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协报 :国际协报

更新时间:2024-09-21 03:05

《国际协报》是上世纪初叶哈尔滨市一家历史悠久的报纸。该报发行量,当时,居哈埠中文报纸之首。《国际协报》报社,社址为道里区新城大街。据《黑龙江省报业志》记载,《国际协报》于1918年创刊,1937年被日本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强令终刊。《国际协报》,办报宗旨是“志在扶持正义,促进和平”。据《黑龙江省报业志》记载,《国际协报》是哈尔滨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的一家民办报纸。王泽生认为,堪称哈市文化的老字号,造就了一批左派作家和东北作家群。

与抗日烽火

▲ 有这样一则网络新闻,题为《冰城\u003c国际协报\u003e记载侵华丑行再现日军侵华铁证》。哈尔滨市民汪恩权,家住南岗区上方小区,在家中发现了一张71年前出版的《国际协报》,这张报纸大篇幅记载着日军当年的侵华丑行。报纸是71年前出版的,5张泛黄的4开10版的《国际协报》,除介绍哈尔滨老字号的文章、广告及娱乐新闻外,还利用大版面、长篇幅痛斥了日军侵华的丑行。其中有《日人破坏京沪路》、《全哈新闻界昨招待欧美记者陈述此次日军侵占东北之事实》、《前日国联公开会议,要求日方依限撤兵》等文章。

▲《国际协报》,曾先后活跃过我党的一批抗日文化人士,例如,赵一曼、杨靖宇等著名抗联将领都与之发生过关联。

姜椿芳(1912-1987),1928年迁居哈尔滨市。1931年参加共青团,后任哈尔滨团市委宣传部长、满洲团省委宣传部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年底,调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工作。在英亚社(苏联塔斯社的化名)任俄文翻译,并经英亚社与共产国际联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姜椿芳在哈尔滨吕振羽抗日英雄杨靖宇一道从事抗日活动。这时期,姜椿芳每天都从俄文报纸上找日军行动消息、义勇军抗日斗争等中文报纸上没有刊载的新闻,他把这些都译成中文,投到《国际协报》。1932年5月,杨靖宇来哈,二住到姜家。临走,把一件大衫和一条褥子送到当铺,换些路费。当票托姜母保存,当期满时,姜家镇拿钱将衣褥赎回,保存到1952年,姜父姜母,这两件遗物交给了东北革命烈士纪念馆永久陈列。从杨靖宇1936年离哈赴沪,16年过去了,两位老人才晓得,杨靖宇已壮烈牺牲13个春秋。姜椿芳,1936年,在东北遭日方逮捕,被关押了30多天后,经营救出狱。1936年8月初,姜椿芳一家转移到上海市

②赵一曼,在哈市革命期间,与《国际协报》副刊编辑-方未艾成了“志友”。方未艾,刚加入共产党,是个青年同志,采编副刊稿件时,党性和思想觉悟薄弱。组织上决定,由赵一曼做方未艾的辅导老师。在宿舍,赵一曼给未艾讲授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在《国际协报》副刊上,赵一曼的七律,《滨江抒怀》:“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定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刊出后,《国际协报》副刊抗日思想性,明显突出。

与左翼文化

姜椿芳,被释放了,金剑啸,却在哈却被关押数日后,随即被押往齐齐哈尔市,于两个月后被鬼子枪毙。金剑啸、侯小古,在道里15道街33号开设“天马广告社”,实则是团结左翼文人的活动据点。金剑啸,是当时哈尔滨市著名的艺术家,各报都来聘请他去当副刊编辑。1934年1月,金剑啸应聘去《国际协报》,编辑《文艺》周刊,金剑啸在该报编辑一年《文艺》副刊,因不宣传“日满亲善”而被辞退。侯小古是共青团员,多次在《国际协报》上发表诗文,影射声讨日本鬼子的侵略罪行,呼吁人们起来战斗。金剑啸、侯小古,后遇害。

② 道里端街31号的基督教堂,是与革命同志的接头地点,做礼拜。姜椿芳与 金剑啸、罗烽舒群一起领导哈尔滨的左翼文化运动,还在《国际协报》副刊上用笔名发表了《电灯》《寻找职业》两篇小说。

唐景阳,“九一八事变”后,一度参加霍刚领导的抗日部队。1932年到哈尔滨市,积极参加校内的反日活动、散发传单、油印小册子。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0年代,他在《国际协报》副刊上,发表进步诗文30余篇,当时在哈尔滨很有影响,是哈尔滨市左派作家群中富有才华的一员。

可以这样认为,东北沦陷后,哈尔滨沦陷后,在党的领导下,《国际协报》一度是左翼作家们聚集的重要文化阵地。该报的编辑与作家、写手,有的本身就是中共党员,直到国协报停刊,国际协报的红色文章始终接连不断。传记作家-曹革成说:“30年代,哈尔滨市出现了一批进步爱国的文学青年,而且有着坚实的中共地下党的组织领导,为年轻的哈尔滨作家群打下极其良好的基础。他们中与悄吟、三郎有过直接关系和交往的,有罗烽(傅万琦、洛虹)、金剑啸(巴来)、舒群(黑人)、白朗(刘东兰、刘莉)及金朝(张君悌)、塞克(陈凝秋)等。他们也是当时哈尔滨作家群的核心人物。”罗烽,被指定为中共满州省委候补委员,负责开展北满革命文艺活动。 1933年4月,白朗(女),在《国际协报》当记者,10月接手该报副刊,“国际协报”成为哈尔滨市左派文学作家的发表园地之一。

与东北作家群

▲ 东北作家群。“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下,自发地创作了一批抗日题材作品,这个流亡的文学创作群体,带着国恨家仇,史称“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 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这些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市及关内各青年作者,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作家”,形成于30年代中期。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创作风格属于“左联文学”的一部分。东北在日本法西斯主义的铁蹄践踏下,在东北作家群的作品里,体现为父老乡亲早日收回国土的愿望,融合在浓郁苍凉的色彩、粗犷的风俗之中。这种流亡中的沦亡文学的出现,直至形成,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文坛上,“东北作家现象”有着强烈而深刻的影响。

▲ 从风格与题材上看,东北作家群具有某些共性,即中国的抗战文学,从东北作家群开始发轫的。依据1940年《大公报》副刊所披露的包括39人的东北作家的名单作,有杨晦穆木天萧军罗烽高兰萧红李辉英辛劳、师田手、白朗端木蕻良舒群、邹绿芷、丘琴雷加、骆滨基、姚奔等人,这39人中,萧红的文学成就是最高的。东北沦陷,当不能立足时,他们是分期分批撤退的,其实,就是分批向关内流亡,先后到了北平市天津市青岛市上海市武汉市临汾市西安市延安市重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桂林市等地。

▲ 东北作家群的形成,绝非偶然现象。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国民政府忙于“攘内”,忙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主义,导致东北四省沦陷,国情急变化,文学界救亡的呼声剧烈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许多文学的青年以笔为戎。而恰恰“五四”中国新文学诞生以来,中国文学的题材,大多集中在城市工人、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生活领域,虽然也有乡镇或农村的农民、流氓无产阶级、中小地主生活的题材,反帝题材往往在作品中,被削弱为背景,因为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卖国,对国内文化奉行围剿政策。因此,东北作家群开了一代文坛新风。

▲ 东北作家群,未入关之前,就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形成了。哈尔滨的“国际协报”,则是东北作家群最先形成的摇篮。《国际协报》的文艺副刊叫“国际公园”,刘军(萧军)、白朗(白朗)、萧红(萧红)等人,先后在此副刊上发表作品。

▲ 为什么哈尔滨能聚集这样一批文学青年呢?东北四省的作家,为什么不约而同地先后集中到了哈尔滨了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九一八事变”以后,哈尔滨有一段相对宽松但为时极短的政治环境。因为旧俄的中东铁路在北满的哈尔滨,日本的傀儡——伪满洲国统治之初,日本顾忌于国际政治影响,哈尔滨的政治空气比之于沈阳市长春市齐齐哈尔市等地,相对稍稍宽松一丁点。更深层的缘故在于,哈尔滨市是东北最后沦陷的一所大城市,日本准备全力侵略关内,对苏联采取的采取防御政策。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城市建筑有着鲜明的俄罗斯特色。这根源于俄国长期对东北的侵略,从沙俄时代起,俄国人就越过边境,烧杀抢夺,包括不平等条约掠走的中国土地,俄国人在哈经商的很多。日俄战争以后,俄国人对哈尔滨的影响,深刻集中在军事、经济,领域。

▲那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俄国色彩”都很显著的哈尔滨,在满洲国初期,保持了暂时的相对的特殊性。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市,处于红色苏联的包围之中,因为东北三省一区中,惟独黑龙江省的国境线最长,绵延数千里,黑龙江是与与俄罗斯接壤最长的省份。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仍然保持着对哈尔滨潜在的巨大影响,虽然哈尔滨没有苏联人的租界。因此,哈尔滨有种“大后方”的感觉,东北的文人一时云集哈尔滨。但这种相对的文化繁荣,也仅是一个作家群体的短暂的“逗留”而已。

▲ 哈尔滨的文化界格局如何呢?曹革成的长篇人物传记《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中,说“文坛的繁荣先要看有无发表的阵地,没有阵地文学自然不振。哈尔滨市是国际都市,报业异常发达。‘九一八事变’以前,哈市当地的中日俄英等文报刊多达200余种。其中民间报纸就有《滨江日报》、《国际协报》、《晨光报》、《哈尔滨日报》等20余家。另外还有《大公报》、《申报》、《新闻报》,苏联真理报》、《消息报》等几十种外埠和海外报纸布满报摊。各报代表各种势力:亲日的,宣传侵华有理;亲英美的,宣传西方民主;亲苏的宣传社会主义;其他还有社会新闻商业、新闻的专业报。总之思想活跃,言论也较自由。沦陷后,报业受挫,查封、接收、合并,但鉴于哈尔滨市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各种势力较量平衡,报刊还有相对的存活空间。如由赵郁卿任社长的《滨江午报》,把日本人办的《大北新报》贬称为‘大背心报’,并与之论战,一时发行量二三万份,影响面很大。最后终被日伪当局停刊,资产归《大北新报》强行接收。(李士良等《哈尔滨史略》)”。

▲ 1932年,是哈市报业相对的最低谷时期。《国际协报》、《滨江时报》、《哈尔滨公报》三家民营大报曾被合并为《滨江13报》。但《国际协报》仍是当时有影响的民营大报。曹革成说:“社长张福生、主笔王星,均是同盟会老会员,思想上坚持孙中山三民主义。报上经常发表具有进步和革命倾向的文章。副刊部主任赵惜梦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东北文坛新文学作家。1923至1926年,曾在《晨光报》住文艺部任。在《国际协报》时期,认台罚本形式出版绿野渤、《星》、《蓓蕾》等文学周刊,先后培养了于浣非张铁弦、金人、杨朔孔罗荪陈源陈凝秋(塞克)等一批文学新人。1932年2月哈尔滨市失陷,赵惜梦逃入关内。同年3月7日裴馨园到《国际协报》任副刊编辑,团结了一批爱国文学青年。副刊一直是他们主要发表作品的园地之一。”(资料引用于-曹革成的长篇人物传记《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第三章 难忘的一九三三”)

与萧军

▲“九一八事变”后,萧军愤然离开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与方未艾到舒兰市,搞抗日武装活动,事败,携妻子潜入哈尔滨。1932年2月,哈尔滨沦陷后,说服结发妻子-许素凡,回了老家辽西碾盘沟,并致信了结了婚事。曹革成,说:“事实是三郎没有去搞什么武装抗日,而是留在了哈尔滨市。不久以一篇《飘落的樱花》得到裴馨园赏识,留在《国际协报》帮忙,这以后就接上了与萧红相识的‘爱之路’,因为发妻已经‘抛开’。”

▲叶君,则是这样认为的“哈尔滨沦陷后,因无经济来源而陷于困境,不得已将妻子许氏和两个女儿遣回老家,自己准备伺机参加游击队抗日。其间,以“三郎”的笔名写点文章糊口,在向《国际协报》副刊投稿过程中,被裴馨园相中,请去帮助编辑儿童专刊和处理外来稿件。”(摘于-《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倾城之恋(4)”)

▲叶君的,又说:“裴馨园除主编《国际协报》副刊外,还兼任《哈尔滨公报》副刊《公田》和《五日画报》等报纸的编辑,每天事务繁忙。三郎的质朴、能干深得裴馨园的信任,不仅请他帮忙处理稿件、校对清样,最后,《国际协报》副刊就索性由其选稿、编辑并代跑印刷厂,联系一切难以处理的事务,自己只是签签名,看看报纸版面的安排,主要应对其他编务。后来,裴馨园干脆让三郎搬到他家居住。”

▲张茂的散文《暴风雨中救萧红》里,也叙述了大致同样的细节:“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全东北。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萧军在北满一个小县城舒兰市聚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抗日青年,准备拉起队伍抗击日本强盗。但是,由于叛徒出卖,他们失败了。萧军被迫和方靖远县逃亡到哈尔滨市,成了没有职业的流浪汉。失败,并没有使倔强的萧军消沉颓唐。他又找到一群新的战友,开始以文艺为武器进行新的斗争。当时,‘萧军’这个名字还没有出世,人们熟知的是流浪诗人‘三郎’。开始,萧军向各报刊投稿,卖文糊口。后来得到《国际协报》副刊主编裴馨园(笔名老斐)的赏识,应老斐的邀请,协助编辑副刊。”

与萧红

▲叶君的《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中,写道:“萧军的稿酬、编务费所得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对萧红求助的冷淡,除了自感无任何力量帮助别人之外,还与他对社会现状有超出常人的认知有关。他此前曾在哈尔滨市当过宪兵见习生,白天在街头、饭店纠察军事纪律,晚上到戏院、妓馆维持秩序,见过太多遭遇不幸的青年女子。或许,在他看来,萧红的遭遇不过是太过平常的女性落难罢了。”

▲丁言昭,在其著的《萧红传》(江苏文艺出版社)里说:“1932年底,《国际协报》举行新年征文活动,在萧军和朋友们的一致鼓励下,萧红写了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作为征文,由萧军亲自交给当时在《国际协报》编副刊的方未艾和陈稚虞。《王阿嫂的死》描写勤劳、善良的王阿嫂一家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方、陈两人研究后,当即决定发表。可以说,萧红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系着中华民族的魂。萧红开始踏上了艰难的文学征程。”

▲在贫困交加中,萧红生活。自1932年到1934年,萧红,在《国际协报·文艺周刊》等刊物上,先后发表作品,引起文坛关注。萧红,踏上了文学征程,与萧军沉浸在饥寒交迫的蜜月里。但是,两萧,也上了日伪对进步文化人的迫害的黑名单,随时面临着被捕。于是,两萧,于1934年5-6月间,秘密离哈去青岛市,结束了与国际协报的一段文学生涯。

▲回哈,汪殿甲(普遍的说法,则是“汪恩甲”),骗萧红东兴顺旅馆,半年多,欠债。汪,溜也,一去不归。当成“人质”,萧红被旅馆扣留,有被卖进妓院的危险。走投无路,写信,求救于报馆,当时《国际协报》的副刊主编裴馨园,把信转给萧军、方未艾等人,裴馨园与孟希、舒群等文学青年先后与旅馆交涉,暂缓了萧红的境况。一封信,引出了萧军;一本书,引发了一段风花雪月清贫的爱情——裴馨园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两萧一见钟情。接萧红出来,结为夫妻,或是萧军当时的想法吧。想赎人,但第一步必须还债才行。对于在“国际协报”帮忙的萧军而言,汪萧二人半年所欠的六百元,简直是个天文数字。穷作家,凑齐六百元,谈何容易!可是,萧红,仍就困居于旅馆。可以说,是1932年的那场松花江大水,救了萧红。一场大水,成全了一场爱情。

▲张毓茂的散文《暴风雨中救萧红》里,说“1932 年夏天,《国际协报》副刊收到一封女读者的求救信。这个女读者署名张乃莹,正被困在哈尔滨市东兴顺旅馆里。和她同居的男人抛弃了她,不告而别,让她一个人承担六百多元的食宿费。旅馆老板见她付不出这笔巨款,要把她卖到妓院抵债。这个张乃莹就是日后驰名中国文坛的女作家萧红。”

萧红,被骗,在旅馆,面临着再次深渊,绝望中,只好向《国际协报》发出一封求救信。萧红,身陷囵,不过是囚入一个比专横逼婚的封建家庭更大的牢笼罢了。萧红,早在哈读中学时,就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出走,却遭受出走以来最严重的尴尬。国际协报,萧军,给了一个“渴望春天的少女”以希望,而萧军则把这颗青杏从风雨飘摇中,呵护起来。萧红,趁着大水的混乱,逃离了旅馆,可谓绝处逢生。二萧,住进老斐家中,但又临产,分娩一女婴,无钱,孩子送人,逃离医院后,萧军发脾气,得罪裴馨园的家人,搬走。赤贫如洗,住在欧罗巴旅馆,困境超乎寻常。

▲“老斐收到信后非常同情这个不相识的女读者,便派萧军到旅馆探望。萧军按照信上所示的地址找到了萧红。萧红那时已是一个憔悴的孕妇,脸色苍白,神态疲惫,穿了一件已经变灰了的蓝长衫,赤着脚,拖了一双变了形的女鞋。她那怀孕的体形,显示她即将临产了。”(引用资料)

▲这个过程,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萧红始终被贫困与饥饿包围着,如果读了萧红的散文《欧巴旅馆》,便一目了然。这个阶段,正因为“国际协报”与萧军,萧红走上了左派文学之路,正如张毓茂所说的“冷酷的环境使萧红从小就富于抗争精神。同时,也使她能够同情理解下层人民的疾苦和辛酸”。至于,萧 红在《国际协报》发表过哪些文章,尚无具体资料整理的目录,但左翼文学的精神肯定影响了萧红前期的文学风格。

参考资料

《国际协报》的创办者张复生.www.krzzjn.com.2024-03-01

《国际协报》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豆瓣读书.2024-03-0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