银色的心形叶子。仙客来的花通常是明亮的粉红色,并具有辛辣或略带胡椒的香味。仙客来被用于传统仪式或者婚礼上,并作为民族自豪感和团结的象征。

国树

黎巴嫩的国树是黎巴嫩雪松雪松属 libaini)。黎巴嫩雪松是一种高大的针叶树,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属于松科雪松属。黎巴嫩雪松属通常生长在东地中海的山区。它作为重要象征出现在黎巴嫩国徽和国旗上,在宗教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风景名胜

综述

黎巴嫩自然环境独特,气候宜人,是中东著名旅游胜地。内战前,黎巴嫩每年入境旅客达2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国民收入的20%以上。内战期间,黎巴嫩旅游业一蹶不振。战后黎政府曾将振兴旅游业作为重建计划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2006年以黎冲突及安全形势不稳再次影响了黎旅游业的振兴。截至2023年10月,黎巴嫩全国各类星级饭店398家。主要旅游点有腓尼基时代兴建的比布鲁斯、古罗马时代兴建的巴勒贝克城和十字军时代兴建的赛达城堡。此外,黎巴嫩北部的雪山有很多滑雪场,吸引大量游客。截至2023年12月,黎巴嫩境内已有6项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截至2023年12月,黎巴嫩境内已有安杰尔、巴勒贝克、提尔古城、比布鲁斯、夸底·夸底沙(圣谷)和神杉林、拉希德-卡拉米国际博览会6项世界遗产。

安杰尔

建于公元714年的安杰尔考古遗址(Anjar)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东部的贝卡地区。安杰尔城最早的建筑是一座宫殿,四周由连拱廊环绕,部分结构已得到复原,为现存最大规模的倭马亚王朝遗址。1984年安杰尔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巴勒贝克

巴勒贝克(Baalbek)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东约90千米处的一座城市。最初在巴勒贝克修建神庙的是4000多年前崇拜太阳神的腓尼基人,闪米特语“巴勒贝克”的意思就是“太阳之城”。公元前64年,罗马人用武力征服了巴勒贝克。为了供奉罗马主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阿佛洛狄忒,奥古斯都大帝征召2万名奴隶,在腓尼基神庙的原址上扩建起三座大殿。两百年后,这处罗马帝国时期最大的神殿群落成,同时供奉着罗马人和腓尼基人崇拜的诸神,每天有数以万计的朝拜者慕名至此。1984年巴勒贝克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比布鲁斯

比布鲁斯(Byblos)位于黎巴嫩的贝鲁特以北40千米处的朱拜勒,是地中海沿岸的西亚腓尼基古城,圣经时代此地名为杰贝勒。1921年起这里进行了发掘,一些学者认为比布鲁斯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有连续居址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两大文明的交汇点与贸易中心。1984年比布鲁斯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提尔古城

提尔古城(Tyre)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南约80千米。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提尔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罗马时期,提尔古城是一座雄伟的腓尼基古城,历史上以一种从临海的贝壳中提取的紫色染料而闻名,这种紫色被视为只有皇室才能拥有的颜色。大规模的海上贸易,使提尔城成为东地中海最重要的贸易中心。

夸底•夸底沙(圣谷)和神杉林

夸底·夸底沙(圣谷)和神杉林(Ouadi Qadisha (the Holy Valley) and the Forest of the Cedars of God)位于黎巴嫩北部省,圣谷是黎巴嫩最幽深、最美丽的山谷之一。在夸底·夸底沙(圣谷)和神杉林中,圣谷指的是黎巴嫩中北部地区群山夹峙、峰峦叠嶂之下的谷底,神杉林指的是这一地区山坡上和山巅上的雪松。圣谷是基督教早期世界上最重要的修道士聚居地,它的许多修道院年代已十分久远,坐落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中,附近是黎巴嫩山林遗址,这里的树木为古代宗教建筑提供了优质的木材。1988年夸底·夸底沙(圣谷)和神杉林被列入《世界产名录》。

拉希德·卡拉米国际博览会

位于黎巴嫩北部的黎波里的拉希德·卡拉米国际博览会(Rachid Karami International Fair)由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于1962年设计,占地70公顷,位于的黎波里老城区和阿尔米纳港口之间。博览会的主要建筑由一个巨大的、750米×70米的肱骨型有顶展馆组成,这是一个供各国举办展览的灵活空间。该博览会是20世纪60年代黎巴嫩现代化政策的旗舰项目。就规模和丰富的形式表达而言,拉希德·卡拉米国际博览会是阿拉伯近东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2023年拉希德-卡拉米国际博览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重要景点

圣母玛利亚雕像

圣母玛利亚雕像(Our Lady of Lebanon)位于黎巴嫩西部山脉中段山顶的哈利萨镇,距离贝鲁特以北约25千米处,修建于1908年,高12米。雕像建于一间小教堂顶部,游客可沿着盘绕着小教堂所修的螺旋形梯道到达雕像底部。该小教堂后侧为黎内战后新修建的大教堂,上下两层可容纳上千人,其造型奇特,如同一棵挺拔的雪松。教皇保罗二世1996年访黎时,曾在此举行弥撒。圣玛利亚山上有20多座教堂及修道院。黎巴嫩最大的基督教派马龙派大主教中心就建在半山腰上。最古老的一座是由圣方济会修道士于1628年在法克哈雷丁酋长所赐予的土地上建造的。

杰达溶洞

杰达溶洞位于贝鲁特以北20千米的黎巴嫩山底部,属溶洞,经数千万年形成,造型呈罗马教堂穹窿状,最顶部净高80多米,洞内有地下河,洞体构造为天然导流通道,是黎凯勒卜河(又名狗河)的主要水源。洞体分上、下两洞。上洞可步行观赏,地质年代较下层早几百万年,在长650米的廊道上呈现不同地质分层,夏季,洞内气候凉爽,冬季,河水水位上升,下洞关闭。杰达溶洞上洞和下洞分别于1969年和1958年开放,内战期间关闭,1995年洞内及外部设施经全面更新后重新开放。

纪伯伦故居

1883年1月6日,黎巴嫩文学家哈利勒·纪伯伦出生在该国贝什里镇,少年时期随家人前往美国谋生,在求学期间就显露出惊人的艺术天赋。1931年病逝于美国后,纪伯伦的家人实现了他生前落叶归根的心愿,将其灵柩运回家乡,安放在一座修道院内,1975年在此建起了博物馆。这里展出了纪伯伦生前使用的家具、文房用品,以及400余幅珍贵的画作和手稿。

鸽子岩

鸽子岩是贝鲁特标志性景点之一,它由位于城市边缘地中海上凸立的两座石头组成,岩石上有海水冲刷形成的波浪状条纹,其中的一块形如拱门。鸽子岩旁边就是滨海的步行大道,一侧是蔚蓝的地中海,另一侧是贝鲁特市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